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下文科不再受高分考生青睞?山東今年前56名都選了物理、化學

2020-12-14 人民網

原標題:新高考下文科不再受高分考生青睞?山東今年前56名都選了物理、化學

  7月26日下午,備受關注的山東2020年夏季高考各類分數線和總成績一分一段表正式公布。記者注意到,由於山東今年實行新高考,以往文理本專科線由一段線和二段線取代。同時,在今天發布的一分一段表中,經過成績轉換後的全省前56名均選擇了物理和化學,52人選擇了生物。這也意味著,這些高分考生中僅有4人選擇了歷史、地理、政治中的一門。

  今年一段線上線人數達272673人,比去年本科線上多了近4萬人

  在當日下午的發布會上,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副院長張志剛通報,山東2020年夏季高考特殊類型招生控制線為532分,一段線449分,二段線150分。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梳理一分一段表發現,今年一段線上線人數為272673人。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今年山東取消以往的本科線,但根據通報,一段線是根據考生總成績,按照普通類本科招生計劃數的1:1.2劃定,不管是劃定辦法和劃定比例都與往年的本科線相同。這意味著,今年山東新高考取消文理本科先後,上線總數比去年多了近4萬人。

  特招線上考生大部分報理科,近7萬考生選考物理

  今年,山東新高考首次採取非統考科目6選3的新模式。此前,家長和考生一直在選擇難度較大的物理、化學還是難度較低的政、史、地中猶豫不決。不過,從一分一段表來看,在特招線上110794名考生中,分別有69698人和75907人選擇了難度較大的物理、化學,選考比例均超過了6成。

  對於這樣的結果,大智教育高考志願填報專家、上海遠播教育研究院資深規劃師許枝並不意外。「從上海和浙江之前的數據來看,一些傳統理科專業普遍對物理、化學有限制,而絕大多數以往的文科專業,卻對選考科目並不限制。」許枝說,從這方面看,選考物理、化學的考生可選擇專業面更廣。

  以一名考試成績在520分的考生為例,如果選考的科目中有物理,他既可以選擇報考對物理有限制要求的專業,根據一分一段表,這時,他的競爭對象則是和他一樣選報物理,成績高於或與他相同的80456人。同時,他也可以選擇對專業完全沒有限制的其他專業。

  值得一提的是,山東省教育廳高校學生處處長李霞曾在2019年舉行的山東省高考綜合改革推進情況新聞通氣會上介紹說,2020年擬在山東招生的高校中近一半本科專業對物理提出「選考要求」,遠高於其他科目。這些專業屬於高校實力較強的理工類專業,學生只有選考了物理,入校後才能順利完成專業學習。

  此外,從錄取層面看,考生報考有物理要求的理工類專業,錄取機會更高、難度更小。李霞說,由於理工類本科計劃投放數量多,考生的錄取機會高於非理工類本科專業。以2018年為例,報考理工類、文史類考生的本科錄取率分別為60.7%、32.4%,文科錄取最低控制線比理科高出70分。

  北大是文科生搖籃?今年可能一個文科生都招不到

  和網傳浙江新高考700分以上考生均為傳統理科生一樣,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梳理山東的一分一段表發現,全省696分以上考生共有56人。其中,56人均選擇物理和化學,52人選擇了生物。這也意味著,這些高分考生中僅有4人選擇了歷史、地理、政治中的一門。

  此外,全省691分以上考生共140人。其中,選考物理137人,選考化學135人,選考生物126人。而中國最頂尖的兩所高校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今年在魯招生計劃分別為66人和82人。由於這兩所高校文史類學科並沒有對選考科目提要求,這意味著,以往有著文科狀元搖籃之稱的北京大學可能面臨一個文科生都招不到的尷尬。

  那對三科均選擇文科的考生來說是不是不公平?對此,大智教育高考志願填報專家、上海遠播教育研究院資深規劃師許枝分析認為,考生在選課之前已經知道在魯招生高校的專業限制,所以此前一些學習較好學生已經向理科轉型。從浙江、上海此前經驗看,大多數文科較好的學生在選課時,至少會考慮選擇物理、化學其中一門。

  普通批首次志願8月4日開始填報

  根據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招生錄取工作安排,一段線上考生將於8月4日-7日將進行普通類常規批第1次志願填報。那考生在填報志願時應該注意什麼?對此,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副院長張志剛說,選報志願對每一年的高考生和家長來講都是一件非常複雜、艱難、糾結的事情,必須做足功課、認真研究、全面分析、慎重選擇、精準安排,才能制定出一份科學合理的、符合自己實際的志願填報答卷,為實現考生的大學夢打下良好基礎。

  張志剛說,選報志願第一步是確定位次。查詢自己的高考成績和位次,關注高考成績一分一段表、各類別錄取分數線等信息,合理給自己定位,大致判斷自己適合選報哪個層次的學校和專業。

  第二步是研究政策、匯總信息。根據考生所具備的報考資格,匯總、分析志願填報需要參考的政策信息和數據信息,廣大考生和家長務必要弄懂吃透政策。各招生高校辦學情況、專業介紹和招生簡章等可登錄相關高校官方網站查詢。招生錄取政策文件,軍校、公安、直招士官生等招生要求,每批次剩餘的院校專業招生計劃,都將通過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官方網站發布。高考成績公布後,將發布《高考成績一分一段統計表》、近3年高校分專業投檔情況表等信息供考生參考。

  第三步是初選志願。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專業特長等,在綜合分析研判各類信息的基礎上,對照自己的成績位次和選科情況,分梯度選擇足量院校專業志願。考生要把握好選擇專業志願的層次、類型、性質等,與自己的成績位次相匹配。

  第四步是優化志願。對初選志願進行綜合優化,分梯度降序確定志願順序。在此提醒廣大考生,由於每個專業涵蓋的計劃數較少,為增加錄取機會,儘量填滿96個專業志願。志願排列順序非常重要,一定要把最喜歡的專業(學校)放在最前面,依次填滿。

  第五步是正式填報。夏季高考平行志願藉助志願填報輔助系統預選志願,確定擬報考志願的最終順序,生成志願預填表。在規定時間登錄志願填報系統,「一鍵導入」志願預填表或輸入報考的專業、院校,及時提交報考志願信息。其他非平行志願,由考生本人上網填報。(孫杰)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相關焦點

  • 新高考模式下,物理水漲船高、化學地位尷尬,怎樣選科才最合理?
    文|小玉說 自從新高考3+2+1模式實施以來,全國的家長以及考生都在為「選科」發愁,因為選科關係到的不只是,選擇哪門學科能拿高分,科目選擇不好還會影響到志願填報,對專業和大學影響巨大。
  • 高考新模式3+1+2學科如何選?物理一枝獨秀,相形見絀是化學
    過去的高中文理分科,文科包括語文、數學和英語,外加物理、化學和生物,而文科包括三大主科加歷史、地理和政治,這是自恢復高考以來實行了數十年的分科標準。然而隨著社會進步,越來越多的聲音開始質疑過去的分科標準。
  • 新高考實施後選科情況如何?北京、天津、山東2020年選科數據揭秘
    作為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北京、天津和山東2020年高考為3+3模式。對於2021屆及高一高二的低年級考生來說,首年新高考的寶貴經驗有很高的參考價值。那麼,作為第一年實施的新高考政策,各省份選科情況如何?哪些科目選考人數更多?我們整理了相關分析介紹,一起來了解一下!
  • 今年高考,廣州高分考生為何這麼多?
    廣州高考高分考生再度遍地開花!高考成績喜人,高分段考生表現尤為突出,被屏蔽的高分考生人數是全省最多,而且分布學校廣泛,文理齊頭並進,這體現了廣州教育的優質均衡。成績盤點:高分考生分布廣 文理均衡從記者搜集整理的資料來看,分數被屏蔽的高分考生情況如下:華附理科5人,文科1人;省實理科2人;廣附理科1人,文科2人;二中理科1人,文科1人;真光理科1人;六中理科1人。
  •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大數據告訴你,怎麼選科更容易拿到高分?
    、北京、天津、山東、海南 在「3+3」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選擇的組合共有20種: 第一個「3」,指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 第二個「3」,指在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六個科目中任選3門。
  • 2020山東高考700分人數少這是為何?兩大因素,聽聽老師怎麼說
    今年是山東省新高考改革實施的第一年,這一屆高三也是實行選課走班後第一次面對新型高考,第一次實行等級賦分。 這麼多的第一次,對這一屆高三的考生來講無疑是巨大的挑戰。那麼高考改革效果究竟如何,其實很多人在之前心裡都沒底,現在高考成績終於出結果了,不妨看一看。
  • 「3+1+2」選科人數爆大秘密: 新高考選科難出天際, 最受歡迎的竟是...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動,第三批八省市採取「3+1+2」的選科模式。那2021屆各省選科情況如何,有哪些現象出現?小圈給大家分析一下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選考數據並給出一些單科學習及選科的建議,供廣大家長和考生參考。 說明:數據來源於王學森高中物理,為網絡流傳版本,僅供參考,最終以官方公布數據為準。
  • 新高考3+1+2各省選科人數曝光,詳細盤點各種組合的優劣
    高考君給大家分析一下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選考數據並給出一些單科學習及選科的建議,供廣大家長和考生參考。說明:數據來源於王學森高中物理,為網絡流傳版本,僅供參考,最終以官方公布數據為準。自從江蘇新高考選科以來,很多考生或是家長為了在賦分制度下平衡分差,在選擇化學時普遍比較謹慎,甚至在網絡有流傳江蘇重點中學為了保證升學率而不開設化學學科。很多人都認為選化學的基本上都是學習高手,在新高考實行賦分制政策下,和優秀學生PK要吃虧的。
  • 新高考3+1+2,哪三種組合就業前景較好?考生和家長們快看看吧
    新高考「3+1+2」模式已經宣布在部分省實施,面對新高考給予考生更多的組合搭配選擇。但是隨之而來的也給考生以及考生家長提出更大的困惑,如何選擇科目組合未來發展前景更好,如何選擇組合科目能夠取得高分等都是困惑所在。
  • 680分無緣北大,新高考模式「政史地」不能選?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什麼是「3+1+2」高考形式?3指的就是三大主科數語外,1是在歷史和物理中必選一科,2是在化學、生物、地理、政治下選兩科。所以說新的高考模式下,一共有12種組合形式,家長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適合和喜愛去選擇,但是新高模式不再是到了高二再選擇了,而是上高一就選,這讓很多家長和學生感到焦慮。
  • 新高考選科失敗真實案例:硬選物理,高中3年飽受打擊
    根據粉絲的反饋情況,我決定把《新高考選科失敗真實案例第九季:強選物理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提前更新,順序略作調整,又名《新高考選科失敗真實案例第九季:硬選物理,高中3年飽受打擊》。友情提示:全文4300多字,閱讀時長15分鐘。
  • 2021年新高考改革全面解讀
    答:選科不僅要看自己各科目之間的對比,還要看各科目在年級內的排名,選擇排名比較靠前的自己又比較感興趣的專業,因為新高考賦分畢竟是在排名的基礎上,排名越靠前,被賦予高分的概率就越大。  21、想要報軍校是不是一定要選政治?  答:這個是不一定的,具體看相關的專業,每個專業的要求不太一樣,有意報軍校的話可以先看下目標院校的專業及選考要求。
  • 新高考選科迷之組合:物理化學政治非良配,越學越難越後悔
    而新高考模式選擇物理、化學、政治這個組合,就好比在練習「左右互搏術」。物理,純理科思維的代表,政治,純文科思維的代表,這兩門學科組合在一起,學習過程中,需要來回切換文理科思維,同時學起來,難度非常大。通常又分為3種原因:1.避開物化生與物化地的學霸新高考模式下大量學霸選擇了物理、化學、生物與物理、化學、地理這兩個組合,競爭非常激烈。
  • 2021新高考進階100問,「3+1+2」「3+3」一網打盡!
    答:選科不僅要看自己各科目之間的對比,還要看各科目在年級內的排名,選擇排名比較靠前的自己又比較感興趣的專業,因為新高考賦分畢竟是在排名的基礎上,排名越靠前,被賦予高分的概率就越大。21、想要報軍校是不是一定要選政治?
  •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一個學科最吃香一個學科易吃虧!
    目前,全國共有14個省市實施了高考綜合改革,新高考模式下,考生首先要面臨的就是科目的選擇,在「3+1+2」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選擇的組合共有12種。 為了幫助大家解決選科難題,這裡對12種各組合的優劣勢及各學科對應專業做以下分析,供各位考生和家長參考。
  • 高考開啟「3+2+1」新模式,學科怎麼選?
    2021年還將會有8個省份實行新高考模式。 新的高考動向下,準考生即2021屆考生們將要面臨選科問題不再是之前的「文」、「理」兩家,可供的選擇總共有12種,至於怎麼選,興許這篇文章能幫到你。
  • 新高考改革的省份有哪些?全國各省市新高考信息匯總
    帶大家看看全國各省市新高考信息匯總:新高考改革浪潮從2014年上海、浙江開始,2017年席捲至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個省市,今年暑假過後,廣東、福建、湖南、湖北、重慶、江蘇、河北、遼寧等省市也將陸續加入改革。「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是改革的目標,具體方法是:文理不分科、語數外+自主選科,錄取原則是兩依據、一參考。
  • 新高考改革模式實行3+1+2,以後學醫考生該如何選擇三科?
    新高考改革模式實行3+1+2,以後學醫該如何選擇三科?新高考改革模式實行3+1+2,這裡的「3」是指語文、數學、英語三門;「1」是指物理或歷史的一門;「2」是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中的任意兩門。物理或歷史被稱之為「副主科」,選科概率很大。
  • 新高考相關問題的重點答疑
    答:如果考生想要學習理工類專業,但是不擅長物理,可以選擇化學或生物,提高專業覆蓋率。20、各科目成績較為均衡,如何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答:選科不僅要看自己各科目之間的對比,還要看各科目在年級內的排名,選擇排名比較靠前的自己又比較感興趣的專業,因為新高考賦分畢竟是在排名的基礎上,排名越靠前,被賦予高分的概率就越大。
  • 湖南新高考人數公布,選物理超六成,選生物第一,高考改革平穩!
    引言:湖南公布2021新高考人數56.84萬,一半的考生選考了生物,選考生物位居第一。2021年開始高三的同學們已告別了傳統的文理科,文(理)小綜合逐步退出歷史,各省考生都走在了選科模式上。新高考採用3+1+2模式,全新模式,打破文理分科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