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熱愛數字。如果你跟他們說你認識了新朋友,他們從來不會問你重要的事情。他們從來不會說:「他的聲音聽起來怎麼樣?他最喜歡什麼遊戲?他收集蝴蝶嗎?」他們會問:「他多少歲?有幾個兄弟?他多重?他父親賺多少錢?」只有這樣他們才會覺得他們了解了他。如果你對大人說:「我看到一座漂亮的紅磚房,窗臺上擺著幾盆天竺葵,屋頂有許多鴿子......」那他們想像不出這座房子是什麼樣的。你必須說:「我看到一座價值十萬法郎的房子。」他們就會驚叫:「哇,多漂亮的房子啊!」
《小王子》裡的這段話,我讀了很多遍,每次讀完都為自己作為大人的無知和膚淺而慚愧不已。極力想與孩子靠攏,卻還是因為大人的思維而與孩子越走越遠。
《小王子》這本書自1943年誕生以來,是世界上除了《聖經》之外被翻譯最多的圖書。
迄今為止已經被翻譯成兩百五十多種語言和方言,其中光是日語就有超過十六種版本,在中國,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市場上出現了上百個版本的《小王子》。
它為什麼受到了全世界一代代人的喜愛,究其原因,因為每個人曾經都是一個小王子,長著長著就成為了各種各樣的大人,看到小王子,就看到了我們的曾經,在長大後的日子裡,我們把小王子丟失在沙漠裡了。
再後來,我們有了孩子,看著又一個小王子,他也問無數個為什麼,但是我們用我們的思想,努力把他也變成大人,於是,我們一直在找小王子,其實他一直在我們身邊,從未遠去,從未消失。
1、從作者的童年少年時代找尋小王子的來源
《小王子》的作者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1900年出生於一個法國豪門貴族,他四歲的時候父親英年早逝,他與母親和其他兄弟姐妹生活。
因為他是家族長子長孫,所以在祖父的資助下,日子過得相當滋潤,但是因為沒有父親的管束,也養成了桀驁不馴的性格
他九歲時被迫與母親分離,聽從祖父的安排進入勒芒聖十字聖母學校。
教會學校腐朽古板的氛圍使得在瓦爾省城堡裡無拘無束長大的安託萬很不開心。
後來祖父又違背了他安託萬想加入陸軍步兵團的心願,讓他加入海軍,因為這個更符合家族利益。
安託萬也是小王子,可是按照大人的意願,一步步成為了大人。
可是成為大人的安託萬過得不開心,於是他像小王子一樣尋找答案。
他把這本書送給「大人從前當過的那個孩子。所有的大人最初都是孩子(但這很少有人記得)。」
2、過程可能就是最好的風景,終點只是一個結果而已
六歲的飛行員畫了一條剛剛吞噬完大象的蟒蛇,問大人怕不怕,但是所有的大人都說「帽子有什麼好怕的?」
於是他只好把蟒蛇的內部畫了出來,大人終於看懂了,但是看懂了的結果是:不要再畫大蟒蛇,要專心學習地理、歷史、數學和語文。
他很挫敗,他從此放棄了他的畫畫。
記得去年,我們帶女兒去一個網紅打卡的玫瑰園看玫瑰,因為玫瑰園在山頂上,所以下車後,我們拉著女兒急匆匆的爬山。
可是女兒爬的過程中,一會喊我:「媽媽,這裡有一隻好漂亮的蝴蝶啊!」,「爸爸,看,路邊的松樹上有一張大大的蜘蛛網呢!」「看啊,看啊,這裡有一朵蒲公英!」
幾次下來,我和老公就有點生氣「這麼磨蹭,什麼時候到山頂?」
女兒愣了一下,在後來的爬山過程裡也幾乎沒有再吭聲,到了山頂,玫瑰開的不是很盛,我忙著讓女兒找最好的角度擺姿勢照相。
看著她刻意揚起的笑臉,我突然覺得:我們看玫瑰的目的是什麼呢?僅僅是證明我們來看過?
我們不是應該來尋找快樂的嗎?為什麼走著走著就忘了本來的目的呢?
路上跟女兒蹲在地上看一朵蒲公英無聲的開著它的小黃花,是不是也很快樂?
我們都是熱愛數字的大人。
3、尋找的過程,就是長大的過程
小王子從他生活的小星球,那個有三座火山,一棵玫瑰花,很多猴麵包樹種子的小星球出發,走過了六個小星球,認識了國王、虛榮的人、愛喝酒的人、做生意的人、掌燈的人和地理學家。
他知道了權力不是可以決定一切的,看似擁有一切,實際上什麼也沒有。
他知道了虛榮的人聽不見別人的話,他只聽得見讚美。
他同樣也知道了喝酒人的矛盾、做生意人沒有意義的空虛忙碌、掌燈人的固執己見和地理學家坐在屋子裡做學問。
最後來到了地球,遇見了蛇,很多的高山,數不清的玫瑰花,充滿智慧的狐狸,尋找回家路的飛行員.......
他知道了交易,從看見滿園玫瑰花的沮喪,差點忘記心中那獨一無二的玫瑰花的珍貴,他想:原來我苦苦守候的玫瑰竟然是這麼尋常的東西。
但是狐狸告訴了他:「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正是因為你為你的玫瑰付出的時間,使得你的玫瑰是如此的重要。」
所以他會對滿園的玫瑰回頭說:「尋常的路人會認為我的玫瑰花和你們差不多。但她比你們全部加起來還重要,因為我給她澆過水。因為我給她蓋過玻璃罩。因為我為她擋過風。因為我為她消滅過毛毛蟲(但留了兩三條活口,好讓它們變成蝴蝶)。因為我傾聽過她的抱怨和吹噓,甚至有時候也傾聽她的沉默。因為她是我的玫瑰。」
不要因為廣袤的大海而輕視給你帶來驚喜的涓涓細流,最初的擁有的,值得你去用心呵護。
懂得這個道理,就又長大了一些。是不是長大也不是件特別壞的事情呢!
4、這本書帶給家長的啟迪:呵護孩子的童心,用心去觀察孩子的一點一滴。
每個孩子都會長大,只是希望在他們長大之後,不要忘記自己曾經是個小王子,而不是只喜歡數字的大人。
我們家長該怎麼去做呢?
1)接受孩子的平凡,讓孩子自然成長
宋慶齡說過:孩子們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別是母親的影響最深。孩子長大成人以後,社會成了鍛鍊他們的環境。學校對年輕人的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個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的卻是家庭。
大多數家長,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接受我們的孩子將來可能是一個普通人。
可仔細想一想,對我們的生活中的絕大多數家庭來說,這就是現實。當我們不接受這個現實時,就會去把壓力強加給自己和孩子,痛苦自然就產生了。
就像小王子一開始無法接受自己的玫瑰花原來是這麼的普通,普通到放在花園裡會看不見。
所以他很痛苦:我的玫瑰花怎麼可以這麼平凡?
痛苦的很多時候源於比較。
黃磊給女兒多多寫了一封信《選擇一種喜歡的方式活下去》,他希望女兒做喜歡的事、與喜歡的人相處、以喜歡的方式過一生,不必力爭成為少數,平凡而簡單就好。
同時,還告訴女兒學習不必太好,要學會慢慢體味戀愛的滋味。
他在信中給女兒寫到:「幸福就是選擇一種你們喜歡的方式活下去」。
這在很多家長眼裡簡直就是不可以的,學習上要比別人好,必須趕在別人前頭,那就是成功。
甚至前些日子看過一個媽媽發牢騷的帖子,她嫌棄自己一歲半的娃還不會說話,理由是:鄰居家的孩子十個月都會叫爸爸媽媽了,她覺得自己的娃還不會,特別笨,自己很丟臉。
為什麼要給自己和孩子這麼大的壓力啊!
《小王子》裡智慧的狐狸告訴小王子:對我來說,你無非是個孩子,和其他成千上萬個孩子沒有什麼區別。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對你來說,我無非是只狐狸,和其他成片上萬隻狐狸沒有什麼不同。但如果你馴化了我,那我們就會彼此需要。你對我來說是獨一無二的,我對你來說也是獨一無二的……
我們的孩子可以很普通,甚至很平庸,可是在我們為他付出的過程中,讓他在屬於自己的世界裡綻放不一樣的美麗,他就是我們最珍貴的,最獨一無二的。
2)尊重和保護好孩子的想像力,不要用成年人的思維去否定他
杜威說過:科學最偉大的進步是由嶄新的大膽的想像力所帶來的。
小王子讓飛行員給他畫只綿羊,飛行員給他畫了很多隻,他都不滿意。
最後飛行員不耐煩了,給他畫了一隻盒子。
告訴他:綿羊在盒子裡。
結果小王子很滿意,他想要的綿羊在盒子裡面,他可以把它想像成任何他喜歡的綿羊。
實在是個不錯的盒子。
飛行員沒有嘲笑小王子,小王子喚醒了他心中的那個孩子,所以他和小王子成為知己,覺得一切看似荒唐的事情如此合理。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記得女兒很小的時候,有一個階段特別喜歡畫歪脖子的人。畫得非常抽象,但是有一個特徵脖子都是歪的,她姥姥看見了說:這畫得什麼亂七八糟的?
於是姥姥給畫了一個端端正正的人,讓女兒照著畫。
我看女兒不開心,就問她為什麼那些人脖子都是歪的呢?
於是她講了一個故事:天空有許多顏色的花朵,上面飛著很多漂亮的大蝴蝶,所有人都去看,看得太累了,脖子就歪了……
原來歪脖子是這麼來的!
所以我們不要用我們大人的思想來看待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尊重孩子的一些無釐頭行為。
孩子的想像力也是可以培養的,我們可以通過讓寶寶多接觸新鮮事物,多參加戶外活動,多閱讀多動手……
這些都可以有效的激發孩子的想像空間。
另外家長對待孩子的一些不著邊際的問題也一定要耐心解答,沒有答案的話,就跟孩子一起尋找答案。
就像被蘋果砸了一下,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牛頓一樣,多去想一想,除了頭疼以外的事情。
寫在最後:我們曾經也都是孩子,只是在匆忙的趕路的途中把屬於孩子的特質,一樣樣丟棄了。
我們成為了國王,愛虛榮的人,生意人,愛喝酒的人,掌燈人和地理學家。
希望我們跟隨小王子的步伐,為了心目中那獨一無二的玫瑰花去尋找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