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死人安葬後都會在墳墓前立一塊墓碑,碑上刻一些碑文。通常來講,碑文上都會有「顯、故、考、妣」等四個字,但這些字究竟是什麼含義呢?
在我國的喪葬文化中,墓碑上刻寫的碑文有著很多的講究,因為古人信奉死者為大,因此在安葬時,格外的注重禮節規矩,墓碑上刻寫的碑文也有著很多說法。
碑文提及中"顯、故、考、妣「或是」先顯、先故、先考、先妣「。這些字眼表示立碑者和墓主人的關係。其中不論是」故「還是」顯「都是用來修飾」考妣「這兩個字。
考妣在古文中表示父親和母親,我們熟悉的成語有」如喪考妣「。由此可見,」考「和」妣「只是指代父母。但後來隨著人們用語習慣的改變,通常」考妣「二字就用來表示父母去世。
在古人的喪葬文化中,直接說對方」死「或者」亡「是死者不尊敬的表現。因此他們用」故「意思是故去,來表達去去世之人的的稱呼。
在生活中,」故「字的運用無關緊要,因為故去這個意思看上去有些多餘,所以在很多碑文上,通常直接刻「先考妣或顯考妣」代表亡故者。
「先」即是先人,表示此人已經去世。所以「先考和先妣」代表已經亡故的父母。此外,」先「還能表達自己對死者的懷念和悼念的情感。
」顯「的意思就是崇高顯赫,立碑者藉此表達對逝去之人的讚美。
另外」先」,「顯」二字千萬不要亂用,從上面可以看出,先代表已故的父母,顯表示對父母的讚美。若是逝者已經沒有在世的長輩,膝下也沒有孫輩,才能用「顯」來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