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小王子》:每個孩子都是小王子,用心去感受孩子的成長

2020-12-11 與玥寶共成長

大人熱愛數字。如果你跟他們說你認識了新朋友,他們從來不會問你重要的事情。他們從來不會說:「他的聲音聽起來怎麼樣?他最喜歡什麼遊戲?他收集蝴蝶嗎?」他們會問:「他多少歲?有幾個兄弟?他多重?他父親賺多少錢?」只有這樣他們才會覺得他們了解了他。如果你對大人說:「我看到一座漂亮的紅磚房,窗臺上擺著幾盆天竺葵,屋頂有許多鴿子......」那他們想像不出這座房子是什麼樣的。你必須說:「我看到一座價值十萬法郎的房子。」他們就會驚叫:「哇,多漂亮的房子啊!」

《小王子》裡的這段話,我讀了很多遍,每次讀完都為自己作為大人的無知和膚淺而慚愧不已。極力想與孩子靠攏,卻還是因為大人的思維而與孩子越走越遠。

《小王子》這本書自1943年誕生以來,是世界上除了《聖經》之外被翻譯最多的圖書。

迄今為止已經被翻譯成兩百五十多種語言和方言,其中光是日語就有超過十六種版本,在中國,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市場上出現了上百個版本的《小王子》。

它為什麼受到了全世界一代代人的喜愛,究其原因,因為每個人曾經都是一個小王子,長著長著就成為了各種各樣的大人,看到小王子,就看到了我們的曾經,在長大後的日子裡,我們把小王子丟失在沙漠裡了。

再後來,我們有了孩子,看著又一個小王子,他也問無數個為什麼,但是我們用我們的思想,努力把他也變成大人,於是,我們一直在找小王子,其實他一直在我們身邊,從未遠去,從未消失

1、從作者的童年少年時代找尋小王子的來源

《小王子》的作者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1900年出生於一個法國豪門貴族,他四歲的時候父親英年早逝,他與母親和其他兄弟姐妹生活。

因為他是家族長子長孫,所以在祖父的資助下,日子過得相當滋潤,但是因為沒有父親的管束,也養成了桀驁不馴的性格

他九歲時被迫與母親分離,聽從祖父的安排進入勒芒聖十字聖母學校。

教會學校腐朽古板的氛圍使得在瓦爾省城堡裡無拘無束長大的安託萬很不開心。

後來祖父又違背了他安託萬想加入陸軍步兵團的心願,讓他加入海軍,因為這個更符合家族利益。

安託萬也是小王子,可是按照大人的意願,一步步成為了大人。

可是成為大人的安託萬過得不開心,於是他像小王子一樣尋找答案。

他把這本書送給「大人從前當過的那個孩子。所有的大人最初都是孩子(但這很少有人記得)。

2、過程可能就是最好的風景,終點只是一個結果而已

六歲的飛行員畫了一條剛剛吞噬完大象的蟒蛇,問大人怕不怕,但是所有的大人都說「帽子有什麼好怕的?」

於是他只好把蟒蛇的內部畫了出來,大人終於看懂了,但是看懂了的結果是:不要再畫大蟒蛇,要專心學習地理、歷史、數學和語文。

他很挫敗,他從此放棄了他的畫畫。

記得去年,我們帶女兒去一個網紅打卡的玫瑰園看玫瑰,因為玫瑰園在山頂上,所以下車後,我們拉著女兒急匆匆的爬山。

可是女兒爬的過程中,一會喊我:「媽媽,這裡有一隻好漂亮的蝴蝶啊!」,「爸爸,看,路邊的松樹上有一張大大的蜘蛛網呢!」「看啊,看啊,這裡有一朵蒲公英!」

幾次下來,我和老公就有點生氣「這麼磨蹭,什麼時候到山頂?」

女兒愣了一下,在後來的爬山過程裡也幾乎沒有再吭聲,到了山頂,玫瑰開的不是很盛,我忙著讓女兒找最好的角度擺姿勢照相。

看著她刻意揚起的笑臉,我突然覺得:我們看玫瑰的目的是什麼呢?僅僅是證明我們來看過?

我們不是應該來尋找快樂的嗎?為什麼走著走著就忘了本來的目的呢?

路上跟女兒蹲在地上看一朵蒲公英無聲的開著它的小黃花,是不是也很快樂?

我們都是熱愛數字的大人。

3、尋找的過程,就是長大的過程

小王子從他生活的小星球,那個有三座火山,一棵玫瑰花,很多猴麵包樹種子的小星球出發,走過了六個小星球,認識了國王、虛榮的人、愛喝酒的人、做生意的人、掌燈的人和地理學家。

他知道了權力不是可以決定一切的,看似擁有一切,實際上什麼也沒有。

他知道了虛榮的人聽不見別人的話,他只聽得見讚美。

他同樣也知道了喝酒人的矛盾、做生意人沒有意義的空虛忙碌、掌燈人的固執己見和地理學家坐在屋子裡做學問。

最後來到了地球,遇見了蛇,很多的高山,數不清的玫瑰花,充滿智慧的狐狸,尋找回家路的飛行員.......

他知道了交易,從看見滿園玫瑰花的沮喪,差點忘記心中那獨一無二的玫瑰花的珍貴,他想:原來我苦苦守候的玫瑰竟然是這麼尋常的東西。

但是狐狸告訴了他:「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正是因為你為你的玫瑰付出的時間,使得你的玫瑰是如此的重要。」

所以他會對滿園的玫瑰回頭說:「尋常的路人會認為我的玫瑰花和你們差不多。但她比你們全部加起來還重要,因為我給她澆過水。因為我給她蓋過玻璃罩。因為我為她擋過風。因為我為她消滅過毛毛蟲(但留了兩三條活口,好讓它們變成蝴蝶)。因為我傾聽過她的抱怨和吹噓,甚至有時候也傾聽她的沉默。因為她是我的玫瑰。」

不要因為廣袤的大海而輕視給你帶來驚喜的涓涓細流,最初的擁有的,值得你去用心呵護。

懂得這個道理,就又長大了一些。是不是長大也不是件特別壞的事情呢!

4、這本書帶給家長的啟迪:呵護孩子的童心,用心去觀察孩子的一點一滴。

每個孩子都會長大,只是希望在他們長大之後,不要忘記自己曾經是個小王子,而不是只喜歡數字的大人。

我們家長該怎麼去做呢?

1)接受孩子的平凡,讓孩子自然成長

宋慶齡說過:孩子們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別是母親的影響最深。孩子長大成人以後,社會成了鍛鍊他們的環境。學校對年輕人的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個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的卻是家庭。

大多數家長,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接受我們的孩子將來可能是一個普通人。

可仔細想一想,對我們的生活中的絕大多數家庭來說,這就是現實。當我們不接受這個現實時,就會去把壓力強加給自己和孩子,痛苦自然就產生了。

就像小王子一開始無法接受自己的玫瑰花原來是這麼的普通,普通到放在花園裡會看不見。

所以他很痛苦:我的玫瑰花怎麼可以這麼平凡?

痛苦的很多時候源於比較。

黃磊給女兒多多寫了一封信《選擇一種喜歡的方式活下去》,他希望女兒做喜歡的事、與喜歡的人相處、以喜歡的方式過一生,不必力爭成為少數,平凡而簡單就好。

同時,還告訴女兒學習不必太好,要學會慢慢體味戀愛的滋味。

他在信中給女兒寫到:「幸福就是選擇一種你們喜歡的方式活下去」。

這在很多家長眼裡簡直就是不可以的,學習上要比別人好,必須趕在別人前頭,那就是成功。

甚至前些日子看過一個媽媽發牢騷的帖子,她嫌棄自己一歲半的娃還不會說話,理由是:鄰居家的孩子十個月都會叫爸爸媽媽了,她覺得自己的娃還不會,特別笨,自己很丟臉。

為什麼要給自己和孩子這麼大的壓力啊!

《小王子》裡智慧的狐狸告訴小王子:對我來說,你無非是個孩子,和其他成千上萬個孩子沒有什麼區別。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對你來說,我無非是只狐狸,和其他成片上萬隻狐狸沒有什麼不同。但如果你馴化了我,那我們就會彼此需要。你對我來說是獨一無二的,我對你來說也是獨一無二的……

我們的孩子可以很普通,甚至很平庸,可是在我們為他付出的過程中,讓他在屬於自己的世界裡綻放不一樣的美麗,他就是我們最珍貴的,最獨一無二的。

2)尊重和保護好孩子的想像力,不要用成年人的思維去否定他

杜威說過:科學最偉大的進步是由嶄新的大膽的想像力所帶來的。

小王子讓飛行員給他畫只綿羊,飛行員給他畫了很多隻,他都不滿意。

最後飛行員不耐煩了,給他畫了一隻盒子。

告訴他:綿羊在盒子裡。

結果小王子很滿意,他想要的綿羊在盒子裡面,他可以把它想像成任何他喜歡的綿羊。

實在是個不錯的盒子。

飛行員沒有嘲笑小王子,小王子喚醒了他心中的那個孩子,所以他和小王子成為知己,覺得一切看似荒唐的事情如此合理。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記得女兒很小的時候,有一個階段特別喜歡畫歪脖子的人。畫得非常抽象,但是有一個特徵脖子都是歪的,她姥姥看見了說:這畫得什麼亂七八糟的?

於是姥姥給畫了一個端端正正的人,讓女兒照著畫。

我看女兒不開心,就問她為什麼那些人脖子都是歪的呢?

於是她講了一個故事:天空有許多顏色的花朵,上面飛著很多漂亮的大蝴蝶,所有人都去看,看得太累了,脖子就歪了……

原來歪脖子是這麼來的!

所以我們不要用我們大人的思想來看待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尊重孩子的一些無釐頭行為。

孩子的想像力也是可以培養的,我們可以通過讓寶寶多接觸新鮮事物,多參加戶外活動,多閱讀多動手……

這些都可以有效的激發孩子的想像空間。

另外家長對待孩子的一些不著邊際的問題也一定要耐心解答,沒有答案的話,就跟孩子一起尋找答案。

就像被蘋果砸了一下,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牛頓一樣,多去想一想,除了頭疼以外的事情。

寫在最後:我們曾經也都是孩子,只是在匆忙的趕路的途中把屬於孩子的特質,一樣樣丟棄了。

我們成為了國王,愛虛榮的人,生意人,愛喝酒的人,掌燈人和地理學家。

希望我們跟隨小王子的步伐,為了心目中那獨一無二的玫瑰花去尋找答案吧!

相關焦點

  • 《小王子》——用心去感受,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玫瑰花
    一、成長為你喜歡的樣子小王子離開B612 星球後,分別遇見了國王、愛慕虛榮的人、酒鬼、商人、點燈人還有地理學家,在地球上遇到扳道工還有商販。我們一開始或許也像小王子一樣覺得他們奇怪,但是長大後才會忽然發現我們早已失去了那個自己。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二、它就是你的玫瑰花玫瑰花太驕傲了,總是態度傲慢地向小王子展現它那鋒利的四根刺,揮霍著小王子對她的喜愛,以至於直到小王子離開的時候,他都沒有發現玫瑰花掩藏在四根刺下的溫柔。
  • 《小王子》:|感恩遇見,淺析這本詩意童話折射出的教育啟示
    前提:再次重溫《小王子》,自己已經從「孩子」成為了「大人」,本以為閱讀能力已經提升,卻不禁發現同一本童話,讀完卻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書中的每句話,每個場景都極富深意,正如《小王子》書中所說:重要的事情,用眼睛是看不見的,需要用心去感受。
  • 《小王子》,一本寫給孩子和孩子一樣純真的書
    當他飛上天空,從飛機上看到地面的山峰、城市、鄉村、田野、大海、荒漠、河流和高山時,心中的的感受是無以言表的。當時,也沒有一個作家有他那樣的高度,像上帝一樣俯瞰人世間的一切。當然,今天的作家們都能坐上飛機飛行,感受飛行的浪漫,與天空隔著飛機玻璃接觸,但依然沒有作家可以像聖埃克蘇佩裡那樣,駕馭飛機自由航行。
  • 《小王子》|所有的大人都是孩子啊
    《小王子》一本定位為兒童讀物的《小王子》,卻是獻給一個大人的。所有大人都是孩子,是啊,沒有哪個大人不是從孩子長成的!不妨靜下心來看一看《小王子》,《小王子》篇幅很短,全文只有兩萬五千字,只要花幾十分鐘即可翻閱完,很適合我們這個碎片化時代閱讀。摒棄生活一切瑣事,讓我們回到孩童時期,再次回味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感覺。故事講了小王子訪問了和他所在的星球相鄰的六顆小行星,先後遇見了國王、虛榮的人、愛喝酒的人、做生意的人、掌燈的人和地理學家。
  • 小王子|每一個大人都曾經是孩子
    自1943年發表以來,《小王子》被譯成一百多種文字,銷售量高達三千餘萬冊,並不斷再版,傳閱率僅次於《聖經》。 它被定義為童話,卻絕不僅僅屬於小孩子,每一個大人都曾經是孩子。 最珍貴的東西是看不見的 The Little Prince 飛行員因飛機故障迫降在撒哈拉大沙漠,在那裡遇見了小王子。小王子,小說就是以他命名的,是一個神秘可愛的孩子。他住在被稱作B-612小星球,是那個小星球唯一居民。
  • 《小王子》書評——用心生活,感受人生
    小王子的離「球」出走,是因為無法理解愛他的那朵玫瑰花的世界,才傷心、黯然的希望去探訪其他星球上的生物而得到開導(大家記住這個,因為小王子與玫瑰之間的愛貫穿故事始終)。因為它教給小王子用「心」去感受生活,用「心」去感受我們的世界。也就是說,不管世界上有多少枝玫瑰、有多少個同樣的你,這些都不重要,江河湖海,我只取一瓢,這一瓢因有我而獨特,我也因這一瓢而與眾不同。因為我們曾一起看山、看水、看花、看草,我們還會看日、看月、看星、看你。
  • 《小王子》:孩子眼中的小王子與小玫瑰,有著比愛情更珍貴的東西
    有人說:「每個大人曾經都是小孩,每個人心中都曾住著一個小王子」,其實轉念一想,當大人重新「做回小孩」,嘗試著用小孩的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看待曾經困擾我們的種種問題,或許會找到不一樣的答案。媽媽,小王子離開星球了,小玫瑰會不會很孤單啊?
  • 《小王子》狐狸給小王子的成長課: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學習如何去愛
    小王子是孤獨的,他說「你知道嗎,人在難過的時候就會愛上日落。」,所以他曾經一天看了44次日落。小王子愛玫瑰花,那是一朵全世界絕無僅有的花。但玫瑰花很傲嬌,喜歡指使小王子為她做各種事情,毫不顧及小王子的感受。
  • 《小王子》:以孩子的口吻寫給大人的童話,因為我們都曾是小孩
    後來主人公迎合大人的喜好,當了飛行員,獨自飛行的主人公因為發動機故障,被迫降落在撒哈拉沙漠,在沙漠裡遇到了小王子,從而圍繞小王子展開的一系列歷險故事。小王子在開始他的冒險之後,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國王、愛慕虛榮的人、酒鬼、商人、掌燈人、地理學家。沒有曲折的情節,一切都是那麼樸實。
  • 童話故事《小王子》,卻道出成年人與孩子的成長隱喻
    作者是法國作家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在這共計兩萬五千字(尹麗麗譯本),翻譯過來時,也不得不佩服作者強大的寫作技巧下,敘事與結構相當完整,並且讓人代入感極強,使得人們都在裡面的角色在每個時段都是不同的自己。
  • 《小王子》:成年人的「荒唐奇怪」,小王子的「童心未泯」
    《小王子》和《安徒生童話》《夏洛的網》等,就是這兩類作品。當然,這兩類書並沒有明確的界線,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從孩子的視角,來看這個世界。《小王子》整篇小說,作者都以第一人稱的手法向我們展示了大人們世界的圓滑與虛榮,孩童的天真無邪。那麼下面,我將以「童心「的角度來解讀《小王子》背後:成年人的「荒唐奇怪」,小王子的「童心未泯」。
  • 《小王子》:我們每個人都曾是孩子,擁有初心卻不懂得愛
    世界上的人一開始都是孩子,擁有初心和童真,真心的愛著身邊的一切,還有身邊的人。可後來,我們在成長道路上遇到許許多多的挫折,漸漸成為自己都不認識的人。在我現在居住的這個城市,人們每天來去匆匆,走路總是匆忙得像上廁所一樣。許多人都沒有時間停下來身邊的風景,看看日出和日落;沒有時間等一朵花開花謝;沒有時間赤腳走路;沒有時間發呆。
  • 電影《小王子》:真正重要的東西,是眼睛看不到的,要用心去感受
    中間老爺爺的出現,則讓小女孩開始愛玩了起來,媽媽也開始反對這件事,在預告中,我們看到的就老爺爺跟小女孩說故事的橋段,而電影就這樣延續發展下去,小女孩找到了好朋友,也找到了快樂,有點類似像《歐吉桑鄰好》的橋段。接著每次小女孩到老爺爺家時,故事就會開始轉到那個「小王子」的故事,老爺爺一次一次的闡述。
  • 《小王子》:我們曾經都是孩子,總有人教會我們如何去愛
    雖然這本書不是一次就能讀懂的,但只要我們能用心去體會,就能得到我們想要的答案。在這本書裡我們每個人,都能冷靜地思考,都能有很多的感同身受。小王子很高興,但是他不明白為什麼花的身上有四根刺。只是花很高傲,它覺得自己是這個星球上獨一無二的。它要求小王子給她蓋上擋風罩,她害怕風。小王子卻覺得很不可思議,但他還是照做了。其實那時候的花,只是缺乏安全感,她只是想找個能依靠的事物。面對陌生的環境,我們每個人都會手足無措的。這時候的小王子完全體會不到這樣的心情,他覺得花很矯情。玫瑰花每天都很高傲,無視小王子的關心。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小王子:嚮往純潔純潔的靈魂是我們的夢想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小王子:嚮往純潔純潔的靈魂是每個人的夢想原:月河小屋圖片:網際網路我們沉浸在世界中的成年人太久,快節奏的生活讓我們的心變得遲鈍,麻木。人們需要冷靜下來,給自己的心靈一扇釋放的窗口。事實上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幸福的小王子。
  • 《小王子》中令人深思哲理|願我們出行半生,歸來仍是「小王子」
    ,又一次重讀此書,與金黃色頭髮、渾身散發著童真的「小王子」相遇,一起離開自己的星球去冒險……「請你給我畫一隻綿羊,好嗎?」當可愛的「小王子」如此問你,你會畫一隻什麼樣的綿羊給他呢?飛行員給他畫的綿羊,他不是嫌病懨懨,就是嫌羊太老,直到飛行員不耐煩地隨手畫出了這樣一幅畫,並告訴「小王子」他要的羊就在裡面,他竟然喜笑顏開,「這正是我想要的……」真的是孩子的世界大人搞不懂。在大人眼裡,這不就是一個方盒子嗎?但是在孩子的眼中,這裡面竟然裝著一隻綿羊!因為在大人的眼裡更喜歡用數字了解人。
  •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小王子》
    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的人記得。初讀《小王子》是在初中,母親帶我和弟弟一起去書店,要求我們每個人選一本書,由她買回家。我挑選了一本小仲馬的《茶花女》,弟弟則選擇了《小王子》。初聽此名,甚覺可笑。
  • 《小王子》:所有大人最初都是孩子,但這很少有人記得
    所有大人最初都是孩子,但這很少有人記得。當我第一次打開《小王子》這本書的時候,便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詼諧的語言加上精美的配圖,讓我有種不忍心讀完的感覺。接著,飛行員講了六年前他因飛機故障迫降在撒哈拉沙漠遇見小王子故事。神秘的小王子來自另一個星球。飛行員講了小王子和他的玫瑰的故事。小王子為什麼離開自己的星球;在抵達地球之前,他又訪問過哪些星球。他轉述了小王子對六個星球的歷險,他遇見了國王、愛虛榮的人、酒鬼、商人、點燈人、地理學家、蛇、三枚花瓣的沙漠花、玫瑰園、扳道工、商販、狐狸以及我們的敘述者飛行員本人。
  • 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小王子
    這一段真實發生的經歷也是《小王子》開篇創作的原型。但就在《小王子》出版次年,埃克蘇佩裡正要執行自己的第九次飛行任務,他進入地中海上空後就再沒回來。小王子的星球上有猴麵包樹、兩座活火山,一座死火山、還有小王子最愛的一朵玫瑰花。玫瑰花很驕傲,總是態度傲慢地指使小王子,毫不顧及小王子的感受。小王子感覺很受傷,最終負氣出走。離開了自己的星球後,小王子開始了遊歷的生活。途中,他遇到了生命中的愛情導師——一隻成熟睿智的狐狸。
  • 知行丨好書《小王子》:每個成年人的心裡,都應該住著「小王子」
    但是在大學時接觸《小王子》後,知行君改變了這個想法,雖然《小王子》的語言很簡單,卻讓知行君覺得神秘,深奧難懂。第一次讀完時,知行君曾跑去請教教授,問他《小王子》這本書到底在講什麼,他微笑著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如果第一遍沒有讀懂,那就再去讀一遍,自己去感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