入朝突遇南朝鮮襲擊,志願軍臨陣不亂,首戰便告捷

2020-12-14 歷史不散場

今年是紀念韓戰勝利70周年的日子。讓我們把鏡頭回到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戰爭紀念日)。當時雖然我志願軍已經在韓戰爆發前期,及時的組織軍隊採取晝伏夜出的方法將百萬大軍秘密送進朝鮮戰場。

但是由於當時地圖,測繪工具遠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我志願軍40軍118師在當天與韓軍發生了一個遭遇戰。

在這十分危急時刻,志願軍素質過人,沉著應對,雙方激戰6天,在傷亡以少換多的情況下,首戰告捷。歷史也就把這一天定義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歷史由來如下:

01戰爭前期三八線被破,美軍依靠機械化部隊快速緊逼鴨綠江

1950年6月,韓戰爆發,北朝鮮依靠自身優勢成功把南朝鮮打得節節敗退,當時我國領導人分析當時局勢曾多次告誡北朝鮮領導人注意美國等外部勢力介入,小心要地如仁川等可能美軍登陸地,但是北朝鮮被快速獲得的勝利衝昏了頭腦沒有將這些建議放在心上。

美軍果然在仁川登陸,並以摧枯拉朽之勢讓北朝鮮兵力損失慘重,並很快趕到三八線以北,並有緊逼鴨綠江的形式。

考慮到各種因素,中國志願軍還是出兵了,不過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推進速度極快,很快的在10月19日就佔領北朝鮮首都平壤,這個讓志願軍預計來年會戰計劃落空。因為平壤後面就是無險可守了,志願軍迅速組織有針對性的阻擊戰。

02志願軍拋棄重裝,輕裝行軍,在要地進行阻擊戰

24日也就是打響韓戰的前夜,中國志願軍已經奉命靠近朝鮮的溫井地區,準備在此埋伏突襲敵人。根據事先的戰略部署,指揮該軍的師長鄧嶽與張玉華預繼在溫井會有一場激烈的阻擊戰。

敵人可能是為奪得勝利會加快步伐,鄧嶽讓官兵們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養精蓄銳,做好隨時準備戰鬥的決心,並讓前衛354團在溫井以北的豐下洞和富興洞積極構築工事提前做好隱蔽;而我軍主力在兩側埋伏,根據實際情況機動處理。

03稍待片刻,敵軍緊逼溫井

溫井在地理位置來說的話,是位於清川江以北的一個公路匯集點,往北可以使美軍機械化部隊快速推進到鴨綠江,往南可以迅速回撤到平壤,三八線附近,地理位置十分關鍵而且這段路是正好經過我354團營部,由於我軍已經事先佔領有利位置,依託有利地形可以發揮居高臨下的優勢。

當晚據前線部隊回報,韓軍已經佔領溫井,但是關於敵人多少兵力,部署情況未明。354團團長及政委立即進行深入會議,根據敵情和地理優勢決定在這裡進行阻擊戰,安排2個排在溫井周邊方向進行警戒;2個連在以公路沿線進行布防,注意來往敵人。

主力部隊在原有的戰地工事裡面隱蔽等待敵人到來,養精蓄銳,以不變應萬變;同時利用現在的空擋由參謀長劉玉珠參與實際作戰部署以及實時跟蹤戰事,準備飯菜,抓緊休息,輪流吃飯。部署完畢後,各領導分開視察工作。

04志願軍沉著應對,戰鬥如期打響

1、敵人出現:

溫井公路上遠遠的就可以看到煙塵,果然就是敵人正在向我軍陣地大搖大擺的行進中,時間10月25日上午9時左右。面對氣焰囂張的敵人,志願軍不慌不忙,繼續等待有利時機。

2、確定見底:

當敵人越來越近時,看到敵人的重卡等重裝武器靠近時,是時候發起突然襲擊了,在一聲號角中,無數的志願軍從四面八方湧來。原本趾高氣傲的南朝鮮部隊,突然慌了。

迅速組織抵抗,在這個緊張時刻,敵人突然向輛車開槍射擊,車上人員立即下車隱蔽原來是師部人員在這裡停下休息,據後來記錄是對戰清沒有考慮周全,認為敵人沒有來得這麼快。

幸好周邊的是經驗豐富的偵察連,他們一邊掩護師部人員回撤,一方面用手中武器有力地回擊了敵人。不久敵人被暫時打退了。

3、發起總攻:

在敵人已經完全進入包圍圈後,在劉玉珠參謀長命令下,步槍,手榴彈一起開火,頓時戰場上無數火舌燃燒著,為了防止敵人逃跑,在敵人的後路上也安排了兵力嚴防著。這場戰鬥進行了大約一小時,以我軍勝利告終。

抗日戰爭雖然是曾經的「歷史傷疤」,但那一段歷史,那些為民族大義無私奉獻的勇士,也值得被我們銘記。

紀錄講述抗戰歷史的作品有很多,但要說全面、客觀、真實易懂的,還要屬李繼峰的這本《中國抗日戰爭全紀錄》。

這本書詳細記錄了「九一八事變」之後,到1945年裡,發生過的各種戰役。戰鬥的起因、過程、重要人物等都有記載。還配有相關的真實照片,提升閱讀時的代入感。

想全面了解那段歷史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讓你身臨其境地感受戰爭年代,我軍男兒的滿腔熱血。

歷史不散場總結:當時的國際形勢對新中國來說是處於一種內憂外患的情況,中央作出出兵朝鮮也是考慮很久才下發的指令,畢竟誰也不想打戰,誰也不清楚這會有什麼結果,但是本著我們黨和軍隊的優良傳統,不打則已,逢打必勝。

這次戰鬥首戰告捷,是在不清楚敵人具體情況下打的一場小規模戰鬥,同時也是我軍面對侵略者咄咄逼人的有力回擊,提高了我軍後續部隊的戰鬥士氣。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遭遇南朝鮮襲擊,志願軍臨陣不亂,首戰便大敗對方
    讓我們回到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戰爭和援助韓戰,當時,儘管我的志願軍已經處於韓戰爆發的初期,但該部隊及時組織起來,以夜間出動的方法秘密地將數百萬部隊秘密地帶入了朝鮮戰場。但是,由於當時的地圖和勘測工具不如現在發達,因此,我們的第40軍第118師與朝鮮軍相遇了。
  • 志願軍入朝首戰雲山城,南朝鮮精銳第一師遭痛擊
    360團的志願軍戰士們剛挖好工事,一大片雪亮的燈光就照亮了漆黑的夜幕,那是南朝鮮精銳的第一師部隊開進了山下的雲山城,徐銳看到此情景高興極了,因為志願軍戰士經過強行軍總算趕到了敵人前面。天漸漸亮了,志願軍戰士們趴在戰壕裡從長長的乾糧袋裡倒出剩的很少的炒黃豆慢慢咀嚼起來,這就是他們僅有的乾糧了。
  • 志願軍疾進,突遇後撤的朝鮮人民軍指揮員,竟是曾經的解放軍連長
    東線,1950年10月 25日,就在志願軍第 40軍的兩個師在西線與敵展開激戰的同時,為了保證西線作戰的勝利,先期搶佔黃草嶺的志願軍第 42 軍第 126 師也對北進的南朝鮮軍展開了有力的阻擊。志願軍秘密入朝期間,東線向北進犯的南朝鮮第1軍團第 3師已經從元山出發,一部佔領五老裡;南朝鮮第1軍團首都師已佔領鹹興、興南。
  • 為什麼說「長津湖之戰」,是朝鮮戰場上最殘酷的一戰?
    1950年6月25日,朝鮮人民軍南進作戰,「韓戰」正式爆發!28日,人民軍攻佔漢城,韓國軍隊因遭受不住人民軍強大的攻勢,節節敗退。在這樣的情形之下,美國當局為了維護其在亞洲的領導地位和利益,很快便開始出兵幹涉。同年9月15日,美軍第10軍在仁川登陸,朝鮮人民軍腹背受敵,損失慘重,只好暫行撤退。1950年10月8日,朝鮮政府請求我國出兵援助。
  • 志願軍入朝先頭部是哪4個軍?軍長都是誰?各軍第一仗打得怎麼樣
    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的先頭部隊有幾個軍?軍長都是誰?各軍的戰鬥力怎麼樣?入朝後各自的「第一仗」打得怎麼樣?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這幾個志願軍軍。電視劇照宣傳照一、4個軍「原來」的戰鬥力和「戰績」怎麼樣1950年10月19日晚,在彭德懷總司令兼政委統領下,志願軍入朝先頭部隊有4個軍,分別從丹東、長甸河口和吉安3個地區跨過鴨綠江入朝作戰。
  • 金城戰役:志願軍1100門火炮齊射,美軍司令:讓志願軍教訓韓國人
    為了阻止韓國方面對停戰協定的破壞,我志願軍決定發起金城戰役,狠狠打擊南朝鮮軍,以戰逼和。吉爾首相對李承晚進行了嚴厲的指責;「聯合國軍」司令克拉克也非常不滿,表示:「讓中國人教訓一下韓國人吧!」為了阻止韓國方面對停戰協定的破壞,我志願軍決定發起金城戰役,狠狠打擊南朝鮮軍,以戰逼和。金城戰役成為志願軍渡過鴨綠江以來進行的惟一一次戰役規模的陣地進攻作戰。
  • 朝鮮停戰協定:中國人民志願軍以戰止戰,和平來之不易
    千米處,企圖不戰而攫取朝中方面控制的1.2萬平方千米土地。李承晚雖然口出狂言,但仍舊彌補不了南朝鮮軍隊的孱弱軍力,在200多門火炮和大批喀秋莎火箭炮的洗地後,志願軍一個衝鋒,用時50分鐘,就將這三個高地全部南下。此舉徹底震驚了美軍,這次戰役也被我軍稱為「戰爭史上的奇蹟」。在此次戰役和附屬戰鬥中,我軍殲滅南朝鮮軍隊人數4.1萬人左右,徹底打蒙了美國軍隊。
  • 南朝鮮為何沒參加《朝鮮停戰協定》的籤訂
    如果朝鮮被美軍佔領將會更直接威脅到中國的國家安全。中國人民解放軍所部東北邊防軍隨即改編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為進入朝鮮境內作戰積極開始臨戰準備,彭德懷被任命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率領下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
  • 文物中的抗美援朝丨志願軍繳獲的南朝鮮軍「白虎團」團旗
    來源:央廣軍事·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姜廷玉 這面用彩色絲線精工細繡的虎頭旗,是志願軍第68軍203師609團副排長楊育才率偵察班在朝鮮戰場繳獲南朝鮮軍首都師第1團(號稱「白虎團」)的團旗。
  • 1950年,若中國沒派志願軍入朝參戰,韓戰結局會怎麼樣?
    1950年10月,首批志願軍進入朝鮮境內作戰,並在第二個月增兵至38萬人,通過一、二次戰役痛擊聯合國軍,將戰線反推至北緯三十八度線。近3年的作戰過程中,中國官兵共有38萬餘人的巨大傷亡,如果不是中國出兵,韓戰百分之百將是另一種結局。
  • 志願軍總計100多個師,入朝作戰,一個師到底有多少兵力?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志願軍的故事,例如志願軍統帥的人選、志願軍的武器裝備等等。今天,我們聊聊志願軍每個師的兵力問題。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志願軍陸續出動了27個軍入朝作戰。由於每個軍的兵力差異很大,因此,出現了每一層編制都有差別的問題。那麼,志願軍的一個師到底擁有多少兵力呢?每個師又有多大的差距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 中國駐朝鮮使館在朝中友誼塔前祭奠志願軍忠魂
    4日上午,中國駐朝鮮大使館工作人員在武東和大使的率領下,登上坐落在平壤市區牡丹峰西北側的山崗,在巍峨厚重的朝中「友誼塔」前祭奠志願軍英烈忠魂,緬懷烈士豐功偉績。  「友誼塔」由1025塊花崗巖和大理石砌成,象徵著中國人民志願軍10月25日赴朝參戰。塔身正面「友誼塔」三個朝文鍍金大字,每個字重40公斤,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發光。
  • 1951年,陳賡入朝作戰,鄧華主動讓賢,為何後來未成志願軍司令?
    新中國成立後不久,韓戰打響。以美國為首的聯合軍已經打到「三八線」以北,對中國的領土完整構成了威脅。在這樣的情況下,再加上朝鮮政府請求支援,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1950年,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入朝,彭老總是司令員,鄧華是副司令兼副政委。彭老總的得力助手鄧華此人,是很有才能的。在抗美援朝戰爭打響的時候,鄧華還是15兵團的司令,但是之後就調任13兵團的司令,隨軍入朝作戰。同時他還是志願軍的副司令員,是彭老總的助手。
  • 難道朝鮮戰場上的韓國軍隊只是累贅?當時美軍的想法讓人不可思議
    ▲韓軍韓軍一觸即潰在我志願軍入朝後的第一次戰鬥中,也就是1950年10月25日爆發的中韓首戰——溫井之戰,韓軍在幾天之內被打的大敗。在這場被西方史學界認為是20世紀罕見的遭遇戰中,志願軍和韓軍第六師幾乎是迎頭相撞,但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戰鬥中,我志願軍第40軍的戰鬥意志明顯摧毀了韓國人的作戰心態,他們被打的四散逃竄。而且韓軍就如同戰場上的「誘餌」一樣,不僅被志願軍襲擊,還被團團圍困,成為了志願軍圍點打援的「魚餌。」
  • 駐朝鮮大使劉洪才考察在朝志願軍烈士陵園修繕管理工作
    2014年8月21日,中國駐朝鮮大使劉洪才考察了江原道金剛郡小坤裡志願軍烈士陵園的修繕管理工作。使館部分外交官、志願軍烈士紀念設施修繕工程工作組成員及在朝新聞機構代表參加,朝鮮城市經營省、外務省及江原道官員陪同考察。
  • 走訪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 聽朝鮮老人講長津湖血戰
    長津高原屬於朝鮮最高的高原——蓋馬高原西南部的一部分,其南北長60公裡,東西長50公裡,平均海拔1400米,北部是海拔2355米的蓮花山脈,西部是海拔2186米的狼林山脈,南部則被海拔1766米的高臺山和1206米的黃草嶺等組成的赴戰嶺山脈截斷。這一地區就像朝鮮內陸一個高寒的屋脊地帶,山高路險,天寒地凍。1950年11月27日——12月24日,長津湖戰役就發生在這裡。
  • 抗美援朝經典之戰:志願軍奇襲武陵橋
    10月初,在「聯合國軍」的幫助下,南朝鮮偽軍越過了「三八線」,一路北上。戰火眼看就要燒到鴨綠江畔。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了鴨綠江,正式踏上了那片燃燒著的土地,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由此打響。志願軍跨過鴨綠江我志願軍38軍是最早入朝作戰的部隊之一。28歲的偵查科科長張魁印走在隊伍裡,腦海中不時想起在鐵嶺的誓師大會上高喊的口號:堅決響應毛主席的號召!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張魁印和戰友們滿懷熱情,憋著勁要跟侵略者決一死戰。
  • 揭秘志願軍首批入朝作戰的4個軍,3個軍解放了半個中國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首批參戰部隊跨過鴨綠江,打響了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槍。這支部隊主要是4個軍,即第十三集團軍的第38軍、第39軍、第40軍,以及4野的第42軍。
  • 毫無常識,入朝前一律上交
    僅隔一天,美國政府又利用聯合國安理會,在蘇聯沒有參加的情況下,通過非法決議,公然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各成員國支持南朝鮮李承晚集團,並組成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並命令其海軍第七艦隊入侵中國臺灣海峽。6月30日,美國駐日本的大量地面部隊開始進入朝鮮。
  • 朝鮮設宴歡迎中國志願軍英模烈屬代表團
    東方網5月6日消息:朝鮮人民武力部6日在平壤松田閣舉行宴會,歡迎來訪的中國志願軍英模烈屬代表團一行。朝鮮人民武力部副部長樸在京致辭說,中國人民志願軍在韓戰中流下的鮮血和他們所體現的精神將在朝中友誼史上永垂不朽。   樸在京對在韓戰時期為抵抗美國侵略者英勇作戰、獻出自己寶貴青春和生命的烈士致以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