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大草原上,獅子是絕對的霸主,它們體型龐大,獵物手到擒來,擁有「草原之王」的稱號。
獅子之間的打架是草原上常有的事,通常是雄獅和雄獅打架鬥爭,它們是為了什麼才打架的呢?
原因一:爭做獅王
我們都知道,獅子本身就是一種群居性的動物,一個獅群大概有8~30頭。
其中包括了延續了幾代的雌獅(雌獅往往是整個獅群的核心),至少一頭的雄獅和一些幼崽。
每一個獅群中都有一名作為領頭的獅子。而每一名雄獅又都懷揣著一個獅王之夢,所以當它們長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想辦法去獅群與獅王搏鬥,如果贏了就會成為新的獅王!
成為獅王有什麼好處呢?
其實作為普通成員的雄獅們,生活都非常艱辛,它們不僅需要自己打獵,還需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安危問題。
因為草原的大部分土地已經被同物種或其它物種所佔領了,所以雄獅們在捕獵的時候得保持警惕,速戰速決,不然會遭到其他勢力的攻擊。
所以飢一頓飽一頓的生活時常都有,活得戰戰兢兢的。
而當上了獅王就不同了,作為一個獅群的首領,它們不要自己去捕獵,食物都是由母獅獵來「孝敬」首領的。
獅王只要在必要的時候出面鬥爭打架就行了,其它時候可以安心悠閒地享受生活。
成為了獅王之後,獅王在獅群裡掌握著「生殺大權」。
它們為了讓自己的血脈能夠延續下去,會把獅群裡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小獅子解決掉,免得等到它們長大了成為了自己的競爭對手。
沒有了小獅子的威脅後,獅王會迅速和母獅交配,產下屬於自己的後代。
原因二:爭奪雌獅
雄獅之間的戰鬥除了爭做獅王,佔領領地外,更多的是爭奪雌獅。
前面也有說過了,只有夠強大,才能擁有與雌獅的交配權。
打架要是贏了,就能夠擁有更多與雌獅交配的機會,能留下更多的後代。這其實是一個自然規律。
雄獅在打架,為什麼旁邊的雌獅卻在旁觀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到,雄獅之間打架時,雌獅通常只會在旁邊袖手旁觀,不會去幫助自己獅群裡的雄獅一起鬥爭。
可能你認為雌獅這種表現非常的冷酷無情,但其實並非如此。動物學家們對獅子進行了深入研究後發現,原來雌獅這個「看客」不簡單。
前面有說了,雄獅之間的打架是一個自然現象,一個自然規律。雄獅之間的打架主要是為了能夠擁有配偶來繁衍後代。
雌獅也是希望自己能與更強壯的雄獅交配,這樣才能產下優質的子嗣,使自己的基因能夠延續下去。
所以雌獅是沒有義務要幫助雄獅的。雌獅通過觀看雄獅之間的鬥爭,可以更好地選擇出最強壯的雄獅。
如果原來的雄獅配偶被打敗了,說明它已經衰老了,理應被淘汰掉。這也是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但也有一種情況,如果母獅與雄獅首領已經繁殖後代了,那麼母獅很可能會在鬥爭場上助雄獅首領一臂之力,一起努力把入侵者打倒,這樣才能避免自己的孩子被入侵的雄獅所殺死。
小編認為,食肉動物的領土意識都很強,但大多只是針對同性別的個體。
假設有異性前來,給它們帶來更多的交配機會,那它們肯定是熱烈歡迎,求之不得了。
因此雄獅在打架,旁邊的雌獅卻在旁觀這個事件就可以理解了。
其實我們人類也是一樣,誰不希望能找到一個優秀的對象呢?一個優秀的對象對自己、對自己的子嗣都是有利的。
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來評論區留言。
(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