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歷史上大多是一天吃兩頓飯,那麼像他們都不會餓嗎?如今我們一天三頓飯,平時還要加一些其他的間點,但是晚上睡覺之前還是想吃一些什麼,他們一天只吃兩頓,估計也不會讓自己吃得很飽,他們都是怎樣度過的呢?當時的漢代和宋代主要都是一天兩餐制,當時在民間也是物資匱乏,所以說能吃上兩頓飯就很不容易了,早上起來就出去勞作,直到天黑了才回來,當時沒有足夠的糧食,只有少吃一點,才能為以後長遠做好打算。
但是到了清朝,一天兩頓飯,指的是正餐。早飯是九點之前用完,晚飯是四點左右,這兩餐的時間規劃也是在皇上的早朝,還有就是晚上休息之前,但是並不代表其中不吃別的東西了。
對於皇上來說,只吃這兩頓飯也是大大不夠的,皇上每天早上四五點鐘就會起來了,那麼早上起來他也是很餓,所以在這時候他會吃一些小點心之類,而且御膳房會給皇上足夠準備足夠的餐食,以備皇上餓的時候可以吃。我們說所謂的正餐,就是特別正式的那種,比如說慈禧太后一頓飯會吃一百道菜,這就屬於皇宮裡的正餐了。
其實也不光是皇宮,就在很多普通百姓家中,在冬天的時候,一般也大多是兩頓飯。早上起床相對晚一些,八九點鐘吃飯也是正常的事情,五點多天就黑了,所以說大家也會在之前把晚餐吃好,一般八九點也就休息了。只是在夏天的時候時間長一些,所以說,基本家庭都是三頓飯,但是平時如果餓了,也會加一些其他的餐食,這也都是正常的。所以究竟是幾餐還是根據實際情況來。
我們都知道,在皇宮裡,這些皇上和妃子肯定是不會餓到的,他們平常沒事的時候也會互相送吃的,那些妃子為了討好皇上,時不時的就會送一些點心和大補湯之類,基本隔一會兒他們就會吃些東西。
再加上豐富的水果,宮裡豐富的食材,那也是一天進食很多的,就是在皇上批閱奏摺的時候,也會有人一直在一旁伺候,時不時的問問皇上餓不餓,他們也會定期更換,給皇上準備一些必要的食物。那麼到了正餐就更不用說了,滿滿一桌子的菜,只有皇上和妃子享用,他們實際上是吃不了多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