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王勝男)遭受疫情重創的旅遊業在7月迎來重大利好——跨省遊恢復,這也被業內看作重要的行業重啟信號。跨省遊恢復近一個月,市場恢復如何,景區是怎麼應對的,旅遊業的春天是否已經來了,立足當下,人們對旅遊市場的下半年乃至未來又有什麼願景和期待?8月8日,烏鎮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姚潔在新京報夏季峰會旅遊分論壇上,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烏鎮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姚潔。
遊客對品質化、個性化的要求越來越高
對旅遊行業同仁來講,恢復跨省遊是信心的提振。同時,疫情對人們出遊觀念的影響,也導致了整個行業的變化。遊客更關心安全、健康、環保、休閒,所以市場對於親子遊、私家團、精品小團的需求會越來越多,同時對景區線下「安心化服務」的要求更高。
以烏鎮景區為例,嚴格按照要求進行防控,推出「安心遊」「安心住」等,做了大量工作為遊客營造一個安全、有序的環境。比如全方位的消毒,除了常規的全域消毒,還在公共區域以及客房增加了消毒用品,包括房卡也是經過消毒櫃徹底消毒之後再交給遊客;另外,健康碼查驗、自動測溫儀,增加餐廳公筷、公勺供應,都已經成為景區恢復開放以來的常態化工作。
隨著遊客對品質化、個性化的要求越來越高,我認為像烏鎮和古北水鎮這樣有一套標準化管理體系的旅遊目的地是有優勢的。從遊覽、住宿到餐飲,事無巨細,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進行規範和管理,比如番茄炒蛋規定必須是四個雞蛋三個番茄,紅燒肉的肉要有多少分量也有明確規定,價格更是公開透明,可以讓消費者放心消費。對於烏鎮和古北水鎮來說,我們的服務宗旨是把最大的善意釋放給每一位遊客,所以也希望把最有品質的產品、最好的體驗提供給每一位遊客,讓遊客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這是我們當下一直在研究的重點。
90後出遊比例提高,關注新生代文旅市場
疫情對於旅遊目的地來說,危與機並存,交通發達的沿海地區和內陸交通便捷區域的旅遊目的地會更受到遊客青睞。比如烏鎮和古北水鎮都地處城市周邊,不管是乘坐高鐵、飛機,還是自駕都能方便到達。另外,特色酒店是一部分遊客出遊的目的地和動力,對於我們來說,景區內有很多環境非常好或者體驗感非常好的酒店,也會受到青睞。
同時,90後旅遊出行的佔比在加大,90後主導的新生代文旅消費也帶來了新主題、新細分的市場。90後的消費習慣、消費關注點以及對體驗和個性化的要求,不同於以往的旅遊團體,所以「後疫情」時代旅遊產品的策劃也需要多關注新生代文旅市場。比如我們在推出暑期親子遊的同時,也推出了畢業季產品。與此同時,今年夏天烏鎮推出了如意橋夜市,迎合當下年輕人的需求。
對於旅遊旺季的期待,對於我們來說暑期就是旺季,雖然暑期旅遊市場相比之前有了一定回暖,但和往年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我們對未來很有信心,如果下半年國內疫情穩定,旅遊行業整體環境還是向好的,我們抱有很大希望。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已經成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旅遊市場會迎來春天,只是可能需要一個緩慢的回升過程,不會短時間內暴髮式反彈。
電子化、網絡化的傳播進程加快
疫情期間,我們在直播渠道取得了不錯的帶貨成果,消費格局改變的背後,其實是技術的迭代。比如營銷體系的變化,以往我們主要和旅行社、OTA合作,但在疫情發生後,我們發現電子化、網絡化的傳播方式和進程在加快,例如直播、社交媒體、網紅帶貨達人的快速發展,是我們此前未能預料的。
隨著跨省遊恢復,線下預訂的比例會逐漸回升,但疫情帶來的消費習慣改變已經悄然發生,人們可能會逐漸習慣網上預訂的模式,也會在看到一些性價比較高的旅遊產品時「囤貨」,即時進行旅遊決策。電子化、網絡化的傳播方式進程加快,也給烏鎮和古北水鎮也帶來了一些轉變,比如接觸直播帶貨、小視頻帶貨以及自媒體帶貨等方式,不斷調整策略。
在很多人眼中,做旅遊就是「割韭菜」,但我並不這麼認為。我在烏鎮旅遊做了20年,從來不以「割韭菜」的心態對待遊客,我們重視運營、重視品質,慢工出細活,將旅遊做到專業、極致,我們的服務理念是「將最大的善意釋放給遊客」,所有的產品、設計、服務都會圍繞遊客,我們總裁也一直要求團隊要居安思危,有時代的危機感,要有不斷蛻變創新的勇氣和能力。對於旅遊市場的未來,我們仍然非常有信心和期待,也願意與旅遊同仁們共同繼續深耕旅遊服務行業,共同迎接「春天」到來。
新京報記者 王勝男
編輯 李錚 校對 陳荻雁
圖片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