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傳統文化 展示精神風貌 柳市鎮誼山村文化禮堂落成

2021-01-07 網易

  11月23日晚,柳市鎮象東社區誼山村內燈光璀璨、彩旗飄揚,500多名村民齊聚一堂,共同歡慶誼山文化禮堂落成。自此,誼山村民們又多了一個傳承傳統文化、展示精神風貌的陣地。

  文藝宣講慶開堂

  當晚,「溫州故事」巡講團成員以及柳市鎮廣場舞協會、柳市戲曲協會等社團的文藝愛好者們在新落成的誼山文化禮堂內,開展了一場精彩的文藝宣講活動。據悉,此次活動由溫州市社科聯主辦,樂清市社科聯,中共柳市鎮委、柳市鎮人民政府承辦。

  

  文藝演出吸引人。

  

  問答環節趣味多。

  

  文化禮堂外觀靚。

  18時許,早早趕到的村民將誼山文化禮堂圍得水洩不通。「高大上」的舞臺、嶄新的市民講堂、靚麗的文化牆……大家在期待開堂儀式的同時,細細參觀品味了文化禮堂,對於村裡這處休閒新去處,眾人讚不絕口。

  「我宣布,誼山文化禮堂正式開堂!」19時許,伴隨著歡快的音樂,在激情澎湃的開場舞《中國進入新時代》中,「溫州故事」巡講團走進誼山文化禮堂暨誼山文化禮堂開堂儀式正式拉開帷幕。隨後,動情感人的溫州故事宣講《認識的人,聽過的事》、激情昂揚的男女聲合唱《共築中國夢》、優雅靈動的雙人舞《半壺紗》、悠揚婉轉的越劇表演《蘭花吟》等十餘個精彩節目輪番上演,贏得臺下掌聲、歡呼聲不斷。

  當晚的鄉土人文知識有獎競答環節,一度將活動氣氛推向高潮。「今天的演出節目很豐富,我們都看得很過癮。」村民趙婷婷帶著孩子來看演出,她高興地說,村裡有了文化禮堂,今後大家的生活一定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誼山文化禮堂開堂活動還吸引周邊眾多村居的居民慕名而來。「以前來過這裡,沒想到幾個月不見,這裡變得這麼漂亮了,期待我們村今後也能建起這樣好的禮堂。」路頭石村村民石嶽松笑道。

  「這個文化禮堂建得又大又好,真是羨慕。」今年75歲的朱清夫是湯岙朱人,他說,前些天聽說誼山有活動,便特意趕來,沒想到晚會辦得這麼熱鬧,禮堂建得這麼好,他以後會常來這裡坐坐、看看。

  活動中心換新顏

  「以前這個老戲臺很破舊,如今修整了一番,看起來真是像模像樣。」誼山文化禮堂建成後,不少村民看到村中戲臺的變化後,不禁這樣讚嘆道。

  「現在的誼山文化禮堂是由村老年活動中心改建而成,老年活動中心位於全村相對中心的位置,交通比較便利。」誼山村黨支部書記張定榮介紹,在建設文化禮堂過程中,他們秉承節約資源、提高利用率的原則,於今年9月開始對村老年活動中心進行全面的提升和改造。

  文化禮堂要如何建設和布局?誼山村村兩委幹部多次到南嶽、淡溪、雁蕩等地「取經」,學習各地建設亮點,並結合本村實際,取長補短。「就雁蕩鎮松垟村這一個地方,我就去了至少三次。」張定榮說,由於缺乏經驗,前期村兩委花了不少時間開展實地調研,村幹部們還分組進行拍照,討論分析。在認真學習經驗後,誼山村全力開展文化禮堂建設工作。粉刷外牆、重搭外棚、新建文化牆……每項工程,張定榮和村委會主任張存程都親自監工,生怕有所疏漏。

  誼山文化禮堂佔地面積為2000多平方米,分為上下兩層,市民講堂、文體活動室、文化大舞臺等一應俱全,笑臉牆和文化禮堂規範制度等也規範齊全。

  近日,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走進誼山文化禮堂,只見在整潔寬敞的大院內,鋼架大棚高高架起、「六廊」布局兩兩相對、木框盆栽整齊排列、文化大舞臺高大明亮,立在大院左右兩側的典雅的灰色文化牆將大院包圍。讓人眼前一亮的是,誼山文化禮堂外的空地上矗立著一堵古色古香的屏風牆,牆體兩側裝上了「誼山文化禮堂」「文明」「和諧」等主題燈牌。每當夜幕降臨,燈牌就更顯得格外耀眼奪目。

  「這個屏風牆是我們自己設計的,可以為文化禮堂增添一些文化味。」張定榮自豪地說,這個文化禮堂,村兩委投入了近40萬元,主要包括內外整修、置換外棚、增設舞檯燈和戶外照明燈以及定製木框盆栽等。

  「這個外棚可以方便村民開展更多的室外活動。」張存程說,一到清晨或傍晚,這裡熱鬧非凡,不少村民都喜歡到此打太極拳、跳廣場舞。

  歷史文脈深探索

  有了「文化禮堂」的外在形式,「精神家園」內在要如何填充?自開展文化禮堂建設以來,誼山村村兩委幹部深入探索本村的歷史文化脈絡。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們村家家戶戶手工做粉幹,大約在1985年後,隨著柳市電器的蓬勃發展,我們村逐漸轉向以生產五金電器為主。」張定榮說,現在村裡很少有人做粉幹了,眼下誼山的傳統粉幹製作技藝正逐漸消失。為留下這項傳統技藝,粉幹手藝人和村幹部口頭傳授粉幹製作細節,請畫師繪就一堵文化牆,全程還原手工粉幹的製作流程。

  歷時一個多星期,這堵粉幹文化牆完工。對於誼山村的眾多村民來說,這堵文化牆不僅僅是一項傳統手藝的展示區,更是村民兒時一段共同的記憶,大夥在看到惟妙惟肖的粉幹連環牆畫時都十分激動。「這些場景真的和我們小時候看到的一模一樣,好形象。」村民鄭大爺指著文化牆高興地說,這是村裡的一大特色,以後要一直保留著。

  此外,為進一步深入挖掘本村的歷史文化,兩個多月來,誼山村的村幹部們個個忙不停,他們分工協作,一同完成「六廊」各項內容的收集和整理,通過翻閱大量資料,多次走訪村中多名老人,收集散落的歷史文脈。

  如今,承載著滿滿歷史變遷和民風習俗的「六廊」儼然成為村中的一道新風景,常常吸引不少村民前來參觀。「原來我們鄭姓很多是閩南人輾轉而來,誼山鄭姓是由柳市浹底遷來的。」村民小鄭看著「歷史廊」說道。

  「以前我們村活動場地有限,現在村裡有了一體式的文化禮堂,活動越來越多了。」誼山村婦聯主席朱豔丹說,前不久,象東社區的廚藝大賽就在這裡舉行,12個村的巧婦們齊聚於此,展開廚藝比拼,很是熱鬧。她表示,自己作為村中的一員,以後將更多地邀請專家和文藝團隊來村開展講座、文藝表演等,以進一步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重點項目促改變

  體育文化廣場的建成、河岸護岸生態整治完成、象北公路拓寬工程的竣工、文化禮堂落成……這些年來,誼山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村民切實感受到了美麗鄉村建設的實惠。

  「我們村的變化真是一年比一年大。」說起這些年誼山村的變化,村民們個個誇好,而最受村中上班族們點讚的是去年底開展的象北公路誼山段的拓寬新建工程。

  進入誼山村,主要入村大道就是象北公路。隨著時代發展,這條路承擔的車流量越來越大,道路擁擠且破損嚴重。該路段僅有6米寬,路邊停靠車輛極多,村民與工廠違規佔道現象突出,車輛勉強能夠雙向通行。一到高峰期,堵車就成了家常便飯,給村民生活造成了諸多不便。

  鑑於這一情況,村兩委對象北公路(誼山段)進行了徹頭徹尾的改造。村幹部對涉及到徵地的30餘戶村民挨家挨戶講政策、做工作,勸說道路拓寬一側的民居、工廠無償讓出4米寬的土地,拆除800多平方米建築。在此期間,村民們還紛紛慷慨解囊,助力道路建設。歷時三個多月,一條長860米、寬10米的平整大路建成貫通了。平坦開闊的象北路為誼山村增添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也為村莊今後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

  據了解,該路建成正值乾旱時節,為儘快做好沿線綠化和美化工程,張存程堅持每天凌晨起床,為沿路花草澆水。

  沿著象北公路進村走上幾步,便能看見一條清澈的河流穿村而過。誼山村內主要河流為誼山浹和誼山底浹,兩條河浹總長530米,以前兩條河浹比較狹窄,地處農田中央,雜草叢生,河道淤積嚴重,河水遭到汙染,嚴重影響了河道排澇及村民生活。

  「以前一到夏天,河水臭到不行,招來蚊蠅。現在河水清得外村人都要來我們村裡釣魚。護欄路燈一裝,這裡就跟景區似的,每晚來散步的人很多。」家住河浹岸的村民黃大媽說。

  早在2015年,村裡就積極響應「五水共治」的號召,改變村容村貌,決心消滅黑臭河,對兩條河浹開展了清淤工作。2016年下半年,村裡在清淤的基礎上又對兩條河浹進行河道拓寬和河岸駁坎工程,總投資200多萬元,新建了1000多米的河堤護岸,在兩岸統一安裝了精緻的欄杆和中國結樣式的路燈,河道裡也種上了生態水草。

  數月前,誼山村新建的綜合停車場項目完工。這處38畝的空地已閒置了十多年,如今改建成停車場,既盤活了閒置的土地資源,又解決了村內停車亂問題,每年還可給村集體增收30多萬元。

  來源:樂清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嘉興農村文化禮堂「最美」系列展示之堂館篇
    、精神家園」的目標,推進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可持續發展,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文化禮堂,不斷豐富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館內主要收集展示200餘件富有鄉村特色和泥土氣息的老物件,反映了傳統鄉村生活生產、世代延續、文化傳承、節慶習俗及社會變遷的物證等。該農耕文化記憶館的建成,旨在通過展示逐漸消失的農家器具,折射傳統農耕生活,留存農村記憶。自從7月份展館開館以來,農耕記憶館已舉辦各類展示展覽活動十多場,接待參觀者近千人次。
  • 文化禮堂:瑞安鄉村文化精神新地標
    東岙文化禮堂以全域化理念進行規劃設計,主體場館佔地面積4.8畝,建築面積1423平方米,設有鄉情展廳、東岙講堂、百姓舞臺、百姓視聽室、百姓健身房、百姓書屋、春泥計劃活動室、書畫室、時間銀行、樂活空間、農產品展示廳等十餘個功能場館。在鄉情展廳,可以看到當地的歷史文化、風光面貌、鄉村民藝以及非遺傳承等,充分展示了曹村的「八大文化」。
  • 十佳特色農村文化禮堂
    西湖區外桐塢村文化禮堂是集朱德紀念室、文化講堂、聚賢堂、民俗文化館、陶藝製作室、紅色長廊等為一體,具有教育實踐、旅遊休閒、文化體驗等諸多功能的綜合性文化禮堂。各類傳統禮儀活動與現代文創產業相結合,讓村民在接受心靈的「洗禮」的同時,也感受到文化創意所帶來的魅力。外桐塢村文化禮堂已逐漸成為一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現代文化交流的開放式文化陣地。
  • 當好「文化管家」柳市鎮舉行農村宣傳思想 文化陣地管理員培訓
    為加強基層意識形態陣地管理,貫徹落實中央、省、溫州、樂清以及柳市鎮宣傳思想文化文明相關工作任務,8月10日下午,柳市鎮召開農村宣傳思想文化陣地管理員培訓會。全鎮94個村(社)基層文化陣地專職管理員參加培訓。
  • 杭州表彰2016市農村文化禮堂「雙十佳」
    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是杭州市十件惠民實事項目之一,也是杭州市11大重點改革項目之一。如今,走過四年的杭州農村文化禮堂,向「文化地標、精神家園」目標不斷邁近,全市618個農村文化禮堂在傳承鄉村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 曜陽文化:南門村的文化禮堂(文化類)
    南門村成立南門村紅絲帶志願服務中心,開展助老助殘助困助學等扶危濟困活動,弘揚南門村志願者精神:奉獻、友愛、互助、進步。我們每個星期還推出傳統文化公益講座。最究竟的慈善莫過於拯救心靈。南門村文化禮堂--培德禮堂,倡導德育教育為先。
  • 2020年全省農村文化禮堂「我們的村晚」落幕
    上田人自古崇文習武,村裡傳承有省級非遺項目"十八般武藝",也有許多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書法愛好者。13歲的沈赫學武已有5年,這次跟著叔叔伯伯一起登臺表演,非常激動。"很開心,能把我們上田村的傳統文化展示給大家。"沈赫說。"我們之前受武術協會邀請,去過杭州、東陽、磐安等地。"57歲的表演者吳桂良說,這次回到了家門口,但是舞臺有了大升級,非常激動。"
  • 木橋頭村舉辦文化禮堂落成典禮暨首屆敬老「百家宴」
    活動現場,14位90歲以上的壽星被邀請參與了「敬老孝親」禮儀活動,兒孫鞠躬敬茶、學生上臺獻花、村級班子攜手送禮,「祝爺爺、奶奶們身體健康,福如東海」的橫幅在大家的掌聲中打開。另有近百位80歲以上老人上臺觀禮。現場,大家齊聚一堂,舉箸品家常,鄰裡話點滴,歡笑聲、碰杯聲、祝福聲融於一處,整個禮堂洋溢著濃濃的幸福味道。
  • 全省五星級農村文化禮堂公布,常山4家上榜
    經常性開展各類先進模範、「最美人物」評選和展示,組織慶祝國慶、重陽敬老、文化下鄉演出、排舞比賽、電影放送、戲曲演出等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極大豐富當地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招賢鎮古縣村文化禮堂古縣村歷史悠久,是常山古縣治所在地,由原古縣、石井口、外方山三個村合併而成,村域面積3.68平方公裡,總人口2079人。
  • 浙江日報:上田文化禮堂,村民精神家園
    是農村文化禮堂這塊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陣地,潛移默化中以文化人……在全省較早開展文化禮堂建設的臨安市利用這一陣地,傳承文化傳統,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並把家風、家訓融入文化禮堂建設,使其成為農民的精神家園。
  • 傳承中華文化 日本橫濱山手中華學校新校舍落成
    4月3日,日本橫濱山手中華學校隆重舉行新校舍落成典禮。  清晨,記者在橫濱山中華學校新校舍門前看到,工人們正在腳手架上緊張地布置著橫幅,校舍沿街的櫥窗裡面展示著該校小學生、中學生的幅幅美術、書法等作品,洋溢濃鬱的中華文化的氣息。  入鄉隨俗。
  • 杭州發布2016農村文化禮堂「雙十佳」
    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是杭州市十件惠民實事項目之一,也是杭州市11項重點領域改革項目之一。經過四年的不斷發展,杭州農村文化禮堂向著「文化地標、精神家園」的目標不斷邁進,全市618個農村文化禮堂在傳承鄉村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 天台6家上榜2018年度全省五星級農村文化禮堂
    2017年投資900餘萬元建成佔地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禮堂,建有文化禮堂、文化講堂、戲曲文化展館、文化公園、288米文化長廊、文化廣場、明達書院、農家書屋等,可同時容納上千名群眾觀看演出、婚喪活動及召開會議,承載著茅垟村傳承傳統文化、弘揚主流價值、豐富文體活動等功能。茅垟村以農村文化禮堂為主陣地,通過將文化內涵實體化,做到處處有文化,處處有風景。
  • 楊街村文化禮堂:「清白傳家」美名揚 人文「麥浪」拂新風
    楊街村文化禮堂全貌村民精神風貌展示、村落風俗民情挖掘、文化講堂訴說古往今來……如今在楊街村中心,平地拔起的一幢全新建築,正被村民齊心合力打造成一個集禮堂、講堂、文體活動場所等為一體的村莊文化新地標。在楊街村文化禮堂內,先祖楊震的故事被後人精心挖掘並整理出來,製作成宣傳板的形式放置到顯眼的四牆之上。走在文化長廊裡,來人一眼便能看到這個引領著家族世代崇清崇廉的家風故事。依託歷史先賢故事,結合文化禮堂建設,深入開展家風家訓宣講教育,大力弘揚傳統美德,楊街村正以良好的家風家訓引領鄉風文明、凝聚百姓民心。
  • 法治文化進禮堂 | 樂清法院深入柳市鎮蟾東村開展普法專題講座
    法治文化進禮堂 | 樂清法院深入柳市鎮蟾東村開展普法專題講座 2020-11-23 16: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陽:重煥新生 林甘村這座文化禮堂「不一般」
    走進這座不大的文化禮堂,可以感受到林甘文化底蘊的深厚。雖是偏遠山村,但自恢復高考以來,村裡走出了400多名大學生,走出了一位位科學工作者和藝術家。  在文化禮堂一樓設有「科技館」,馬鳳奎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林甘第一位大學生。
  • 忠孝信悌 禮儀廉恥 義烏城西街道夏演文化禮堂打造群眾的精神家園
    2018-11-22 16:4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見習記者 丁園園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點到面、由盆景到風景……各具特色的農村文化禮堂是義烏鄉村一道亮麗的風景。可喜的是,近日,又有一家三星級文化禮堂在義烏城西街道夏演落地驗收。
  • 傳統村落保護 助推鄉村風貌提升
    傳統村落是民族的寶貴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的傳承和延續,體現著村落傳統文化、建築藝術、空間格局與周邊自然環境的和諧關係。2012年,國家啟動中國傳統村落申報,東白湖鎮斯宅村積極開展申報工作,成功躋身於首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緊接著,璜山鎮溪北村、五洩鎮十四都村、次塢鎮次塢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這些村也著手開展一系列保護建設工作。
  • 小農村大文化 杭州表彰農村文化禮堂「雙十佳」
    昨天,市委宣傳部、市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主辦的2016杭州市農村文化禮堂「雙十佳」評選結果揭曉,倉前街道葛巷村羊鍋舞表演隊被評為「十佳特色文化團隊」之一。  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翁衛軍等市領導出席了昨天的活動,並為獲獎團隊頒獎。
  • 恢復古城風貌 傳承傳統文化
    歷時三年,正定縣24項古城風貌恢復提升工程全部完成。據了解,2019年正定縣旅遊接待預計突破1471萬人次,同比增長逾16.7%。   正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1600多年的建城史,縣城有「九樓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全縣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6處,各類館藏文物7672件。2017年1月,當地啟動24項古城風貌恢復提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