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上午,隨著武漢青山方艙醫院休艙,武漢14家方艙醫院中已有12家休艙。據國家衛健委介紹,3月10日左右武漢方艙醫院有望全部休艙。網友:早日關門大吉!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延伸閱讀:
「期待不戴口罩與你相聚」
7日下午2點,東西湖方艙醫院,廣播在清點患者床號。記者穿過三道單開門,進入方艙內部。轉去雷神山醫院的患者在此集中。4個小時前,最後一批25名患者治癒出艙。
「希望能快點健康回家。」64歲的患者李臘梅打扮得很精神,在醫護人員幫助下打包行李。「大家對我這麼照料,有些捨不得。」
9歲的俊葉2月19日和家人一起進艙,是艙內年齡最小的患者。「在這吃得蠻好,今天大人好像比平時開心一點。」俊葉說。
3月1日,C區床位清空。5天後,A區剩餘20名患者轉到B區,清艙節奏加快。「看到病人好轉是最開心的事。」現場一位醫護人員說。
據了解,東西湖方艙2月7日開艙,累計收治患者1760人,治癒患者868人。
寧夏援鄂護理醫療隊護士侯月珍說,前兩天治癒出艙的患者黃玲已經成了她的姐妹。「黃玲和丈夫、女兒分住在方艙不同區,身體難受、心裡牽掛,剛來時總偷偷流眼淚,我就多關心多安慰她」。黃玲是武漢最早搶救新冠肺炎患者的醫護人員之一。沒多久,侯月珍就接到了黃玲的報喜微信,「轉陰了,期待不戴口罩與你相聚。」
下午4點26分,記者收到方艙民警楊艾兵的微信,「我們到了。」方艙剩餘59名患者已經轉往雷神山醫院。楊艾兵負責1號車患者,「比平時更忙,但心裡高興。」
隨著最後一批患者康復出院,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正式休艙。休艙後,醫務人員在艙前合影留念。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24歲的楊艾兵是武漢市公安局東西湖區分局巡警大隊的輔警,2月25日作為第二批執勤警力進入方艙輪換。他對一位陳姓患者印象深刻,「他拉著我的手說『你們對我真好』,但我們只是做了件小事」。楊艾兵了解到這名患者有糖尿病不能吃甜食,就及時為他更換食譜,並統計了艙內哪些患者有特殊飲食需求。
負責護送患者的方艙護理部人員張小敏,正和雷神山醫院的工作人員交接轉院事宜。「第一批入住患者名單就是我整理的,要有始有終。」張小敏是中南醫院的一名護士,開艙第一天從下午4點忙到第二天凌晨3點,一個月來已經參與過2次大批量患者轉運工作。「相處久了和患者很親近,他們平安,我才放心。」她說。
艙外,藥房的醫護人員正在對醫療物資進行最後一輪盤存,要在休艙前完成這項工作。「我們2月4日就進艙了。」26歲的劉朋說,很長一段時間,要從早上8點忙到深夜2點,「來了就要幹好」。
方艙門口搭建的帳篷前,標註著「護理部」「院感部」等,其中有一間叫「指揮部」,3月8日上午,方艙各部門負責人在此例行開了晨會,出艙患者的情況跟進與後續工作部署,一步都不能落下。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人民日報 央視新聞
流程編輯: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