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南極洲是許多人的夢想,但因南極洲地勢險惡、風暴肆虐,大多數人經常會因此喪命,但還是抵擋不住人們的熱情。南極洲位於地球自轉軸最南端的陸地,這裡的氣溫常年在零下七八十度。不僅如此,這裡還沒有一絲水分,相當乾燥,一般的植物很難在這裡存活下去。因此,這塊無人問津之地也被稱為「白色荒漠」。
但這裡缺少不了探險家的光顧,在前不久,科學家們發現了南極洲下面隱藏著世界上最大的煤田,這有可能是與「大陸漂移學說」有一定的聯繫。根據最初的勘測,人們發現煤的隱藏量達到5000億噸,可以說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處地方可以比得過這裡煤的隱藏量,怪不得它有「世界上最大的煤田」讚譽。不過,這些煤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南極洲曾經是一片綠洲
我們可以清楚知道,煤田是大量的植物腐朽後,且經過多年的重複積澱而形成。可南極洲的環境怎麼也不可能適合這麼大量的植物生長,那它又是什麼從哪裡來的?其實,地質學的心中早就有了答案。
在很久以前,南極洲根本不屬於這塊地方。由於板塊的運動,發生了漂移的現象。即使這些板塊的移動速度不快,但只要給足夠的時間,它們就會形成一個翻天覆地的面貌,甚至也有可能會形成一個史上「超級大陸」。大概在3億年前,你就可以觀賞到這份景觀,而這也是南極洲開始積累煤田的時間。
在很久之前,地球的氣候條件既溫暖,又有足夠的降水。這給了植物的生長創造很多有利的機會,植物也得到了空前瘋狂的生長,它們由沿海不斷向陸地內部蔓延。恐怖的時候,植物會將整個陸地佔領,這就是規模巨大的森林原型。那時候的南極洲處於現在的暖溫帶,再加上暖流不斷向內地深入,可想而知,南極洲的植物肯定要比其它地區茂盛很多,這也為南極洲為什麼如此多煤埋下伏筆。
時間累積形成巨大煤田
值得注意的是,那時候的產出煤的儲藏量只有50%左右,主要是因為那時候還沒有這麼多微生物,所以就無法分解植物的木質素,或者是小動物的屍體。如此一來,它們就只能夠繼續保持著原有的狀態,等待可以分解,且它們早已在地質活動中沉積到地表的最下面。等到發生反應的時候,就會成為我們提到的煤田。
說起來也很奇妙,大概在1.65億年時,「超級大陸」解體後就慢慢變成今天的七大洲,南極洲由於所在的溫度帶有急劇的改變,它就變成一個冰冷荒蕪的世界。這片隱藏如此大的煤田,似乎在為我們指點迷津,讓我們知道這片地區曾經是有多麼的熱鬧。
截止為目前為止,世界的板塊依舊沒有停止過運動。我們可以觀測到大西洋如今在不斷擴大,太平洋在不斷縮小。以後的事,或許由不得我們瞎猜,但總會有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