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的歷史性——《遊子吟》

2021-02-26 義果

《聖經》的歷史性——《遊子吟》

 

很多人認為《聖經》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是一部偉大的倫理著作,而非真實的歷史事實。十九世紀中葉達爾文提出進化學說後,《聖經》的權威受到嚴重的挑戰,被不少人認為是虛構的、不科學的。為了回答這種挑戰,聖經考古學應運而生。此門學科的研究範圍包括出土文物的鑑定、《聖經》所記錄的古代城鎮的發掘、與《聖經》有關的古文字的譯解等等。十九世紀以前,有關《聖經》的時代背景的知識相當貧乏,一般只有參考《聖經》本身的記載和古希臘文學家的著作。而這些著作主要是關於新約的,有關舊約的卻極為稀少。聖經考古學雖只有一百多年歷史,但已碩果纍纍。尤其二十世紀以來的許多重大發現,幫助人們建造起《聖經》的歷史架構,並驗證了一些過去被懷疑和被嘲笑的聖經故事,充分肯定了《聖經》的歷史性。

例如,有人曾基於人類文化的觀念,堅持摩西五經不是摩西寫的,因為他們認為在摩西時代大多數人還沒有文字,摩西不可能寫出如此詳盡的律法條文。而 1901年出土了《漢慕拉比法典》( The Law Code of Hammurabi)。它是一塊高約2 0公分,寬 180公分的石碑,其上刻有近三百條律法。此法典屬於漢慕拉比王統治下的巴比倫時代(大約公元前1728~ 1686年),比摩西五經的寫作時間還早二、三百年。從此,這種認為摩西五經不是摩西所寫論調才消聲匿跡了。

 

《聖經》中記載了一個民族叫赫人。摩西五經中提到赫人在湖南地居住,亞伯拉罕在希伯侖定居時曾與赫人為鄰。但史書上從未有過關於赫人的記載,故批評家們都認為《聖經》的此項記載毫無歷史價值。然而,1906年在土耳其首都安加拉以東 145公裡的哈裡斯河灣(HalysRiver),考古學家發掘出赫人帝國的首都波格斯凱的廢墟,發現一大批刻有赫人楔形文字的泥板。證明赫人是一個重要的古民族,曾有兩個強盛時期(公元前1800年左右及公元前1400~1200年),其帝國滅亡於公元前1200年左右。不僅如此,這些被鑑定和翻譯的泥板,開始展現出整能個古代《聖經》世界的時代背景。比如,根據赫人律法,在買賣土地時,買主必須同時買去土地上的一切附屬物;其買賣必然在城門口進行,並有見證人在場等。這與創世記第23章記載的關於亞伯拉罕為葬妻子撒拉想向赫人買一塊墓地,最後卻不得不把墓地所屬的田地並田地四周的樹木全部買下來的記載完全相符。

 

考古學的發現證明,以色列人的祖先亞伯拉罕的家譜具有絕對的歷史性,是都可以證實的歷史人物。不僅考古的發現可以證實《聖經》的記載,《聖經》的記載也可以幫助考古發掘。翁格(Merrll Unger)說。「根據新約《聖經》的資料,考古學家們挖掘出好幾座古代的城市,發現過去被人視為根本不存在的民族。考古學以驚人的手法增添我們《聖經》知識的背景,也填補了歷史上的空隙部分。」

 

舊約〈列王紀上〉九章15節記載的米吉多、夏瑣和基色三個城市都是由以色列王所羅門建造的。1960年,當著名以色列學者也丁(Yigael Yadin)繼發掘米吉多城後發掘夏瑣城時突然有了靈感。他想米吉多城門每邊都有三間房子,夏瑣城門是不是也這樣呢?於是,他將米吉多城門大閘的圖形在發掘工地上畫上臨時記號,然後通知工人繼續工作,挪開瓦礫碎片。完工時,工人們都用奇異的眼光看著他,好象他是魔術師或佔卜師似的。因為,發掘的結果與他按米吉多米門複製的草圖完全一樣!

 

聖經考古學的資料不斷充實《聖經》的背景知識,有助於人們對《聖經》經文的理解。在摩西五經中,在神引領以色列人從埃及回到所應許的迦南美地時,對迦南人採取絕滅的政策。許多人覺得神似乎太殘忍了。從1929年到1937年在敘利亞海旁的拉斯珊拉(Ras Shamra)出土的大批烏加利( Ugarit)泥板,是公元前1500~1400年的迦南人的宗教文獻,充分揭露了迦南宗教的黑暗、敗壞和邪惡。有史以來人類絕少有象迦南宗教那樣驚人地將暴力情慾集於一身的。對邪惡的迦南人,神也曾給予寬容,等待其悔改。從考古學的發現看,從亞伯拉罕起時代到400多年後的約亞時代,迦南人毫無悔改之心,已惡貫滿盈,非被徹底剪除不可了。按其惡行和淫虐,即使約書亞和以色列人不加徵討,迦南人也會自取滅亡的。

 

新約中的許多記載都為考古學所證實。使徒保羅的三次傳道旅程,如今都可根據考古學的資料很正確地追溯出來。史學家們一度對路加著的〈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的記載的歷史性提出質疑。他們認為在〈路加福音〉三1~3節中描寫的有關耶穌誕生前的情況是不真實的。因為歷史資料找不到有關申報戶口的事,居裡扭也沒有作過敘利亞巡撫。但後來考古學的發現證實羅馬帝國每隔十四年就有一次人口普查,要求交稅人報名註冊。此法令是從羅馬皇帝亞古士督任期開始的,首次申報戶口是公元前23年至22年,或公元前9年至8年。路加所記載的可能即後者。同時,考古學家也找到了居裡扭在公元前七年左右任敘利亞巡撫的證據。有趣的是,凡是路加的記載與史學家的資料不相吻合之處,考古學都證實路加是對的,而史學家是錯的。世界著名考古學家蘭賽爵士(Sir William Ramsay) 甚為欽佩地寫道:「路加是位第一流的歷史學家,他所寫的資料不但真實可靠,他也具有史學家應有的歷史感。路加的名字應與世間偉大的史學家同列。」

 

耶魯大學的考古學家鮑羅斯(Millar Burrows)說:「全面來說,考古學的發現無疑地印證了《聖經》的可靠性。許多考古學家因為在巴勒斯坦的挖掘工作,而使自己對《聖經》的敬畏之心大增。」猶太考古學家葛魯克(Nelson Glueck)說:「我可以肯定地說,至今所有考古學上的發現,沒有一項是與《聖經》文獻相牴觸的。……《聖經》中有關歷史記載的正確性是無可比擬的,尤其當考古學的證據能印證它時更是如此。」世界著名考古學的證據能印證它時更是如此。」世界著名考古學權威亞布萊特(William F.Albright)的話,可以作為《聖經》的歷史性的總結之言:「十八、十九世紀期間,許多重要的歷史學派都懷疑《聖經》的可靠性,雖然今天仍有一部分當時的學派又重複地出現於學術界,但早期懷疑學派之說均已逐漸被否定了。考古學上的新發現一再印證《聖經》中許許多多細枝末節的部分,使人們重新認識《聖經》乃是查考人類歷史的一部最好資料。」.

【待續】

馮秉誠:《遊子吟》

相關焦點

  • 周日轉載 |「遊子吟——永恆在召喚」 聖經是神默示的之二 聖經的教訓及歷史性
    《聖經》中神的這種救恩並不是神話或空話,而是真實可靠的,因為它是植根於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的歷史事實之中的。三、《聖經》的歷史性很多人認為《聖經》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是一部偉大的倫理著作,而非真實的歷史事實。十九世紀中葉,達爾文提出進化學說後,《聖經》的權威受到嚴重的挑戰,被不少人認為是虛構的、不科學的。為了回答這種挑戰。
  • 《遊子吟》:一本在中國影響了無數人的書
    我記住了這本書的名字:《遊子吟》。我當時很想讀這本書,但不知道從哪裡可以得到這本書。過了幾天,在教會裡,當初邀我來教會的姐妹遞給我一本書,我一看,正是《遊子吟》,封面上還有副標題:永恆在召喚。她說:「這書書是上帝給你預備的。」
  • 【母親節】孟郊《遊子吟》
    【文稿】今天我們要品讀的是唐代詩人孟郊的那首名作《遊子吟》。詩云: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雖然孟郊的很多詩作用語險絕,但這首詩卻明白如話。頭兩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其實不是兩句話,而是兩個詞組,慈母的手中線和遊子的身上衣簡單的並列組合放在一起,別有意境。
  •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遊子吟》?感恩慈母心,學寫《遊子吟》
    尤其是感恩母親的話題,更是讓每一個人感動不已;讓每一位在外打拼的遊子感動落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仿寫的是孟郊的《遊子吟》。行者在這裡不唯淺陋,先帶頭給大家仿寫四首。01 感恩是母親,學寫《遊子吟》三首其一慈母手中錢,遊子身上花。
  • 《遊子吟》背後的故事
    《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俸祿當然也就是他倆人私下分了沒有了生活來源,孟郊的生活就比較窮困潦倒可能正式因為孟郊一生貧困,常年的顛沛流離所以等能感受到親情母愛的珍貴才能寫出《遊子吟》這個樣的傳世佳作
  • 孟郊《遊子吟》:難忘慈與愛
    今天我們要品讀的是唐代詩人孟郊的那首名作——《遊子吟》。詩云: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雖然孟郊的很多詩作用語險絕,但這首詩卻明白如話。頭兩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其實不是兩句話,而是兩個詞組——慈母的手中線和遊子的身上衣,簡單的並列組合放在一起,別有意境。
  • 聆聽《經典詠流傳》——遊子吟
    遊子吟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 母親節,在外漂泊的遊子用一首唐代詩《遊子吟》致敬母親
    正值母親節之際,該用什麼最能表達出在外漂泊的遊子心情?有意思的是,在1992年9月,香港舉辦了一項活動——「我最愛的十首唐詩」,最後在眾多唐詩中,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名列榜首。詩詞如下: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 少時不懂《遊子吟》 讀懂盡報「三春暉」
    少時不懂《遊子吟》 讀懂盡報「三春暉」 2018年10月14日 16:20 來源:央廣新聞   視頻:習近平總書記用典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  引用了唐代詩人孟郊這首
  • 漫析:《中國唱詩班》系列——《遊子吟》
    《遊子吟》【唐 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今天為您解析的動漫是出自一部國漫,《中國唱詩班》系列裡的第三話——《遊子吟》。《中國唱詩班》是一部系列動漫,每一話都是一個獨立完整的小故事。
  • 唐詩三百首|40孟郊《遊子吟》
    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2 注釋 遊子:古代稱遠遊旅居的人。吟:詩體名稱。 遊子:指詩人自己,以及各個離鄉的遊子。 臨:將要。 意恐:擔心。歸:回來,回家。
  • 【腹有詩書氣自華】之《遊子吟》
    作者:寶寶知道 果&陽媽咪《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遊子吟》是唐代詩人孟郊的著作。這是一首關於母愛的頌歌。這首詩沒有很華麗的修辭詞語,但是情真意切,短短幾句詞就能撥動我們的心弦,引起萬千遊子的共鳴。小的時候還不能很好的體會到詩中的那種情感。現在自己也為人母了,才能深深的體會到那種離開孩子的心情,真的是養兒方知父母恩。
  • 兒童劇《遊子吟》:在母子身份的古今調換中細品「琢玉成器」
    兒童劇《遊子吟》聯排劇照「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這飽含母愛深情的6句詩,相信無數的人都能流利地背誦而出,可你是否能體味出母親的一針一線、遊子的商宦行走背後其實蘊藏著種種通過學習磨礪才具備的能力呢?偉大的母愛從來不是對「巨嬰」的無條件呵護,而是琢玉成器般讓下一代具備在風雨中怒放生命的能力。
  • 施厚銀:遊子吟●盼歸
    作者簡介:施厚銀,1997年6月2日出生於貴州省威寧縣一個窮山村,家庭貧困,2013年初輟學漂泊他鄉求業,常年漂泊在外至今,夜夜回想起初一位恩師潺潺教誨,從不敢放棄夢想,到出闖蕩,也與詩歌結下了不解之緣,並堅持創作,至今已創作詩歌10於首,如《盼歸》《望鄉》《遊子吟
  • 致敬母愛|比肩《遊子吟》的一首詩,卻很少有人知道
    最有名的便是孟郊那首《遊子吟》,千百年來廣為傳頌。讓我們懂得母親的愛就像遊子身上的密密麻麻的針線。一針一線都是母親的掛念。在之前的文章裡我們介紹過白居易的一首《燕詩示劉叟》,全文以雌雄雙燕做比喻,歌頌父母撫養孩子的艱辛,讀後讓人深思。那麼今天我們在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的時候,將母愛歌頌到底。
  • 再讀《遊子吟》,才知道,那根「臨行密密縫」的針,有多重
    二、《遊子吟》其詩《遊子吟》這首詩,從構詩的角度來看,似乎太「普通」了一點。結構上,只選取了一個生活中再常見不過的場景,即母親為即將出行的兒子縫衣,結尾用比興之法,以寸草春暉比之遊子慈母;語言上,更是如口語一般,自然樸素,明白的讓人讀完,都不要解釋。
  • 每日詩詞:孟郊《遊子吟》寫出天下遊子們共同的心聲,千古之絕唱
    一直在本地生活的人是無法深刻體會《遊子吟》這種刻骨銘心的情結的。作為本地生活的來說你去旅遊也只是暫離家鄉。但是中國的在異鄉的人太多太多,他們更能感同身受這個情緒。雖然有些地域優越者說你們不呆家鄉跑我們這兒來幹嘛,有時也只能呵呵一笑。
  • 寫給媽媽的一封信——《遊子吟》
    遊子吟再過幾天便是母親節,你的節日。以前在你身邊的時候總喜歡送你玫瑰,因為它正如你的人生,嬌豔欲滴飽滿爛漫。"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正如孟郊老先生所說的,我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又怎麼能夠報答得了你像春暉普澤般的慈母恩情呢。往後餘生我將竭盡全力去愛你,但願你也能為我感到歡喜。
  • 經典詩歌| 谷建芬和萌娃們精彩演繹《遊子吟》《敕勒川》《春曉》
    谷建芬和萌娃們的精彩演繹《遊子吟》《 敕勒川》《春曉》 曲:谷建芬 遊子吟-詞:「唐」孟郊 敕勒歌-詞:北朝民歌
  • 《中國唱詩班》怎樣的母愛,才是最溫柔的(《遊子吟》篇)
    ——寫給妹妹的動漫鑑賞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今天可可醬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中國唱詩班》裡的第三集《遊子吟》,現實生活中也不乏那些抱怨父母,甚至是毆打父母的小孩,下面我們就隨著這首《遊子吟》來看看王鳴盛的故事吧。王鳴盛這個人,一生仕途順利,他從小家境平寒,但是讀書用功。在小時候,他常常因為穿著打了無數補丁的衣裳而被一起去私塾的小夥伴們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