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三大媽祖廟之一天津天后宮免費開放

2021-01-10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天津8月12日專電(記者周潤健)記者12日從天津市南開區政府獲悉,從8月12日起,天津天后宮暨天津民俗博物館全年向海內外遊客免費開放。

    天后宮始建於元代,因為皇帝下令建造,所以名為「敕建天后宮」,至今已有700年的歷史,民間素有「先有天后宮,後有天津衛」的說法。

    天后宮也是天津市區現存最古老的廟宇,與福建莆田湄洲媽祖廟、臺灣北港朝大宮並列為我國三大媽祖廟。

    據了解,天后宮內目前新建有18間仿古作坊,引進了天津「泥人張」「風箏魏」「楊柳青年畫」「內畫」「糖畫」「蛋殼雕」「刻瓷」等18項天津精品民間藝術陳列,民間藝術傳承人還在作坊內現場為遊人表演民間藝術品的製作過程。

    據介紹,天后宮免費開放之後,將堅持全年開放,並在重要節日舉行大型民俗文化活動。(完) 

相關焦點

  • 天津天后宮今起免費開放
    本報訊 (記者張連傑)本市南開區文化和旅遊局昨天宣布,從今天起,天津天后宮暨天津民俗博物館全年向海內外遊客免費開放。  媽祖是宋代福建莆田人,名叫林默。據宋代史料記載,林默平素急公好義,尤其熱心扶危濟困,救助海難,受到人們敬重。
  • 天津天后宮原名天妃宮俗稱娘娘宮,也是現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
    天妃宮,俗稱娘娘宮,歷經多次重修,是天津市區最古老的建築群,也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宗教建築。該建築群是中國三大天后宮之一,也是現存年代最早的天后宮之一。天后宮的主要功能是企求航海安全,是歷代海祭中心,也是古代船工海員娛樂聚會的場所,除了舉行隆重祭祀海神天后的儀式外,還經常有各種中國特色的酬神演出。據說在每年農曆3月23日為天后媽祖的誕辰,這裡經常舉辦民間花會,吸引了很多遊人。
  • 北方媽祖文化中心——天津天后宮
    天津天后宮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媽祖廟之一,也是天津最古老的建築群,成為天津文化的發祥地和天津城市發展的歷史見證。「先有天后宮,後有天津衛」之語家喻戶曉,反映了天后宮早於天津設衛建城一百多年的事實,揭示出媽祖文化與天津的深厚淵源。作為媽祖第一官廟,天津天后宮的影響力輻射南北,延及內陸省份,它與福建湄洲媽祖廟、臺灣北港朝天宮並列為我國三大媽祖廟。
  • 天津天后宮媽祖匯親 牽起兩岸媽祖緣
    「兩岸媽祖緣」文化交流活動,其中天津市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舉辦2019年天津媽祖匯親,來臺至大甲鎮瀾宮、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等11座宮廟匯親,並首度恭請天津天后宮5尊媽祖神像來臺,於6月8日法駕佛陀紀念館匯親,共同為大眾祈福。世界三大媽祖廟之一的天津天后宮2015年參加在佛館舉辦的世界神明聯誼會,並將一尊媽祖像捐贈給佛光山,供奉在佛陀紀念館問道堂。
  • 天津天后宮舉行媽祖誕辰1059周年慶典活動
    天津在線訊:(特約記者 李衛國) 4月27日上午,為進一步弘揚媽祖文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中華美德,凝聚民族精神,傳播津域民俗。天津天后宮舉行媽祖誕辰1059周年慶典,有著津味文化的天后誕辰祭拜活動在天后宮正殿月臺隆重舉行。
  • 世界三大媽祖廟
    在遍布中國沿海各省市和港、澳、臺地區乃至世界各地的媽祖廟中,福建莆田湄洲祖廟、天津天后宮和臺灣北港朝天宮最具代表性,被世人稱為世界三大媽祖廟。其中湄州祖廟是世界上年代最早的媽祖廟,天津天后宮是世界第二大媽祖廟,北港朝天宮則是目前臺灣香火最旺的天后廟,號稱臺灣媽祖的「總廟」。   好,音樂之後,我來給大家詳細介紹這三大媽祖廟。
  • 天津媽祖廟舉行春祭大典
    天津媽祖廟舉行春祭大典 Goddess Mazu ceremony held in Tianjin The annual more>>   中新社天津2月3日電 (記者 田齊)一年一度的天津媽祖廟春祭大典暨傳統文化廟會3日在天津天后宮舉行
  • 天津源頭:天后宮
    早在元朝泰定三年(1326年),在海河和北運河的三岔口就建成了北方最早的祭祀媽祖的廟宇。至於有天津這名字,那已經過了78年,是改朝換代後大明朝的事了,所以老話說「先有天后宮,後有天津衛」。天后宮裡供奉的是船家、漁民、或水上商旅人士共同信奉的媽祖娘娘。
  • 遊泉州天后宮,看最大媽祖廟,這裡免費不要票
    作為沿海城市保留下來的傳統,城內有很多的媽祖信徒。泉州的天后宮就是海內外規模最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每年來這裡既是媽祖的人絡繹不絕。在一些特殊的節日裡,這裡更是人潮湧動,場面蔚為壯觀。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媽祖廟的門票是免費的,來這裡旅遊的小夥伴一定不要錯過哦。
  • 臺灣北港朝天宮媽祖廟將組團赴天津朝拜天后宮
    中新社香港三月二十一日電臺北消息:在兩岸宗教參訪熱潮下,臺灣雲林縣北港朝天宮媽祖廟董事會應天津市有關部門邀請,將組團於四月十八日赴天津市朝拜中國最古老的天后宮,並參加當地舉辦的文化節慶活動。  據「中央社」今日報導,這趟媽祖文化之旅是北港媽祖首次出遠門到大陸,也是訪問人數最多的一次,預計經香港轉往天津。
  • 媽祖文化兩地觀——兩岸記者走進天津天后宮
    天津天后宮內景。天津天后宮媽祖廟在沿海地區廣泛分布,而天津之所以有一座敕建天后宮,得於天津特定的地理因素。天津得名於「天子津渡」,可見天津的位置一直與水系有關。天津既有沿海港口,又有內陸的海河與京杭大運河,水系發達。宋元以來,天津是海運漕糧的終點,也是轉入內河裝卸漕糧的碼頭。
  • 廣東南沙天后宮 媽祖誕辰廟慶人山人海(圖)
    連日來媽祖誕辰慶典,南沙天后宮廟前擠滿臺商及參拜的信徒。苗君平/攝影(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4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昨天是媽祖誕辰,廣東南沙天后宮每年一度的媽祖文化旅遊節達到高潮,連日來中山勝母宮和東莞朝安宮等千名臺商
  • 我國現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 泉州天后宮
    泉州天后宮是我國現存建築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年代最早的媽祖廟。泉州天后宮始建宋慶元二年(公元1196年),媽祖因被引進至海外交通貿易繁盛的泉州港,成為泉州海神,並因漕運及海外交通的發展,成為全國性海神並遠播海外,所建廟宇是海內外同類建築中禮制規格最高。
  • 津味民俗文化 弘揚媽祖大愛精神 畫冊《天津天后宮過大年》面世
    天津在線訊:(李衛國攝影報導)為紀念媽祖誕辰1060周年,展示津味民俗文化,弘揚媽祖大愛精神,天津民俗博物館等單位精心製作的大型畫冊《天津天后宮過大年》面世。天津天后宮建於1326年(元泰定三年),天津人俗稱娘娘宮,是天津市區最古老的建築群,也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每年媽祖誕辰日,以天后宮為中心舉行大型民間慶典活動,形成了獨特的津味文化。天津的天后娘娘誕辰日(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所舉行的慶典儀式在清朝康熙四年(1665年),命名為「皇會」。
  • 臺灣大甲媽祖分靈將進駐天津天后宮
    華夏經緯網7月30日訊:據新華網報導,臺灣臺中縣大甲鎮瀾宮約500人,將應邀於9月下旬前往天津參加媽祖文化旅遊節,同時恭送大甲媽祖分靈進駐天津天后宮神殿。     擁有近700年歷史的天津天后宮,近年展開修復工程。計劃在今年9月25日修復完成之日,舉辦盛大的媽祖文化旅遊節。臺中大甲鎮瀾宮將恭送一尊大甲媽祖分靈進駐鎮神殿。
  • 海口天后宮裡文物展,鎮廟之寶在這裡,媽祖其人
    天后宮又稱天妃廟、天后廟,始建於元代,原名環海坊,距今約有700多年的歷史,明清時期,紳士商人多次捐募款擴建和修繕天后宮,供養香火,祭祀拜謁,是那時海南島上頗具宏偉規模的一座媽祖廟。我們今天看到的天后宮,經過2013年的全面修繕,煥然一新,莊嚴大氣。
  • 南沙天后宮,廣東最大媽祖廟,感受媽祖文化,山與海的完美結合!
    沒錯,那就是廣州南沙天后宮。首先我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南沙天后宮位於大角山下,瀕臨珠江出海口的伶仃洋,依山傍水、鍾靈毓秀,依山而建,集北京故宮的建築風格與南京中山陵的建築氣勢於一體,是一個以媽祖文化為主題的景區。南沙天后宮是為了紀念媽祖林默而建的,是東南亞最大的媽祖廟,起規模是現今世界同類的媽祖廟建築之最,被譽為「天下天后第一宮」。
  • 臺灣最古老的媽祖廟——澎湖天后宮
    澎湖馬公鎮上的天后宮,可說是全臺灣最古老的媽祖廟,也是全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古蹟。據考,該廟建於明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萬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荷蘭海軍將領韋麻郎率艦侵入澎湖,在馬公島登陸,佔領媽祖宮。當時福建金門守將沈有容率所部趕來,諭荷人退出。
  • 天津濱海新區媽祖文化園免費開放啦!
    「先有天后宮,後有天津衛」,天津是一座因海運漕運而興起的城市,所以在天津人們供奉著媽祖,媽祖文化也得以代代相傳。坐落於中新天津生態城濱海旅遊區內的濱海媽祖文化園(全球最高媽祖聖像),近期對外開放啦!經過多年建設,終於可一看到廬山真面目了,想想就很激動呢!
  • 天津天后宮——面向海河建設,形成了天津最早的商業街區
    自古以來,天津便是在漕運和海運中孕育並不斷成長起來的,位於三岔河口的獨特地理位置,使天津成為京杭大運河京津冀段重要的一環。所謂「先有天后宮,後有天津衛」,一句俗語就道破了天后宮在天津城市發展中所起到的無可替代的作用,由此才書寫了「漕運龍頭」這麼多年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