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由理查·基爾、瓊·艾倫和薩拉·羅默爾等聯袂出演的電影《忠犬八公》,改編自1925年發生在日本的真實故事,由萊塞·霍爾斯道姆執。
該影片於2009年8月8日在故事的原型故鄉日本率先上映,上映兩周收穫8.8億日元的票房收入。這部電影在豆瓣的評分為9.3分,豆瓣電影前250中排名第十。
該影片講述的是的大學教授帕克在小鎮火車站偶遇一隻可憐的秋田犬,然後將它帶回家,經歷了被家人反對要送走之後,最終成為了家裡的一員。帕克為這隻小狗取名「小八」。之後的天天,八公都會把教授送到車站,傍晚等教授一起回家。
小八和教授在一起看球,一起出遊、一起拜訪朋友、一起睡覺,這種安穩幸福的生活,因教授的突然離世戛然而止。
狗通人性,這是世人皆知的。而一隻狗可以做到與人類如此心靈相通,還是令人感到震撼的。甚至,它會用屬於自己的方式和主人告別。
我認為這邊電影之所以感人,是因為八公可以做到的事情,是絕大部分人類都無法做到的。那就是堅持。
與其去等待一個不知道何時才會回來的人,不如開啟自己的新生活?然而,八公不會。它有機會開始新生活,選擇新主人。然而,他還是瞞著主人帕克,偷偷等了他很久。
我時常在想狗的一生多長?5年,還是10年?9年的風雨,每次都失望而歸,是什麼讓八公如此執著,它知道主人已經不會回來了嗎?也許,有關八公來說,十年的等待,是為了在車站初見的寒夜裡帕克教授那抹溫暖的微笑,亦或為了那十幾年如一日與主人的悉心陪伴。但說到底,八公對帕克教授的忠誠從來都沒有變過。而這份忠誠,人生若只如初見,世上有幾人能做到?也許我們人類總是為世俗之事而牽絆,與狗狗相比,我們真的是愛得不夠純粹,我們想得太多太多,要做到這樣無悔地付出,單純為感動而生死相許,真的是很難很難。
影片當中採用了倒敘的敘事手法,鏡頭率先投向很多年後,有人詢問孩子有關忠犬八公的故事的看法,補充一句,這是一個根據真實事件所改編的故事。
倒敘的手法很獨具匠心,將時間點定在現在,用回憶的方式去重現當年發生過的一段令人難忘的故事,使得影片當時的故事被詮釋得愈發溫情。
隨著回憶殺的展開,八公的帕克教授的故事也慢慢上演著。小鎮的車站安靜靜謐,孤零零的秋田犬獨自在車站流浪,無人知道它從什麼地方來,帕克教授見到它很可憐,將它暫時帶回了家,一開始的時候,他並沒有養狗的打算,但最後還是被八公打動,留下了這隻孤獨無依的秋田犬。
結語:狗狗的一生也就短短十幾年,在這個短暫的一生中,他們會用自己的一生去愛自己的主人。
希望全部想養狗的人都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能做到有始有終,對狗狗的一生負責。從影片中講述的是人與動物的感情和相處模式,這種無前提的愛、責任心、忠實同樣也適用於人與人的相處。相信這部影片也能感動你,會帶給你不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