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MAU突破3.29億,音頻或成汽車營銷的下一個風口

2020-12-16 Morketing

文 | Lucy

CNNIC第46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9.32億,在各類應用使用時長中,網絡音頻佔比提升至10.8%,網絡音頻已經成為第三大用戶使用時長媒體,線上聽音頻內容已成為網民主要的學習和娛樂方式。

其中從2012年成立至今,喜馬拉雅已領跑在音頻市場的最前線,成為國內發展最快、規模最大的在線音頻平臺。

近日,「聲音宇宙·2021喜馬拉雅媒體營銷峰會」在上海和北京成功舉辦。會上,喜馬拉雅發布音頻行業趨勢、2021年內容布局和音頻媒體營銷價值,同時與品牌、創作者等多方合作夥伴探討如何在音頻藍海市場中抓住」耳朵經濟「的紅利,探索未來音頻營銷的更多可能性。

01

「耳朵經濟」熱潮下,

優質內容是核心競爭力

「中國移動網民規模已經觸頂,網際網路的下半場就是用戶時長之爭。在用戶時長爭奪中,音頻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平行時空,目前喜馬拉雅平臺活躍用戶日均使用時長達到170分鐘」,喜馬拉雅創始人兼聯席CEO餘建軍指出。

(喜馬拉雅創始人兼聯席CEO餘建軍)

另外,易觀《2020年在線音頻平臺生態流量洞察》指出,「截至2020年10月,喜馬拉雅全場景生態流量MAU突破3.29億。」

在聲音經濟風口、用戶時間爭奪戰中,喜馬拉雅為何能抓住用戶心智?

近年來,喜馬拉雅不斷深掘平臺資源,構建成熟的內容體系。在內部資源整合扶持上,喜馬拉雅通過提供流量、資金、分成等方式多方面扶持、籤約個人主播,打造優質內容平臺;在外部資源上,與知名IP、機構合作,通過精良內容製作建立平臺壁壘,獲得用戶良好口碑。

同時,喜馬拉雅不斷橫向延伸內容,推出頂級音頻節目,如自製懸疑廠牌《白夜劇場》、主打女性主題的《心動劇場》等精品IP內容,覆蓋更多用戶圈層,構建一個豐富多元的內容體系。

2021年,喜馬拉雅將進一步擴大內容場域,加碼布局內容生態,已推出全球頂級IP《<魔戒>完整三部曲》、《迪斯尼兒童故事全集》、《美國名校教授親授:改變你和世界的100本書》和《莫言長篇精選有聲劇》等內容, 利用喜馬拉雅在內容製作和場景分發的領先優勢,為品牌和用戶提供一個有價值的內容場域,用頂級IP賦能品牌,協助品牌共同構建持續性的用戶影響力,讓「聲音宇宙」的內容更加多元。

02

發揮內容優勢,

再拓邊際開啟播客商業化元年

相比文字和視頻,播客是更自由、更開放的媒介形式,擁有更忠實、高黏性的聽眾人群,在內容深度和廣度方面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隨著音頻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播客高速增長,作為內容媒體日益受到眾多用戶和品牌的青睞。

2020年,在播客崛起的態勢下,女性情感、體育、新聞、喜劇和校園類型的節目在賽道趨勢上顯著上升,喜馬拉雅引入的重磅節目和核心意見領袖,充分挖掘了用戶的內容消費需求。目前在喜馬拉雅,播客節目《葉文有話說》《許川愛情急診室》《觀詹|詹俊電臺》《楊侃|楊毅電臺》《大事一錫話》《維為看世界》等廣受熱追,平均收聽量500萬。

在過去的一年,已經形成」意見領袖在喜馬「的基本格局,意見領袖持續不斷地發聲,助力喜馬拉雅構建了一個強大的內容場域,吸引了包括天貓、特斯拉、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等品牌機構入駐並開設播客電臺,平臺泛播客生態高速發展,喜馬拉雅為每一個意見領袖和機構提供了一個自我表達的平臺。

另外2021年,喜馬拉雅除了在原有賽道的基礎上,還將在體育、喜劇等領域持續發力,引入大咖,開設垂直頻道,聚攏核心消費力人群,拓寬科技和生活頻道的外延,細分科技和生活賽道顆粒度,充分佔領用戶的生活和心智。

(喜馬拉雅高級副總裁 隋旭東)

喜馬拉雅高級副總裁隋旭東表示:「海量的內容和主播,強大的使用時長和用戶粘性,在喜馬拉雅積蓄了巨大的商業價值,這是一個藍海市場,音頻即將迎來大爆發。」

03

全場景營銷時代

音頻營銷價值凸顯

現在是信息大爆炸和信息碎片化的時代,尤其短視頻的火熱,也為品牌營銷帶來新的挑戰和機遇。

面對當下短視頻的衝擊,喜馬拉雅全國汽車行業總經理吳衝在會後接受Morketing採訪中表示,「音頻與其他媒體不是競爭關係,雖然視頻、圖文類型的內容給用戶的感受更為直觀,但在人類溝通方式裡,聲音依然是最具想像力的表達形式。另外,音頻的陪伴屬性,滲透到各個生活場景,我們可以在通勤、辦公、居家、休息、睡前等場景連接到用戶。再比如,我們在幫汽車品牌做營銷的時候,發現:音頻能把品牌和產品的傳播信息表達得更完整,與目標用戶保持深度溝通。所以,視覺和聽覺是相互並存,相互補充的關係。」

多位嘉賓表示,「當視覺營銷漸趨飽和時,聲音營銷必然崛起,聲音更能引發消費者的情感共鳴。尤其是音頻缺少了視覺的刺激,更加聚焦到內容本身,非常適合做深度溝通。同時音頻具備多場景使用特點,對於廣告主而言,有了更多的投放選擇,其營銷價值得到空前的放大。」

(音頻營銷圓桌論壇 嘉賓對談 北京)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從2月開始,汽車市場銷量大幅下滑,整個行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吳衝表示:「喜馬拉雅與各大汽車廠商一直保持長期緊密合作關係,在整個疫情期間,喜馬拉雅營銷團隊與合作夥伴一起共克時艱,聚力喜馬拉雅全平臺優勢資源,不斷創新,共同突破營銷困局。我們為奧迪製作的音頻節目《開闊人生,無畏前行》、比亞迪《雲上音樂會》等項目,均取得了非常出色的表現。在後疫情時代,我們將聯動多方優勢資源,幫助更多的汽車品牌與用戶建立信任關係,助力汽車行業逆勢增長。」

04

結語

面對日益複雜的媒體環境,喜馬拉雅全國內容營銷總監兼營銷市場負責人陳海華表示:「相對於短平快的媒介,音頻以長內容為主,可以承載更多品牌信息,而全場景陪伴的媒介特性更是幫助品牌走進消費者生活,聲音的沉浸式體驗和感染力,也可以讓音頻廣告到達率更高,將品牌信息深度地傳達給用戶,並形成較高記憶。另外,音頻內容的傳播周期更長,更適合打造內容陣地,持續和用戶溝通,建立信任。」

(喜馬拉雅全國內容營銷總監兼營銷市場負責人陳海華)

目前喜馬拉雅已從內容、場景、圈層三個維度,建立起以用戶為中心的全鏈路營銷閉環,幫助企業打通與用戶溝通的壁壘,讓品牌與用戶建立信任關係。

在音頻藍海市場,耳朵經濟的紅利正在快速釋放,此次喜馬拉雅從音頻媒體的發展趨勢、內容IP的生態布局、播客商業化、音頻內容營銷等維度分享了關於「聲音宇宙」這一願景的系統思考,致力於與企業一起建設品牌營銷的新陣地,為品牌創造新價值。

「現階段,音頻行業是被低估的,部分行業的廣告主覺得喜馬拉雅平臺好,但不知道如何合作,我們都在思考,摸著石頭過河。但這條路還是得往前走,潛力還是有的。」吳衝在採訪的最後提到,喜馬拉雅一直在探索音頻的更多創新玩法,逐漸在打破行業天花板,讓行業看到了音頻營銷的更大潛力。

相關焦點

  • 喜馬拉雅召開 2021 年媒體營銷峰會,在音頻藍海共建「聲音宇宙」
    根據易觀《2020 年在線音頻平臺生態流量洞察》分析報告:「截至 2020 年 10 月,喜馬拉雅全場景生態流量突破 3.29 億。」 音頻憑藉獨有的陪伴屬性,實現 24 小時不間斷陪伴用戶,滲透至生活各大場景。喜馬拉雅創始人兼聯席 CEO 餘建軍認為:「中國移動網民規模已經觸頂,網際網路的下半場就是用戶時長之爭。
  • 從喜馬拉雅818會員寵愛節,看2020音頻聲態蒸蒸日上
    7月8日,喜馬拉雅宣布郭德綱新作《郭論3:夜總薈》和于謙新作《謙道2:笑玩江湖》正式上線,二人還入駐了自己的「圈子」與用戶親切互動,多樣化的內容在郭德綱和于謙的解讀下變得風趣幽默,不少用戶表示在歡樂中解壓放鬆,還能獲取知識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 喜馬拉雅,為何領跑在線音頻市場?
    喜馬拉雅自2012年8月成立以來,總用戶規模已突破6億,成為國內發展最快、規模最大的在線音頻內容分享平臺。在有聲閱讀迅猛發展的大趨勢下,喜馬拉雅成為新的「流量池」。2019年末中國汽車保有量突破2.6億輛,私家車規模的增長刺激車載音頻娛樂需求。精品製作和優質主播,助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下音頻行業內容變現模式的發展。1.3 社會(Society)文化層面各類潮流文化湧現,例如二次元、相聲曲藝等,在豐富音頻內容的同時,也聚集了基於相同興趣愛好的用戶群體。
  • 讓知識發聲,喜馬拉雅如何做到國內音頻第一?
    早在2016年,喜馬拉雅首次發布公開信中宣布,將12月3號作為國內首個內容消費節,號召大眾重視知識的價值。從首次「123狂歡節」舉辦以來,距今已有4個年頭,2019年當天,第三屆「123狂歡節」內容消費總額超過4.35億。
  • 喜馬拉雅八周年致敬所有「攀登者」 打造音頻生態圈擁抱在線新經濟
    現在,圍繞音頻和內容,喜馬拉雅連接上下遊產業,向多個終端發力,一個不斷向上攀登的音頻生態圈已逐漸成型。2012年到2020年,是中國網際網路音頻行業從0到1,翻天覆地變化的八年。喜馬拉雅從無到有,從一個聽廣播的功能性APP,發展到現在日漸繁榮的音頻生態圈,從最初若干個種子用戶裂變為如今6億用戶的參天大樹。
  • 內容同質化擋道 喜馬拉雅如何持續音頻生意
    抓住知識付費風口根據艾媒諮詢2019年3月發布的《2019中國在線音頻市場研究報告》,2018年第四季度喜馬拉雅、荔枝、蜻蜓三家主流在線音頻活躍人數分別達到8909.3萬人、3439.2萬人和3020.8萬人。
  • 喜馬拉雅推出聽書AI耳機,6億體量能否贏下聲音硬體戰局?
    喜馬拉雅創始人兼聯席CEO餘建軍表示,在5G時代,音頻會獲得更加豐富的內容消費場景。用戶在車內收聽的節目,下車後可以直接連貫到智能耳機中,回到家中,同步智能硬體,進入廚房,甚至可以同步到鍋碗瓢盆上,做到只要有聲音的地方就有喜馬拉雅的產品。不僅深耕聲音內容,更要突破聲音場景,讓聲音賽道越來越寬,蛋糕越做越大。
  • 用聲音賺錢—喜馬拉雅音頻
    而如今短視頻與直播網紅遍地瘋狂的年代,我想有聲平臺或許更是一個巨大的潛在市場,等待著大家的探索。其中喜馬拉雅作為音頻自媒體平臺裡的典型,本文便以它為代表,說說怎麼利用有聲平臺賺錢。一.平臺選擇目前市面上有許多有聲平臺,比較出眾的有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企鵝FM、懶人聽書等。
  • 喜馬拉雅FM八歲了!助力6億用戶、千萬主播攀登人生的最高峰
    現在,圍繞音頻和內容,喜馬拉雅連接上下遊產業,向多個終端發力,一個不斷向上攀登的音頻生態圈已逐漸成型。2012年到2020年,是中國網際網路音頻行業從0到1,翻天覆地變化的八年。喜馬拉雅從無到有,從一個聽廣播的功能性APP,發展到現在日漸繁榮的音頻生態圈,從最初若干個種子用戶裂變為如今6億用戶的參天大樹。
  • 一條音頻千萬播放!喜馬拉雅如何成為億萬女性用戶的情感樹洞?
    其中,情感類TOP1主播「小默127127」最具代表性的專輯《默默道來》,目前播放量已達12.8億,有117.8萬粉絲在她的聲音陪伴中獲得慰藉。在這張專輯中,最高播放量為一期名為《不散不見【長故事】》的音頻作品,截至目前播放量達1049.1萬,講的是一個關於繪畫藝考生的故事。
  • 音頻平臺與出版社合作進入3.0時代:喜馬拉雅助力出版社實現在線...
    「紙聲同步、紙聲聯動,這是一個很有益的嘗試,用戶可以在網際網路上聽有聲書,在線下看紙質圖書,通過我們與出版社的合作,123狂歡節已成為打通線上線下的文化消費節日。」喜馬拉雅創始人兼聯席CEO餘建軍說。三位明星主播組成了一個「瘋子演技團」高能飆戲,顛覆式演繹瘋子與天才的故事,樹立了音頻平臺與出版社合作的行業標杆。更重要的是,三方通過創新的合作模式,深度開發打造出了一個新的音頻IP,且可以長期使用,這也突破了有聲書合作的授權期壁壘。同時,這種深度開發的方式,也為超級IP內容開發樹立了新的典範。
  • 用戶運營策略分析:喜馬拉雅如何成為在線音頻領跑者?
    、相聲小品、鬼故事等數億條音頻,擁有海量的節目音頻,是音頻創作者最集中、最活躍的平臺。2013年初,喜馬拉雅FM手機客戶端正式上線。早前已有鳳凰FM、蜻蜓FM以電視節目和廣播電臺音頻為內容打開移動音頻市場,碎片化紅利催生出更多移動音頻產品。然而喜馬拉雅上線後發展速度極快,僅用半年時間即達成千萬用戶目標,在2014年5月初,其用戶群體突破5000萬大關,超出大多競爭對手初期增速,成為國內最大的在線音頻分享平臺。
  • 知識付費浪潮下,喜馬拉雅是如何做增長的?
    喜馬拉雅作為 2017 年爆紅的產品,在知識付費的浪潮下,曾實現單日銷售額 1.96 億的數據。隨著其不斷豐富內容品類、開拓線上線下渠道,儼然有成為知識付費領域獨角獸的趨勢。喜馬拉雅組建於 2012 年,此前的定位更像是「電臺 FM」,2014 年激活用戶就已突破 5000 萬大關。
  • 耳朵生意召喚音頻付費2.0時代_全媒派_騰訊新聞
    《矮大緊指北》上線蜻蜓FM一個月後,終於迎來了自己的「10萬+」成績單,付費聽眾突破10 萬人,流水營收已超過2000萬。從視頻到音頻,從臺前到幕後,這個自詡美顏盛世、美腿玩年的斜槓大叔,還真是讓人慾罷不能啊!
  • 在刀尖跳舞的喜馬拉雅
    舉例來說,在今年年初的時候,當紅流量明星肖戰在「AO3」事件之後首次推出新歌《光點》,僅僅4天時間,銷售額突破了億元大關,一舉打破了付費數字單曲的行業紀錄。另外在早些時間,王一博在網易雲音樂獨家上線個人單曲之後十個小時銷量也突破千萬。如此高消費能力的群體,各大平臺自然不會放過這其中的巨大商機。
  • 10.8億元內容消費總額,喜馬拉雅在「知識」的海洋衝起了浪
    自上線後,《蔣方舟與大家的書房》在喜馬拉雅播放量已超11.1萬。《蔣方舟與大家的書房》是喜馬拉雅123狂歡節眾多內容付費產品中的一個。喜馬拉雅接入車輛前裝和後裝音頻設備在今年新增覆蓋量達到750萬,累計覆蓋量達3031萬。與眾多傳統OEM廠商合作接入內容,在乘用車銷量TOP30的車企中與100%的汽車合作;與特斯拉、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小鵬汽車、威馬汽車等TOP10的新能源汽車達成內容覆蓋合作。
  • 喜馬拉雅成TED音頻內容合作夥伴,官網節目「零時差」同步更新
    2月17日,喜馬拉雅再迎重磅好內容——《TED英文演講》節目正式上線。即日起,喜馬拉雅正式成為TED官方在中國大陸的音頻內容合作夥伴與音頻內容首發平臺。TED的最新演講將在喜馬拉雅上實現與官網「零時差」同步更新,喜馬拉雅用戶可以第一時間免費聽到TED最新演講,節目附有中英雙語字幕。喜馬拉雅平臺上的《TED英文演講》也將是TED官方在中國大陸正版授權的音頻節目。
  • 在線音頻「老二」荔枝搶先IPO,喜馬拉雅你咋看?
    有的童鞋要說了,荔枝、喜馬拉雅還有蜻蜓神馬的,感覺傻傻分不清楚啊,有啥區別呢?簡單來說,從各種第三方數據來說,無論是用戶數字還是融資規模,喜馬拉雅都要算事音頻行業的老大,荔枝算是老二,蜻蜓老三。而現在的情勢就是,老二要搶先老大上市了,就是這麼個事兒。
  • ​10.8億元內容消費總額,喜馬拉雅在「知識」的海洋裡衝起了浪
    12月5日24點,2020年喜馬拉雅123狂歡節內容消費總額突破10.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23狂歡節期間,首次付費用戶佔比超26%,用戶願意為優質內容買單意願增加。隨著資訊時代人們對知識獲取和深度思考需求,知識付費行業內容和商業化獲得較快發展。今年以來,在新經濟加速發展的背景下,知識付費發展趨勢向上,機遇更加誘人的同時,行業競爭也尤為考驗玩家實力。
  • 產品分析 | 喜馬拉雅:可以一起聽的最大音頻社區,持續為你創造驚喜
    但這對於荔枝既是矛也是盾,荔枝的次月留存率只有喜馬拉雅的29%,這說明了沒有夯實的PGC內容,光靠UGC和直播不能完美的留住用戶,所以它的用戶規模還是一直中規中矩。4.4.2  社區社區調研中發現,即使是喜馬拉雅重度用戶,絕大多數每天使用喜馬拉雅的時間也僅在十幾分鐘到一小時左右,用戶粘性不足。喜馬拉雅一直對此進行努力,經過幾年的努力,它將產品迭代成了擁有龐大規模的音頻社區,並希望將人們對產品的注意力從聽覺延伸到視覺,從而增加用戶對其的依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