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腳印化石是怎麼留下的?

2020-12-18 曉曉世界

旱季,饑渴難耐的你踉踉蹌蹌的走到最後的水潭邊,喝飽了一肚子汙水。身後的淤泥灘留下了一串難看的腳印。灼人的陽光沒用幾天就曬乾了你留下的足跡,而它的邊上,還有一堆紛亂的其他腳印。

替換高清大圖

旱季裡,恐龍走過露出的湖底,留下一串腳印

雨季,昔日的小水坑重現碧波萬傾。水面以下,沒羞沒臊的魚兒正在用生命進行群P。湖水裡漂浮的泥沙慢慢沉到水底,覆蓋了死去的魚群,還有你的腳印。

鄱陽湖為地質學家提供了一個研究湖平面快速變化的典型例子

時間就在這樣的枯洪循環中慢慢過去。你死於汙水坑的阿米巴蟲感染已經很多年了,湖泊卻還是那個湖——只是你的腳印已經被埋到沉積物深處。

五百萬年過去,湖泊還在,只是你的腳印已經在地下幾百米。又過了兩千五百萬年,湖泊終於不在了——它覺得自己缺鹽,一個猛子扎入地下,把自己變成了海……你的腳印現在埋得有點深,在一兩千米的地下,那一灘鬼才知道是泥還是砂的沉積物正在變成巖石。

一種地表沉降的作用機制,從a到b一般需要幾十、上百萬年

我們快進一下吧,要不然就太長了……一眨眼的功夫,一億年過去了。這個時間其實也不太長,但已經夠讓你當年喝水的地方抬升成陸地。又是一陣子混亂的褶皺造山,風化剝蝕什麼的,突然有一天,你的腳印露出來了。

一億年太久,只爭朝夕!

我們來好好看看這串腳印吧:它發育在一套灰黑色粉砂巖裡,地層產狀近直立。通過地層裡的其他化石,我們發現它形成於1.3億年前。地層形成於陸相湖泊環境,通過其他的沉積特徵判斷出半深湖的沉積特徵。而混亂的腳印和泥裂構造告訴我們,這個湖動不動就乾涸掉,氣候的變化有些劇烈。

這隻肉食性恐龍走進湖裡,在湖底淺黃色細砂堆積物上留下自己的足印,邊上是湖水湧動留下的波痕——另一種沉積巖層面構造,多指示淺水;本土與上面文字不對應,只是例子。

然後,我們拍了幾張照片就走了,用它灌水了幾個paper,講述了一個一億多年前的故事,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煙波浩瀚的湖泊遭遇乾旱事件,萎縮成一個渾濁不堪的小水窪,原本位於幾十米深湖底的半深湖灰黑色粉砂沉積物暴露地表。恐龍走過暴露在外的半深湖沉積物,喝了一口水。半深湖沉積物上的腳印和泥裂構造,成為低水位的證據。

吹了個牛

旱季結束,湖平面緩慢回升,中間可能間隔一年,也可能間隔幾年。在這個過程裡,你的腳印上覆蓋了後續的深湖沉積物。先後的兩層沉積物之間並不絕對均勻,粒度和成分上的細微差異足以形成明顯的層面。於是,乾旱留下的證據被保存了下來。經過漫長的地質演變……(略)。又過了幾十年,你的腳印被私挖化石的販子破壞掉了……無他,技術太渣。

哦,這真是一個憂傷的故事,不是麼。

對了,我們管你叫做恐龍,你生活的年代叫做白堊紀。嗯。

所以,腳印化石大抵就是這樣形成的。

相關焦點

  • 揭秘:千萬年恐龍化石裡為何有人類腳印?
    【科技訊】11月10日消息,據媒體報導,近日科學家在研究這多年前就已出土的恐龍化石時有了新的發現。在恐龍骨架化石的旁邊,竟然發現了一個人的足跡。這也令科學家們對這具化石的真假產生了懷疑。
  • 承德避暑山莊發現恐龍腳印化石 皇家園林原是「侏羅紀公園」
    承德避暑山莊發現恐龍腳印化石  「承德避暑山莊裡發現恐龍化石了!」6日,北青報記者從河北省承德市文物局調研員周餘良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萬曉樵、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等專家處獲悉,科研人員近日在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的地面上發現了大量保存完好的侏羅紀恐龍足跡,對研究恐龍的演化和地球氣候變化有重要價值。
  • 這是科學家迄今發現的最小恐龍腳印:由麻雀大小的迅猛龍留下
    大多數情況下,當人們提到恐龍最先想到的肯定會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它擁有最大的足跡、是最大的陸生動物。但現在,古生物學家卻發現了另一個極端--最小的恐龍足跡,其可能來自於先前不為人知的一種迅猛龍(大小大概跟麻雀差不多)。
  • 1.3億年前的恐龍腳印 隱藏著大自然什麼秘密?
    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  留下腳印的恐龍連同那個遠古時代,究竟是怎樣的存在?透過1.3億年的腳印,我們能洞悉大自然的哪些秘密?4 昭覺三比羅嘎恐龍足跡化石點恐龍腳印如何形成化石  可以想像這樣一幅畫面:1.3億年前的一天,風和日麗,一隻恐龍從溼軟的河灘地走過,留下了一串腳印。
  • 關於恐龍化石的4個問題,你了解多少?
    通過化石,人們發現並了解了數千萬年前生活在地球上的恐龍,可以說恐龍化石給我們打開了一扇嶄新的世界大門。下面這4個關於恐龍化石的問題,你了解多少呢?1.為什麼古生物學家喜歡尋找恐龍的腳印化石?恐龍留下的腳印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源。比如,我們可以通過老虎留下的腳印來判斷老虎的體重、年齡等,我們也可以通過恐龍的腳印化石來判斷恐龍的體重、行走速度,以及是用兩隻腳走路還是4隻腳走路。2.恐龍蛋是如何變成化石的?當恐龍蛋被掩埋在泥沙或火山灰中後,經過歲月的洗禮,它們就可能變成化石。
  • 浙江自然博物館發現浙江省最早的恐龍足跡化石
    浙江省是恐龍化石最多的省份之一,已在18個縣市區發現恐龍骨骼、恐龍蛋和恐龍足跡化石,東陽市還被命名為恐龍之鄉。迄今以浙江省發現的恐龍化石命名的恐龍種類,有浙江吉蘭泰龍、麗水浙江龍、中國東陽龍、天台越龍和東陽盾龍等6種恐龍,此外還有恐龍化石正在鑑定研究中,不久就會有新種恐龍被命名。浙江省此前發現的恐龍化石都在白堊紀的中晚期,同位素測定年齡為距今1億年左右。
  • 有史以來最大的恐龍腳印,其長度達到1.7米,到底屬於什麼恐龍?
    而在探索過程中就發現了一個最大的恐龍腳印,而這個腳印及長度達到了1.7米。科學家表示,這是有史以來所發現的最大的恐龍腳印,那麼這樣的恐龍腳印究竟是什麼樣的恐龍留下的呢?它的體型是否也是恐龍之中最大的呢?
  • 傳了千百年的「李存孝打虎處」的虎爪腳印,竟是恐龍留下的
    在江蘇徐州新沂馬陵山景區裡,就有一處景點,裡面有一個「人足印」和「老虎爪印」,相傳就是李存孝跺腳陷石,單手倒提猛虎,搏鬥中留下的印記。那麼傳說是真實存在的嗎?近日,因為一個研二學生的好奇心,這個帶著古老傳說的腳印,引起了古生物學家、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網紅」科學家邢立達的關注,邢立達帶著團隊通過實地考察,最終揭開了這個腳印沉澱在歷史年輪裡的秘密。
  • 陝西發現巨大腳印,深入懸崖堅硬的巖石,到底是什麼生物留下的?
    在欄杆堡鎮邱井溝村發現神秘「大腳印」的兩個月之後,文物普查隊員又在該鎮李家南瓦村再次發現大量的恐龍三趾腳印化石。在該村旁一條小溝裡的一塊巨石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三趾腳印,這些化石腳印清晰可見,其數量有100多個,每個腳印大小相仿,長為12釐米,寬為10釐米,步長約52釐米。
  • 斯凱島發現1.7億年前的世界最大恐龍腳印:雷龍和霸王龍同族腳印
    據《每日郵報》4月3日報導,科學家在蘇格蘭斯凱島發現了近50個世界最大恐龍留下的腳印。這些在斯凱島頁巖中發現的利爪、三趾的食肉獸腳類恐龍和15米長蜥腳類恐龍的腳印,是1.7億年前在泥濘的淺瀉湖中留下的。
  • 陝西子洲縣的馬槽下發現雞爪印,專家看過說:這是鳥臀龍腳印化石
    陝西省歷來是文物大省,地下埋藏的文物可謂數不勝數,不過您可能不知道,其實陝西的地下除了人類留下的文物之外,還有另一個巨大的遠古寶藏,而這一切,都要從一方馬槽下的雞爪印說起。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正是因為這個動作,才令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只見馬槽底部居然有一個大號的「雞爪印」,他們迅速找到還在吃飯的教授,請求其辨認留下該腳印的動物物種。教授聽聞此事後,連忙放下碗筷趕來,他俯身查看眼前的馬槽,頓時感覺有些震驚。
  • 美科學家在阿拉斯加河岸發現大批恐龍足跡化石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世界新聞網」9月26日報導 美國阿拉斯加大學探險小組今年夏季在阿拉斯加州育康河 (Yukon River) 的巖石沿岸,發現數以千計的恐龍足跡化石。專家指出,如此大規模的發現,目前在全世界已十分罕見。
  • 蘇格蘭發現1.7億年前恐龍腳印
    科學家在蘇格蘭天空島(Isle of Skye)的頁巖上發現了幾十個恐龍留下的腳印。腳印呈現三趾,有利爪,據判斷,這些腳印是肉食恐龍和蜥腳類恐龍在1億7千萬年前留在泥濘的瀉湖中的。
  • 蘇格蘭發現世界最大恐龍的腳印
    中國日報網4月3日電(嚴玉潔)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4月3日報導,科學家近日在英國蘇格蘭天空島發現了世界最大恐龍的腳印,這些恐龍生活在距今1.7億年前。科學家在天空島的洩湖裡,發現了數十個早期蜥腳類恐龍的化石。這類恐龍至少長15米,重量超過10噸。與此同時,科學家們還在同一地點發現了獸腳類恐龍的腳印。
  • 北京:延慶恐龍大腳印完成大規模保育 部分「幻跡」變得肉眼可見
    延慶恐龍足跡化石保育將於今日完成主體工程。這是自2011年恐龍足跡化石被發現以來的首次大規模保育。通過保育,部分此前不確定的「大腳印」得以確認,恐龍「大腳印」的數量由170多個增加致185個,足跡化石也更堅固,部分「幻跡」變得清晰可見。  「大腳印」最淺僅幾毫米極易風化侵蝕  延慶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北京市西北部,總面積620.38平方公裡。
  • 重慶歌樂山發現大片恐龍腳印,為當時中國最兇猛肉食性恐龍
    攀巖愛好者在歌樂山峭壁上發現大片恐龍腳印,為1.9億年前中國最兇猛肉食性恐龍所留,填補亞洲卡巖塔足跡空白。想起魚肉鮮美的味道,它不禁加快腳步,一路小跑,在湖岸的潮溼泥地上留下了一串清晰的腳印。這一幕可能發生在1.9億多年前,侏羅紀早期,爬行動物和裸子植物的時代。那片湖泊如今變成了連綿的群山,而這隻恐龍的腳印,在地質運動之下穿越時光,定格在了山巖上。
  • 浙江義烏髮現距今近1億年的恐龍腳印化石群
    這一恐龍腳印化石群位於義烏市江東街道觀音塘村後巖頭山,後巖頭山面積約3萬平方米,在義烏市和東陽市的交界地帶,絕大部分由義烏管轄。2007年,化石群首次被發現。從2014年起,浙江自然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在這裡進行了細緻的調查。迄今為止,他們已經發現了20多處含有恐龍腳印化石的層位和80多處恐龍足跡。
  • 蘇格蘭現恐龍腳印 證明恐龍最早出現在2.3億年前
    蘇格蘭現恐龍腳印 證明恐龍最早出現在2.3億年前  Emma Chou • 2018-04-04 13:56:20 來源:前瞻網
  • 科普:你知道化石是怎麼形成的嗎?
    數百萬年以前,恐龍正過著像我們一樣的日常生活。突然有一天,它們的生活卻每況日下,過得越來越糟。直到其中一部分恐龍死後,其他恐龍來吃死掉的屍體,吃剩的皮和肉會逐漸腐爛,最後只留下一堆白骨,該骸骨很快就被泥土掩埋可了。經過數百萬年的時間,越來越多的土層覆蓋在上面,有泥土、沙礫甚至還有火山灰。這些土層會重重壓在骨架上方,而且部分殘骸會被壓碎。
  • 恐龍都有化石留下,人類始祖的化石為什麼至今未被找到?
    距今幾億年前的古生物化石都能夠順利出土,而我們能夠找到的距今最久遠的人類化石也只有幾百萬年,就連人類之前的地球霸主——恐龍,也留下了不少的化石,而人類的祖先究竟在哪裡?對此,科學家們給出了三種解釋。一是,化石的形成需要依靠外部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