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洲曾經是綠色的

2020-08-20 中國國家地理

「氣候酷寒,冰封千裡」

這是我們提到南極洲的第一印象

不過在很久很久以前

這裡曾經是一片綠意盎然……

南極洲(圖源@NASA)

南極洲(圖源@AUSTRALIA'S SCIENCE CHANNEL)

南極洲(圖源@GETTY/ MARK J THOMAS)

在幾十億年的地球演化史中

這塊神奇的南方大陸

並不是一直覆蓋著冰雪和企鵝的

那裡曾經到處都是森林、鮮花

和各種各樣的動物

與今天的氣候完全不同

那麼,綠色的南極洲是什麼樣?

又如何演化成今天的模樣?

讓我們來一場

美妙的時空之旅吧

01

大約在5.5億至1.8億年前

南極洲是岡瓦納超大陸的一部分

它與南美洲、澳大利亞、

非洲、阿拉伯半島

和印度次大陸相連

4.2億年前岡瓦納超大陸(圖源@Fama Clamosa)

大陸分裂開始於侏羅紀時期

約在1.8億年前

南極洲開始向地球南部底端移動

2-1.5億年前岡瓦納超大陸(圖源@Lennart Kudling)

在南極洲東部威爾克斯地海床下大約1英裡處

科學家們發現了含有植物花粉的化石

這些植物只在今天的熱帶環境中繁茂生長

熱帶植物無法在寒冷的氣候中生長

因此科學家們根據

在冰蓋下發現的這些化石記錄

認為這塊冰封的大陸

曾經是一個非常炎熱的地方

氣候如同今日赤道附近的熱帶氣候

過去人們認為南極洲在

始新世(大約5600萬年前)之前

首次達到了高溫

但經過研究

古生物學家發現了更多的植物化石

它們可以追溯到大約

4.19億-3.58億年前的泥盆紀

南極洲植物化石(圖源@Woudloper)

在約6500-5300萬年前之間

一次尤其巨大而持久的熱浪席捲了地球

科學家稱之為

— Paleocene-Eocene

Thermal Maximum

(古新世—始新世極暖時期)

在此期間

全球平均氣溫的上升

導致了植被的變化

南極洲遍布各種各樣的植物

甚至出現了棕櫚樹

以及今天熱帶猴麵包樹的近親

棕櫚科植物

大陸的氣候變得靈活多變

始新世時期的南極洲擁有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

在高海拔地區和更遠的內陸地區

人們還發現了溫帶雨林中的幾種植物

其中之一就是南山毛櫸科

南山毛櫸科(圖源@Diucón )

在南極洲大陸上發現的化石

保存了植物群的生物學和化學性質

幫助研究人員更完整的了解了

一些植物的形成與演化

並如何在大滅絕中倖存下來

南極洲植物化石(圖源@文獻[1])

然而,曾經繁茂植被

並不是冰封大陸唯一存在的秘密

(圖源@NASA)

02

在南極半島格雷厄姆地(Graham Land)

以北的西摩島(Seymour Island)上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

蜣螂產卵的獨特結構

——卵球(球狀糞便)

這意味著一定存在某些進食並產生糞便的動物

後來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些遺骸和孤立的牙齒

證明了有幾種哺乳動物生活在這個地區

它們中的一些屬於同一種古代有袋動物

如同現代的智魯負鼠一樣

(一種原產於南美洲的小型有袋哺乳類)

智魯負鼠(圖源@José Luis Bartheld)

另一種被發現的有袋類動物是

Antarctodolop(已滅絕動物)

這是第一個有記錄的化石

發現於1984年

一些人將其描述為一種類似負鼠的生物

Antarctodolop(圖源@Bright side)

之後科學家們又發現了一塊腳趾骨

這使他們相信一群名為

Xenarthra(貧齒總目)的哺乳動物

也曾生活在這片大陸上

這個動物家族就包括了我們今天所見的樹懶

貧齒總目(圖源@Megatherum DB)

在南極洲還發現了一種被稱為

Notiolofos的有蹄類哺乳動物

這些生物以小樹枝和樹苗為食

科學家通過分析這種動物

相對較小的牙齒來研究它們的飲食

Notiolofos(圖源@CRC)

而當科學家進一步研究這些化石時

他們發現有兩種Notiolofos存在

——Notiolofos Arquinotiensis

和Notiolofos Regueroi

前者重不到510磅

後者僅有130磅

(圖源@Bright side)

另一種始新世早期

從南美洲進入南極洲西部的有蹄生物

是Antarctodon

(一種現已滅絕的閃獸目動物)

這個家族中其他哺乳動物的完整骨骼顯示

它們與貘很相似

Antarctodo(圖源@Zimices )

其中一些物種還有鋒利的犬齒

它們可以吃堅果和軟植物

據推測

其中一些可能是半水生動物

比如水獺和海狸

水獺

南極洲的化石記錄不像其他大陸那樣完整

大量發現的骨頭不是支離破碎就是孤立的

但仍有可能一些尚未被發現的化石

被完好地保存在冰川下面

南極洲化石(圖源@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這些生物在始新世時期的存在表明

南極洲是陸地哺乳動物一個很好的棲息地

那麼,這樣一個綠色的生物天堂

是如何變成現在冰冷、嚴酷的環境的呢?

(圖源@sky news)

03 由於生物的共存發展

一些變化開始慢慢發生

科學家認為約5600萬年前

南美洲開始分離

1600萬年後

澳大利亞和南極洲在海洋中開始漂移

而在3600萬到2300萬年前

德雷克海峽(drake passage)出現

證明了大陸漂移是逐漸發生的

南極洲是澳大利亞和南美洲之間的大陸橋

當它從南美洲和後來從澳大利亞分裂出來時

它開始向南移動

(圖源@Bright side)

這就為南大洋中出現的一種叫做南極繞極流

(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ACC)

的新力量騰出了空間

ACC順時針方向流動

被認為是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洋流

每秒攜帶58億到64億立方英尺的水

南極繞極流(圖源@Caltech)

由於沒有陸地阻擋洋流

洋流的流動方式阻止了暖流到達南極洲

還將海洋海底的冷水帶到海面

這導致了這片孤立大陸的溫度下降

大約在5500萬年前

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超過百萬分之1000

在此期間

地球上的高溫融化了所有的冰帽

這導致海平面比現在高出200英尺

而在始新世末期和漸新世初期

全球開始降溫

北極和南極的地區氣溫都逐漸下降

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也顯著降低

如此不可預測的二氧化碳波動是怎麼產生的?

一些科學家認為

某些時期構造板塊的運動

觸發了富含碳酸鹽的巖石和其他遺骸

釋放二氧化碳

導致了空氣升溫,冰蓋融化

而之後二氧化碳通過自然過程被吸收

引起了全球變冷效應

南極洲的冰川從3650萬年前開始形成

它們逐漸蔓延整個大陸

植被開始消失

根據對該地區植物樣本的化石研究

科學家發現

自5800萬年前的古新世末期

到4000萬年前的始新世中期

植物多樣性下降了47%

熱帶植物逐漸被溫帶森林取代

直至全部消失

如今的南極洲一片荒蕪

整個大陸只有2%的地方無長年冰雪覆蓋、

動植物能夠生存

然而它依舊有著迷人的魅力

(圖源@REUTERS/PAULINE ASKIN)

絢麗的極光,可愛的企鵝、

豐富的礦產資源.....

南極洲依舊是地球上

最神秘而又美麗的寶藏之一!

南極極光(圖源@Timestorm Films)

參考資料:

[1] Bomfleur B , Pott C , Kerp H . Plant assemblages from the Shafer Peak Formation (Lower Jurassic), north Victoria Land, Transantarctic Mountains[J]. Antarctic Science, 2011, 23(02):188-208.

[2] Smith N D , Pol D . Anatomy of a basal sauropodomorph dinosaur from the Early Jurassic Hanson Formation of Antarctica[J].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2009.

[3] Bornemann A , Norris R D , Friedrich O , et al. Isotopic Evidence for Glaciation During the Cretaceous Supergreenhouse[J]. Science, 2008, 319(5860):p.189-192.

Bright side、NASA、、YouTube、維基百科、CRC、百度百科等

本文轉載自桔燈勘探(ID:bj_orangelamp)

話題

在你眼中,南極是怎樣一個存在?

- END -

編輯 | Jackie

撰文/郭松嶠 攝影/白國龍 等

《博物》

南極生活日常

撰文/劉問 攝影/夏立民

《博物》

南極科考「勢力圖」

相關焦點

  • 綠色和平保衛地球最後一片淨土——南極洲
    1985年,綠色和平啟動了一項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行動——保衛南極洲。南極洲已成為當今世界一片獨特的地區,是唯一一塊尚未受到人類影響的大陸,所以它被公認為地球上目前遺留下來的最後一塊淨土,因此,保護南極洲不受人類破壞是綠色和平迫切要做的。
  • 南極洲曾經是綠色的
    「氣候寒冷,冰封萬裡」是對南極的第一印象,但是,長期以來,這裡充滿了綠色曾經到處都是森林、花朵和動物,和今天的氣候完全不同。那麼,綠色南極是什麼樣的呢?怎麼進化成今天的樣子呢?熱帶植物不能在寒冷的氣候下生長,科學家認為被冰復蓋的大陸曾經是非常熱的地方
  • 氣候變化將使南極洲沿海地區變成綠色地帶
    科學家們繪製出了有史以來第一張大規模的微觀藻類地圖,當它們在南極半島海岸的雪地表面開花的時候,綠色地帶的面積將擴大。劍橋大學和英國南極調查局的研究人員將衛星數據與南極洲兩個夏季的地面觀測相結合,對綠雪藻進行了探測和測量。
  • Nature:冰天雪地的南極洲,曾經竟是一片溫帶雨林
    科學家就曾經給出過一份數據,只要海平面上升的高度超過了66米,世界上得很多國家都會被海水淹沒,我國自然也在其中,更別說一些沿海的國家和島國了,他們將會從此消失在地球上。這顯然關係到我們人類的生死存亡。那麼,要到達什麼樣的溫度冰川才會完全消融呢?地球上是否出現過冰川完全消融的時候呢?
  • 南極洲的自然資源
    根據南極洲有大煤田的事實,可以推想它曾一度位於溫暖的緯度地帶,才能有茂密森林經地質作用而形成煤田,後來經過長途漂移,才來到現今的位置。  生物  南極洲腹地幾乎是一片不毛之地。那裡僅有的生物就是一些簡單的植物和一兩種昆蟲。
  • In Antarctica第1關攻略 逃離南極洲攻略1關
    下面就分享逃離南極洲第1關攻略給大家,希望這篇攻略對小夥伴們有所幫助。 In Antarctica南極洲第1關攻略: 先拉動到第2圖,點擊樓梯。 ... In Antarctica第1關怎麼過?下面就分享逃離南極洲第1關攻略給大家,希望這篇攻略對小夥伴們有所幫助。
  • 氣候變化或讓南極洲變「綠洲」
    科學家警告,如果再不採取行動,南極洲的皚皚白雪將被綠色植被所取代。上一次出現「南極綠洲」是在300萬年前的上新世時期。如果人類還是無動於衷,那麼到2100年,地球將回歸恐龍時代的狀態。科學家警告說,人為的氣候變化可能會讓南極洲「變綠」,隨著冰川消退,南極洲大陸上將會被植被覆蓋。
  • 南極洲擁有大量的能源,為什麼很少有人前往南極洲開採?
    從地理位置上看,南極洲坐落在地球最南端,它是一塊單獨存在的大陸,四面皆是海。另外,南極洲的景觀也很獨特,由於緯度較高,南極洲溫度極低,整塊大片被厚重冰雪覆蓋,放眼望去,只覺得白茫茫一片,給人以貧瘠荒蕪的印象。如果是在冬季,南極洲將有幾月時間完全處在黑暗之中。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如今的南極洲孑然一身,但是它曾經並不孤獨。
  • 27個讓人難以置信的南極洲冷知識,知道五個算你厲害!
    這使得南極洲成為地球上最神秘的地方之一,它就像一個冰冷、荒涼又神秘的區域,佇立在地球一端,經過一個又一個極晝和極夜。關於南極洲的秘密,有人匯總了一些與它有關的有趣冷知識,讓你意想不到但絕對100%真實。#1 一位美國科學家,竟然在渺無人煙的南極洲使用Tinder(交友軟體)配對成功。
  • 南極洲是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一張史前世界地圖帶來新的啟示
    在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對話錄》中,歐洲到直布羅陀海峽附近的大西洋上,曾經存在著一個高估發達的文明,那裡曾經擁有一片古老的大陸,一個叫做「亞特蘭蒂斯」的國家(或者是城邦),與它的子民一起,在那裡安居樂業,並且對大海非常的崇拜,自稱為「海的子民」,一直到公元前1萬年,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史前大洪水
  • 南極洲融化速度達到90年代的9倍!地球岌岌可危!
    據消息稱,格陵蘭島和南極洲拉響高溫警報,融化速度猛增,其融冰速度達到上世紀90年代的6倍!再次給人類敲響了警鐘!我們知道,南極洲的冰佔據了地球大陸冰層的主要部分。而冰對地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海平面每上升一釐米,就會導致沿海洪災和海岸侵蝕,擾亂全球人民的生活。
  • 南極洲小海豹與小企鵝緊貼親密無間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24日報導,近日,一名法裔加拿大教師在南極洲拍攝了一組照片,照片中,一隻幼年的象海豹與一隻幼年巴布亞企鵝親密貼面,像一對非常親密的夥伴。近日,這名教師在南極洲利文斯頓島度假期間偶然拍攝到了幾張照片。
  • 南極洲是最冰冷的大陸,它有4個謎團,至今科學家還不能解釋它們
    導語南極洲是最冰冷的大陸,一個人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去那裡生存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南極洲,不僅被認為是最冷的大陸,也是最神秘的大陸。為什麼呢?這裡有四個關於它的秘密,而且這些秘密,科學家們至今還不能解釋。
  • 滄海桑田南極洲,這裡也曾植被茂密動物成群,有個湖已冰封50萬年
    地球上滄海桑田的變化從來沒有停息過,如今的南極洲被厚達幾公裡的冰層覆蓋著,是表面海拔最高的大陸,南極洲其實也並非一直就是這樣,地質學家認為,在距今約2.8億年的二疊紀直到侏羅紀晚期,南極洲作為古岡瓦納大陸的一部分,並沒有在今天這個位置,那時候的它尚位於南半球的低緯度和中緯度地帶。
  • 高中地理複習知識點:南極洲
    面積:  南極洲由南極大陸、陸緣冰和島嶼組成,總面積約1 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9.4%,是世界第五大洲。  居民:  南極洲僅有一些來自其它大陸的科學考查人員和捕鯨隊,無定居居民。
  • 南極洲發現體型最大的白堊紀蛇頸龍,體重可達15噸!
    最近網上流傳著南極洲發現巨大恐龍化石的新聞,小盜龍看到復原圖就笑出了聲,這明明是一隻蛇頸龍類,和恐龍有毛關係?本著嚴謹的態度,我還是給大家科普一下吧。南極洲發現巨大恐龍化石的新聞還要從最近發表的一篇論文說起,這篇論文的名字是《來自南極洲的巨型薄片龍科:關於薄片龍科體型多樣化和阿里斯頓龍類演化預測的新信息》(Gastroliths associated with an Aristonectes specimen (Plesiosauria, Elasmosauridae), López de Bertodano
  • 環球旅行推薦:關於南極洲 你不了解的19件事
    1.去南極洲工作要切除智齒和闌尾在南極洲沒法兒做手術,所以不管你的智齒疼不疼、闌尾健不健康,你都需要和它們說再見了。2.南極洲是最乾燥的地區實際上地球上最乾燥的地方位於南極洲,名字叫幹谷(Dry Valleys)。這是一片貧瘠的區域,邊坡陡峭,呈U字形,原由冰川刻蝕而成。
  • 科學在南極洲遭遇的那些困境
    在南極洲外圍恢復冰原的第18天,這個裝置崩潰了。所有的備用金屬探測器都在早期的維修中使用過。再多的修理工作也無法使這個單元恢復生機。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電氣工程師範弗爾幫助建造了這套系統,他說:「這是振動造成的死亡,但也是一千次切割造成的死亡。」這不是一個孤立的故事。
  • 去南極洲最低需要多少錢
    關於南極洲的行程和價格,網上有很多資料,但可能因為這個市場還不夠成熟,所以網上的信息千差萬別,很多也不夠準確。我為南極洲之行前後準備了三年多,倒不是因為去南極洲有多難,而是因為一些不確定的因素。
  • 消失的南極洲
    然而,南極洲大陸的暴風雪肆虐,小海豹只能在冰面上死裡逃生,有的海豹會逃過此劫,有的學會了在水下生活。 南極洲的環境非常惡劣,但是動物之所以蜂擁而來是因為南極洲的海水富含多種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