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之情:臺中花博看全臺灣最大的竹跡館

2020-12-17 蘭蘭的旅遊生活

2018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簡稱臺中花博)從即日起登場,臺中市政府在此次花博共規劃3大主要園區,其中位於豐原的「豐原葫蘆墩區」是此次花博唯一能免費入園的園區,園內最大看點,就是剛入圍2018建築界奧斯卡WAF世界建築獎的全臺最大「竹跡館」,白天能感受光影穿透竹編縫隙間產生的多樣變化,晚上透過點燈,與鄰近水岸交織成浪漫風景,成為臺中花博最大看點之一。

▲臺中花博豐原葫蘆墩區竹跡館。

▲臺中花博豐原葫蘆墩區竹跡館白天樣貌。

豐原葫蘆墩區是臺中花博唯一免費入園、且有河川流經的園區。整座園區佔地超過16公頃,園內以水岸花都為主題,將1.8公裡的水岸規劃成5大園區,包括全臺最大的竹跡館、利用花卉展現全臺各縣市特色的花廊道,還有香草迷宮、藤蔓隧道、藝術景牆等區域,每一區域皆以花草打造出不同特色。

▲臺中花博豐原葫蘆墩區竹跡館夜晚點燈。

▲臺中花博豐原葫蘆墩區竹跡館夜晚點燈景象。

園內必看亮點,就是全臺最大的「竹跡館」,利用來自南投竹山的竹子打造成高達10公尺的拱形建築,展現中央山脈、竹子等意象,從低至高一層層向上拱起的建築形狀,也蘊含節節高升的意義,走進其中,能近距離欣賞竹編藝術,同時感受光影變化。

▲臺中花博豐原葫蘆墩區竹跡館夜晚外觀。

到了夜晚,這裡也是最佳夜景地點,在竹跡館內設有燈光裝置,搭配周邊水岸的夜間點燈效果,讓整座竹跡館在夜晚中散發溫暖光芒,而竹跡館周邊環水設計,讓這座大型竹編藝術在水面上下倒映,浪漫氛圍成為園內最受歡迎打卡景點。

相關焦點

  • 竹藤.前沿 | 臺中花博看全臺灣最大的竹跡館!
    2018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簡稱臺中花博)已經登場,臺中市政府在此次花博共規劃3大主要園區,園內最大看點就是剛入圍2018建築界奧斯卡
  • 花博人氣打卡點,花鐘、機械花、智農館、竹跡館,全面攻略
    臺中花博倒數在即,花博園區絕美打卡點成為遊客欣賞的焦點。臺中市政府推薦,像是后里園區高達7公尺的「花之信約花鐘」、15公尺高的巨型機械花球「聆聽花開的聲音」、從低海拔到高海拔3886公尺生態的「發現館」。
  • 臺中花博倒數9天衝人氣
    臺中市葫蘆墩園區有一座全臺最大竹建築「竹跡館」,成為全場焦點。    臺中花博24日倒數9天,累積入園人數已達693萬人次,預計這周突破700萬大關入園人數。(圖/臺中市府提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中花博24日即將閉幕,倒數9天的盛會,累積入園人數已達693萬人次,預計這周突破700萬大關,市長盧秀燕透露將有「大獎」送給第700萬名遊客;市府副秘書長陳如昌15日公布,這份大獎就是iPhone X,歡迎民眾把握最後展期造訪園區,有機會把大獎帶回家。
  • 「竹跡」
    2018臺中國際花博是一場建築與環境的美學饗宴,展覽區域一共分為后里、外埔、豐原三個展區,本次設計的基地位於豐原葫蘆墩園區的第四區
  • 臺灣品牌農業推廣協會參與2018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規劃設計與運營管理
    ✦外埔園區【花果原鄉】:見證臺灣農業帶給世界的禮物。「智農館」臺灣溫室型展館,五大樂章見證智慧農業。「樂農館」農業設計跨界合作展示文青風地景。✦后里森林園區:一同走進森林裡的花博。延伸閱讀》花博首日遊園:最喜歡「后里森林園區/發現館
  • 跟著IG高手這樣拍 臺中花博七大美照直接GET
    用孟宗竹與竹襪編搭而成的臺中花博竹跡館。(圖/153.99cm)以350根孟宗竹與3萬片竹篾編搭而成的竹跡館,設計概念取自種子、森林、中央山脈,透過半開放式的竹造設計,讓光線穿透建築,產生光影、空氣的流動感。
  • 臺中花博絕美打卡點好玩又好拍 好農市集自用送禮兩相宜
    228連假即將來臨,將在臺灣與親友歡度佳節的您,是否已計劃好去哪裡玩了呢?臺灣雖然好山好水,名勝景致多得不可勝數,但錯過臺中花博這個期間限定的新亮點,就只有後悔的份了!    想一窺日本大師隈研吾的建築作品嗎?想一睹故宮瑰寶「翠玉白菜」、「翠玉小白菜」,以及全臺第一座琉璃花園的丰采嗎?這些大型藝術品就在臺中花博的各個角落,等待大家入園尋寶!
  • 臺中花博館讓他很舒服 柯P自爆:差點睡著!
    臺北市長柯文哲參訪臺中花博展館,自曝「坐在裡面很舒服,差點睡著!」(王文吉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3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中花博發現館採用再生塑化磚興建,使視覺穿透引入綠意、降低空調耗能,臺北市長柯文哲25日率團前往參訪,對於「綠能建材」很感興趣,還稱讚「坐在裡面很舒服,可以聽到蟲鳴鳥叫,差點睡著!」
  • 臺中花博玩樂攻略 必看特色景點懶人包
    臺中花博以「Green綠色、Nature自然和People人文」為主題。希望大家可以停下腳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也珍惜這片土地的生態。此外,也因為此重視生態的舉動,獲得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的肯定,2015年將原先的「臺中國際花卉博覽會」,冠名為「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簡稱為「臺中花博」。
  • 臺中花博豐原葫蘆墩公園,暢遊琉璃花園超浪漫
    臺中花博盛大開幕,花博三大園區中唯一有河川流經的豐原葫蘆墩公園,將打造全臺第一座琉璃花園。臺中市政府地政局召開葫蘆墩公園攻略記者會,首度向外界介紹園區推薦景點,包括第一區以「幸福花嫁」為主題的琉璃藝術與花海、第二區競賽庭園區、第三區全長213公尺的「花廊道」、第四區企業館,以及第五區的「大地調色盤」,帶給遊客最夢幻的視覺饗宴。
  • 【臺灣考察】花現GNP--2018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
    臺中花博會原規劃為一處大型園區,後為保護臺灣瀕危物種石虎的棲息地,分別規劃了后里、外埔、豐原三大園區,同時呈現出多樣風貌。面對自行開車的外來遊客,交通局推出「完全接駁B計劃」,在周邊地區增加1萬7千個以上的免費停車位並提供停車場至花博會各園區的接駁車,以舒緩當地交通壓力。
  • <每周一館>臺中自然科學館
    新年伊始,臺灣臺中自然歷史博物館迎來開館30周年紀念日。太空劇場跟科學中心是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的一期建設項目,是臺灣第一座以全新現代化概念規劃設計的博物館。她摒棄了陳舊的教育方式,以動態、互動以及活潑有趣的方式傳達科學知識。直徑23米,300個同向座椅,傾角30度的太空劇場,擁有臺灣第一座IMAX大型球幕劇場以及日本伍藤(GOTO)公司的光學天象儀投影的逼真的人造星空。
  • 臺灣臺中花博外埔園區,先人智慧和科技譜出的永續圓舞曲
    各式各樣的水藻,花博外埔園區。 外埔園區展現農業根本,體現新五農價值: 「農民」、「農業」、「農村」、「農產品」及「農產加工品」的理念,遊客除了從中可以學習到「農」、「食」文化外,更可以從研發育種、生產加工到包裝銷售等,觀察新農業價值鏈;園區以農業休閒體驗暨自然環境教育為主。
  • 臺灣燈會 璀璨臺中
    花博園區(后里馬場園區至森林園區)主燈區圖/臺中市新聞局提供      臺灣燈會副燈區在文心森林公園已經點燈,主燈區在花博后里園區2月8日開幕,臺中市政府與建設公司合作改造市區路口,塑造全城燈會盛況,造型特殊的北屯海天橋與旱溪沿岸,點燈打造夢幻星空隧道,成為打卡熱點。
  • 回擊質疑 花博新生三館獲2010臺灣建築獎首獎
    華夏經緯網10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2010臺灣建築獎昨天揭曉。之前因造價引發爭議的花博新生三館,打敗近兩百件參選作品,和建築師姚仁喜設計的蘭陽博物館並列首獎。評審團稱許新生三館是「臺灣綠建築指針作品」,在花博開幕前頒發此獎,深具意義。
  • 臺中花博樂農館稻田收成,虎爸下田體驗農民豐收喜悅
    臺中花博外埔園區「樂農館」去年9月由馬鳴國小學生在館內種下水稻,近期結成結實纍纍的稻穗。臺中市政府農業局副局長蔡勇勝、花博發言人黃意涵、水稻養育職人賴來安、花博吉祥物虎爸一起代表花博歡喜收稻,吸引遊客目光。
  • 日本攝影師蜷川實花 在臺中花博開展
    日本知名攝影師蜷川實花(左)14日來臺灣,擔任花博藝術大使,為花博掀起最後高潮。(盧金足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邀日本知名攝影師蜷川實花於后里園區主展館「花舞館」開設個展,希望藉由蜷川實花眼中的繽紛世界,帶領民眾共同聆聽花開的聲音,蜷川實花擔任花博藝術大使,14日到市府介紹布展主題,以華美絢麗的作品在攝影藝術建立獨特風格,與花博互相增豔。
  • 2019臺中花博落幕 精彩回顧影片寫下臺中榮耀
    華夏經緯網4月26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中花博24日畫下完美句點,臺中市府在花博臉書粉絲專頁PO出回顧影片,盼藉由影片帶大家回顧花博美好的旅程,從一磚一瓦搭蓋的場館、一場場籌備亮相的國際級表演、一天天讓花博正常運行的無數細節,感謝173個日子參與花博的遊客及工作人員,精彩花博落幕,共創臺中榮耀的美好回憶永留心中。
  • 美麗綠建築 臺北花博新生三館獲臺灣建築一等獎(圖)
    美麗綠建築花博新生三館勇奪2010臺灣建築獎一等獎,評審認為,這是臺灣少有的「美麗綠建築」,對環境的尊重、樹的保留、風向與陽光等處理都極細膩,建築隱藏於綠地之中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10月26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2010臺灣建築獎25日揭曉。之前因造價引發爭議的花博新生三館(夢想館、未來館與生活館),打敗近200件參選作品,獲臺灣建築獎一等獎。評審團稱許新生三館是「臺灣綠建築指標作品」,在花博開幕前頒發此獎,深具意義。
  • 吳寶春臺中店開幕!推7款臺中限定花博麵包
    華夏經緯網8月1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島內知名的「吳寶春麥方店」繼高雄、臺北之後,全臺第三家旗艦店,今日在臺中七期正式開幕,秉持一店一特色,由於臺中分店鄰近臺中歌劇院,該店以「劇場式概念」設計,全店以大片透明玻璃,完整展演麵包製作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