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6 09:07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沈愛群
這幾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暨第二屆『香凝如故』全國美術作品展(中國畫、油畫)」正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共展出約100幅作品,其中中國畫約70幅,油畫約30幅。
作為美術界公認的美術「雙年展」優秀品牌,展覽吸引了不少人參觀。12月4日,記者跟隨浙江浦江籍在京女畫家周榮娟前往觀展,體驗了一次不一樣的觀展經歷。
據了解,周榮娟的作品《凌雲》不僅參展,而且獲了獎。
周榮娟《凌雲》
進入大廳,展覽正中是幾幅國內名家的特邀作品,如吳為山《草原的雄鷹》、徐裡《鴻蒙之外》、孔維克《那是一座大山——鍾南山》等。
吳為山《草原的雄鷹》
徐裡《鴻蒙之外》
孔維克《那是一座大山——鍾南山》
其餘展出的基本為參展的中青年畫家作品。
我們先去了周榮娟作品所在展廳。她的中國畫作品《凌雲》,以其鮮紅色怒放的主基調,在展廳中顯得格外醒目。我們到達時,剛好遇上來自廣州的平安小朋友一家正在參觀。得知畫家本人出現在現場時,平安父母帶著孩子不僅喜出望外地與周榮娟合了影,還十分熱情地告訴記者:「孩子非常喜歡畫畫,這次來到北京就帶她來中國美術館開開眼界,不想遇到了參展畫家,真的太高興了,這對孩子是一種很好的鼓勵!」
參觀者和周榮娟(右)合影
周榮娟是浦江周氏畫家三姐妹中的大姐,現為中國人民大學畫院孫其峰藝術研究會花鳥畫工作室班主任,主攻花鳥。
「實際上我學畫畫也就五年不到,這次參展能夠獲獎,對我而言是一種莫大的榮耀。」周榮娟說。
2016年來到北京之前,她只是浦江縣一個沒有受過專業美術教育的愛好者。「接觸到畫畫,我就好像走進了另外一個世界,那裡滿是精彩,既是色彩的神秘組合,也是我從未經歷的審美體驗。」周榮娟說。
正如她自己所言,周榮娟畫畫就是膽大。「剛開始別考慮太多,否則還怎麼畫下去呀?」她笑著告訴記者,「一直畫到後面,有了一定經驗和基礎後,我才開始考慮『收』的問題。『收』『放』結合,才能出好作品嘛!」
這一點,在她本次參展作品中表現得一覽無遺。畫面上,但見無數朵鮮紅欲滴的凌霄花撲面而來,雜而不亂,層次感極強。有觀眾當面向她請教如何處理近景的花朵和遠景眾山的關係時,她也極其爽快並且毫無保留地告訴大家:「我先畫的凌霄花和近景的幾塊山石,畫完一看,又慢慢地在留白處添加了遠山部分,增加了畫面縱深感。」別看只是背景似的遠山,那可是她根據畫面原有留白一筆一筆添加上去的,考驗的是筆力與實力。完成這幅作品,她花了半個月時間。
在周榮娟的指點下,記者觀展時也發現,許是因為2020年實在是非常特殊的年份,參展作品除了謳歌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文明、人民幸福、生態良好的偉大成就外,有部分作品不約而同反映了今年春天新冠疫情期間國人的抗疫壯舉。如:汪麗霞《養兵千日》、鞠瑤《窗邊》、孫棋《風雨同舟》、安瑾琳《2020·出徵》、鄧其和《致敬——復工的你們》、趙家安《歲月靜好系列一》等。
鞠瑤《窗邊》
孫棋《風雨同舟》
安瑾琳《2020·出徵》
鄧其和《致敬——復工的你們》
趙家安《歲月靜好系列一》
通過周榮娟介紹,記者聯繫上了其中的一位畫家汪麗霞。談及獲獎作品《養兵千日》的創作時,這位甘肅畫家表示:「藝術來源於生活。今年疫情期間,我覺得那麼多英雄形象和平凡的勞動者都值得點讚,於是創作了這幅表現消防指戰員偉岸英勇形象的畫像。作品中消防員在艱苦訓練中皮膚粗糙了,臉也皴了,大家相互關心、相互照應,表現的是社會各界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凝聚力。」
汪麗霞《養兵千日》
16072168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