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7年12月13日,80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軍攻佔中國南京,南京政府逃亡重慶,60餘萬南京軍民被侵略軍困在南京,面對殘暴的日軍。南京淪陷之後的幾個星期內,日本侵略軍犯下戰爭暴行,被稱為「南京大屠殺」。這次慘無人道的行動成為二戰歷史乃至人類歷史上最駭人聽聞的暴行,至今仍是國人心中揮之不去的傷痛歷史。
今天老夫給各位盤點幾部表現中國各族人民和日本侵略軍作戰的電影,在 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呼應各位反思戰爭,勿忘國恥。
No1.《金陵十三釵》
本片是北京新畫面影業於2011年出品的戰爭題材電影,改變自嚴歌苓的同名小說, 由著名導演張藝謀執導,克裡斯蒂安·貝爾、倪妮、佟大為、張歆怡等人聯袂出演。
該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南京淪陷後一個教堂裡互不相識的避難者身上發生的故事。其中一個美國人為救人而冒充神父,14個來此避難的風塵女子和一群女學生,以及一群殊死抵抗的軍人在日軍暴行面前為保護同胞而犧牲自我的故事讓觀眾為之動容。
本片在上映後獲得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並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在第六屆亞洲電影節和第二十一屆亞洲電影傳媒大獎評選中獲得多個獎項,叫好又叫座。片中偽裝神父的美國人所表現出的國際人道主義情懷讓人印象深刻,而那些為了保護同胞捨生取義的風塵女子更是讓人感動落淚。面對戰爭的鐵蹄,人性的光輝一面得以彰顯。豆瓣評分:8.0。
No.2《鬼子來了》
《鬼子來了》是華億影視和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於2000年推出的帶有喜劇色彩的戰爭題材電影,改編自尤鳳偉小說《生存》,有姜文自導自演。這部片子經過創作團隊的改編後和原著差別較大,講述二戰期間,中國華北一個村的村民受遊擊隊囑託看管日本俘虜,後經過一番折騰後把日本人送回軍營卻招來日軍進村屠殺的故事。
姜文在創作中力圖再現日軍暴行,發揮電影驚醒世人的作用。同時希望通過電影告訴日本觀眾要正面面對歷史不要否認。反映了一些中國人忍讓但堅韌不拔的民族性格。
本片在國內面臨修改的壓力。不過本片輾轉在歐美和日本等國發行。並在日本國內引發熱議。日本觀眾的反響強烈,讓日本觀眾看到了那場侵略戰爭的一些真相,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思。
不少日本老人在觀摩此片後驚呼「這到底是資料還是電影」。本片同時受到日本影評界的高度評價,對姜文作品的真實質感表示佩服。有影評人稱:這部片子作為被侵略國拍攝的電影,沒有簡單的把日軍形象醜化,非常難得。站在日本人的角度看,片中的日本軍人形象也顯得比較真實無可挑剔。並認為是值得每個日本國民觀看的電影。豆瓣評分:9.2。
No.3《東京審判》
本片是有中國導演高群書執導的一部再現二戰結束後,日軍戰犯在遠東國際法庭接受審判過程的歷史紀錄片。影片中的歷史人物由中國演員劉松仁、曾江、英達等人擔任。
影片講述的是1946年3月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開庭審判土肥原賢二等日本戰犯之際,中國人梅汝璈受命前往東京和英達飾演的倪徵燠共同代表正義一方,通過法律和外交的手段把日本戰犯送上絞刑架的過程。經過兩位中方代表的據理力爭最後以六比五的微弱優勢將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等人判處死刑。
本片是導演高群書的首部執導電影,並且是中國第一部完全用外語拍攝的影片。為了還原歷史的真相,導演和劇組主創人員查閱大量資料填充細節,最終保證了片中超過八成的臺詞都是歷史上真正的審判中出現的語言。導演曾表態,拍攝本片並不是想煽動中日人們對歷史的仇恨,而是希望將戰爭對人性的扭曲表現出來,從而激發人們去反思戰爭,避免戰爭。豆瓣評分:7.3。
No.4《賽德克巴萊》
本片是由臺灣導演魏德聖精心策劃十二年並擔任導演的作品,電影分為《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和《賽德克·巴萊(下):彩虹橋》兩部。電影投資、製作規模巨大,堪稱臺灣影史上的巔峰之作。本片由威視電影公司於2011年出品,2012年在國內上映。
兩部《賽德克巴萊》講述了一個連貫的故事,圍繞歷史上著名的「霧社事件」展開。中國的領土臺灣在《馬關條約》之後被割讓給日本,信仰太陽,崇拜櫻花的日本武士登陸臺灣後開始統治該島,臺灣的原住民當中有一支賽德克族,他們崇尚戰鬥、信仰「彩虹橋」而且極為驍勇善戰。故事就發生在臺灣的山地,而戰鬥就發生日本武士和賽德克族戰士之間。
片中的賽德克族人(包括男人、女人和孩子),不願接受日軍的統治,為了自由的生活,在明知與之一戰後必死的情況下,選擇戰鬥到最後一人。
尤其讓觀眾震撼的是,原住民僅僅用柴刀、獵槍、木棍和原始武器對抗日軍現代化部隊,在山上堅持抗爭一月有餘,最後女人和孩子為了不拖累丈夫戰鬥竟選擇集體自殺……之後賽德克的男人們也是站至最後一人流盡最後一滴血,全體英魂在「彩虹橋」於祖先相聚……
電影最後,日軍高級軍官視察戰場,正逢櫻花開放,在櫻花花瓣飄落的上中,他感慨日本武士以櫻花自比,認為櫻花在凋零時最為美麗,而武士也時在戰死之時最為美麗。但當今日本再無武士,反而是這山中滿族戰士為信仰而戰更配得上「武士」的敬稱。賽德克族因此一役幾乎損失殆盡,但逝去賽德克戰士的英勇之魂永存世間,即便是死敵亦念念不忘實在讓人感嘆!豆瓣評分:8.7。
這幾部電影雖然在沒有集中在南京大屠殺一個時間點,時間跨度上比較大,但是可以幫助我們從整個近現代的歷史角度了解中日兩國經歷的血與火的戰爭衝突。面對外族的侵略和踐踏,民族危亡之際的中國人用自己不同的方式,或浴血戰鬥、或通過外交手段捍衛正義、或犧牲小我保全大我,每一個人的選擇都是為了民族和國家的尊嚴和利益做出了最大的努力。身為80年後的觀眾,又能從這些影片中看出多少人性的陰暗和光輝呢?
最後還是呼應大家反思戰爭,願世界遠離戰爭,永遠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