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開啦!今起對外開放,接受社會公眾預約,快來...

2020-12-06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陳素萍 通訊員 金聰偉

岐黃有道,中醫文化甲子傳承;藥香縈繞,中藥氣息迎面隨行。

11月20日,浙江中醫藥大學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千年戰疫有岐黃」展覽也同步開幕。

浙江中醫藥博物館創建於2009年10月26日,經浙江省文物局批准建成並開放,是浙江中醫藥大學直屬單位。新館建設項目於2018年4月啟動,在2019年10月浙江中醫藥大學六十周年之時落成。由於疫情原因,落成後一直處於內部試運行狀態。

經過一年左右試運行,隨著防疫常態化,在完善各項設施並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該館正式面向社會開放。

11月20日之後,浙江中醫藥博物館對外開放,每日9:00-16:30接待社會公眾參觀,周一閉館。

參觀者可通過該館網站預約。

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布展面積3200平方米,現有藏品8000件,年展出藏品4519件。該館以「專業、系統、生動」為傳播理念,展示博大精深的中華醫藥知識與文化。

「高校要充分發揮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等四大職能,我們學校提出了『建設特色鮮明、守正創新的一流中醫藥大學』的目標定位,學校建設以中醫藥為特色的博物館,既有教學實踐需求,也有科普的意義。」浙江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黃文秀介紹說,運用現代化技術手段,這個新開的博物館,爭取建設成為全國一流的中醫藥博物館。

浙江中醫藥博物館館長由浙江中醫藥大學校長陳忠擔任。他說,將以博物館(新館)開放為契機,高標準高水平推進浙江中醫藥博物館建設:提升內涵,努力使博物館成為弘揚中醫藥文化的重要平臺;拓展服務,努力使博物館成為普及中醫藥知識、提升民眾健康素養的生動課堂;校館一體,努力使博物館成為展現學校精神、建設學校文化的重要窗口。

開館儀式後,參觀者們進入館內參觀。現場人頭攢動,前來參觀的學校師生和校友流連駐足,欣賞展品,體會文化韻律。

「在唐朝以前,杭州城內許多古老藥店裡就掛著『歧黃正傳』和『韓康遺業』的橫匾等,那時杭州中醫藥店就已經問世了……」移步換景,每到一處,講解員都會認真介紹中醫藥相關信息。

在博物館的「心臟」—一樓中廳,一個「天地人」裝置,形象地詮釋了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人與天地相應」的思想。

浙江中醫藥博物館負責人鄭洪老師介紹說:「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立體模型,研發過程中邀請了針灸的專業老師參與和把關,很多專家給予了指導和建議,現在展出的是第二個版本,在之前研發的第一個版本基礎上,不斷完善修正才完成的。新館突出了新的創新手段,通過『天地人場景』在內的新型展示形式,讓玄妙的中醫文化更直觀、更互動。」

中廳之側的臨展廳,則是為本次開館精心準備的主題展覽—「千年戰疫有岐黃」。

現場展出了中國各個時代的重要衛生防疫文物與文獻,包括歷經風霜的「精治瘴癘」醫匾、清代杭州塘栖藥號治療急症的原裝藥丸、紹興名醫抗擊1918年世界大流感的中醫原著等,通過回顧歷史激勵人們進一步弘揚抗疫精神。

下一步,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將陸續舉辦各類主題展覽,鄭洪透露:「除了這次推出的防疫主題,接下來會時常更新,比如,以中醫藥和運動為主題,我們還在計劃亞運會期間的主題展覽。」

博物館二樓和三樓是兩個專題子館。

二樓醫史館展出的歷代文獻與文物中,有河姆渡遺址出土藥用植物果實,結束了其來到校園供專家研究的「使命」後,現正作為珍貴展品安居於展櫃;有著名的「萬方樓」藏品,展出的數百張清代以來的名醫處方精品,已由專家進行釋讀,可以任意點擊查閱;中醫古籍中的傳統健身功法圖像,在館裡都「活」了起來,帶領觀者偃仰伸展……

三樓中藥館展陳各種常用中藥、珍稀藥材和道地藥材,有全國難得一見的超過一米半寬的整張肉桂,高過人頭的整根「沙漠人參」肉蓯蓉,有來自東北長白山的70年參齡野山參。

長期以來,中醫藥院校之間始終保持兄弟般的情誼。前不久,長春中醫藥大學為浙江中醫藥大學贈送了珍貴的「北藥」標本。開館儀式上,又有兩家兄弟院校遠道而來贈送道地藥材標本:廣州中醫藥大學贈送「嶺南中醫藥保護品種」藥材標本,河南中醫藥大學贈送傳統「四大懷藥」藥材標本。

新館哪些最值得看?鄭洪老師推介說,新博物館收藏品最重要的特點是「萬方、千藥、四類、百寶」。

「萬方」是指一大批前輩名老中醫的處方,包括御醫、民國到現在的很多名醫、國醫大師當時開的處方,包括原浙江中醫學院院長、國醫大師何任老先生的處方等。

「千藥」是指博物館內收藏著具有中醫特色和浙江特色的千百味中藥。

「四類」包括「百家、百花、百器、百匾」,這些同時都是中醫藥文化中「百寶」。百餘個醫家的詳細介紹,百餘種與中藥相關的花卉標本的展示,百餘種醫生使用的醫藥用品及藥品藥罐以及百餘種醫匾藥匾等,他們盡數排列整齊,完整而系統性地展現了中國和浙江中醫藥的整體面貌,在嶄新的博物館內散發著迷人的光彩,向世人無聲地訴說著我省中醫藥文化的悠遠故事。

同時,高新區(濱江)中醫藥文化中小學研學基地也在該館揭牌。

開館當天,有幸成為「研學第一團」的近百名小學生來到現場,在研究生哥哥姐姐講解員的帶領下,開啟中醫的奇幻之旅,體驗博物館的VR採藥軟體,參與聞香識藥遊戲等。

浙江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吳承亮對記者說:「將以建設區域文化地標為目標導向,一體推進校史館與醫史館、中藥館建設,講好浙中醫大故事,讓社會更多更好地了解學校,提升學校美譽度。」

在開館儀式上,浙江中醫藥大學還與浙江省博物館籤訂共建協議,以加強浙江中醫藥博物館的專業建設。

而在開館前一天,11月19日,中國民族醫藥協會中醫藥(民族醫藥)博物館聯盟在杭州成立,這是全國首個中醫藥類博物館的聯盟,浙江中醫藥博物館當選為理事單位。11月20日的開館儀式上,聯盟副主席、北京中醫藥大學博物館館長盧穎為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授牌。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開啦!今起對外開放,接受社會公眾預約,快來...
    11月20日,浙江中醫藥大學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千年戰疫有岐黃」展覽也同步開幕。浙江中醫藥博物館創建於2009年10月26日,經浙江省文物局批准建成並開放,是浙江中醫藥大學直屬單位。新館建設項目於2018年4月啟動,在2019年10月浙江中醫藥大學六十周年之時落成。由於疫情原因,落成後一直處於內部試運行狀態。經過一年左右試運行,隨著防疫常態化,在完善各項設施並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該館正式面向社會開放。
  • 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開館啦 面向公眾開放,免費參觀,需提前預約
    記者獲悉,該博物館今起接受社會公眾預約參觀,老百姓可以去一睹中醫藥文化風採了。  萬方、千藥、四類、百寶  博物館最值得看的是它們  在博物館的一樓中廳,一個「天地人」裝置讓人耳目一新。鄭洪老師推介說,新館收藏品最重要的特點是「萬方、千藥、四類、百寶」:「萬方」是指一大批前輩名老中醫的處方,包括御醫、民國到現在的很多名醫、國醫大師當時開的處方;「千藥」是指博物館內收藏著具有中醫特色和浙江特色的千百味中藥;「四類」包括「百家、百花、百器、百匾」,百餘個醫家的詳細介紹,百餘種與中藥相關的花卉標本展示,百餘種醫生使用的醫藥用品、藥品藥罐以及百餘種醫匾藥匾等,這些同時都是中醫藥文化中的「百寶
  • 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開館啦 面向公眾開放,免費參觀,需提前預約
    記者獲悉,該博物館今起接受社會公眾預約參觀,老百姓可以去一睹中醫藥文化風採了。  萬方、千藥、四類、百寶  博物館最值得看的是它們  在博物館的一樓中廳,一個「天地人」裝置讓人耳目一新。鄭洪老師推介說,新館收藏品最重要的特點是「萬方、千藥、四類、百寶」:「萬方」是指一大批前輩名老中醫的處方,包括御醫、民國到現在的很多名醫、國醫大師當時開的處方;「千藥」是指博物館內收藏著具有中醫特色和浙江特色的千百味中藥;「四類」包括「百家、百花、百器、百匾」,百餘個醫家的詳細介紹,百餘種與中藥相關的花卉標本展示,百餘種醫生使用的醫藥用品、藥品藥罐以及百餘種醫匾藥匾等,這些同時都是中醫藥文化中的「百寶
  • 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開館 免費開放提前預約
    中國網11月24日訊 近日,位於浙江中醫藥大學濱文校區內的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上周正式開館,該博物館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布展面積3200平方米,現有藏品8000件,年展出藏品4519件。「千年戰疫有岐黃」展覽同步開幕。 博物館的一樓中廳,是「天地人」裝置。
  • 浙江首家綜合性中醫藥博物館在浙江中醫藥大學開館
    11月20日,浙江省首家綜合性中醫藥博物館——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開館儀式在浙江中醫藥大學濱文校區舉行,標誌著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該館每日9:00-16:30開館,周一閉館。參觀者可通過該館網站預約。
  • 浙江首家綜合性中醫藥博物館在浙江中醫藥大學開館
    11月20日,浙江省首家綜合性中醫藥博物館——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開館儀式在浙江中醫藥大學濱文校區舉行,標誌著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該館每日9:00-16:30開館,周一閉館。參觀者可通過該館網站預約。
  • 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 彰顯中醫文化深厚底蘊
    浙江在線杭州11月20日訊(記者 吳俏婧 通訊員 金聰偉)今天上午,來自濱文小學的近百名小學生在浙江中醫藥大學研究生講解員的帶領下來到浙江中醫藥博物館,開啟中醫的奇幻之旅,體驗博物館的VR採藥軟體,參與聞香識藥遊戲等。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於今天正式開館,「千年戰疫有岐黃」展覽也隨即開幕。
  • 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昨日開館 免費向公眾開放
    杭州日報訊 難得一見的超過一米半寬的整張肉桂,高過人頭的整根「沙漠人參」肉蓯蓉,來自東北長白山的70年參齡野山參……昨日,浙江中醫藥大學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三樓的中藥館展陳著各種常用中藥、珍稀藥材和道地藥材。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現有藏品8000件,年展出藏品4519件。
  • 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開館儀式啟動
    11月20日,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開館儀式暨「千年戰疫有岐黃」展覽開幕式在浙江中醫藥大學濱文校區啟動。陳水華館長應邀參與開館儀式,並代表浙江省博物館與浙江中醫藥大學籤署合作協議,共同建設浙江中醫藥博物館。
  • 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開館儀式啟動
    11月20日,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開館儀式暨「千年戰疫有岐黃」展覽開幕式在浙江中醫藥大學濱文校區啟動。陳水華館長應邀參與開館儀式,並代表浙江省博物館與浙江中醫藥大學籤署合作協議,共同建設浙江中醫藥博物館。
  • 浙江中醫藥博物館11月20日開館
    浙江中醫藥博物館難得一見的超過一米半寬的整張肉桂,高過人頭的整根「沙漠人參」肉蓯蓉,來自東北長白山的70年參齡野山參……11月20日,浙江中醫藥大學浙江中醫藥博物館
  • 浙江省最大中醫藥博物館20日開館,免費向公眾開放
    11月20日,浙江中醫藥大學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千年戰疫有岐黃」展覽也隨之開幕。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布展面積3200平方米。現有藏品8000件,年展出藏品4519件。據說,這是浙江省最大的綜合性中醫藥博物館。
  • 浙江省最大中醫藥博物館20日開館,免費向公眾開放
    11月20日,浙江中醫藥大學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千年戰疫有岐黃」展覽也隨之開幕。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布展面積3200平方米。現有藏品8000件,年展出藏品4519件。據說,這是浙江省最大的綜合性中醫藥博物館。
  • 湖南省博物館預約門票-公眾號
    湖南省博物館門票預約公眾號 湖南省博物館門票預約公眾號 湖南省博物館門票預約公眾號 湖南省博物館門票預約步驟
  • 浙江省博物館26日起逐步恢復對外開放
    來源標題:浙江省博物館今起逐步恢復對外開放記者從浙江省博物館了解到,博物館從今天(26日)起逐步恢復對外開放,實行網絡實名制預約參觀。此次最先開放的是武林館區一層「越地長歌」展廳、二層「錢江潮」展廳,其他區域仍暫停對外開放。孤山館區及其他場館,因設施設備改造,暫停對外開放,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 浙江省博物館、浙江中醫藥大學籤訂框架協議共建浙江中醫藥博物館
    浙江省博物館陳水華館長和浙江中醫藥大學陳忠校長共同籤訂框架協議11月20日,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開館儀式暨「千年戰疫有岐黃」展覽開幕式在浙江中醫藥大學濱文校區舉辦。陳水華館長受邀參加開館儀式,並代表浙江省博物館與浙江中醫藥大學籤訂框架協議,共建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於2009年建成,是經省文物局批准的浙江省首家綜合性中醫藥博物館。2013年,博物館獲批成為浙江省來華留學生中醫文化教育基地;2018年,入選省高校文化育人示範載體。
  • 江西省博物館新館恢復公眾試體驗活動
    江西省博物館新館從明日起恢復公眾試體驗活動啦!暑假不停歇好展等你看!正在預約!每日600個名額!一周兩場,Get全新技能快來博物館清涼一夏吧!觀眾可通過江西省博物館微信公眾號「約·服務——江博預約——參觀預約」進行線上預約,每日可預約600人。
  •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今起開放
    原標題:自來水博物館新館今起開放   本報訊(記者 劉可)首次面世的百年公章、清代水廠的職工登記卡、地表水制水動態全流程……位於東直門外香河園街3號的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今天正式亮相。從前天開始,想要參觀的市民可在市自來水集團官網進行網絡預約。
  • 浙江省博物館、浙江中醫藥大學籤訂框架協議共建浙江中醫藥博物館
    浙江省博物館陳水華館長和浙江中醫藥大學陳忠校長共同籤訂框架協議11月20日,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開館儀式暨「千年戰疫有岐黃」展覽開幕式在浙江中醫藥大學濱文校區舉辦。陳水華館長受邀參加開館儀式,並代表浙江省博物館與浙江中醫藥大學籤訂框架協議,共建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於2009年建成,是經省文物局批准的浙江省首家綜合性中醫藥博物館。2013年,博物館獲批成為浙江省來華留學生中醫文化教育基地;2018年,入選省高校文化育人示範載體。
  • 邯鄲博物館新館試開放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喬賓娟)國慶、中秋喜相逢,為歡慶「雙節」,豐富活躍廣大市民文化生活,10月1日至3日,從河北邯鄲市中華大街遷至該市文化藝術中心西側場館的博物館新館試開館。為迎接雙節到來,邯鄲市博物館新館在10月1日–3日試開館。河北日報通訊員艾換平攝邯鄲市博物館新館總建築面積3萬餘平方米,地下1層地上6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