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企洞察個性化消費 贈險嵌入刷卡場景

2020-12-24 中國經濟網

儘管信用卡使用頻率越來越低,但仍有一些保險公司為了通過合法渠道獲取客戶資源,提升品牌知名度,仍對聯名信用卡熱度不減。近日,多家險企與銀行聯手發布信用卡,將商業保障、網購保障、健康保障等嵌入信用卡刷卡消費中。有保險專家指出,信用卡除了預支消費外,還有很多附加增值功能在其中,尤其是贈險服務,一定要提前了解有哪些保障、哪家險企承保,以便在出險後更好地維護自己的權益。

11月14日,眾安保險聯手中信銀行推出聯名信用卡V卡,就在此之前,11月8日,中信銀行還與河北航空發行聯名信用卡,11月13日瑞華保險聯手交通銀行推出聯名信用卡,這些信用卡上市有個共同的特點,即在提供消費支付功能的同時,都有不同種類的保險保障功能嵌入,為不同信用卡消費人群提供具有針對性的保障服務。

具體來看,眾安保險聯合中信銀行推出的V卡,針對不同的新生代信用卡人群打造了一攬子定製化的保險解決方案,商旅V卡國內國際航班自動賠付,航班延誤每半小時賠償50元、封頂400元,不限出行地的人身意外、物品損失、緊急醫療險以及獨家的日本醫療直付等,女性V卡為女性人群提供定製版的退貨運費險,白領V卡為白領一族定製手機碎屏險。

與此相比,瑞華保險與交通銀行則發揮健康管理優勢,不僅提供50萬元保額的航空意外險,還增加了健康體檢套餐,持卡用戶購買瑞華保險指定產品可打折。而中信銀行河北航空聯名信用卡雖然沒有提及保險公司,但也少不了這方面的附加服務,如刷卡消費可享受延誤2小時賠付1000元的航班延誤險、1500萬元航空意外險保障、3萬元盜刷保障險以及汽車道路救援等。

對於銀行而言,有銀行人士指出,這是為了增加信用卡的辦卡、開卡及用卡機率,以附加保險功能來吸引更多的客戶,而對於保險公司,信用卡成為藉機收集和積累客戶的重要渠道之一,通過用戶需求分析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眾安保險CEO陳勁就表示,通過分析用戶數據、洞察用戶行為,利用雙方的科技能力,更加精準、定製化地為信用卡用戶提供多場景、全方位的權益保障。

正因如此,市場上信用卡附贈的保險越來越多,主流贈送的保險多為航空險、意外險、車險等,也有贈重疾險、醫療險、專業體檢等,如中信銀行魔力白金信用卡、中民積分寶聯名信用卡,中信銀行部分信用卡、廣發銀行真情白金卡等均包括相應的保險項目。

即使是贈險,但消費時也有一定的條件。對此,融360信用卡分析師邱苗指出,信用卡附贈保險內容很雜,且獲取保障有一定門檻,需要提醒持卡人注意。比如有些信用卡附贈險保障只針對持卡人本人,有的則可包括持卡人家人,甚至包括他人。比如,有的信用卡附帶的航空意外險,持卡人使用本人有效標準白金信用卡支付當次本人國內外客運飛機100%的票款或80%的旅遊票款(含飛機票)等,保險責任才可生效。

除此之外,使用信用卡如何才能贏得保險也並不為更多人所知。一位信用卡負責人解釋,有的是開卡送保險,有的則為積分兌保險,還有的是刷卡送保險等,無論哪種方式,持卡人應開通銀行的信用卡,有的銀行要求有一定的使用次數,且各家銀行信用卡所提供的保障額度並不相同。比如某行金卡、鈦金卡、白金卡,需要滿足連續6個月內至少有1筆交易,可保障持卡人的女性常見癌症,金卡保額3萬元,鈦金卡、白金卡保額1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通常而言,信用卡贈險大多只有一年有效期,保險到期後,如果續保需要持卡人自己支付保費,此時保險就不是免費的了。因此,消費者在申請信用卡時需要問清贈送保險的期限,到期續保是否免費等。

北京商報記者 崔啟斌 張弛

北京商報

相關焦點

  • 銀行保險無縫對接 推出刷卡贈險服務
    本報訊(記者李曉)保險公司與銀行的合作除了代理業務之外,逐漸尋求共同開發研製業務項目,將保險服務嵌入信用卡消費當中也是一種方式。近日,多家險企與銀行聯手發布信用卡,將商業保障、網購保障、健康保障等嵌入信用卡刷卡消費中。
  • 贈險理賠16起 深圳險企推「小海豚計劃」守護貧困兒童
    收到理賠款的那一刻,劉雅雲的家長連聲道謝,表示富德生命人壽的關懷讓他們感受到了溫暖,「小海豚計劃」贈險讓他們對保險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作為富德生命人壽的一項長期公益品牌項目,「小海豚計劃」自2013年推出後,一直專注於「關愛兒童健康快樂成長」。
  • 險企密集布局消費金融:中國人保上線信用貸,大地保險等開展信用...
    企查查顯示,人保小貸成立於2017年11月,註冊資本3億元,中國人保通過全資子公司人保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保金服)持有人保小貸100%股權。根據人保金服官網,其主營汽車服務、網際網路保險、普惠金融、支付技術等業務,其中普惠金融服務由人保小貸提供,包含四款主力產品,分別是面向三農保險客戶的農e貸、面向廣大車主的車e貸和i保貸、面向人保保險客戶的小額消費信貸產品保e貸。
  • 險企備戰「雙十一」:消費保險擴圍 「促銷」力度減小
    《金融投資報》記者梳理發現,儘管多家險企推出「雙十一」活動,但總體來看,「促銷」力度相較往年有所減小。不過,借勢網購狂歡,消費保險產品卻有所擴圍,從去年的近50種,上升至70種。活動「含金量」減少「安聯雙十一,全場8折起。」「雙11『好險』狂掃11天,全場折後價5折起。」
  • 險企備戰「雙十一」:消費保險擴圍「促銷」力度減小
    《金融投資報》記者梳理發現,儘管多家險企推出「雙十一」活動,但總體來看,「促銷」力度相較往年有所減小。不過,借勢網購狂歡,消費保險產品卻有所擴圍,從去年的近50種,上升至70種。活動「含金量」減少「安聯雙十一,全場8折起。」「雙11『好險』狂掃11天,全場折後價5折起。」
  • 2019年險企舉牌「不一樣」對外開放「加速度」
    拉長時間線來看,2015年共有36家上市公司被險資舉牌,且以中小險企為主,萬能險是「彈藥」;2016年險資舉牌次數大幅下滑,僅12起。2017年和2018年,險資舉牌更趨平穩,均為11起,偶有中小險企。也有人會問,為何中小險企不舉牌了?根本原因在於「資產驅動負債」模式的沒落。
  • 土豪信用卡贈送延誤險 延誤兩小時可賠機票全款
    《證券日報》(保險版官方微信:證券日報微保險)記者在網絡上搜索發現,很多險企都推出了航班延誤險的包月或包年產品,一般為航班延誤、航班取消、行李延誤的「DIY」產品,客戶可以根據需要,自己選定延誤門檻和理賠金額,航班延誤的最低賠付門檻為3小時。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航空公司和險企合作,推出專屬的航空延誤險。
  • 險企叫停刷信用卡買人身險種
    導讀:越來越多的險企開始停止通過信用卡支付保單相關款項的業務了!記者從多家保險公司獲悉,根據保監會出臺的《中國保監會關於進一步完善人身保險精算制度有關事項的通知》,各大險企正全面禁止投保人使用信用卡支付具有現金價值的人身保險保費。
  • 險企提前備戰2020「開門紅」年金險能否撐起半邊天
    市場人士更為關心的是,不同於去年,在「高息」受限的2020年,年金險能否繼續撐起半邊天?加之險企應對「開門紅」策略有所分化,今年的「開門紅」能否繼續紅?壽險老大哥帶頭打響「第一槍」相比去年保險業「開門紅」的姍姍來遲,2020年「開門紅」來得早了一些。
  • 福布斯發布全球區塊鏈50強榜單 安聯保險等3家險企上榜
    其中,安聯保險(Allianz SE)、大都會人壽(Metlife)、美國州立農業保險公司(STATE FARM)3家知名險企的區塊鏈成果得到認可。 三家險企 將區塊鏈應用於保險金支付 事實上,金融機構成為榜單主導力量並不意外。
  • 航班延誤險變形記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因國內航班延誤頻頻發生,導致航延險賠付率居高不下。為了控制賠付率,越來越多的險企將航延險與航意險打包銷售,銷售的價格不斷走高,甚至比之前翻一番。而保險公司曾夢想借航延險搜集大數據的夢想之路也較為坎坷。
  • 銀行搶發信用卡 險企送信用卡附加保險中銀行下懷
    對險企來說,銀行擁有海量客戶資源,既是保險公司重大保單項目的來源,又是優質散單的業務來源  「只要您使用XX銀行信用卡,刷卡支付本人和同行配偶、子女的全額公共運輸工具票款或80%以上的旅行團費
  • 多家險企已為李文亮醫生啟動保險理賠程序
    多家險企為李文亮醫生啟動保險理賠程序,一線醫護人員已獲千萬贈險保障與時間賽跑,與病毒抗爭。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一線醫護人員是最不容忽視的群體。2月7日凌晨,據@武漢中心醫院消息:武漢中心醫院眼科醫生李文亮,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感染,經全力搶救無效,於2020年2月7日凌晨2點58分去世。
  • 記者調查信用卡贈旅行不便險 延誤四小時才賠付
    回家路上往往會發生意想不到的插曲,為了避免「人在囧途」的橋段發生在自己身上,聰明的消費者往往會購買交通意外險、航班延誤險、緊急救援險使自己的旅途多一份安全的保障。經過中新網金融頻道調查發現,也許信用卡可以幫消費者剩下購買保險的銀子,不少銀行推出的信用卡都贈送旅行保險服務,但其中也有一些細節不盡人意。
  • 旅行不宜「說走就走」 險企拒保菲律賓旅遊險
    不過在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之時,建議自問保障安全的旅遊險有木有?不少人都搖搖頭。進入9月以來,旅遊險的日銷量也斷提高。但本月11日和13日,分別有中國公民在菲遭遇槍擊。繼外交部、國家旅遊局日前連續發出「提醒中國公民暫勿前往菲律賓」的通知後,廣州多家旅行社已經暫停了前往菲律賓旅遊團隊。
  • 旅行不宜說走就走 險企拒保菲律賓旅遊險
    不過在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之時,建議自問保障安全的旅遊險有木有?不少人都搖搖頭。  進入9月以來,旅遊險的日銷量也斷提高。但本月11日和13日,分別有中國公民在菲遭遇槍擊。南都君在採訪中也發現,淘寶保險網站上,包括平安、安聯等多家保險公司紛紛將菲律賓納入「境外非承保區域」名單,旅遊險產品暫時不接受前往菲律賓旅行的投保申請。不過,也有公司東南亞境外旅遊產品並沒有隨著大勢調整承保範圍。  而另一方面,險企針對遊客推出各種旅遊保險套餐,甚至免費送保險來爭奪市場。對於遊客來說,7天假期,多投入1百元購買保險,這份保障很有必要!
  • 航班延誤險賠付不可忽略的細節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內僅少部分旅遊保險涵蓋「航班延誤險」,大多數情況還需自行購買。  不過,在國內航班延誤險的投保渠道也較為便捷,除可在部分航空公司網站訂票時自主選擇購買外,還可以在保險公司官方網站以及一些旅行網絡平臺進行購買。另外,國內不少銀行近幾年針對經常出差的商務信用卡客戶也推出辦卡、刷卡或成為某級別的信用卡客戶就能獲得保險贈送的服務,其中就有航班延誤險。
  • 險企造勢推「愛情保險」 實質為短期附加險
    借勢情人節眾險企推「愛情保險」繼「雙十一」與眾籌網合作首發愛情保險後,2月12日,長安保險再推「愛情保險」,此次產品共包括六種形態,保額從120元至131.4萬元不等。據悉,被保險人可在第5年獲得婚姻津貼保障。6款產品期限均為5年。最便宜的「緣定今生」,保費99元,可獲每年100元的重大疾病保額和一份到期給付的120元婚姻津貼。
  • 多險企因營銷員朋友圈誤導被罰培訓現「監管背鍋」
    超10家險企因營銷員朋友圈誤導被罰 「監管背鍋」竟出現在險企培訓材料中。險企通過朋友圈銷售誤導受到監管處罰又增一案例。實際上,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顯示,去年以來,有超過10家險企(含個人)因在朋友圈(微博、微信等)發布誤導內容被處罰,其中,今年以來已有4家險企因次被罰。
  • 上市險企前8月保費:半數險企兩位數增長 平安仍領跑
    截至昨日,滬港兩地十家上市險企(含西水股份、天茂集團)今年1-8月保費收入已全部披露完畢,十家公司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7883.92億元。其中,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中國再保險、天安財險(西水股份)保費收入同比增速超10%;國華人壽(天茂集團)成為唯一一家保費收入下滑的公司,保費收入同比減少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