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歲的會同村
有著濃厚的歷史人文氣息
又有現代摩登的小資情懷
古韻與新生的交融
成就了這廣東十大美麗鄉村之一
會同村這個200多歲的傳統村落,處處都散發著人文情懷氣息,蒼老的古樹、斑駁的建築,走在村落裡,就宛若走在民國的畫裡。
『莫氏大宗祠』位於會同村下橫街6號,建於清代,2018年2月10日,由珠海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為第七批珠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莫氏大宗祠主座面闊三間,進夾兩天井。硬山頂(中國傳統建築雙坡屋頂形式之一),青磚牆,灰瓦面,穿鬥與抬粱混合木結構。地鋪大街磚,石柱礎,木柱與石柱並用,有木雕、石雕、灰雕和壁畫等裝飾。宗祠總是承載著一個宗族聚落的文化淵源,默默訴說這個村莊的過往,黑漆的大門滿是肅穆的氣息。
在這裡告訴大家,周一別想著去會同村體驗人文,不然就會跟@佛斯威 和@法特 一樣,只能吃「周一閉館」的閉門羹。不過,這番安靜的閒逛也別有一番滋味。
村子裡有兩座碉樓,建於民國七年(1918),一座叫「雲飛」、一座叫「風起」,一座村頭一座村尾,一北一南遙相呼應。
『雲飛碉樓』毗鄰『會同電影小館』和『莫氏大宗祠』,被歲月斑駁了的灰白外牆上嵌著兩面鐵鐘,頗有中西合璧的味道。
恰逢下午5時,在狹窄巷子裡聽到鐵鐘準時響起5聲報時,鐘聲厚重、乾脆又莊嚴,時光仿佛一下子穿越回了民國。
『棲霞仙館』是珠海三大古園林之一,並不在會同村內,隱匿在馬路對面的山林中,有一份遺世獨立感。
主建築『夢鄉樓』建造於宣統二年(1910),是一座中西合璧的騎樓。如今被私人承包作為授教孩童學習書法的場所,樓上已經不對外開放了。但孩子們的嬉鬧聲著實為這棟古老的建築帶來一絲生機活力。
園林中有粗壯的古樹、鞦韆、涼亭...夏天來的話肯定很涼快,蕩蕩鞦韆感受風拂過發尾,很是愜意。(冬天就別了,雖然好玩,但還是挺冷的。)
在這個古村落裡,藏著許多沾染歲月痕跡的老店和充滿小資情懷的現代摩登小店。
古老的村落裡總會藏著一些被歲月鐫刻的老店。開了11年的『田園農莊』就是如此。它藏在雲飛碉樓的後面,被樹木掩映著,以脆肉皖的一魚五吃聞名。據老闆娘介紹,店裡的脆肉皖全都是中山東升鎮運過來的噢。
熱氣騰騰的湯是冬天最好的慰藉。奶白色的「魚頭豆腐湯」一口喝下,被凜冽寒風吹得支離破碎的小心臟一下子就被治癒了。
印象中的魚腩都是肥肥膩膩的,脆肉皖不然。它的魚腩是緊實、彈牙的。
這道「魚腩豉汁蒸」彈性滿滿的腩被豉汁包裹著,吃的時候可以像麵條一樣吸溜進嘴,頓時滿口豉香。
「魚片炒香芹」是幾道菜裡最具鍋氣的。但最驚豔我的不是魚片,也不是香芹,而是肉片上粘連的魚皮。脆肉皖的肉整體口感是爽脆,上面連帶的魚皮更甚,口感像極了魷魚,卻又比魷魚更加入味、鮮香。
除此之外,一魚五吃的脆肉皖還做成了「魚骨椒鹽」和「魚腸煎蛋」,每一道菜都值得細細品味。
我們在村口的一條小巷子裡就看見一個『老屋咖啡』的指示牌,走街串巷老半天,才在一個隱蔽的巷子裡找到這個寶藏咖啡館。這裡有著一棵古樹、六隻貓咪和滿院的鮮花。
「花魁」是主理人推薦的一款比較符合大眾口味的齋咖,喝起來不會過分苦澀,咖啡豆的酸味也較為淺淡,是一款對喝不了苦的小夥伴比較友好的咖啡。
摩卡是咖啡裡的經典保留項目,每每在我不知道該喝什麼的時候都會來上一杯摩卡,準不會出錯。『老屋咖啡』的「摩卡」不那麼甜,綿密的奶泡也是微苦的味道,很淡雅。
店裡好奇心旺盛的小貓咪總是擾人品鑑,想湊上來看看這個「兩腳獸」究竟在做什麼。縱使如此,「兩腳獸」還是對這種「騷擾」甘之如飴的呀。
——
「百香果金桔茶」是一款不含茶的飲品,是『老屋咖啡』的熱銷選手,在寒冷的冬天可以做暖呼呼的熱飲,一口微酸的甜飲喝下,整個身體都暖和了起來。
閒暇的時候約上朋友來這兒看看書喝喝咖啡,也是一件樂事。
會同村是珠海保存最完好的近代古村落,始建於雍正十年間(1732),濃縮了嶺南建築精髓,家家戶戶灰瓦、青磚、飛簷,又蘊藏僑鄉風情。
如今的會同村在保留了原始古建築的同時更是新建了排列整齊、錯落有致的新房,村民或是在這裡開一家美食小店,又或是營業一家民宿...2020年年底的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評選更是榜上有名。
常在這個生活氣息濃厚,懷舊復古又生機滿滿的村落裡走走,整個人都慢慢地,安靜、沉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