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罐頭食品,
很多人都對它們退避三舍,拒絕三連。
因為從小我們就被家長灌輸了,
罐頭食品有很多添加劑、
沒營養、不健康的思想。
所以我們對罐頭食品,
一直有著「儘量不吃」的刻板印象。
但事實上,
罐頭食品比你想的營養得多...
關於罐頭食品的誤區
這些常見的關於罐頭食品的錯誤認知,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呢?
罐頭食品不新鮮
很多人拒絕罐頭食品的主要原因,在於覺得罐頭裡面的食材都放置已久,不是現做的不新鮮。
然而,事實上,罐頭食品可能比一些新鮮食材還新鮮。
這可不是亂說。就以常見的黃桃罐頭為例。
我們在超市裡買到的看似新鮮的黃桃,其實在從樹上採摘,到長途運輸,再到你手上時,已經經過了好幾天的時間,早已不復剛採摘時新鮮。
而黃桃罐頭從新鮮採摘到最終密封裝罐,大概只需要6個小時左右。因為罐頭內的食物大部分選用的都是當季新鮮食材,並就地製作,遠比經過長途運輸的食材更新鮮。
罐頭食品沒營養
沒營養,是很多人拒絕罐頭食品的另一個原因。他們認為罐頭在密封時因為高溫加工,營養會大量損失。
這更是一個大誤區了。
中國人炒菜的溫度一般都在180℃以上,而罐頭的加熱溫度最高只有120℃左右,而且蔬果類的滅菌溫度會更低,大概在80-90℃。
德國生態營養學院的研究表明,在這樣的溫度下,罐頭中的食材除了不耐熱的維生素B和C會被破壞(但蔬菜只要加熱,就難以避免維生素流失),大部分的蛋白質、鐵、鈣等營養都能被很好地保留下來。
罐頭食品,在被密封時,就相當於鎖住了營養,長久保鮮,所以也不用擔心長時間的密封儲存,會導致營養流失。
罐頭食品添加了大量防腐劑
這時肯定有人會說,罐頭食品能長久保鮮,一定加了很多的防腐劑!
並不是。
食物之所以會變質,主要是微生物的作用,包括細菌和真菌,它們會分解食物的營養成分,產生多種小分子腐敗產物,從而引發變質。
而罐頭食品保質期長,能讓食材長久保鮮,是因為其在製作過程中,經過了高溫殺菌、真空密封的操作。
高溫將罐頭內部的微生物殺滅,讓其達到商業無菌的標準,再加上罐頭密封嚴實,微生物無法進入內部,食物自然能保存很久~
所以,絕大部分罐頭並不需要添加防腐劑,但也有一小部分罐頭,由於工藝或原料限制,無法將微生物完全消滅,就會添加少量防腐劑,比如亞硝酸鹽。
不過亞硝酸鹽通常只在某些肉類罐頭中出現,而且添加的量很少,食用對人體無害。如果實在介意,買之前可以看看配料表是否有添加。
這裡小編要提醒下:雖然罐頭食品能長久保鮮,但也有其保質期。
因為即使罐頭內無菌,但食品裡的氧氣很難完全清除,氧化酸敗反應仍然可以緩慢發生,超過保質期就不能完全保證食物的安全。
罐頭食品的優勢
罐頭食品很衛生
上面小編有說明,大多數罐頭都不添加防腐劑。即使添加了,也會在添加前做大量實驗,確定在限量添加的情況下,對人體安全無害,才能被批准加入食材裡面。
同時,大部分罐頭工廠都會用 HACCP(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來管理食品安全,嚴格控制罐頭的滅菌溫度/時間等關鍵參數。
因此,只要是正規工廠生產出來的罐頭,基本不用擔心食品安全問題。
罐頭食品性價比高
看到這裡,我們能列舉出罐頭食品的很多優點,比如食材新鮮、營養、安全等。
此外,它還有一個最大優勢就是:價格親民。
比如市面上新鮮的金槍魚、魚子醬等食材,價格都遠高於罐裝的價格。
那為什麼罐頭食品這麼優秀,價格還這麼低?
之前小編有提到,罐頭食品都是選用當季最新鮮的食材製作,而這時正是食材產量最大的時期,根據經濟學「供過於求」的原則,此時食材的價格最便宜,成本就比較低,自然售價也低。
罐頭食品食用方便
現代人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早已沒有太多精力下廚房做一頓豐富又複雜的午餐了。
那麼開罐即食的罐頭食品就很適合多數人,營養安全又不失美味,完全可以代替某些高油高鹽的外賣。
怎麼挑選罐頭食品
在購買罐頭前,也有一些注意事項需要注意:
檢查包裝
選中一個罐頭,不要拿了就走,先仔細檢查下罐體是否有破損,是否漏氣。假如出現膨脹或者凹陷,有可能是密封不良導致的。
當然最好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
注意產品標籤
若配料表中出現山梨酸鉀或是其他類型的防腐劑,大多為違規添加,不要選擇此類罐頭。
然後再看看罐頭是否在保質期內。
拒絕高糖、高鹽罐頭
有的罐頭為了追求更好的口感,會加大量鹽,這種罐頭通常鈉超標,最好不要購買。
還有一種糖漬罐頭,添加了過多糖分,高糖食物吃了對皮膚和健康都有很大危害,少吃為宜。
今晚不要再點外賣了,
去超市買個罐頭吃吃吧~
武漢一元堂,專研健康領域食品代加工16年,每天分享一個健康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