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遊客登黃鶴樓有感,寫下《詠懷武漢》

2020-08-19 武漢晚報

黃鶴樓內的壁畫。 雷先生 攝

長沙的雷先生8月13日來武漢旅遊,為黃鶴樓寫下一首詩,「就想和大家分享下我們遊玩武漢的感受,我們一定會再來這座城市」。


暑假,逢「惠遊武漢」實施,遂攜家眷欣然同遊,感慨良多,以詩記之:

《詠懷武漢》

飛架縱橫通三鎮,燈火璀璨映江城。

黃鶴名篇傳千古,江水流長贊英雄。

他朝黃鶴若重返,更喜山河安無恙。

家國情懷今猶勝,眾志成城續宏圖。


18日,記者聯繫上詩作者雷先生。他於8月13日帶著一家老小來到武漢旅遊,17日返回長沙,感慨良多,於是寫下這首詩,「就想和大家分享下我們遊玩武漢的感受,我們一定會再來這座城市」。

雷先生說,時值暑期,看到武漢啟動了「惠遊湖北·打卡大武漢」的活動,就想帶著老人和孩子來看看曾是疫情中心的武漢,「以前我們從來沒有來過武漢」。免票活動啟動後,一家人每天都進入預約通道預約,截至12日,已預約到了黃鶴樓、木蘭天池、海昌極地海洋公園等景區門票。8月13日,雷先生和妻子帶著父母和兩個孩子(一個6歲、一個1歲)從長沙出發前往武漢。當天他們去了漢口江灘,「汛期的水位沒有完全退去,江面感覺更寬闊更漂亮,也非常乾淨」。

第二天,雷先生一家去了漢街和漢陽造,「完全是兩種感覺,漢街很繁華,漢陽造更偏向文藝青年風格」。第三天,雷先生一家去木蘭天池爬山,「山清水秀,又是另一番景象。武漢人也非常熱情,我們在問路時,大家都非常耐心地答覆。」

行程的最後一天,雷先生帶著家人去了黃鶴樓、戶部巷,看了長江大橋。「登到黃鶴樓最高處,在視野最開闊的地方,看到遠處的長江和長江大橋,很震撼,極目楚天名副其實,整首詩一下子在腦海裡醞釀成形。當晚8時回到長沙,我就在朋友圈裡發了這首詩,朋友們都說好。」

雷先生拍攝的武漢美景,在朋友圈分享。 雷先生供圖

在朋友圈裡,雷先生寫道,「13日早出發,17日晚歸家。江灘的燈火璀璨、漢街的小資繁華,磨山的那池荷花,美食飄香的戶部巷,黃鶴樓的人潮湧動,是我的武漢印象。」

雷先生說,夏日的武漢雖然高溫炙熱,但是很安全,街上的市民依然自覺地戴著口罩,公交車上有安全員負責測體溫,商場繁華依舊。「這是2017年暑假遊過郴州東江湖後的第一次出遊,我們都覺得這次來武漢有特別的意義。儘量住好、吃好、行程隨意,是大夏天旅遊對自己最好的照顧,所以,怕太倉促而錯過了已預約的湖北省博物館、木蘭草原以及在酒店附近的古德寺,但是我們下次一定會再來的。」(記者孫笑天 黃麗娟)

【編輯:王春嵐】

相關焦點

  • 長沙遊客登黃鶴樓有感,在武漢城市留言板寫下《詠懷武漢》
    《詠懷武漢》飛架縱橫通三鎮,燈火璀璨映江城。他是湖南長沙長郡雨花外國語第一附屬小學的老師,於8月13日帶著一家老小來到武漢旅遊,17日返回長沙,感慨良多,於是寫下這首詩在武漢城市留言板留言,「就想和大家分享下我們遊玩武漢的感受,我們一定會再來這座城市」。
  • 長沙遊客登黃鶴樓有感,在武漢城市留言板寫下《詠懷武漢》
    雷鎮 攝8月18日下午,長江日報-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收到一條特別的留言——暑假,逢「惠遊武漢」實施,遂攜家眷欣然同遊,感慨良多,以詩記之:《詠懷武漢》飛架縱橫通三鎮,燈火璀璨映江城。黃鶴名篇傳千古,江水流長贊英雄。他朝黃鶴若重返,更喜山河安無恙。家國情懷今猶勝,眾志成城續宏圖。
  • 登黃鶴樓有感
    對黃鶴樓最初的印象始於這首廣為流傳的唐詩,以及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想像中的黃鶴樓似乎總是和哀愁離別掛鈎。前幾天去武漢特地拿了個黃昏登黃鶴樓。坐車到長江大橋,穿過戶部巷,上去一道很長的階梯就是黃鶴樓。五層飛簷,層層疊高,直聳雲霄,金色的琉璃瓦映著綠樹藍天,廊簷下銅鈴唱出悠悠歲月。
  • 【017【衛國·場景】嶽飛《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嶽飛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本詞標題,登黃鶴樓有感。江城黃鶴樓,江南名樓,她的故事,您知道嗎?導讀願聽您的分享。本詞屬於衛國場景。嶽飛,著名愛國詞人,他在江城的故事,您知道哪些?導讀願聽您的分享。
  • 嶽飛是怎樣一個人—《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賞析 /文瀾珊評詩詞
    黃鶴樓《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宋] 嶽飛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嶽飛我的翻譯和理解:(站在黃鶴樓上),遠望著中原大地,瀰漫著煙塵的荒野之外,能看到許多城池。歸來時,再來漢陽遊,站在黃鶴樓上登高望遠。
  • 一文看懂黃鶴樓的前世與今生,黃鶴樓到底值不值得一去?
    來黃鶴樓既是看景,也是追憶前人,崔顥的「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將黃鶴樓與時間連為一體;李白的「黃鶴樓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千古傳音,也賦予了武漢的別名「江城」。宋詩《登黃鶴樓》有雲「重重軒檻與雲平,一度登臨萬想生,黃鶴信移煙樹老,碧雲魂亂晚風清」」,可見當年黃鶴樓氣勢之盛。
  • 火了1700多年的黃鶴樓,李白蘇軾的打卡地,古建中的頂流
    黃鶴樓誕生於公元223年,這一年劉備逝世於白帝城,將社稷大業託付於諸葛亮,蜀漢和東吳得以重歸於好,同年孫權建立夏口城,這是武漢最早有明確文字記載的城池。 大文豪蘇軾也愛登黃鶴樓,常和友人一起遊玩,寫下了"黃鶴樓前月滿川,抱關老卒飢不眠;夜聞三人笑語言,羽衣著屐響空山"的詩句。
  • 嶽飛登上黃鶴樓,寫下滿江紅,英雄城市傳英名
    嶽飛在更早的時候,還寫過一首《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見於他的親筆墨跡,所以爭議較小,當時趙構不同意北伐,嶽飛於是帶兵進駐武漢,練兵備戰,期間曾經前往黃鶴樓,有感於時局,寫下此詞: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裡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兵安在?
  • 黃鶴樓沒落了?號稱天下江山第一樓的黃鶴樓,為何負面評價那麼多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自古以來,文人騷客們喜歡登黃鶴樓抒懷,除了前輩的傳統,這裡的景色也的確是讓人讚嘆,如今的黃鶴樓北臨長江,屹立蛇山,古人登樓可遠眺浩瀚的江水,今人還可飽覽壯觀的武漢長江大橋。
  • 才登黃鶴樓又逛江漢路,外地遊客讚嘆:夜武漢美不勝收
    武漢夜遊消費季啟動當晚,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實地探訪了江漢路、吉慶街、東湖綠道等武漢夜遊打卡點,目睹市民、遊客們徜徉在夜武漢的美景中。得知夜遊消費季啟動,有外地遊客白天才遊玩了黃鶴樓,晚上又來江漢路打卡,並高興地表示:一定會邀請更多親朋好友來武漢,領略夜武漢之美。
  • 黃鶴樓與戶部巷,一直是武漢人心中最熟悉也最親切的風景
    答案多半是黃鶴樓。外地人來武漢一定會去哪裡打卡?答案中一定有戶部巷。屹立蛇山的巍巍黃鶴樓與戶部巷一直是武漢文化與旅遊的地標,更是所有武漢人心中最熟悉也最親切的風景。從最初由孫權修築的瞭望塔到享譽華夏的「天下江山第一樓」,黃鶴樓幾經變遷,無數文人墨客在這裡留下傳誦千年的詩句。十九歲考中進士的天才少年崔顥,曾經在這裡寫下「黃鶴一去不復返」的千古絕唱;詩仙李白六十歲登黃鶴樓,也曾眺望滾滾長江,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經典詩句。
  • 武漢黃鶴樓,免費開放的第二天
    說到武漢,大家一定會想到上半年的疫情,還有著名的地標式建築黃鶴樓。疫情過後,現在的黃鶴樓景區是什麼樣子呢。今天,光腳丫就帶你去武漢的黃鶴樓看看。>晴川閣、古琴臺並稱「武漢三大名勝」。黃鶴樓,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的盛譽,也是武漢的必打卡聖地之一。
  • 黃鶴樓是五A景區從8月8日起對全國遊客免門票
    黃鶴樓是五A景區從8月8日起對全國遊客免門票,歡迎大家到黃鶴樓來旅遊。黃鶴樓是武漢標誌性建築,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與晴川閣、古琴臺並稱「武漢三大名勝」。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國時期該樓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軍事樓」,晉滅東吳以後,三國歸於一統,該樓在失去其軍事價值的同時,隨著江夏城地發展,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旅「遊必於是」、「宴必於是」
  • 「武漢,我們回來了!」他們達成重聚之約,夜登黃鶴樓賞江城美景
    記者胡九思 攝疫情防控期間,北京醫院國家援鄂醫療隊義無反顧奔赴武漢抗疫第一線。深秋時節,他們重回武漢,並如願觀看了口碑爆棚的《夜上黃鶴樓》,夜登主樓欣賞武漢兩江四岸璀璨夜景。首先觀看了《夜上黃鶴樓》演出的第一幕——《仙鶴緣起》。「你們看,這是如今的武漢、如今的黃鶴樓,聽說是35年來黃鶴樓首次開放夜間體驗,感覺很不一樣。」北京醫院國家援鄂醫療隊隊員鄧穎邊觀看演出邊拍照片和視頻,通過小小的手機屏幕,將武漢美景分享給家人。
  • 登黃鶴樓所見所聞所感
    星期六早上,很意外預約了「惠遊湖北」中黃鶴樓的門票,心情特別激動,於是便早早與家人開車一起出發!快到黃鶴樓公園停車場時,是早上八點多鐘,本來剛開始車不多,可不一會聚集了大量的掛著各省牌照的小車,看來他們是從外地來武漢的遊客。進停車場的路被堵得水洩不通,本來只有一股車道,卻硬是被塞成了兩行。
  • 乘地鐵看武漢-武漢黃鶴樓
    提到黃鶴樓,武漢人肯定心中十分糾結,好像我身邊大部分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他們的口中說99%的武漢本地人不會去黃鶴樓,究竟是為什麼呢?可能說起來比較複雜,而我雖然生在武漢長在武漢,但父母給我一再強調的是故鄉,而我確實是把那一方故土刻入心中,所以我也不適合回答這個問題……但自黃鶴樓景區免費開放,那裡據說是人滿為患,也逃不脫「真香定律」,而我這段時間也比較閒暇,自然也免不了俗,隨意進去看看吧……
  • 武漢A級景區免門票,武漢黃鶴樓公園介紹
    8月7日,湖北省宣布,全省A級旅遊景區對全國遊客免門票開放。此項活動從2020年8月8日開始,一直持續到2020年年底,包括「十一」黃金周在內。全國疫情低風險地區遊客,實名預約,測溫、掃健康碼後均可免門票進入景區。旅行社組團遊客,同樣也可以享受這個政策。
  • 登黃鶴樓,遊的是情懷
    來武漢好像不去趟黃鶴樓始終覺得留有小遺憾。選上個周末,乘天氣晴好。逛逛黃鶴樓,也可謂了卻一樁心願!登黃鶴樓。還有遠處的長江和武漢長江大橋及龜山電視塔。到了武漢黃鶴樓你來過、看過。總之,第一次到黃鶴樓的整體感覺還不錯,如果你到湖北來武漢或者即將到武漢——黃鶴樓還是值得推薦。
  • 武漢景點介紹 黃鶴樓 歸元寺 湖光閣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瀕臨萬裡長江,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黃鶴樓是武漢市標誌性建築,與晴川閣、古琴臺並稱「武漢三大名勝」。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國時期該樓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軍事樓」,晉滅東吳以後,三國歸於一統,該樓在失去其軍事價值的同時,隨著江夏城地發展,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旅「遊必於是」、「宴必於是」的觀賞樓。唐代詩人崔顥在此題下《黃鶴樓》一詩,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使得黃鶴樓自古以來聞名遐邇。
  • 我與武漢的不解情緣—武漢地標黃鶴樓
    我與武漢的不解情緣—武漢地標黃鶴樓因"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詩句而名揚天下,建於蛇山之上,登上樓頂遠眺,武漢三鎮和長江盡收眼底,視野開闊,是武漢的城市地標之一。我96年來黃鶴樓的時候,印象中黃鶴樓只對遊客開放到四樓,這次可以到6樓了,登樓遠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