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歷史課本裡的10幅中國地圖,請慢慢「品味」

2020-12-07 蜀山筆俠

【本文由賨人客獨家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抄襲必究!】

正所謂「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一個人要想全面、客觀地掌握一件事情,就得從多方面、多角度去了解這件事情,然後綜合各項因素得出結論,哪怕是某些偏激因素,也有參考的價值。

同理,我們要了解自己、了解中國,除了學習自己的歷史課本以外,還應走出國門,去看看外人是怎樣看待我們的,這樣才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看清自己,做對世界有貢獻的一條東方巨龍。

前面我們說了美國俄羅斯對我們的看法,今天我們來看看鄰國日本

元朝以前,日本對中華的態度是景仰的,特別是大唐的盛世文化被日本照搬了過去。但是在宋朝以後,日本人開始輕視中華了,特別是在他們靠「神風」打贏了兩場元日戰爭後(其實只贏了第2場),他們甚至把自己看做大唐文化最後的遺存。不管我們認不認同,他們反正是這樣認為的。

到了近現代,日本更是目空一切,企圖稱霸東亞,對中華犯下累累罪行,我們在他們心中變成了「東亞病夫」。直到現在,他們才重新認識到了中華的強大和厚積薄發,開始尊重我們這個鄰居。

千言萬語抵不過一幅圖,接下來,我們就通過日本歷史課本裡面的10幅中國地圖來看看日本人心中的「我們」到底長什麼樣?

1、商周

和大多數西方國家的看法一樣,日本也沒有把我們的夏朝寫進去,而是直接從殷商開始。從劃線範圍來看,商周的疆域基本和我們的相符。

2、秦朝

其它都還可以,為什麼就不把雲南和貴州那塊兒「劃」給我們呢?太小氣了吧。

《禹貢》九州圖裡面就已經將雲南納入了天下九州的梁州;戰國時期楚國正式跨入滇池地區,建立滇國;雲南不屬於秦朝,秦人修「五尺道」是用來幹什麼的?

不過日本人對於我們的長城是認可的(實在迴避不了),還提到了蒙恬。

3、西漢

西漢地圖還算靠譜,大漢徵服了西域和朝鮮半島北部,置漢四郡。雲南和越南北部也被拿下了。

有意思的是:日本人在自己的領土上標註了一個醒目的「倭」字,證明他們還是尊重漢朝的說法的。沒辦法,大量證據擺在那,想賴也賴不了。

4、三國

日本對三國的研究一點兒不比我國的人少,從這幅圖上看不出來,但玩兒過三國類遊戲的朋友就一定有深刻的體會,這都源於我國的一部巨著——《三國演義》在日本所受的青睞。

然而,在我國,很多人還只是陸陸續續地看過《三國演義》電視劇,連原著都沒看過,我只能表示遺憾。

5、兩晉

兩晉是我國中原王朝的一個大衰退時代,但又恰恰是民族融合最鼎盛的時代,沒有兩晉南北朝,中華融合又得多等多少年?如果這一天始終要到來的話,還不如它早些到來。

從地圖上看,從西晉到東晉,除了朝鮮半島遭受損失以外,我國的整體領土反而在擴大,這不正是中華文化的偉大魅力麼?它徵服的不是領土,是人心!

6、唐朝

說實話,這個大唐地圖和我們心中想的就相去甚遠了。唐朝在各時期雖然控制的疆域不一樣,但除了吐蕃,其它地方都先後被大唐統治過,要麼是西域,要麼是大漠,要麼是東北,同時失去這些地方的情況還沒出現過,日本人剛好把這種情況綜合起來,於是就形成了圖上的和西晉差不多的大唐版圖。

對此,你又能說什麼呢?按照愛因斯坦的理論,這是時間坐標出了問題。

7、北宋

北宋的版圖出入倒不大,但他們習慣把大宋以外的政權看作是中華「外邦」,實際上,西夏、遼、金這些政權都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8、元朝

日本人總是願意將元朝大吹特吹,原因有二:1、他們崇尚暴力哲學,弱肉就應該強食,強者就應該為王;2、他們曾經擊敗過蒙古。

事實上,筆俠認為:蒙古人並未徵服世界,他們反而被各地的文化所徵服,現在只剩一個蒙古小國了。武力只能帶來一時的光鮮,而人類,必須依靠文明才能前行。

9、明朝

這個明朝版圖也太寒酸了吧?明朝沒有統治西藏?好像很多西方國家都是這麼認為的,日本有必要跟風麼?

此外,日本最關心的當然是庫頁島。果然,庫頁島不是明朝的,甚至外東北都被日本「挖」去了一大塊。這一點,他們和美國有著驚人的相似,看看美國版的明朝地圖吧:

10、清朝

不出意外,清朝的版圖上也沒有庫頁島,還好日本人沒有將庫頁島劃到日本版圖上,不然俄羅斯人又要抗議了。

看看大清時的我們,還是一片飽滿的楓葉,誰知,後來「瘦」了不少。

當你看完了一個國家的地圖變化,你就能大概明白它的興衰歷程,希望大家有時間多多了解我國的山川地理、大好河山,如果需要,筆俠陪您一起,浪跡天涯。

明天繼續……

如果您喜歡作者的風格,請給個贊!

本文作者《賨人客》,號蜀山筆俠,一個文章會「說話」的歷史作者,專注於不同角度看歷史,探索不一樣的春秋。

相關焦點

  • 日本歷史課本裡10幅我國地圖,與史實有何差異,需慢慢 「品味」
    我們從小就接觸全方位的教育,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通過各學科充分了解了中國,也了解了世界。其實我們也可以走出課本,看看外國人是怎樣看待我們的。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和我們祖國有著很大「淵源」的鄰國日本,以及日本歷史課本裡的10幅中國地圖,請慢慢「品味」。
  • 10幅韓國版中國歷史地圖,看完不許動怒,淡定
    之前在網上看到過一些韓國版的朝鮮歷史地圖,說實話,當時看了真是瞠目結舌,韓國真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不要覺得我毒舌,看了這些地圖你說不定比我還不淡定,不信請看:小小的高麗竟然和契丹平分中國,將南宋擠在一個偏僻的小角落裡,請問:作為中國人,您作何感想?
  • 美國歷史課本中的9幅中國地圖,美國人還算有點「良心」
    比如說——歷史。一個國家的歷史教材基本能反映這個國家的政治態度,筆俠收集了某一版的美國歷史教科書,裡面有9幅關於我國各時期的版圖,和我國的比起來,它們有多大區別呢?請繼續往下看:1、商朝歐美很多國家都不承認我國的夏朝,所以大多從商朝說起。
  • 為何日本人做的地圖異常精緻?日本小學生:我們從小就上地理課
    前段時間,網上突然流傳出了幾幅高清的歷史地形圖。這是戰爭日期,日軍所繪製的中國軍事地圖。仔細看這幅地圖,我們大抵能夠看得出來這幅是大同市附近的一幅地形圖。因為你只要細細想想,自己孩子的小學課本會學習地理、歷史嗎?並沒有,這方面的課本壓根就沒有!中國泱泱五千年的大國,五千年的歷史,到頭來最不在意的竟然是歷史、地理類的課本。這聽起來多麼的可笑?
  • 日本把中國地圖倒過來看,原因是什麼?地圖背後藏著日本的野心
    世界上有眾多的國家,不同的國家在繪製地圖的時候,都會以本國所在的區域為中心,雖然也會畫到其他的地方,但是詳細程度肯定是不如自己國家的。例如中國處在東亞地區,地圖的側重地點自然就放在了東亞,歐洲國家在繪製地圖的時候,側重點就在歐洲和太平洋身上。
  • 俄羅斯學生課本,是如何描寫中國歷史的?與日本相比,態度更客觀
    日本歷史課本背離實際 日本對於歷史教育並不是太看重,主要是日本的歷史也沒有多長。 眾所周知,日本當年,在我們中華的土地上,可謂是惡跡滿滿,令人髮指,但是在他們的歷史課本上,「巧妙」的掩蓋了這一事實! 他們一直否認這些事實,不承認自己的罪行,企圖用各種藉口「混」過這段歷史,還企圖塑造自己民族的偉大形象,對中國進行抹黑。
  • 美日韓歷史課本裡的大秦帝國,韓國歷史竟比中國要高一等!
    作為第一個統一中原的帝國,大秦帝國是中國歷史上的榮耀,雖然存在時間很短,爭議很大,但史學家對秦朝有很高的歷史評價。那麼在美國、日本和韓國的歷史教科書中,又是如何看待這一段歷史的呢?
  • 日本歷史地圖證明釣魚島屬於中國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針對日本上演的「購島鬧劇」,越來越多的珍貴歷史資料不斷浮出水面,有力地證明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從來不屬於日本,它始終是中國領土。鄭海麟是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員,歷史學和國際法學專家,他研究釣魚島問題已有20多年,上世紀90年代初還曾用了4年時間在日本從事專門的調查研究,期間搜集了大量的珍貴歷史文獻,力證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從來不是日本的。這張日本陸軍參謀局1876年繪製的《大日本全圖》,是鄭教授1993年在日本的一家舊書攤上意外發現的。
  • 幾幅英文版的中國歷史地圖,看看和中國人畫的區別在哪裡
    英文版的中國歷史地圖有很多,各個版本之間的差異還是比較大的。由於西方人對中國的歷史、地理情況不是那麼熟悉,在製作地圖方面也會出現較大的誤差。另外,由於觀念不同,中國人和西方人在畫歷史地圖方面也會出現偏差。
  • 日本為何要將侵略中國?把「中國地圖」倒過來看,就能找到答案!
    日本為何要將侵略中國?把「中國地圖」倒過來看,就能找到答案!文/鬧騰的歷史大家都知道,日本曾經侵略過我們,在那幾年中,我國人民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但是大家有沒有好奇過為什麼日本選擇侵略中國而不是別的國家,答案就在地圖中。
  • 3幅地圖,看懂古代中國人眼中的世界
    在1508年版的託勒密《地理學》出版之前,歐洲人並沒有完整的非洲地圖。中國人為什麼早在蒙元時期,就能畫出一個形狀和實際情況相似的非洲?  而且,這幅地圖上標記了東起日本,經過朝鮮、中國、中亞,一直到阿拉伯半島、北非、歐洲的主要地名。如「法裡昔」就是巴黎;「它裡禿」就是義大利南部的Taranto……  這些先進的世界知識是從哪裡來的?
  • 回應日本外務省:「1969地圖」恰恰說明釣魚島是中國的
    回應日本外務省:「1969地圖」恰恰說明釣魚島是中國的 劉文祥(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生) 2015-03-18 10:54
  • 日本人畫的中國歷史地圖:到底有多少是客觀的?
    中國的歷史教科書採用的歷朝歷代的地圖均採用的是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該地圖集已經成為了中國歷史地圖中的權威,甚至成為部分讀者判定中國古代王朝疆域的依據之一。然而,譚其驤的歷史地圖集也存在一些缺陷和錯誤。小編最近在發現了一些日本人畫的中國歷史地圖。這些地圖到底客觀嗎?
  • 日本學者寫《中國的歷史》:地圖審核退稿3次
    南都訊 記者李昶偉 中文簡體版《講談社·中國的歷史》自近日上市以來,在學界內外的讀者中引起了普遍的好評,據出版社透露,首印兩萬冊剛上架便著手加印一萬冊。這套由日本中國史領域代表學者執筆寫給普通讀者的叢書陣容可謂強大,撰寫者包括宮本一夫、平勢隆郎、金文京、小島毅、杉山正明等知名學者。海外研究中國學,日本成就斐然,獨樹一幟,這套書可見一斑。
  • 答案就在這六幅老地圖裡
    www.britishmuseum.org西安碑林博物館 禹跡圖禹跡圖繪出了中國主要水道。禹跡圖是中國最早使用格網的地圖,它雕刻於公元1136年,現藏於西安碑林博物館。沒有人知道坎迪諾當時是如何得到了這幅地圖,不過據說他為此付了12個杜卡特金幣,在當時是一大筆錢。後來地圖被保存在費拉拉公爵圖書館,後來又被教皇克雷芒八世轉移到摩德納的另一個宮殿。兩個多世紀後,1859年,宮殿遭到洗劫,地圖丟失。同一年,它被當時的埃斯特美術館館長朱塞佩·博尼在一家肉店裡發現。之後,這幅命運多舛的古地圖就一直安靜躺在埃斯特美術館的展櫃中了。
  • 俄羅斯版中國歷史地圖,這4幅還是難藏「私心」
    俄羅斯版的中國地圖是怎樣的?從目前兩國的關係來看,他們應該是更傾向於認同我們的,不會像某些懷有特別用心的國家那樣刻意扭曲事實、掩蓋真相。這些都不說了,今天我們主要來說說俄羅斯的中國地圖是怎樣的。俄羅斯和我國的交集主要產生於近現代,所以,古代中國的疆域他們基本沒有異議,大體尊重我國的歷史。但從南宋起,就有出入了。為什麼是南宋呢?因為南宋時期金朝已經建立了,而金朝的發源地,在東北。
  • 韓昭慶:從甲午戰爭前歐洲人所繪中國地圖看釣魚島列島的歷史
    值得一提的是,1996年出版的日本學者井上清《「尖閣」列島——釣魚諸島的歷史剖析》一書,通過他本人對琉球列島的親身考察和廣泛查閱日本、琉球、中國的有關史料以及英國海軍檔案,也指出釣魚島列島自古至今都是中國的領土。在這本書裡,詳細復原了日本籌劃把釣魚諸島的主權歸為己有的經過,認為日本領有釣魚島在國際法上也屬無效。據此他認為,日本應將釣魚島列島自動歸還中國。
  • 寫進中國課本的日本城市馬關:談判所春帆樓
    日本的下關,即我們通常說的「馬關」。日本官方定義的地名沒有「馬關」。1895年4月,中國清朝政府和日本在此籤訂條約,雙方分別稱為《馬關條約》和《下關條約》。由此,馬關,也成為一個寫進中國歷史課本的一座日本城市。
  • 69幅老地圖,看盡北京城市歷史變遷
    地圖是富含信息的文獻類型,它的神奇之處就在於,用簡潔的符號和文字,將複雜的自然和人文要素映像到時空的大背景下,任由讀者從不同角度、通過不同渠道研讀,獲取各自所需的養分和樂趣。小編今天就從百餘幅老地圖中選出69幅比較有代表性的介紹給大家,今後還將陸續更新,如需大圖請留言。
  • 課本裡的內蒙古_藝文志_中國環境
    內蒙古自治區位於中國北部邊疆,由東北向西南斜伸,呈狹長形,橫跨東北、華北、西北三大區,在地圖上看,如同奔馳在祖國北疆的一匹駿馬。這匹駿馬,是詩詞中「黃毯悄然換綠坪,古原無語釋秋聲。馬蹄踏得夕陽碎,臥唱敖包待月明」的內蒙古;是歌曲中「飛躍八千裡路雲和月乘風而來,跳起安代拉響馬頭琴縱情歌唱,暢飲金碗奶茶馬奶酒香飄四海」的內蒙古;是圖畫中「藍藍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綠綠的草原,潔白的羊群」的內蒙古;也是在中小學語文課本中留下亮麗色彩的內蒙古。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