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手看武漢方艙醫院休艙,這是最讓老鐵們開心的「關門大吉」

2021-01-11 站長之家

「今天我們所有病友,全體出院了!」

2020年3月10日下午14點12分,武昌方艙醫院裡,一位醫生向武漢市最後49名收治於方艙醫院的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喊出了出院通知。

作為武漢首批投入使用的方艙醫院,武昌方艙醫院於2月5日晚投入使用,陸續收治了1124名患者,其中833人出院,291人轉院,是全市16家實際投用的方艙醫院中,最後一家仍在運行的醫院。35天時間裡,武昌方艙醫院創造了一系列「最」:最早投入使用、最早成立臨時黨委、最早有患者出院、最早開始病人的心理疏導、最晚休艙……

當「出院了」的喊聲迴蕩在這家由洪山體育館籃球場改造而成的醫院,武漢終於迎來了人們心心念念了35天的「休艙大吉」!

趕在休艙前,快手聯合健康報,通過手機直播帶領網友共同探訪武昌方艙醫院,與這裡進行最後的告別。這場將近5小時的直播,累積總播放量448萬,快手老鐵們送出了258萬個贊。

身穿防護服,戴著兩層醫用手套操作手機,健康報記者張磊開始了他在方艙醫院的最後一次直播。這是他第四次進入隔離「紅區」採訪,作為最早一批抵達武漢的記者,他目睹了武昌方艙醫院從創建到休艙的全過程。

這次直播,張磊不僅在防護服前胸寫上了「健康報」和自己的名字,還在後背寫了「穩穩爸」。

經過35天的等待,此刻的武昌方艙醫院真的穩了。大家都能看到,接受採訪的朱威宏醫生在自己的防護服上寫著「湘鄂一家親,講不出再見」。

朱威宏是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的骨科副主任、援助武昌方艙醫院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從洪山體育館進行改造開始,他就在這裡參與武漢的醫療支援工作。

全市最後49名在方艙醫院住院的患者,此刻都在武昌方艙醫院A區。下午一點多,最後一批巡視醫生進入病房。張磊跟隨大家走入醫護人員專用通道,穿過塗著黃色標誌的潛在汙染區,以及塗著紅色標誌的汙染區小門,方艙醫院的病房出現在快手老鐵們的手機屏幕中。

與印象中的情景不同,往日擺滿生活用品,同時住著兩三百名患者的病房,此刻變得空蕩蕩。張磊採訪的患者,不是在忙著收拾行李,就是已經準備妥當等候醫生們的安排。一位穿紅毛衣的男患者說,自己一家三口曾經都住在這裡,妻子已經回家隔離了14天,孩子雖然轉院治療,但核酸檢測已經轉為陰性。接下來他要回社區接受隔離觀察,一家人再過不久就能團聚了。

另一位大叔在2月6日住進武昌方艙醫院,是最早一批患者,A區261床就是他這段時間的「小家」。聽說自己可以出院,大叔興奮地端著用黑色大塑膠袋打包的行李,早早等在病房門口。張磊剛想和他聊兩句,大叔看到有人招呼他做好準備,忙說:「我出院啦,對不起啊。」頭也不回一路小跑著去等車。

朱威宏醫生介紹,因為大叔的核酸檢測一直不轉陰,他陪伴了武昌方艙醫院從建成到休艙的每一天。外人很難體會大叔著急出院的心情,但張磊對快手老鐵們說出了自己的感受,對於偶爾進入病房的他來說,剛在這裡待了一個小時就感覺有些憋悶。雖然病房裡各種設備都很齊全,有熱水、WIFI,一日三餐管飽有營養,甚至還有個會唱歌跳舞的機器人給大家解悶,但這裡畢竟不是家。

朱醫生環顧四周,指著一面空牆說那裡曾掛著一面旗子,又走進辦公室發現裡面的醫療物資都已經清空。看著已經待了一個多月的病房,他突然感嘆:這裡空蕩蕩的感覺和自己第一天來時很像。

2月初,這裡還是一片尚未完成改造的工地,施工方在安放床鋪等基礎設施,電線裸露在地板上。時間倉促,一些物資是臨時拼湊來的,每張病床邊的小桌子上都用紅染料寫著「25中」,這些都是從一公裡外的武漢市第二十五中學借來的課桌,就連護士們的工作檯,都是用這些課桌拼成的。

整個籃球場被改造成病房後,分成了九個小區域。隔板不低於一米五,都是從市政部門借來的,就是平時在馬路上常見的道路組隔板,消毒以後搬進了病房。

住進來的頭一天,朱威宏和同事還不確定病人會不會來,他們連夜在病房裡守著,當時溫度很低,身上穿的隔離服不保暖,凍得他鼻子都塞住了。實在沒辦法,他們找了一床被子把自己裹住取暖。

朱威宏醫生對著手機鏡頭介紹:當初有一個患者做了很多次核酸檢測,有時顯示陽性有時又變成陰性,終於確診患病後,患者要抱抱他求安慰,讓朱醫生一定要陪她去方艙醫院隔離。結果周圍的患者陸續走過來一起擁抱,大家都哭了。

直播過程中,張磊對快手老鐵們講述了自己第一次來方艙醫院採訪時,被穿防護服的複雜過程嚇了一跳,對門後的病房感到有些害怕,但真正走進病房他發現,這裡仿佛是幾百位醫護人員和患者共同的大宿舍。大家睡著同樣的硬板摺疊床,用同樣的中學課桌,閒暇的時候可以去患者活動區參加「我是歌手」卡拉OK大賽。

治病絕不僅僅是做檢查和吃藥,在方艙醫院的「小社會」裡,情緒對人們的影響也很重要。有些患者的家人病情嚴重,甚至已經去世,為了撫慰大家受傷的心,有患者舉辦了病房攝影展,把照片擺成心形掛在牆上;活動區裡還有一片牆專門展示大家畫的簡筆畫,畫紙上的「火柴人」雖然不好看,但色彩鮮豔看著心裡喜慶;大家還會寫一些小紙條給自己和別人打氣,有患者寫「熱乾麵加油、面窩加油、豆漿加油、春暖花開讓我們一起看武漢」、有醫生給自己孩子留言「寶寶,爸爸在武漢打小怪獸。等爸爸勝利了,再帶你和媽媽一起來武漢,一起看櫻花。」

直播進行到一個小時,張磊突然發現之前一直在自己身邊的朱醫生不見了。隨後他聽到了49人集體出院的消息,病房突然熱鬧了起來,大家開始歡呼,鼓掌,很快就提起行李站成一列,在醫生護士的陪伴下向大門外走去。

醫生護士們的興奮程度不比患者們低,大家圍成一圈,開始唱起「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隔」、「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錯」……大家把手高舉過頭頂,手拉著手歡呼慶祝。

治癒的患者們抱著行李,在病房門口接受消毒,再穿過體育館外的帳篷接受檢查,接過武昌方艙醫院的出院證明。全武漢市,最後一位離開方艙醫院的治癒患者,是一位穿黑色衣服的小夥子。站在出口前,他舉起右手向周圍所有醫護人員、保安、病友、記者敬重地敬了個禮。

激動的不僅是在現場的醫患,遠在千裡之外的北京快手總部,快手健康負責人、快手政府事務總監韓筱旭和團隊同事們正在屏幕前有條不紊地支援著現場直播,激動的神情一掃連續工作的倦怠。「在疫情特殊時期,我們的直播不僅限於專家和醫生們的在線科普闢謠,就比如這次與健康報聯合策劃推出的『告別方艙』,既是與老鐵們分享抗疫階段性成果,更是對受眾的積極心理建設」,韓筱旭揉了揉眼睛,電腦桌面上的文件密密麻麻,標題大多與直播安排和「快健康」系列活動有關。從臘月二十八以來她與團隊同事們幾乎每天睜眼閉眼都是工作,常常忘了喝水吃飯,連軸一轉就是四十多天,為老鐵們帶來近百場直播。「最值得欣慰的是,許多醫護人員、健康傳播者們,他們在一線忙碌一天後,還會自發地在快手發布健康科普內容,幫助更多網民獲得健康知識。」

韓筱旭還提到,健康報加入「快健康」計劃以來,從1月20日到3月8日,發布了200餘條疫情防護、戰疫一線、健康科普等短視頻,播放量超14億,收穫了近百萬粉絲的關注。這次是健康報首次嘗試網絡直播,與快手健康進行特別策劃,希望通過對方艙醫院休艙直播,讓更多人感受到「告別方艙」帶來的鼓舞和希望。

下午五點,一場慶祝武漢方艙醫院休艙的儀式正在舉行。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醫政醫管中心、武漢市及武昌區相關領導,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院長,以及300多位奮鬥在方艙醫院的醫護人員站在一起,慶祝這個特別的時刻。

有網友評論說:「從來沒有哪個地方關門,全國人民這麼高興。關門大吉!」

武漢最後一家方艙醫院從收治患者到休艙,「開門營業」了35天,期間收治患者零死亡、出院患者零回頭,「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武昌區長對大家說:「經此一役,大家都是生死之交,我提前向你們發出邀請,常回武漢轉轉。拿著武漢方艙醫院的工作牌,享受吃住行的全方位優惠服務……疫情尚未結束,今天的休艙只是一個逗號而不是句號。」

記者張磊目送大家離開後,又返回方艙醫院內。他獨自站在裡面,剛和快手老鐵們說了幾句話,突然發現此時自己說話能聽到回音。武漢市最後一家方艙醫院裡,已經沒有患者了。

(等候離艙的醫護人員)

推開庫房和醫生辦公室的們,裡面沒有一個人,物品基本都清空了。他又走出來抬頭環顧四周,和快手老鐵們說:再過不久這家方艙醫院將恢復成籃球場,籃球賽將重新開賽,也許會有在這裡住院的患者來看球,那時他們回憶起這裡發生的故事,會是怎樣的心境?

免責聲明:「站長之家」的傳媒資訊頁面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自媒體人、第三方機構發布或轉載。如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繫刪除或處理。稿件內容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更不對您的投資構成建議。我們不鼓勵任何形式的投資行為、購買使用行為。

相關焦點

  • 武漢光谷方艙醫院「關門大吉」
    3月6日,武漢市最大的方艙醫院之一——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方艙醫院宣布休艙。此前,武漢礄口武體方艙醫院於3月1日休艙,這是武漢市第一家休艙的方艙醫院。光谷方艙醫院於2月17日開艙收治患者,以華中科大同濟醫院為主要依託單位,並有6支國家援鄂醫療隊,共計480名醫護人員在此奮戰。
  • 武漢最大規模方艙醫院「關門大吉」
    3月7日下午,隨著最後一批59名患者轉入其他醫院繼續治療,武漢市首批建成的最大規模方艙醫院武漢客廳方艙醫院8日正式休艙。運行「滿月」,累計收治患者1760人,曾在疫情高峰期開放床位多、收治患者多、運轉效率高的「生命之艙」,迎來大家期盼已久的「關門大吉」。
  • 關門大吉!武漢青山方艙醫院B艙清艙
    【解說】近日,由於武漢青山方艙醫院新冠肺炎入院病人數減少3月5日中午,青山方艙醫院B艙213張床位病人全部「清零」,剩餘63名病人合併進A艙。  合艙病人離開前,與B艙內的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鄭州人民醫院醫護人員,上演了一段難忘的「比心T臺秀」。
  • 武漢客廳方艙醫院C艙關閉
    3月3日是我進去武漢客廳方艙醫院A艙工作的第一天。2天前的3月1日,則是我來到武漢後最高興的日子,這一天,武漢客廳方艙醫院C艙關閉,C艙的171個病人併入A艙和B艙管理,與此同時,當天方艙醫院132人治癒,集中出院。
  • 武漢青山方艙醫院B艙清艙 剩餘63名病人合併進A艙
    (原標題:關門大吉!武漢青山方艙醫院B艙清艙) 近日,由於武漢青山方艙醫院新冠肺炎入院病人數減少,出院病人數增多,住院總人數整體下降。3月5日中午,青山方艙醫院B艙213張床位病人全部「清零」,剩餘63名病人合併進A艙。
  • 方艙醫院,全體休艙大吉!進擊的「諾亞方舟」,願後會無期!
    10日下午,武昌方艙醫院患者出院 3月10日下午,位於武漢洪山體育館的武昌方艙醫院和位於武漢江夏大花山戶外運動中心的江夏方艙醫院分別舉行休艙儀式
  • 武漢14家方艙醫院已有12家休艙,網友:關門大吉!
    3月9日上午,隨著武漢青山方艙醫院休艙,武漢14家方艙醫院中已有12家休艙。據國家衛健委介紹,3月10日左右武漢方艙醫院有望全部休艙。網友:早日關門大吉!9歲的俊葉2月19日和家人一起進艙,是艙內年齡最小的患者。「在這吃得蠻好,今天大人好像比平時開心一點。」俊葉說。3月1日,C區床位清空。5天後,A區剩餘20名患者轉到B區,清艙節奏加快。「看到病人好轉是最開心的事。」現場一位醫護人員說。據了解,東西湖方艙2月7日開艙,累計收治患者1760人,治癒患者868人。
  • 武漢首家方艙醫院「休艙」,究竟意味著什麼?
    3月1日,湖北武漢礄口武體方艙醫院在34名患者痊癒出院、其他76名患者轉診完畢後進行「休艙」處理,「休艙」即不再接收患者,這也是武漢首家「休艙」的方艙醫院!首家方艙醫院休艙 圖片來源:新華網消息傳出,立即引發廣泛關注,微博話題#武漢首家方艙醫院休艙#閱讀量達3.5億。
  • 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C艙勝利閉艙!
    3月1日,是我市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抵達武漢的第22天,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抵達湖北的第20天。這天,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C艙勝利閉艙!醫療隊員們全力奮戰,艱辛付出,終於,他們創造了歷史!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一輝煌的時刻!
  • 回顧武漢十四座方艙醫院那些定格瞬間:從「應收盡收」到「關門大吉」
    央視網消息:從2月初以來,武漢14座方艙醫院在短短10多天內紛紛建設啟用,確保「「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成為這場抗「疫」戰鬥中託起生命的方舟。下面我們就來回顧一下方艙醫院那些定格的瞬間。3.同一天,首批3家方艙醫院中的另外兩家,位於洪山體育館、武漢客廳的方艙醫院也先後啟用。
  • 青山方艙醫院A、B艙合艙
    (視頻和圖片由河南日報記者提供)3月5日上午,在武漢市青山區方艙醫院,河南援鄂醫護人員幫助B艙的63名患者轉移到A艙。B艙從此關閉,A、B艙正式合艙。當天,合艙過程平穩有序。艙內比往常熱鬧,患者們聽到這個消息都很開心,紛紛表示感謝河南醫護人員這段時間的醫治和照護,期待這裡早日清零、關艙大吉。鄭州人民醫院普外三科主治醫師仝麟龍介紹,合艙的主要原因是出院病人多,在院病人減少,醫護人員討論後決定並艙。B艙目前已全部清艙完畢,合艙,意味著抗擊疫情取得階段性成效。「目前,青山區方艙醫院每天出艙治癒患者平均20多人。
  • 武漢最大方艙醫院今起休艙
    武漢最大方艙醫院今起休艙金羊網  作者:張豪  2020-03-08 昨天,武漢客廳方艙醫院的治癒患者向醫務人員表示感謝並告別​。
  • 黃鶴方艙、長徵方艙…武漢新一批方艙醫院建成
    按照市指揮部統一部署,最新一批方艙醫院多選址於工業廠房、物流倉庫、客運站等。  漢口北方艙醫院 床位1956張  2月24日下午,由武漢城投建設的漢口北方艙醫院全面完工、驗收移交,新增床位1956張。漢口北方艙醫院由漢口北交通總站一層改建而來,總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
  • 陽西總醫院援鄂隊員羅濃偉:從首個入艙到休艙,130多名病患全部康復...
    編者按:3月7日,陽西首批援鄂隊員、陽西總醫院綜合內科副主任羅濃偉所在的武漢客廳方艙醫院休艙,3月10日,武漢所有方艙醫院全部休艙,圓滿完成了歷史使命。3月12日,記者連線採訪到羅濃偉和他的戰友,走近這一個月以來他們在武漢的工作和生活,記錄他們的戰「疫」故事,以此向勇士們致敬。今天推出第一篇,敬請垂注。
  • 廣東援鄂戰隊 | 武漢客廳方艙醫院C艙關閉,送你一隻千紙鶴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是首批興建的「方艙醫院」之一,分為ABC三個艙,共有1461張床位。從東莞出發,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在這裡度過了20天的時間。
  • 河南醫療隊負責的武漢方艙醫院B艙關閉不再收治患者
    張若石表示,河南不僅在省內的疫情救治戰場上取得了積極的成效,支援湖北醫療隊從武漢也傳來喜訊:我省第五批支援醫療隊負責的武漢青山區方艙醫院,由於新冠肺炎入院病人數減少,出院病人數增多,住院總人數整體下降。3月5日中午,青山方艙醫院B艙剩餘63名病人搬至A艙,B艙關閉不再收治患者。疫情向好的態勢進一步拓展。
  • 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領隊:武漢方艙醫院無醫護、工勤人員感染
    本文轉自【北京日報客戶端】;今天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方艙醫院集中收治工作情況。會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領隊、華山醫院副院長馬昕介紹,方艙醫院對於醫護人員而言是一個陌生的環境,沒有經驗,沒有預案,沒有教科書,需要不斷探索,總結經驗,去改建。他說,方艙醫院內風險最大的還是院內感染的控制。如武昌方艙醫院是洪山體育館改造過來的,院感流程根本沒有,需要像醫院那樣重新設置、改造。如傳染病醫院需要的三區、兩通道。
  • 來自武漢一線的報導|青山區方艙醫院合艙累計313人治癒出艙
    合艙任務完成後,醫護人員用手指拼出「V」和心形來慶祝合艙。仝麟龍攝  (河南日報記者 李鳳虎 楊曉東 劉曉波)武漢抗疫一線傳來好消息,3月5日上午,武漢市青山區方艙醫院A艙和B艙正式合艙,B艙關閉不再收治患者,155名患者集中在A艙進行診療。  據悉,自2月13日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正式進入武漢市青山區方艙醫院開展收治工作以來,截至3月4日,青山區方艙醫院累計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519人,出艙治癒患者313人。
  • ...山西省青年聯合會|武漢|方艙醫院|運城市中心醫院|姜旭
    姜旭1992年出生,中共預備黨員,2016年畢業於山西醫科大學,同年進入運城市中心醫院急診科工作,現任運城市中心醫院團委副書記、第十二屆山西省青聯委員、運城市中心醫院急診科護師。曾獲運城市中心醫院「最美護士」等稱號。「在今年援助武漢期間,我們絕大部分時間是在江漢方艙醫院工作。
  • ...我省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負責的武漢青山方艙醫院B艙關閉!
    3月6日,河南省年齡最小的新冠肺炎確診患兒出院。患兒2020年1月31日出生,出生5天後被確診為新冠肺炎。2月22日從信陽轉診至省兒童醫院,經全力救治,患兒治癒出院。「我們不僅在省內的疫情救治戰場上取得了積極的成效,援鄂醫療隊從武漢也傳來喜訊:我省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負責的武漢青山區方艙醫院,由於新冠肺炎入院病人數減少,出院病人數增多,住院總人數整體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