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臺灣臺中自然歷史博物館迎來開館30周年紀念日。1986年元旦,位於臺灣臺中市北區的自然科學博物館隆重開幕。該館是臺灣十二項建設文化建設項目下興建的首座科學博物館。臺中自然科學館由科學中心、太空劇場、生命科學廳、人類文化廳、地球環境廳與植物園等六部分組成。每年參觀人數居臺灣博物館第二(僅次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平均三百萬人次左右。臺中市霧峰區的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與南投縣鹿谷鄉的鳳凰谷鳥園及竹山鎮的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也屬於自然科學博物館的館外園區。
建館歷史
1981年,自然科學博物館籌備處成立。工程分四期建設完成,第一期:太空劇場、科學中心,第二期:生命科學廳,第三期:人類文化廳,第四期:地球環境廳。1986年元旦,第一期科學中心與太空劇場,行政中心及戶外庭園完工,對外開放。1988年8月,由英國設計師葛登納(James Gardner)設計,英國Beck and Politzer公司製作的第二期工程-生命科學廳完工。1993年,第三、第四期工程的人類文化廳與地球環境廳、連同鳥瞰劇場、立體劇場及環境劇場等設施,同時落成。1995年,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成立。1998年,成立自然學友之家。1999年,建設植物園。2004年9月21日,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對外開放營運,隸屬於科博館的一個展館。2007年全區對外開放。2007年11月,承辦在宜蘭縣、南投縣、嘉義縣、臺南縣、高雄縣、屏東縣、臺東縣的「自然史教育館」業務。2008年5月21日,地球環境廳地下一樓的SOS劇場正式啟用,是美國以外第一個引進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開發的球面科學展示系統的博物館。2013年元旦鳳凰谷鳥園納入科博館,更名為自然科學博物館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完工,5月正式營運。2014年6月,國際主題公園協會發布2013年全球人氣最旺的前20名博物館,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以339.6萬人次排名世界第18名。同年成立科學學習中心,專門培訓中學教師。2015年4-7月,各類劇場軟硬體陸續更新。
太空劇場
從1986年開幕以來,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太空劇場一直在臺灣天文館界引領潮流。太空劇場跟科學中心是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的一期建設項目,是臺灣第一座以全新現代化概念規劃設計的博物館。她摒棄了陳舊的教育方式,以動態、互動以及活潑有趣的方式傳達科學知識。直徑23米,300個同向座椅,傾角30度的太空劇場,擁有臺灣第一座IMAX大型球幕劇場以及日本伍藤(GOTO)公司的光學天象儀投影的逼真的人造星空。30年來,太空劇場已經累計服務了超過1300萬人次的民眾,平均臺灣每兩個人就有一個人看過科博館的太空劇場。
隨著時光的流逝,科博館2015年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對太空劇場進行了數位化升級改造。此次更新引進了美國益世(E&S)公司的數字天象儀系統Digistar 5,這是一套畫質更好、影像更穩定而且功能更強大、內容更多元而生動活潑的新系統。該系統由6架SONY高清數字投影機SRX-T615 (5+1),以及25架高速運算計算機組成,可以投射出真實達到8.0K的180度半球形全天域畫面,畫質的實際效果超過傳統的15片孔/70毫米大底片膠捲影片,同時也可以投影出與傳統光學天象儀媲美的星空。數字天象儀的動態畫面效果可以呈現星空的變化,可以超越時空的限制,帶領觀眾到宇宙中的任何一個時間與空間,甚至可以前往其他的宇宙。唯一能夠限制的,就只有人類的想像力了。
太空劇場更新為數字播放設備之後,原有的IMAX-15/70放映機以及GOTO的光學天象儀停止使用。IMAX放映機將原狀保留於劇場一進門的大玻璃房(原放映室)內做靜態展示,並且將會為它們製作說明圖板,再加上天象儀所使用的特殊幻燈機、超級計算機也會在這裡展出,讓劇場參觀的朋友可以緬懷太空劇場輝煌的歷史。而原本位於劇場中心位置的紫色伍藤GSS-I光學天象儀從劇場中央移除,核心的天象儀的投影球部分移到科學中心三樓的天文展示廳內做展示,並且會將一部分的星空投影單元恢復功能展出,讓懷念它的觀眾可以繼續看到它的英姿。
30周年紀念
為紀念開館30周年,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舉辦了一系列的慶祝活動。各式特展及活動接連登場,本次推出科博館的故事特展、聲影回顧展,立體劇場同步推出年度新片《小動物大世界》,不間斷的能量,將延續一整年!館慶當天上午8:40科博館館長孫維新等代表於館前路廣場揭幕(建館館長漢寶德先生墨寶),並有一系列的音樂、舞蹈表演等館慶活動,當天觀眾可免費參觀科博館展示場(不含收費特展),更有科博館吉祥物發送來館禮,邀約大家一起為科博館慶生!
館慶特展元旦正式登場,將展至9月11日。在科博館第二特展室中,可看到科博館如何從荒蕪之地發展到今日的規模,以及科博館在搜藏、研究、展示與教育等四大博物館功能中的工作與建設。特展由科博館人類學組、地質學組、生物學組等專業研究人員,精選30件搜藏精品,傳達自然科學深度意涵,包括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時採集的月巖、已滅絕的隆鳥所產之隆鳥蛋等。
另外,還有小型出版物展覽,展示科博館歷年來出版的館訊及科普書籍。這些書刊深入淺出、生動有趣地傳遞了科普知識,它們是科博館工作人員研究心血的結晶。館慶當天到館參觀的民眾,也可選購科博館館慶紀念品,紙膠帶以及館慶限量紀念票等。陪伴科博館成長的大小朋友們,將成長點滴的紀念帶回家珍藏。
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開館30周年以來,帶給臺灣民眾迥異於以往的全新科學學習體驗。(郭霞摘編自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網站)
臺中自然科學館網站:http://www.nmns.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