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寒冷,冰封萬裡」是對南極的第一印象,但是,長期以來,這裡充滿了綠色……在數十億年的地球進化史中,就是這個不可思議的南方大陸並沒有覆蓋冰雪和企鵝。曾經到處都是森林、花朵和動物,和今天的氣候完全不同。
那麼,綠色南極是什麼樣的呢?怎麼進化成今天的樣子呢?一起度過美好的時空之旅吧!
大約5億5千萬年到1億8千萬年前,南極大陸是岡瓦納大陸的一部分,和南美洲、澳大利亞、非洲、阿拉伯半島、印度次大陸相連。大陸分裂始於侏羅紀時代1億8千萬年前,南極大陸開始向地球南部的下端移動。在南極東部的威爾克斯地海床下約1英裡處,科學家們發現了只有今天熱帶才有的含有植物花粉的化石在環境中繁茂。
熱帶植物不能在寒冷的氣候下生長,科學家認為被冰復蓋的大陸曾經是非常熱的地方,根據被冰復蓋的這些化石記錄,氣候就像今天的赤道附近。
近熱帶氣候。南極大陸在始新世(約5600萬年前)以前被認為是第一次達到高溫,但古生物學家發現更多的植物化石,可以追溯到約4.19億-3.58億年前的泥盆紀。在約6500-5300萬年前,特別是巨大而持久的熱浪席捲了地球科學家曉新世、始新世的極暖期。在此期間,世界平均氣體溫度的上升導致了植被的變化。南極大陸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植物,棕櫚樹和今天的熱帶猴麵包樹的近親。
在南極半島格雷厄姆地北側的西摩島,科學家們發現了蜣螂產卵的獨特構造——卵球。這意味著有些動物會吃糞便,科學家們隨後遺骸和孤立的牙齒出現,證明了有幾種哺乳動物生活在這個地區。其中的一部分同樣是古代的有袋動物,像現代的負鼠一樣原產於南美洲有小袋哺乳動物。
南極的化石記錄並不像其他大陸那麼完整,大量發現的骨頭被分開或孤立著,但還沒有發現的化石中,可能有一些保存在冰川之下的。這些生物始新世時代的存在表明南極是陸上哺乳動物的良好棲息地。那麼,這樣的綠色生物天堂是怎樣形成現在的冷酷環境的呢?
由於生物共存發展的一些變化開始逐漸發生,科學家認為大約5600萬年前南美洲開始分離,1600萬年後澳大利亞和南極開始在海上移動。3600萬到2300萬萬年前德雷克海峽出現,證明了大陸的漂移正在逐漸發生。南極是澳大利亞和南美洲之間的大陸橋,南美洲和後來從澳大利亞分裂時,開始向南走移動。
大約500萬年前,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1000萬分之一以上。在這期間,地球上的高溫融化了所有的冰帽,海面比現在高出了200英尺。正在變新世末和漸新世初期,世界開始寒冷,北極和南極地區氣溫逐漸下降,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也顯著下降。如何發生這種無法預測的二氧化碳變動是嗎?一些科學家認為,在某個時期,構造板塊的運動會引起富含碳酸鹽的巖石和其他遺骸,釋放出二氧化碳使空氣升溫,融化冰蓋。然後二氧化碳自然通過行程被吸收,引起了世界性的降溫效果,南極的冰川從3650萬年前開始形成。向整個大陸蔓延,植被開始消失。
根據該地區植物樣本的化石研究,科學家發現從5800萬年前的曉新世末期到4000萬年前的始新世中期,植物的多樣性降低47%,熱帶植物被溫帶森林所取代直到一切都消失。
現在南極荒涼,佔整個大陸2%的地方沒有多年的冰雪,動植物可以生存,但依然具有魅力。華麗的極光,可愛的企鵝,豐富的礦產資源……南極仍然是地球上最神秘最美麗的寶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