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近日聯合
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0部門發布
關於做好2021年春運工作
和加強春運疫情防控的意見。
要求春運期間推動「健康碼」全國一碼通行,
避免因掃碼造成聚集。
今年春運人口流動規模將顯著低於常年
2021年春運將從1月28日開始,3月8日結束,共計40天。受近期疫情在部分地方出現反彈的影響,今年的春運形勢較往年有所不同。
經會商研判,2021年春運我國人口流動規模將顯著低於常年,客流量存在較強不確定性。節前客流相對分散,節後返程較為集中。在需求縮減和運力提升雙重作用下,預計營業性客運壓力將減輕,高鐵、民航出行比例進一步提高,小客車出行偏好明顯增加,惡劣天氣、農村道路安全風險等需要高度關注。
針對今年的春運形勢,意見要求,各地區要建立由政府主管領導牽頭的春運工作機制,並將衛生健康、教育、文化旅遊部門納入。按照減少人員流動、減少旅途風險、減少人員聚集、加強人員防護的原則安排春運工作。
客運一線服務人員春運前疫苗「應接盡接」
意見要求,要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各類客運場站和交通運輸工具春運期間要增加通風、消毒等措施頻次,落實飛機、列車、長途客車、重點水域水路客運等交通運輸工具的實名購票、對號入座。加快推動「健康碼」全國一碼通行,提高人員通行效率,避免因掃碼查驗等引起人員聚集。
所有客運一線服務人員要規範佩戴口罩,督促要求旅客全程佩戴口罩。對客運一線服務人員開展日常健康監測和定期核酸檢測。抓緊推進客運一線服務人員疫苗接種組織工作,在知情自願的基礎上,力爭春運開始前實現「應接盡接」。
衛生健康部門要及時通報疫情信息,推動公鐵水航各單位完善防控措施,春運期間指導重要交通樞紐設置隔離區(留驗站)。
應急處置方面,針對局部突發疫情提前制定有關應急預案,必要時依法依規減少或暫停客運班線或航線。
積極引導錯峰出行
意見明確,要切實加強運力保障,著力優化運輸銜接。積極引導錯峰出行,倡導職工群眾就地過節。鼓勵用人單位結合工作需要和職工意願,統籌安排休假。工會組織要積極與用工單位協商息工開工時間,組織做好務工人員錯峰返鄉返崗。
鼓勵網際網路企業開發春運信息服務產品,運用大數據等技術及時預測發布熱門目的地、交通樞紐客流量、道路擁堵等信息,引導旅客合理安排出行。
老年人「健康碼」代辦代查、人工售檢票
鐵路部門要完善12306售票系統,拓展線上服務範圍,延長網站服務時間,健全候補購票功能;鐵路、道路水路客運、民航等要推廣電子客票或電子登機牌,鐵路增設自動檢票機、安檢儀,推廣自助實名制核驗通道;繼續為務工人員、學生和邊遠地區旅客提供預定團體票服務。
車站、碼頭、機場等樞紐場站,高速公路、國省幹線服務區要配備消毒用品、口罩等防護物資,便於旅客臨時購買或取用。
值得注意的是,意見提出,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碼」代辦代查、人工售檢票、諮詢指引等服務,保障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在智能化條件下的出行服務。在外出務工人員集中地協調開行專車、專列,根據需要組織開行農民工返鄉和回城「點對點」包車運輸。
鐵路部門調整車票預售期為15天
另外,鐵路部門剛剛
調整車票預售期為15天,
開車前8天及以上退票免費。
為配合各地政府落實疫情防控常態化措施,避免重複購票退票給旅客帶來不便,自發售2021年2月12日(正月初一)車票起,鐵路車票預售期調整為15天,即1月29日起售2021年2月12日(正月初一)車票。1月14日至1月28日,只發售2月11日(除夕)及以前的車票。
自1月29日起,旅客可在同一起售時間通過12306網站、鐵路12306手機App、電話訂票、自動售票機、車站窗口和代售點方式購買車票,具體起售時間可通過12306網站(含客戶端)查詢。
自1月14日起,旅客因行程改變需退票的,免收退票費的時間期限由原規定的開車前15天以上同比例調整為開車前8天(含當日)以上;7天及以內退票的,仍按48小時以上、48~24小時、24小時以內梯次退票收費規定執行;辦理改籤和變更到站業務時,仍不收取改籤費用;其他情況仍按原規定執行。
如遇疫情防控措施影響旅客出行需要辦理退票的,鐵路部門將及時公告相應退票措施。
春節還能不能動?專家回應
今天(1月13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有關情況。
中疾控
春節期間疫情不會出現大規模流行
會上,針對「臨近春節,請問疫情會不會大面積反彈?」的問題,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在發布會上介紹,當前我國呈現多地局部暴發和零星散發狀態,這是入冬後全球各地疫情大幅度反彈後,對我國外防輸入造成疫情防控巨大壓力的一種反映。經過與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一年多,我們對新冠病毒有了較多的認識,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已經印發了相關的防控措施,能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控制,應該不會出現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規模流行。
春節期間的人員流動大、聚集性活動多,將增加疫情傳播的風險。同時,春節期間的物流也加大,低溫條件下確實需要警惕進口冷鏈食品和其他貨物被病毒汙染引起輸入疫情的風險。為了應對風險,國家已經部署了今冬明春防止疫情反彈的各項措施,落實好這些措施就可以確保不發生、不出現大規模的疫情反彈。
莫恐慌!
無症狀感染者不會造成大流行
馮子健說,多地呈現集中暴發和零星散發情況,無症狀感染者一般病毒量少、傳染性弱,通常需要長時間、多次密切接觸,且未採取個人防護的情況下,才能造成傳播。只要公眾做好個人防護,不會造成大的流行。
國家衛健委
建議接種疫苗後也要遵守流入地防疫規定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監察專員王斌在發布會上介紹,接種了新冠病毒疫苗之後,絕大部分人體內會產生抗體,能夠有效地預防感染。但是仍會有少數接種者不產生抗體或者說抗體的滴度不夠,這樣的人仍然可能還會有感染的風險。重點人群的接種剛剛開始,大部分人僅接種了一個劑次,所以疫苗的保護作用在目前來看還不能充分實現。
所以在現在這樣一個階段,建議只要人員有流動,都執行流入地當地的疫情防控措施,遵守當地相關的防控要求和規定,最大限度保證疫情防控的效果。
春運期間非必要不出行
避免去人多的密集場所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監察專員王斌在發布會上答記者問時指出,春運的疫情防控是目前疫情防控面臨的一次「大考」。
王斌強調做好春運疫情防控工作,最重要的是要落實「四方」責任:
一是落實屬地責任。
二是落實部門責任。
三是落實單位責任。
四是落實個人責任。
王斌呼籲廣大公眾,在春運期間要儘量做到非必要不出行,如果一定要出行,要關注交通旅遊信息,同時還要注意錯峰出行,全程做好防護,儘量避免去人多的密集場所。
疫苗接種目標人群
將擴至60歲及以上老年人
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監察專員王斌在13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說,現階段接種的重點人群是18-59歲高風險和可能高傳播人群。隨著疫苗臨床研究數據的不斷完善、防控工作的需要以及疫苗供應量的增加等,中國會把疫苗接種目標人群擴大到更多人群,包括60歲及以上老年人。
春節人員返鄉
給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帶來挑戰
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監察專員王斌會上說,與城市地區相比,大部分農村地區醫療衛生基礎較差,疫情防控能力相對薄弱,特別是隨著春節即將到來,大量人員陸續返回到家鄉、返回到農村去過年,城鄉間人員流動性加大,給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帶來挑戰。尤其要提高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個體診所對新冠肺炎病例的發現與報告意識。
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央視新聞、中國鐵路
原標題:《11部門聯合發文!事關春運和疫情防控!火車票購票時間也變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