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媽祖廟

2020-12-14 華夏經緯網

   媽祖是宋代福建的莆田人,名叫林默。據宋代史料記載,林默平素急公好義,尤其熱心扶危濟困,救助海難,受到人們敬重。她28歲時有一次為救海難而捐軀,鄉親們在島嶼上給她修建了一座廟宇奉祀。天長日久,林默逐漸演變成了人們心目中的「護海女神」。

  中國沿海各地的漁民和航海者都把媽祖奉為海上保護神,在中國綿長的海岸線上,北起丹東、秦皇島、天津、煙臺,南到上海、寧波、福州、廈門、廣州、以及香港、澳門、臺灣等地,都建有天后宮。隨著海外交通的發展,華僑的外出謀生,媽祖信仰也帶到世界各地。據統計,如今世界上有媽祖信眾近2億,媽祖廟近5000座,光臺灣島較有規模的媽祖廟就有800多座。

  在遍布中國沿海各省市和港、澳、臺地區乃至世界各地的媽祖廟中,福建莆田湄洲祖廟、天津天后宮和臺灣北港朝天宮最具代表性,被世人稱為世界三大媽祖廟。其中湄州祖廟是世界上年代最早的媽祖廟,天津天后宮是世界第二大媽祖廟,北港朝天宮則是目前臺灣香火最旺的天后廟,號稱臺灣媽祖的「總廟」。

  好,音樂之後,我來給大家詳細介紹這三大媽祖廟。

  先來說說福建湄洲媽祖廟。湄州祖廟是世界上年代最早的媽祖廟,建於宋初,開始僅「落落數椽」,名叫「神女祠」,經過多次修建、擴建才形成現在的規模。

  近十年來,湄洲媽祖廟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復興建,不但重顯光彩,而且更加富麗堂皇。目前祖廟建築群以前殿為中軸線,依山勢而建,形成了縱深三百米,高差四十多米的主廟道,從莊嚴的山門,高大的儀門到正殿,由323級臺階連綴兩旁的各組建築,氣勢不凡。在祖廟山頂,還建有14米高的巨型媽祖石雕塑像,面向大海,栩栩如生。佇立山頂,極目遠眺,山海茫茫,水天一色;回望山下整個廟群盡收眼底,構成了一幅瑰麗壯美的山水畫。

  在媽祖廟附近,有「升天古蹟」、「觀瀾」石、「媽祖鏡」、「潮音洞」等景觀,廟裡還有重修碑記、御賜金璽、御賜匾額等文物。

  湄洲媽祖廟現在已經成為臺灣同胞尋根謁祖和朝拜媽祖的聖地。每到媽祖的誕生日和羽化日,臺灣同胞如潮水一般湧到湄洲,他們不顧勞頓,不管風雨,爭著向媽祖金身獻上第一炷香,爭著點燃第一掛鞭炮,爭著第一個向媽祖訴說自己美好的心願。每年都要來祭拜媽祖的臺灣北港朝天宮董事長曾蔡美佐意味深長地說:

  「兩岸是同祖同語言的,又是同信仰的,所以希望媽祖來扮演和平女神」。

  下面來說說天津天后宮。天津天后宮地處中國北方,是世界第二大媽祖廟

  深受海內外媽祖信眾的敬仰。始建於元朝泰定三年(一三二六年)的天津天后宮,它的歷史比天津設衛建城還早七十八年,所以有「先有天后宮,後有天津城」一說。

  天津天后宮位於天津舊城東門外海河三岔河口西岸,現在的南開區宮南大街北端(即古文化街),坐東朝西,佔地5352平方米,是天津市區最古老的建築群體。從東至西由戲樓、幡杆、山門、牌坊、前殿、正殿、尾殿、藏經閣、啟聖祠、鐘鼓樓、張仙閣和四座配殿組成。山門前還引人注目地擺放了一對從福建莆田定製的銅麒麟。

  去年(2004年),福建湄州祖廟特別向裝修一新的天津天后宮捐贈了「河海尊親」匾額。這個牌匾的寓意很深,我們來聽聽天津天后宮民俗博物館館長蔡長奎的介紹:

  「河海尊親,福建祖廟在海邊上,天后宮在海河三叉河口,河海兩地的關係點出來了,反過來看還有'親尊海河『,又體現了福建祖廟對天津天后宮和天津人民的情誼。」

  最後給大家介紹位於臺灣雲林的北港朝天宮。臺灣島有三分之二的人信仰媽祖,北港朝天宮是臺灣規模最大、香火最盛的媽祖廟,也是全臺媽祖信徒的聖地,每年有百萬香客前來朝聖。

  臺灣北港朝天宮幹事洪仁智介紹說:

  「朝天宮的歷史從(莆田湄洲島的朝天閣)樹壁和尚在公元1694年請了一尊媽祖(神像)到笨港,就是現在的北港,已經300百多年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建築規模是清朝光緒34年最後一次大整修。這裡的石牆目前是全臺灣唯一(保留)這麼完整的石牆,外面有四尊四海龍王,也是我們媽祖廟唯一有的一種造型。」

  北港朝天宮佔地達2000平方米,除正殿外,前有毓麟宮,後為雙公廟,還有聚奎閣,凌虛殿,文昌廟,三界公祠等,形成龐大而嚴整的廟宇,稱冠全臺。廟中有30多尊媽祖分身像,正中的「天上聖母」兩側有千裡眼、順風耳二神像,襄助媽祖神「眼觀四海」、「耳聽重洋」。北港朝天宮後殿很有特色,主祀媽祖的父母兄姐,一家皆神,集聚一堂。殿前石柱有副對聯:朝感聖母封贈父母;天嘉後德榮及姐兄。

  每年媽祖誕辰,這裡是全臺灣祭典的中心。從正月十五日起,便有香客自各縣市遠道而來,直至三月底達到最高潮,這期間擁入北港的香客多達50多萬人,年年如此。媽祖誕辰前數日,民間祭神隊伍遊行不斷,鑼鼓喧天,整個北港,瀰漫著香火煙霧。各地來向媽祖拜壽的大大小小神佛坐在神轎裡,由信徒扛著擠向朝天宮,到處都是持香禱拜的人們,人稱這是臺灣最大的祭神奇觀。

  好了,聽眾朋友,世界三大媽祖廟就介紹到這裡,這次的《閩江茶座》節目到這裡就結束了,歡迎你下周的同一時間繼續到《閩江茶座》來作客。

來源:南京龍虎網

相關焦點

  • 澳門媽祖廟的由來
    由於早期澳門居民多以打魚為生了故對漁民的守護神媽祖特別崇敬。在這塊面積僅23平方公裡的彈丸之地,居然建有20多座媽祖廟,其中最古老的己有 500多年歷史,也是當今澳門歷史最悠久的廟宇。相傳宋代孝女27歲的林默娘,福建省莆田縣人。
  • 青島媽祖文化聯誼會王哥莊媽祖廟舉行祭奠儀式
    文/半島記者 李曉哲  圖/半島記者 張偉 報導  半島都市報10月9日訊 農曆九月初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敬老日,也是媽祖羽化升天1029周年的日子,當天上午,青島市媽祖文化聯誼會在嶗山區王哥莊街道港東社區媽祖廟舉行了媽祖祭典儀式。
  • 澳門紀行——媽祖廟印象
    澳門媽閣廟為澳門最著名的名勝古蹟之一,初建於明弘治元年 (1488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是澳門三大古剎(媽閣廟、觀音堂、蓮峰廟)中歷史最悠久的。廟內主要供奉道教女仙媽祖,又稱「天后娘娘」、「天妃娘娘」,人稱能預言吉兇,常於海上幫助商人和漁人化險為夷,消災解難,於是福建人與當地人商議在現址立廟祀奉。
  • 世界上3000多座媽祖廟的祖廟,湄洲島媽祖祖廟
    媽祖祖廟景區是去福建莆田市湄洲島旅遊的一個最重要的景點,媽祖祖廟景區比較大,位於湄洲島北部的山上,有新老兩個祖廟,其裝飾是非常的金壁輝煌,人氣非常的旺。有著「南國蓬萊」之稱的湄洲島,是第一次接觸媽祖文化,在湄洲島參觀了有2億媽祖信眾信仰的媽祖祖廟。
  • 天津媽祖廟舉行春祭大典
    天津媽祖廟舉行春祭大典 Goddess Mazu ceremony held in Tianjin The annual more>>   中新社天津2月3日電 (記者 田齊)一年一度的天津媽祖廟春祭大典暨傳統文化廟會3日在天津天后宮舉行
  • 澳門媽祖廟簡介
    已有逾500年歷史的媽閣廟,是澳門三大古剎(媽閣廟、觀音堂、蓮峰廟)中歷史最悠久的。   媽閣廟原稱媽祖閣,俗稱天后廟。整座廟宇包括石殿、大殿、弘仁殿和觀音閣4座主要建築。  1998年10月28日,在澳門最高點,路環島的疊石塘山頂,又落成了全世界最高的媽祖雕像,其設計者為澳門的中國畫院院長梁晚平,雕像高19.99米,象徵澳門1999年12月20日重回祖國懷抱。這尊媽祖雕像由120塊漢白玉石相嵌而成,其中媽祖臉部由一塊完整的漢白玉石雕刻而成。媽祖雕像重達500多噸,全身晶瑩潔白,而容顏慈祥溫和,遠眺澳門海面,猶如時刻深情地關注著澳門。
  • 【媽祖】 鳳山媽祖廟祭典民俗
    幾百年前,閩籍漁民飄洋過海捕撈,帶著媽祖保護神飄泊到鳳山(原為海中之島)開基創業,並建立媽祖廟。清康熙解除海禁,汕尾港得到極大發展,出現「舟楫雲屯、商旅雨集」之興旺景象,鳳山祖廟也因此於乾隆壬戌年(1742)得以擴建。整座廟宇採用粵東建築風格的三進兩院布局,面闊三間,風火式山牆,硬山頂,主體建築面積840平方米。一時成為汕尾港商貿往來、貨物集散、文化交流、民俗活動的場所。
  • 臺灣媽祖廟
    據統計,至1930年末,臺灣媽祖廟有335座;1954年增至384座;據《臺灣地區神明的由來》一書說,臺灣民間祀奉天上聖母為神的寺廟,已經超過900可見,臺灣媽祖廟自清代以後勤部不斷增加,且幾經修建,規模日益壯觀。現澎湖馬公鎮的「提標館」是所有臺灣媽祖廟中最早的一座。
  • 在臺灣的媽祖廟
    人稱為海峽女神的媽祖,自宋代以後百姓對她的賢德極其崇敬,立廟奉祀。隨之歷代帝皇逐步敕封為「天妃」「天后」「天上聖母」。在碧波環繞的臺灣島,隨處可見媽祖廟,計有四百多座之多。這裡介紹一些比較著名的媽祖廟,從中可知媽祖在臺灣人民心中的地位。
  • 詔安三溪媽祖廟
    三溪是溪雅村的一個自然村,聽說村裡有座幾百年歷史的媽祖廟,筆者特地前往採風。 站在溪岸兩根龍柱之間往溪岸內側望,三溪媽祖廟展現在眼前,它坐東朝西,面前有一個幾百平方米的大寬埕,媽祖廟的左前側還有一座大戲臺,戲臺坐南向北,建得雄偉壯觀,戲臺前上空掛著綴滿各色三角形小旗子的彩帶。
  • 瀋陽天后宮:中國最北的媽祖廟
    ,卻改變不了它曾經是中國最北媽祖廟的地位。當年(公元987年),鄉親們便在湄州島上建立起一座通賢靈女廟,稱林默姑娘為通賢靈女,以緬懷、紀念。這座通賢靈女廟,即今天的湄州媽祖祖廟,世界上第一座祭祀媽祖林默的廟宇。
  • 世界各地媽祖廟同時鳴鐘祝賀媽祖信俗申遺成功
    10月26日(農曆九月初九)是媽祖羽化升天紀念日,分布於世界各地的媽祖宮廟響應福建湄洲媽祖祖廟的倡議,同時鳴和平鍾81響,表達對媽祖信俗成功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祝福,傳達期盼世界永久和平的美好心願。   26日上午9時9分,湄洲媽祖祖廟董事長林金榜身著祭祀禮服在祖廟鐘樓上拉起繫著紅布條的鐘錘敲響和平鍾。
  • 蓋一座媽祖廟
    廟首們看到陳進國「世界宗教研究所」的名片後,想著他應該能夠幫上陳坂宮。李文峰希望能夠做大陳坂宮,但現實情況是,陳坂宮香火不旺、化緣困難,維持自身運作尚且不易,更別提為村民多做善事。陳進國想了一想,提出一個建議:在廟右側興建一個戶外的關帝聖像。關帝聖君既是武財神,也是忠義的象徵。在泉州地區,關帝聖像的香火非常之旺,也許這樣能夠吸引人們的香火錢。
  • 石獅大墜島復建媽祖廟 傳承行善濟世媽祖文化
    石獅大墜島復建媽祖廟 傳承行善濟世媽祖文化 qz.fjsen.com 2013-04-13 08:33  佔婷 李國宏 王麗珍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 臺灣有人稱媽祖是「國民黨統治臺灣的工具」 網友怒了:那媽祖廟也是黨產了?
    一路上超過百萬民眾對媽祖頂禮膜拜,虔誠之心溢於言表。而這有「三月瘋媽祖」之稱的盛事,也被譽為世界三大宗教活動之一。不過有島內一家網絡媒體《報橘》卻刊文「【歷史解密】媽祖信仰在臺灣爆紅的原因:國民黨拿來統治臺灣島民的最好工具」,指出「日本時代」幾乎沒蓋新的媽祖廟,但「國民黨被趕來臺灣之後呈現爆炸性的發展,如今數以千計」。並指「國民黨據臺」後,媽祖成了騙臺灣人最重要的活招牌。
  • 我國三大媽祖廟之一天津天后宮免費開放
    天后宮也是天津市區現存最古老的廟宇,與福建莆田湄洲媽祖廟、臺灣北港朝大宮並列為我國三大媽祖廟。    據了解,天后宮內目前新建有18間仿古作坊,引進了天津「泥人張」「風箏魏」「楊柳青年畫」「內畫」「糖畫」「蛋殼雕」「刻瓷」等18項天津精品民間藝術陳列,民間藝術傳承人還在作坊內現場為遊人表演民間藝術品的製作過程。
  • 蓋一座媽祖廟 正午
    他們頗為自豪地介紹說,這一石像是廟首們主導修建的,修建聖像的那一年,外碧村的新生兒幾乎都是男丁。他們說,這是送子觀音的神佑。陳進國又跟隨他們參觀了宮廟的後面,過去那裡曾經是一條很深的山溝,龍門灘四級水電站的興建,改變了這裡的地形地貌,山溝被填平,成了一大片空地。 天色漸暗,陳進國留下一張帶有「世界宗教研究所」字樣的名片,匆匆告別。
  • 世界上第一座媽祖廟,到底藏著怎樣的風景?
    湄洲祖廟建築群航拍圖寢殿原為正殿,位於祖廟山的西北角,建於宋雍熙四年(987年),為世界上第一座媽祖廟。最初只是「落落數椽」的神女廟。湄洲祖廟金身媽祖媽祖金身所到之處,萬人空巷。信眾們為了一睹媽祖金身的神採,觸摸一下鑾駕,常常將護駕隊伍圍得水洩不通。媒介稱湄洲媽祖「千年走一回」是「世界之最」的跨世紀之旅。
  • 海上女神的殿堂——汕尾媽祖廟
    媽祖,又稱天后、天妃、娘媽等,是東南沿海地區歷代漁民、船工、商客、海員共同信奉的神祗,據史料記載,媽祖的原名為林默,小名默娘,故又稱林默娘,誕生於宋建隆元年(960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她的一生熱愛勞動、熱愛人民、見義勇為、扶危濟困,深受百姓愛戴,媽祖的信眾遍布世界各地
  • 日本東京媽祖廟信眾赴「媽祖故裡」湄洲島進香
    日本東京媽祖廟信眾赴「媽祖故裡」湄洲島進香 2018-10-2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東京媽祖廟代表連昭惠女士率隊一行到訪福建湄洲媽祖祖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