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的成長丨興義市南盤江鎮田房村駐村幹部...

2020-12-14 天眼新聞

我叫遊仁龍,2019年7月,我被選派到黔西南州興義市南盤江鎮田房村駐村。

初到田房村,沒有基層工作經驗的我有些不適應。田房村的村公所是廢棄多年的原小學教學樓,根據我們的駐村需求,臨時改造出了一個廚房,廁所是旱廁,沒有洗澡的地方。為了摸清田房村的村情,我們和村支兩委幹部一起挨家挨戶走訪了全村的村民。

遊仁龍檢查郭家灣芭蕉坪組的修路進度我們口渴時捧湖水喝,趕不上飯點時拿壓縮餅乾充飢,雨水沾溼了頭,太陽曬紅了臉。在走訪、召開群眾會過程中,我聽到了老百姓的心聲。走訪中群眾反映村裡的大路雖通了,但組與組間還沒通路,燈也不亮;家裡年輕勞動力都出去打工了,只剩下年邁老人和年幼孩童……我感受到村民對生存現狀的無奈和對幸福生活的渴望,我暗下決心,要多做實事,改變田房村的現狀。

遊仁龍去田房村壩梭一組召開群眾會,給衛生戶發放物資我們開展了一系列工作,記憶尤為深刻的事情有三件:一是在駐村過程中,我們遇上了新冠肺炎疫情。在春節期間,由於工作任務重,我們從大年初三開始就加入到田房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到指定防控點值班,定時為從省外高風險地區務工回家的村民量體溫。到今年5月,我幾乎全天無休地工作。

二是我們了解到田房村郭家灣、芭蕉坪組的路尚未修通,串戶路也未修建,於是我們為修路出謀劃策。我們向領導反映了村裡的實際情況,最終鎮裡、局裡的領導同意撥付資金,修建了兩組間的貫通道路,解決了交通不便的問題。

三是我發現村裡的幹部對電腦辦公軟體不熟悉,於是就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將所學的辦公技能傳授給村裡的幹部,讓他們能熟練掌握基礎的辦公軟體,實現了無紙化辦公。

疫情期間給村民量體溫轉眼間,我的駐村工作即將結束。駐村這段時間,我幾乎沒有周末,頭髮也白了,工作雖然艱辛,但我從不後悔。我會將基層所學投入到以後的工作中。這一路的點點滴滴都將成為我美好的回憶。曾經那個不適應駐村的少年現在長大了!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譚支樂

編輯 劉娟利

見習編輯 周睿

編審 楊儀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春去秋來扶貧情|興義市南盤江鎮壩艾村駐村幹部劉鑫
    我是劉鑫,春去秋來,時光荏苒,從2019年7月被下派至南盤江鎮壩艾村駐村扶貧已經過去了一年多的時間,而我作為一名幫扶幹部心連心幫扶貧困戶也有了兩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我和一起來駐村的四位駐村幹部,還有五位村幹部,更有在南盤江鎮和興義市自然資源局的一百餘位幫扶責任人一起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
  • 「我的扶貧故事」一張手繪圖串起的扶貧路丨興義市南盤江鎮田房村...
    2019年7月底,我作為興義市自然資源局黃草分局的一名普通幹部到南盤江鎮田房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   剛到村裡,看到村辦公室非常簡陋,辦公設施短缺,只有一臺非常陳舊的舊電腦,連個像樣的會議室都沒有,大家看在眼裡,想在心裡,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市局早為我們準備好了基本的生活用品,能夠滿足我們的日常生活需要,經過短暫的收拾,我們駐村的五名同志算是安頓下來了。
  • 「我的扶貧故事」在扶貧路上不忘初心丨興義市南盤江鎮田寨村駐村...
    我叫董平虎,2019年7月28日,根據市委組織部的安排,我來到黔西南州興義市南盤江鎮田寨村擔任駐村幹部。村指揮所根據實際情況設立了網格管理機制,對15個村民小組實行網格化管理,我成為指揮所唯一一名特殊崗位人員——內業人員。
  • 「我的扶貧故事」組織建設和產業發展兩手抓丨興義市南盤江鎮南龍...
    我叫韋仕元,是興義市南盤江鎮南龍村第一書記。2019年7月底,組織上安排我來駐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來到南龍村的第一周,我便迅速投入到工作當中,掌握了南龍村基本情況,南龍村位於南盤江鎮西面,是南盤江鎮的4個非貧困村之一。
  • 「我的扶貧故事」開向未來的客車 一枝一葉總關情丨興義市南盤江鎮...
    2018年春天,我來到了離興義市區47公裡的南盤江鎮未團村,開始了駐村扶貧工作。初來乍到,一切都陌生又新鮮。心裡想著一定要多幹些大事,讓群眾早日脫貧,馬上能致富。然而,一切遠沒有我想的那麼簡單。在我駐村不久的時候,我開始明白要從民生小事做起,才能幫助到當地的群眾。  那天清晨,我正在村辦公室門口掃地。一位頭髮花白的婦女背著一背籮東西很艱難地走了過來。  我問她:「孃孃背著這麼重的東西,要去哪裡?」
  • 「我的扶貧故事」村民的笑臉就是我們的動力丨興義市南盤江鎮南龍...
    我叫何清,是一名來自萬峰林旅遊集團的一線員工,2019年的7月,我很榮幸被抽調到興義市南盤江鎮南龍村開展扶貧工作。剛到南龍村時,我從早到晚開展入戶走訪,了解村情民意,以便於開展工作。在走訪中我了解到,村民們一年有3個月面臨缺水,於是我積極協調鋪設了南龍五組八組安全飲水管道共計10.8公裡,接通小龍潭大水管網,讓村民們喝上放心水,解決季節性缺少問題。
  • 「我的扶貧故事」「知識改變命運」丨興義市雄武鄉盤江村駐村幹部...
    祝你早日結婚,還有,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這次考試考了班級前十喲!我想考興義八中,到時候姐姐還在幫扶我們家嗎?」  這是2020年我生日當晚接到的幫扶戶韓洪米女兒們打來的電話。  2019年8月,我成為了雄武鄉盤江村的一名駐村幹部,並包保了2戶易地扶貧搬遷戶,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 「我的扶貧故事」收穫更多的溫暖和感動丨興義市七舍鎮糯泥村駐村...
    我叫王萬紅,在興義市救助管理站工作,2019年7月,由興義市民政局選派到興義市七舍鎮糯泥村擔任駐村幹部。糯泥村是興義市七舍鎮較邊遠的貧困村,入村後我就把糯泥村視為新家,把貧困群眾當作親人,我和其他駐村幹部一起努力,組建了茶葉加工合作社、藤編加工合作社,及時協調聯通公司、貴州廣電建好基站接通網絡,讓孩子們可以在家上網課,解決吃水問題,將原來的泥巴路硬化,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如今糯泥村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
  • 「我的扶貧故事」灑向盤江都是情丨興義市雄武鄉盤江村駐村幹部賀...
    我叫賀繼勇,2013年通過考試來到了興義市雄武鄉工作,並成為了雄武鄉盤江村的一名駐村幹部。我在盤江村共包保了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在2019年已全部脫貧。我得知此情況後立即驅車趕往他家,做王書麗的思想工作,我告訴她我讀書時的親身經歷,家庭貧寒,但是深信讀書改變命運,在父母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下,終於取得了成功,讓父母過上了好日子。我希望她也能夠繼續讀書,努力深造,將來回報父親的養育之恩,並讓她不要擔心學費的事,現在學校有各種教育資助和補貼,我也會幫其想辦法。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經歷是我一生不可多得的財富丨興義市雄武鄉...
    2018年初,當我得知派駐盤江村的第一書記因年齡大等方面原因,需要調整,便向妻子和年老多病的母親說明了我想要駐村的想法,並立即向組織提出了申請。3月,得到組織批准,我懷揣堅定的信心和必勝的決心前往興義市雄武鄉盤江村,任第一書記。
  • 「我的扶貧故事」青春閃耀扶貧路|六盤水市青林鄉海發村駐村幹部劉行
    我叫劉行,是一名共產黨員,也是鐘山供電局派駐六盤水市水城縣青林鄉海發村的一名駐村幹部。2019年9月,在向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發起總攻之際,我被組織安排到貧困發生率極高的海發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面對未知駐村前路,我是迷茫的,也是嚮往的,更向自己立下過誓言——「未來,這裡就是我踐行青春夢想的舞臺。」有人對我說「農村是一所大學、一個大舞臺、一個大熔爐,能從基層幹起,才能經風雨、長見識、成良才」,我深以為然。作為一名90後駐村幹部,我認為我是幸運的。從埋頭專業計量技術領域,到奮戰脫貧攻堅一線崗位,工作上的轉變曾令我迷茫不已,但同時也令我成長不少。
  • 「我的扶貧故事」努力促進貧困戶增收丨興義市捧乍鎮小寨村幫扶...
    我叫韋清騰,2018年通過公務員考試成為了一名黔西南自治州興義市捧乍鎮人民政府黨政辦工作人員。同年12月,我的扶貧路開啟。「雷紹友」和「徐永考」這兩個陌生的名字,也開始和我的工作生活緊密相連起來。2018年12月我第一次下隊走訪。來到了捧乍鎮小寨村,當我站在村公所的門口時,我內心是迷茫的。
  • 「我的扶貧故事」放不下的一樁心事丨黃平縣平溪鎮大寨村駐村幹部...
    我叫吳穠君,今年24歲,2018年11月參加工作,2019年3月到大寨村擔任駐村幹部,工作職責是協調鎮政黨委政府和村兩委脫貧攻堅工作,做好大寨村脫貧攻堅材料的收集上報。   「十一場殲滅戰」事關教育、健康、住房和就業扶貧等11個方面扶貧政策落地生根,我每天都要配合村支兩委收集11個網格片區的11項扶貧政策落實情況的排查上報,並認真研究整改和補齊短板方案,力爭做到貧困人口應扶盡扶,不漏一戶一人。
  • 「我的扶貧故事」一碗暖心面,一段幫扶情丨興義市雄武鄉高峰村駐村...
    李雲龍到唐順武家開展小額扶貧貸款、扶貧項目入股政策宣傳我第一次接觸唐順武,便幫助他申請了3.5萬元資金進行了房屋改造,解決了住房困難。其次幫助他解決發展思路的問題,引導唐順武到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三益鞋業上班,工資均在4000元/月以上。
  • 「我的扶貧故事」路雖遠 行則至丨鎮遠縣金堡鎮金凱村駐村幹部李程逍
    經過不斷的學習政策、了解措施、把握邏輯,我很快適應了工作節奏,與同事們共同努力,相互配合,讓數據準確性得到了有效保障。 「哪有基層幹部雙腳不沾泥?」這是2018年我成為金凱村駐村幹部時,村支書對我說的第一句話,也正是這句話讓我明白,想要做好基層工作,就是要深入群眾。
  • 「我的扶貧故事」住進新家 遍地花開丨冊亨縣雙江鎮壩納村駐村幹部...
    2014年大學畢業的我也像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一樣,對未來充滿雄心壯志,留在了省城貴陽,準備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番天地。然而理想是美好,現實是殘酷的,沒想到有一天我會加入到農村基層駐村隊伍中,從此開啟了我的駐村生活。
  • 「我的扶貧故事」雁過當留聲丨鳳岡縣進化鎮紅安村駐村幹部羅勇
    位卑未敢忘憂國,能以一名駐村扶貧幹部身份加入這場脫貧攻堅戰役,是我最大的幸運。我叫羅勇,是鳳岡縣殘聯幹部。2019年7月,我作為新增派的駐村扶貧幹部進駐鳳岡縣殘聯掛幫的進化鎮紅安村駐村,由此開啟了我的駐村扶貧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丨黔西南貞豐縣魯貢鎮坡艾村駐...
    我是施鵬,在2017年有幸加入基層服務單位,正式走上工作崗位,也是這一天正式接觸了扶貧工作,接下駐村這根接力棒,與全國上下一起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駐村幹部與鎮民政辦工作人員到王澤伍戶核對住房信息,為王澤伍戶申請保障性住房接觸過的朋友都會經常這樣問我:「你剛畢業就被安排到村裡,在村裡扶貧都幹了些什麼呢,有效果嗎?」對此,我曾疑慮過,也想放棄過。如今,駐村的年頭過去了三個春秋。
  • 「我的扶貧故事」我為我是一名扶貧幹部而自豪丨天柱縣鳳城街道雷...
    我曾經身患癌症,感謝上天給了我一次重生的機會,我趟在病床上對自己許下了這樣的承諾。我叫楊麗娜,是天柱縣鳳城街道派駐雷寨村的一名普通的同步小康駐村幹部。當我病好回到單位後,我聽說縣裡要選派同步小康駐村幹部下村開展幫扶,就主動請纓要求下到基層一線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因為我身體的原因,剛開始領導不同意我駐村,後來在我軟磨硬泡下,領導終於同意了我的想法。
  • 「我的扶貧故事」我陪老公去扶貧,「他對這裡一往情深」|興義市敬...
    我的老公要去邊遠、偏僻的貧困山區扶貧,那是2017年的事情。  他貴州省黔西南州興義市教育局的一名幹部,名叫田明。那年春節剛過,他就被單位通知去參加局裡的會議,會議要求,他們教育局要派一名中層幹部到興義市滄江鄉坪堡村駐村扶貧,擔任第一書記。  在會場上,當我老公得知會議的精神後,就表示,讓我去吧。  說實話,當時我的老公有點矛盾的,一是手裡的工作丟不開,二是我在年前剛懷孕,需要人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