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科技網】
11月8、9日,臺灣大學物理系教授、臺中自然博物館館長孫維新來到重慶科技館考察交流,不僅與科技館員工進行了工作交流會,還參與了重慶科技館館校結合綜合實踐活動,應重慶科技館之邀走進人和街小學,開展了題為《星空之美和宇宙之奇》的科普講座。
11月8日,重慶科技館邀請臺灣天文學家、臺灣大學物理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來館為從事展教、教育活動研發的30餘名科技館員工開展了名為《博物館在翻轉教育中的角色》的工作交流會。其中提到的探究式學習的方式以及如何創新科學傳播方式等內容,引起了在場員工的陣陣共鳴。隨後的互動環節中,大家就工作中出現的一些問題與孫教授進行了深入交流,會後,大家都表示受益良多。
11月9日,孫教授在重慶科技館副館長黃迪的陪同下,來到人和街小學,為六年級師生帶來了一場題為《星空之美和宇宙之奇》的科普講座。講座中,孫教授以欣賞、探索、認知、珍惜為線,從物種的起源說起,穿越到幾千萬年前甚至更早,講述了的星空的美、宇宙的奇和人類的智。孫教授在講座中提到,很早之前人們把彗星看作不詳之物,隨著科學家們的不斷探索逐漸改變了人們的認識,現在大家已經不會把彗星看作是不祥之物了。他還用《哈雷與牛頓》這部科學舞臺劇講述了科學家的故事,說明了科學發現不易。
孫教授從2012世界末日談起,逐一指出了我們熟知的那些被誇大的末日預言的錯誤。還多次提到要愛護大自然、節約能源,將枯燥的科學原理和數理化知識,通過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和許多有趣的科普圖片和影像資料,聲形並茂的表現出來,最後,孫教授邀請孩子們上臺做一個小小的互動遊戲,讓孩子們領悟如何在實踐中、生活中學會自己去尋找、探究科學的答案。孫教授的精彩講述讓孩子們聽後大呼過癮,兩個半小時的講座時間讓他們感到仍有些意猶未盡,講座結束後,孩子們紛紛圍著孫教授要籤名,直呼「我是你的粉絲」。
此次科普講座進校園,是重慶科技館開展館校結合實踐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館校結合不僅要將重慶科技館打造成為全市中小學生的第二課堂,更要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積極整合優質科普資源,建立資源優勢互補的長效機制。此外,各個試點學校還將分年級逐批次走進科技館,體驗科技館特色科學課程,在科技館裡感知科學魅力、體驗科技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