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又被俗稱為鬼節,或許很多小夥伴都和歷史君一樣,是一個談鬼色變的人,畢竟我們都不是張大膽。說起鬼既是虛無的又是令我們敬畏的,對未知的東西難免都會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進而產生恐懼心理都是正常的,如果我們天天見到的就算是惡人惡狗,時間久了也會習以為常的,但的被人整日掛在嘴邊卻又見不到的東西就難免產生恐懼,更何況80後和90後都曾經受過香港恐怖片的影響,藝術的形象深入人心, 但是大家還是不要當真,電影裡的劇情只是博人眼球而已。
說了這麼多,中元節又是怎麼來的呢,中元節又有哪些習俗呢,歷史君就和大家一起聊聊中元節是咋回事吧。說起傳統節日往往和宗教分不開,我們的本土宗教就是大名鼎鼎的道教了,這中元節也是從道教裡衍生出來的,話說道教的大神裡有三位天官,這三位天官分別是天官,(可能就是在天上做官的神仙,歷史君對神仙沒有啥研究說的不對還望見諒),除了天官還有地官和水官,他們三位的職責各不相同,天官主要管福分,地官主要管理赦免世人的罪責,水官幫助世人解除厄運,三官各司其職為世間送福解難所以人民都很崇敬三官。
只要是人都有生日,就算是石頭裡蹦出來的孫悟空也有出世的日子,三官雖然都是神仙但是也有生日,平時自己過生日,或者是親朋過生日都要慶賀一番,更何況是管理世間福氣和好運的三官呢,他們生日的時候我們自然也要熱烈的慶賀一番。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是天官的誕辰,所以在這一天我們都放孔明燈,放煙花,到了現在我們還會坐在家裡一邊吃元宵一邊看元宵晚會,正月十五這一天除了叫做元宵節以外還有一個稱呼叫做上元節,也許大家都只顧著吃元宵了,所以都只記住這一天叫元宵節了,反而忘了另外一個名字上元節。
天官的生日是上元節,那地官的生日就是中元節了,確實是這樣,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就是地官的生日,今天說到中元節我們就好好聊一聊地官的職責,所謂天為陽地位陰,地官為了赦免世人的罪責,主管地府中有罪的鬼魂。中元節這一天因為是地官的生日,所以他一開心就給這些鬼們放個假,讓有家的鬼回老家看看,沒家可歸的也上街上逛逛撿點零碎錢花,這樣的情景我們在林叔演的電影中經常看到,所以這一天也是他最忙的時候。
一般會有這種場景出現,前半夜的時候大街上有很多燒紙錢的人,而且這個時候已經是秋天了夜裡的涼風一陣拂過,街上燒的紙錢和樹葉被風捲起,並且伴著幾分的詭異。在家裡人們也拿出祖先的牌位,祭奠祖先緬懷死去的親人,據說這一天地官老爺不光會放地府裡的鬼魂回陽間逛逛,而且他一開心很多鬼魂的罪責會被減免,從此不用在地府裡受罪,而步入輪迴投胎轉世,對鬼來說這一天是非常重要的,說不定就被刑滿釋放了,這一邊理所當然也就成了鬼節。
中元節的習俗還是有很多的,除了祭奠先人以外,還有就是放河燈。為什麼要在水裡放河燈呢,這是因為水是從地下冒出來的,在古人看了從地下來的水必然也要流回地下去,這樣河燈就會把我們的願望帶到地官那裡去,地官看了河燈也就能赦免已故親人的罪責了。
中元節和佛教也有關聯,雖然佛教是外來宗教但是在我們這也很有市場,南朝時期出現了寺廟眾多的昌盛場面,從皇帝到平民百姓都是虔誠的信徒,正巧的是佛教的盂蘭盆會也是在七月十五這一天,盂蘭盆會我們應該並不陌生,因為在西遊記中就提到過佛教的這次盛會,曾經鎮元大仙參加了西方的盂蘭盆會和唐僧的前世金蟬子相識,兩個人一聊天感覺很和脾氣,所以後來唐僧路過五莊觀的時候鎮元大仙才捨得讓童子摘兩個人參果給唐僧吃。
盂蘭盆會也是在七月十五,並且盛會的目的也和道家的一樣,都是超度有罪之人。話說佛祖有一名弟子,這位弟子的母親非常貪婪和自私,他的母親去世以後,佛祖帶這名弟子去看望他的母親,只見他的母親在地獄裡因為曾經的貪戀而受到懲罰,看到只見的母親在地獄裡受苦受難,佛祖的弟子非常不忍心,於是就自己花錢請了很多和尚到只見家裡做法事超度他的母親,所以後來這演變成了盂蘭盆會。
不管是哪一種說法這都是我們自己美好願望的寄託,很多朋友回說,我們晚上不要出門了吧,那大街上都是遊蕩的鬼魂還不把人嚇死,知道中元節是怎麼回事你就不用擔心了,不管是說成中元節還是說盂蘭盆會,這都是我們對逝者的一種緬懷和免除身上罪責這樣美好的願望,雖然晚上出門你不會遇到鬼,但是歷史君以為大半夜還是老實睡覺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