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記者來到泉金航線客運碼頭,看到剛投入營運不久的「百麗」輪徐徐靠泊,天色漸晚,旅客們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有序下船。在臺胞莊苓宗心中,泉金航線就像一座橋,牽起了泉州——金門兩岸親緣。他告訴記者,「自從泉金航線開通後,只需要短短一個小時的海上航程,早上從泉州出發,中午就能吃上金門的一碗臺南魚羹。」
乘風破浪歷十載,閩臺交流譜新章。近年來,福建省進一步完善兩岸溝通協商機制,立足實際,以效率促效果,以實幹促實效,推動服務閩臺海上直航工作不斷走深走實,閩臺客運品質進一步提升,海上客運量取得新突破。2018年,閩臺海上客運航線共運送旅客215.2萬人次,同比增長10%。其中「小三通」海上客運班輪共運送旅客197.2萬人次,比增8.6%;閩臺客滾運輸共運送旅客18萬人次,比增27.4%。此三項數據均創歷史新高。
「我們今早從臺北飛馬祖,趕上馬祖到黃岐的客輪,不到半天就回到福州。」1月14日,臺胞劉玉林帶女兒回福州老家探親,她點讚海運直航「非常便利,碼頭工作人員服務也非常好」。
截至目前,福建沿海有廈門五通―金門、福州馬尾―馬祖、泉州石井―金門、福州黃岐―馬祖等4條「小三通」定期客運航線,以及廈門至臺中、基隆和平潭至臺中、臺北4條閩臺客滾航線。通過直航,往返兩岸只需數小時,因此被臺胞親切地稱之為「海上公交」。
作為兩岸人員直接往來的重要通道,「兩馬」航線目前航線每天運營兩個航次(即一進一出)。據福州港口管理局介紹,受空中及海上直航、海上限航限速等因素的影響,「小三通」發展受較大制約,導致客流量逐年萎縮。2018年客流量下滑至8700人次,減幅57%。
千帆競發,百舸爭流,雖然「兩馬」航線遭遇「滑鐵盧」,但廈金小三通客運航線卻被激活。據統計,2018年廈金航線安全營運13018班次,載客1745087人次,客運量同比增長8.1%,創航線開通十七年來最高記錄,繼2018年12月30日最高單日客運量7953人次、8月份最高單月客運量171571人次以來再次刷新全年客運量記錄。
此外,泉金航線作為大陸第三條對臺海上直航客運航線,自2006年6月8日開通至今,已經走過12個年頭。12年來,隨著兩岸人員往來和經貿文化交流日益頻繁,該航線從開通初期每日2個航班的「一進一出」發展為現在每日10個航班的「五進五出」,客運量逐年攀升,成為服務海峽兩岸經濟、促進文化交流發展的「黃金水道」。
據統計,2018年,泉金航線共運營2744航次,運送兩岸旅客163181人次(其中臺胞59802人次,佔36.7%),同比增長16%。
「現在兩岸文化經濟交流越來越密切,經常有兩岸青少年交流、拜媽祖、騎行團等活動,民眾往來很頻繁。」福建省港航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基於兩岸直航的特殊性,長期以來,福建省港航局堅持以人為本,營造了一個貼心、和諧、通暢的通航環境,打造了一條備受認可的兩岸「連心橋」。
1月8日,在福州市馬尾區琅岐鎮,記者看到閩江馬尾對臺綜合客運碼頭正在建設中。項目負責人陳鴻炫說,這裡距閩江出海口1500米,離馬祖島僅18海裡。項目2017年啟動以來,已完成泊位、客運大樓主體施工,正進行廣場及裝修施工,計劃2019年春節前完成全部工程,2019年5月實現首航。項目建成後,原來由馬尾港出發去馬祖約100分鐘的航程將縮短一半左右。
這是福建省積極開放融通,堅持在「破」「立」「降」上下功夫,著力提升閩臺客運品質的縮影。據福建省港航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閩臺海上客運不斷加快老舊船舶更新改造及運力調整,廈金航線已陸續更新「新金祥龍」、「新東方」兩艘客船,進一步降低了廈金客運航線客船平均船齡。
如何提升服務品質?福建省港航管理局的抓手是「大膽創新」。推動「小三通」客運全面實現網絡售票,強化節假日加班機制,做好春運臺胞順利返鄉保障工作,採取有效措施,滿足重大節日、重大活動期間兩岸民眾往來需求。
2018年6月1日起,廈門往金門航段截止售票時間由原來開航前一天15:00調整為航班開航前2小時。隨著宣傳推介力度的加大,廈金全部航運企業上線作業,票務代理、個人註冊用戶不斷增長,全年網上直接售票超過18萬人次,較2017年增長3倍以上。
此外,福建與臺灣關貿網路籤署合作備忘錄,開展口岸數據共享等方面的合作,與臺灣關貿網建立點對點數據傳輸通道,實現兩岸直航船舶旅客名單等動態信息互換,出臺人員往來便利舉措,臺胞入出境享受「手續辦理零等候、便民服務零距離」的優惠,在沿海設立10個臺胞口岸辦證點,開闢18條自助通道,實現重點旅檢口岸自助通關,大大提高人員通關效率。
隨著傳統佳節春節臨近,閩臺海上直航將迎來兩岸旅客返鄉探親高峰。記者從福建省交通廳獲悉,為了能讓臺灣同胞能順利返鄉過年,福建省方面不僅全力部署「小三通」,還將優化運力保障,根據人員的流量高峰低谷排運力,針對極端天氣、突發問題調運力,科學預測客流量備運力,建立跨部門的指揮協調機制。
「我們將實時監控流量數據,只要出現客流高峰,我們就啟動增加班次的方式。」元翔(廈門)海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金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他所在的公司主營廈門五通客運碼頭旅客服務運輸工作,目前是福建「小三通」重要組織部分,已成為海峽兩岸往來最重要和最方便快捷的通道。
吳金獅介紹,「除服務兩岸民眾春節出行外,小三通在兩岸交流交往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2001年開通以來客流量不斷增長,為兩岸往來架起最便捷的通道。船班不停期增加,兩岸服務設置越來越先進,新的碼頭建設將於今年投入使用。船舶更新越來越快,新船舶更加舒適安全。」他表示,小三通為大三通提供了很好的經驗積累,促進了兩岸文化、教育、體育、宗教等交流活動,為實現兩岸全面「三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8年,隨著惠及臺胞臺企新舉措的接連出臺,讓福建又迎來兩岸最「熱」交流季。據福建省港航局最新數據顯示,閩臺業界交流成效明顯。同年6月,廈門市交通運輸局成功組織舉辦2018兩岸綠色交通發展論壇,論壇期間籤訂了多個協議,得到兩岸業界好評和肯定。
此外,臺灣社工系大學生福州實踐計劃、兩岸青年舞蹈嘉年華、2018 年海峽兩岸百名博士 ( 碩士 ) 研究生福州社會實踐活動、2018 兩岸婚姻家庭夏令營、漳臺青少年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研習營等相繼舉辦。
福建省港航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圍繞對臺工作的特殊歷史使命,立足於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充分發揮對臺先行先試優勢,福建省將把「服務」文章做實,進一步打造兩岸便捷通道,為兩岸交流往來「添磚加瓦」。
來源:中國水運報
作者:王有哲 陳娜妍 林淮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