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胃口唄。
西門慶看中了潘金蓮,但是那個時代,沒有男女相悅、直接追求的。所以西門慶跑到潘金蓮家緊鄰的王婆家來,又不好開門見山:「我看中了隔壁的有夫之婦,你替我拉攏拉攏」,於是百轉千回,左兜右繞。
他先問王婆,隔壁婦人是誰,知道是武大郎的妻子,知道這是極不相配的婚姻,更堅定了插足的決心,但是表面上卻不能說。
他希望王婆看出自己的心思,替自己拉攏。為了讓王婆主動,他先許下好處:你兒子現在不在家,等他回來了,我可以給他一份工作。這樣的空頭支票,王婆當然不會就範,只淡淡道謝,並不提起潘金蓮的事。
西門慶走了沒一會兒,又轉身回來。王婆故意挑逗:要不要吃個梅湯啊?我一輩子做媒。借諧音,再引逗西門慶對「愛情」的渴望,卻不給予滿足。
西門慶只好老著臉皮說:你既然做媒,就給我介紹一個吧,我「重重謝你」。王婆先要防範風險:要是你老婆知道了怪我怎麼辦?西門慶給她吃了定心丸:我老婆能容人,已經有幾房妾了,但是我還不滿意,還要再要一個,就是二婚也好。
西門慶遠兜近搭,往潘金蓮這裡繞,王婆明明知道他的心意,卻故意不接這個話茬,而是說「那娘子戊寅生,屬虎的,新年恰好九十三歲。」
王婆已經說了,自己一輩子做媒。但是做媒介紹人,說個大一兩歲的沒關係,怎麼可能介紹個九十三歲的老太太?這明白是告訴西門慶,我已經知道你的意思了,但是就不能滿足你。
為什麼不能滿足西門慶的要求呢?嘿,大家都是聰明人,何必把話說得那麼直白?西門慶「專在縣裡管些公事,與人放刁把濫,說事過錢,排陷官吏」,就是專業的敲詐分子、收賄行家。王婆要是直接說:「你拿錢來,我幫你勾搭人家有夫之婦」,還不一定怎麼被西門慶拿把呢。
經過王婆這麼滑不留手地幾番挑逗,西門慶是欲行難進,欲罷不能,第二天「只見這西門慶又在門前兩頭來往踅」。王婆看見了,卻故意不招呼。西門慶只好主動來招呼王婆:隔壁是賣炊餅的吧?做得好不好呀?如果好,我多買幾個行不行?其實是試探:如果我用買飲餅的名義,去勾搭潘金蓮,你看行不行。
其實西門慶如果真的上門去買炊餅,潘金蓮也未必會把他拒之門外。但是不經王婆之手,這老婆子如何漁利?她毫不客氣地打消了西門慶的念頭:要買飲餅在街上買,哪兒用得著到人家家裡去?你這主意太直接、太赤裸,也太低級了。
西門慶與潘金蓮,只樓上樓下見過一面,對潘金蓮的性格品行毫無了解,不得不藉助王婆。到這時候,他也知道,不真金白銀地花錢,是不行的了。於是他下次再來的時候,就直接「去身邊摸出一兩來銀子,遞與王婆」,還用打賭的形式,許下五兩銀子的承諾。
見到了真銀,王婆也就不再繞圈子:「你這兩日腳步緊,趕趁得頻,一定是記掛著隔壁那個人」,並開始進一步的敲詐之路。
王婆深知西門慶「從來慳吝,不肯胡亂便使錢」,所以左兜右轉,不肯輕易答應。什麼「新年恰好九十三歲」,什麼買炊餅「何消上門上戶」,都不過是為了吊足西門慶的胃口而已。
只有吊足了胃口,西門慶才肯拿出錢來,王婆才能從中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