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炮、外交、女人……拿什麼面對日軍暴行?這幾部電影各有答案

2020-12-16 老夫踩爛片

今天是2017年12月13日,80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軍攻佔中國南京,南京政府逃亡重慶,60餘萬南京軍民被侵略軍困在南京,面對殘暴的日軍。南京淪陷之後的幾個星期內,日本侵略軍犯下戰爭暴行,被稱為「南京大屠殺」。這次慘無人道的行動成為二戰歷史乃至人類歷史上最駭人聽聞的暴行,至今仍是國人心中揮之不去的傷痛歷史。

今天老夫給各位盤點幾部表現中國各族人民和日本侵略軍作戰的電影,在 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呼應各位反思戰爭,勿忘國恥。

No1.《金陵十三釵》

本片是北京新畫面影業於2011年出品的戰爭題材電影,改變自嚴歌苓的同名小說, 由著名導演張藝謀執導,克裡斯蒂安·貝爾、倪妮、佟大為、張歆怡等人聯袂出演。

該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南京淪陷後一個教堂裡互不相識的避難者身上發生的故事。其中一個美國人為救人而冒充神父,14個來此避難的風塵女子和一群女學生,以及一群殊死抵抗的軍人在日軍暴行面前為保護同胞而犧牲自我的故事讓觀眾為之動容。

本片在上映後獲得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並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在第六屆亞洲電影節和第二十一屆亞洲電影傳媒大獎評選中獲得多個獎項,叫好又叫座。片中偽裝神父的美國人所表現出的國際人道主義情懷讓人印象深刻,而那些為了保護同胞捨生取義的風塵女子更是讓人感動落淚。面對戰爭的鐵蹄,人性的光輝一面得以彰顯。豆瓣評分:8.0。

No.2《鬼子來了》

《鬼子來了》是華億影視和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於2000年推出的帶有喜劇色彩的戰爭題材電影,改編自尤鳳偉小說《生存》,有姜文自導自演。這部片子經過創作團隊的改編後和原著差別較大,講述二戰期間,中國華北一個村的村民受遊擊隊囑託看管日本俘虜,後經過一番折騰後把日本人送回軍營卻招來日軍進村屠殺的故事。

姜文在創作中力圖再現日軍暴行,發揮電影驚醒世人的作用。同時希望通過電影告訴日本觀眾要正面面對歷史不要否認。反映了一些中國人忍讓但堅韌不拔的民族性格。

本片在國內面臨修改的壓力。不過本片輾轉在歐美和日本等國發行。並在日本國內引發熱議。日本觀眾的反響強烈,讓日本觀眾看到了那場侵略戰爭的一些真相,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思。

不少日本老人在觀摩此片後驚呼「這到底是資料還是電影」。本片同時受到日本影評界的高度評價,對姜文作品的真實質感表示佩服。有影評人稱:這部片子作為被侵略國拍攝的電影,沒有簡單的把日軍形象醜化,非常難得。站在日本人的角度看,片中的日本軍人形象也顯得比較真實無可挑剔。並認為是值得每個日本國民觀看的電影。豆瓣評分:9.2。

No.3《東京審判》

本片是有中國導演高群書執導的一部再現二戰結束後,日軍戰犯在遠東國際法庭接受審判過程的歷史紀錄片。影片中的歷史人物由中國演員劉松仁、曾江、英達等人擔任。

影片講述的是1946年3月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開庭審判土肥原賢二等日本戰犯之際,中國人梅汝璈受命前往東京和英達飾演的倪徵燠共同代表正義一方,通過法律和外交的手段把日本戰犯送上絞刑架的過程。經過兩位中方代表的據理力爭最後以六比五的微弱優勢將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等人判處死刑。

本片是導演高群書的首部執導電影,並且是中國第一部完全用外語拍攝的影片。為了還原歷史的真相,導演和劇組主創人員查閱大量資料填充細節,最終保證了片中超過八成的臺詞都是歷史上真正的審判中出現的語言。導演曾表態,拍攝本片並不是想煽動中日人們對歷史的仇恨,而是希望將戰爭對人性的扭曲表現出來,從而激發人們去反思戰爭,避免戰爭。豆瓣評分:7.3。

No.4《賽德克巴萊》

本片是由臺灣導演魏德聖精心策劃十二年並擔任導演的作品,電影分為《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和《賽德克·巴萊(下):彩虹橋》兩部。電影投資、製作規模巨大,堪稱臺灣影史上的巔峰之作。本片由威視電影公司於2011年出品,2012年在國內上映。

兩部《賽德克巴萊》講述了一個連貫的故事,圍繞歷史上著名的「霧社事件」展開。中國的領土臺灣在《馬關條約》之後被割讓給日本,信仰太陽,崇拜櫻花的日本武士登陸臺灣後開始統治該島,臺灣的原住民當中有一支賽德克族,他們崇尚戰鬥、信仰「彩虹橋」而且極為驍勇善戰。故事就發生在臺灣的山地,而戰鬥就發生日本武士和賽德克族戰士之間。

片中的賽德克族人(包括男人、女人和孩子),不願接受日軍的統治,為了自由的生活,在明知與之一戰後必死的情況下,選擇戰鬥到最後一人。

尤其讓觀眾震撼的是,原住民僅僅用柴刀、獵槍、木棍和原始武器對抗日軍現代化部隊,在山上堅持抗爭一月有餘,最後女人和孩子為了不拖累丈夫戰鬥竟選擇集體自殺……之後賽德克的男人們也是站至最後一人流盡最後一滴血,全體英魂在「彩虹橋」於祖先相聚……

電影最後,日軍高級軍官視察戰場,正逢櫻花開放,在櫻花花瓣飄落的上中,他感慨日本武士以櫻花自比,認為櫻花在凋零時最為美麗,而武士也時在戰死之時最為美麗。但當今日本再無武士,反而是這山中滿族戰士為信仰而戰更配得上「武士」的敬稱。賽德克族因此一役幾乎損失殆盡,但逝去賽德克戰士的英勇之魂永存世間,即便是死敵亦念念不忘實在讓人感嘆!豆瓣評分:8.7。

這幾部電影雖然在沒有集中在南京大屠殺一個時間點,時間跨度上比較大,但是可以幫助我們從整個近現代的歷史角度了解中日兩國經歷的血與火的戰爭衝突。面對外族的侵略和踐踏,民族危亡之際的中國人用自己不同的方式,或浴血戰鬥、或通過外交手段捍衛正義、或犧牲小我保全大我,每一個人的選擇都是為了民族和國家的尊嚴和利益做出了最大的努力。身為80年後的觀眾,又能從這些影片中看出多少人性的陰暗和光輝呢?

最後還是呼應大家反思戰爭,願世界遠離戰爭,永遠和平。

相關焦點

  • 記錄日軍南京種種暴行 英國記者英文日記首次在渝披露
    這本日記裡到底記錄了日軍的哪些暴行?該書是全英文版,曾擔任兩年英文記者的本網記者,花了整整一天,從這本全英文書中梳理出了這些故事。據重慶圖書館專題文獻中心主任劉曉景介紹, 這本書和書中的內容都是首次向外界披露。「據目前了解,這種外國記者在抗戰時期所寫,記錄日軍罪行的外文原版著作館藏很少,這本書客觀、公正地記錄了抗戰時期日本人在中國的暴行,是難得的珍貴文獻史料。」       劉曉景說,去年底,一位加拿大學者來尋找二戰時期的資料,工作人員在整理書庫時,發現這本書有點破舊,準備拿出來修補。
  • 慘無人道的重慶大轟炸,日軍的暴行,十二張圖講述重慶人永遠的痛
    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侵華日軍對戰時首都重慶採取了長達五年的無差別轟炸,還使用了大量燃燒彈。1939年5月3日和4日重慶在日軍連續轟炸中,大火連燒兩日,市區上空煙霧瀰漫,二十萬市民無家可歸,被稱為「五三五四大轟炸」。重慶市民為了躲避日軍的轟炸,紛紛躲入防空洞中。
  • 張學友的六部經典電影,是歌神也是影帝,你看過幾部?
    張學友的六部經典電影,是歌神也是影帝,你看過幾部?上世紀90年代,流行著這樣一句話,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的歌聲,有風吹過的地方就有張學友的音樂迴蕩,這是大家對「歌神」張學友的評價,大家可能只注重歌神的音樂,卻忽略了他的演技,張學友的演技也是「影帝」級別的,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下張學友的經典電影,看看你都看過哪幾部!
  • 探訪河北梅花慘案遺址 血井"講述"日軍屠村暴行
    這些遺址碑文上記載的關於日軍屠殺村民的暴行,被「梅花慘案」的親歷者樊月香老人所證實。她指著血井旁邊的樹林說,當時樹上掛的都是頭顱,井裡都是死人。  【同期】(樊月香)(日軍)一進村雞犬不寧,見了狗也削了,見個人也削了,是個雞都殺了,孩子們就那麼挑了,大人割了打開膛,在這殺了都扔到這井裡了,井坑裡多半坑死人,在這樹尖還掛著五六個腦袋,這是三十六口墳,淨娘們和孩子,在這死的沒一個男的。  在梅花慘案紀念館裡,樊月香老人看著記錄著梅花慘案的一張張黑白照片顯得很激動。
  • 侵華日軍在山西的暴行
    原標題:侵華日軍在山西的暴行   太原會戰   1937年10月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下令調第14集團軍(衛立煌部)至忻口與日軍會戰。
  • 他全家死於日軍之手,說起日軍的暴行,老人至今恨得咬牙切齒
    提起抗日戰爭,這是中華民族的災難,我們雖然取得了最終勝利,但真實的抗日戰爭遠不是如神劇般的輕鬆。而當年侵華日軍在我國疆土,不僅有如南京大屠殺那樣的暴行,其實在很多地方都曾記錄到日軍的燒殺搶掠、累累罪行,數十萬的平民百姓死在了日軍的暴行下。而為了保衛我們共同的家園,無數英勇的前輩在這場戰爭中慷慨就義。
  • 電影《八佰》中國守軍槍殺日軍戰俘?這是杜撰情節,完全違背歷史
    這幾天,電影《八佰》成為一個熱門話題,點燃了人們對於抗戰歷史的熱烈爭議。很多影評人和觀眾誇獎《八佰》,大量使用「催人淚下」、「場面震撼」和「揭露人性」的溢美之詞。然而,也有軍事和歷史專家發現了一些電影裡不符合史實的情節。
  • 黑太陽731:日軍為什麼會在中國製造醫學暴行?
    在聯合早報網上,一篇文章對影片中的凍傷實驗場景有如下回憶:「在哈爾濱郊外零下二十幾度的低溫下,一位中國婦女被捆綁著,雙手裸露,幾個日本兵不停地用瓢舀起冰水,澆在這位婦女手上。十幾個小時後,這雙手凍得硬硬的,上面蓋了一層冰。回到室內,日本人命令婦女把手浸泡在溫水中,直到雙手軟軟地垂下來。
  • 又一位日軍暴行見證者離世:他曾躲過巴丹死亡行軍
    又一位日軍暴行見證者辭世!巴丹死亡行軍與南京大屠殺、新加坡大屠殺並稱日軍二戰期間犯下的遠東三大暴行。  雷加拉多1917年生於菲律賓,原為美國陸軍菲律賓偵察軍機槍手。菲律賓偵察軍為美國陸軍1901年成立的軍事組織,於菲律賓獨立兩年後的1948年解散。這支部隊是首批參加二戰的美國軍隊,戰爭期間大量菲律賓人與美軍並肩作戰並獻出了生命。
  • 海底有什麼?這幾部電影測試你有沒有深海恐懼症
    海底有什麼?這幾部電影測試你有沒有深海恐懼症 時間:2017.12.0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Lecea 分享到:
  • 2020年這幾部電影大作都在重慶取景,這座城市到底有什麼魔力?
    影視業消沉太久,最近各路電影、電視劇的宣發呈井噴之勢,特別是略帶懸疑感的影視劇更是出奇的多。小編發現,有幾部很亮眼的影視劇,取景地竟然都是在重慶。像張藝謀拍攝的《堅如磐石》。2020年這麼多亮眼的最新影視劇,拍攝地都在重慶,真的讓人忍不住想問,重慶這城市到底有什麼魔力?重慶簡直是川渝「橫店」嘛。不要說上面這幾部劇,下面小編隨便提幾部在重慶拍攝的作品,你也絕對「耳熟能詳」。
  • 抗日戰爭珍貴老照片,張張記錄日軍暴行,圖7姑娘讓人心疼
    1931年9月18日,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自此中華民族近代史上最為苦難的一段歲月開始,在此後長達14年的時間裡,中華大地飽受蹂躪,據資料統計,在整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有超過5000萬人口非正常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高達7000億美元(1945年貨幣單位計算)。
  • 1945年日軍衝繩屠殺,15萬衝繩平民被日軍逼迫致死
    這麼說吧,衝繩人之中的確是有脫離日本獨立的聲音,但並不是主流,絕大多數衝繩人並不否認自己是日本人,這從民調就能看出,畢竟琉球和日本文化本來就比較相像,而且日本控制此地非常久了,琉球基本已經被同化。在抗議日本教科書撤回有關衝繩二戰受害內容的集會上,不少人打出琉球獨立的聲音但,這並不代表衝繩人就能容忍日本的暴行!
  • 有什麼好看的災難片電影 大家推薦幾部唄?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有什麼好看的災難片電影 大家推薦幾部唄? 有什麼好看的災難片電影?大部分都看過了,找不到好看了,大家推薦幾部唄?你好,有幸回答你的問題.講到災難片應該是美國電影很重要的一個類型.美國電影中的災難片也很受大家喜愛.既然你說大部分都看過了,我推薦幾個美國以   原標題:有什麼好看的災難片電影 大家推薦幾部唄?     有什麼好看的災難片電影?大部分都看過了,找不到好看了,大家推薦幾部唄?
  • 慰安婦倖存者憶日軍暴行:最漂亮的被剖心處死
    核心提示:  林愛蘭(88歲海南籍日本性奴隸制度受害者):刺下去,把心臟拿出來,像這樣眨很久才死。漂亮,最漂亮,那個女人特別漂亮。直到1945年日軍投降,才得以解脫。前後一共被關押了三年。  陳亞扁(87歲海南籍日本性奴隸制度受害者):這是過去(做工時用)的毛巾,剪刀就這麼大。這是哭可時候用來擦眼淚,這是(做工時)用來補的,補的。剪刀你看這個多大,我什麼都有啊。我把我所有的東西都存下來。  記者:阿婆的眼睛是怎麼變得不好的?  記者:她經常哭,她以前也哭。
  • 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的十部故事片,你看過幾部?
    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的十部故事片,你看過幾部?南京大屠殺可謂國人心中永遠的痛,電影界人士為了真實再現南京大屠殺場面,激發國人不忘屈辱歷史,永葆愛國熱情,陸續推出了一部部以南京大屠殺為主題的電影佳作。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其中的代表作吧!
  • 2019年有什麼好看的電影?不要錯過這幾部奧斯卡巨作
    趁著今年奧斯卡的餘溫,小編把今年奧斯卡BP的幾部提名影片都看了,影片的整體質量比去年高。其中,《1917》帶著點樸素的英雄主義的戰爭片,影片張馳有度,有大作之風。《小丑》和《寄生蟲》不用多說了,都是類型片裡的傑出之作,這兩部電影都是被誇了一年的頒獎季大熱門,特別是《寄生蟲》,奧斯卡四個獎項得主。《愛爾蘭人》是大師大秀功力,觀影過程很享受;《好萊塢往事》則是名導展現內心,倒是《小婦人》雖然工整,完成度很高卻少了些翻拍應有的新意,但也值得一看。
  • 這幾部豆瓣高評分電影,炎炎夏日不可錯過!
    今天小喜年給大家推薦幾部最近在看的豆瓣高評分電影,炎炎夏日一起觀影吧~ 尋訪千利休 豆瓣評分8.1 豆瓣網友@一愚:隱忍之美,侘寂之美,只向美好的事物低頭,要有這樣的覺悟,好像也經歷了宇宙誕生般由滅到生的境遇。木槿一日自為榮的決心,太受教育了。 與墨索裡尼喝茶 豆瓣評分8.5
  • 「電影推薦」不知道你看過幾部韓國倫理電影,給你推薦幾部
    話說中國電影拍得關於倫理方面的題材很少,當然國家有的也不讓播,所以就慢慢變少了,切入正題你看過幾部韓國的倫理電影,正確的說你看過幾部哪,下面給你推薦幾部你可能沒看過:《情事:不要結婚要戀愛》是景勳執導,安昭熙、東哲、金曼主演的情色電影。"
  • 盤點有關南京大屠殺的電影
    無論時光過去多久,對於這慘無人道的暴行,歷史都不會忘記,而許多有良知,有正義感的中國電影人和世界電影人都用膠片反映這一段歷史,儘管這些電影有一些不足,但他們卻也留下了那段歷史記憶。當他目睹日本帝國主義的軍隊對南京人民施加的慘無人道的暴行時,拉貝更加積極地與同伴們和日軍鬥智鬥勇,試圖挽救更多的生命。越來越多的難民湧入安全區,這完全超出了他們的想像。與之同時,日軍的暴行更加瘋狂,拉貝的人道救助引起他們的不滿,安全區多次受到日軍的衝擊,補給變得越來越艱難。幾十萬的無辜百姓等待拉貝去拯救,巨大壓力下拉貝卻義無反顧地完成這人性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