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嶽陽街道普政苑等5個小區雨汙水混接改造工程近期陸續啟動,松江老城區雨汙水混接改造工程全面實施,21個小區和零星公房改造點將在今年底前竣工。 老小區硬體設施 亟待升級 陽臺被設計成晾洗房,將洗衣機排水管連通外牆的雨水管。上個世紀,這樣小型的房屋改造曾蔚然成風。然而,含有化學物質磷的洗衣水具有汙染性,如果未經處理排放至河道,會造成河道汙染。 位於普照路的普政苑小區規模不大,僅有29個樓道,但每個樓道都存在雨汙水管網混接現象。地下管網的鋪設也因歷史原因而錯綜複雜,加上年久失修,汙水管混排雨水井的情況比比皆是。考慮到小區道路狹窄,如果大型工程車進駐,會讓原本就緊張的小區停車資源更加捉襟見肘,因此,制定施工原則之一就是以人工為主、器械為輔。施工隊入駐後,先利用物探技術,結合物業和各個部門提供的圖紙,重新梳理地下管線走向。同時,另一隊人馬爬上房頂,在外牆安裝新的房屋立管,作為今後的雨水管。歷時一個月的施工,目前房屋立管項目基本完工,地面地下工程進度過半。 工程口碑體現在施工細節 民生工程的出發點是為群眾解決難題,而判斷一個工程是否得民心,不僅要看最後驗收結果,從施工期間的各個細節中也能窺見一斑。 在佛字橋居民區黨組織的帶領下,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三位一體」,加強溝通協調,聽取居民的意見建議。施工單位在居民區設置了橫幅、易拉寶等宣傳雨汙分流知識,通過居民到訪、回訪記錄表,解答居民關切的問題。工程項目部的值班室裡,掛著一本所有工作人員都用得到的記事本,上面記錄著「業主空調管外露,要求幫助接汙水管,已解決」「某業主要求加強固定自接汙水管,經查看確實存在安全隱患,已幫助解決」「某業主汙水管堵塞,安排2人排查,原因是老管被淤泥堵住了,正在處理中」…… 「施工時經常會聽到群眾的想法,指出我們的不足,有時候他們也會求助我們。」施工方負責人魏百江說,改造工程是以提高群眾居住環境為出發點的,但施工過程中,難免會給他們的生活造成短期影響,大家就應該互相體諒,共同克服困難,對於合理建議和舉手之勞,我們都會儘量滿足。在人員管理方面,魏百江要求工人入戶施工時,注意自身衛生,與業主溝通時規範、有禮,在平時室外施工時,也要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 施工方與居民彼此體諒 小區的退休居民許雲書經過一段時間觀察,給施工隊打出了高分。「他們很早來,大概5點多就上工了,但是做的都是無噪聲的事,設備有聲音的基本在8點半以後開工。因為我們小區老人比較多,為了不影響我們午睡,他們一般也要到下午2點才開始施工,一直到5點以後下班。」許雲書說。 理解和認可都是相互的,文明施工有目共睹,不少居民看著為趕進度高溫作業、加班加點的工人,會關照他們小心身體,注意採取防暑措施。一個充滿善意的小舉動,往往讓工人倍感溫暖。「我們進戶施工的時候,有的居民讓我們不用脫鞋,直接進屋去。施工完成後,居民看到我們工人滿頭大汗,會主動遞水或者飲料給我們喝,這裡的居民特別好,特別支持我們的工作。」工人們這樣說。 互相體諒,互相支持,施工方與居民和諧相處,不僅體現了一座城市的人情味,也有利於加快施工進度,縮短工期。大體量的工程進駐小區,對居民最大的影響就是停車問題,街道為此做了好幾個預案,包括協調轄區內多家單位,提供臨時停車點位。「最後選定了水務局,就在小區正對面,幫我們解決了近50輛車的停放問題。」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張燕告訴記者,部分仍選擇將車輛停放在小區裡的車主,也主動將聯繫方式貼在前擋風玻璃上,以便車輛影響到施工時可隨時聯繫挪車。
附件:
【來源:上海松江區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