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有很多大型的電子廠,最近很多網友要求拍一些玩具廠,今天就帶大家去東莞清溪,看一家擁有3萬多人的玩具廠。
曾經幾年前高峰期的時候,工廠員工總人數有接近5萬多人,當然現在已經沒有那麼多了,這是一家香港企業,主要是做毛絨和塑膠,以及機動電子類的玩具為主的工廠。
公司有提供住宿,也有飯堂,但是我看到很多工廠裡的,員工都選擇在工廠外面吃飯,估計在外面吃可能味道好一點,選擇的菜品會多一點吧。
整個廠區還是比較大的,廠門口這一棟就是員工的宿舍,上面掛了很多員工的衣服,像這種紅色的廠服,看起來還是比較鮮豔的。
工廠對面就是鬧市區
工廠對面就是出租房,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城中村,而這裡周圍都是小商鋪,最多的就是快餐店,只要到了下班時間,這裡什麼小攤小販,都會跑到這裡來擺攤。
有賣菜的,還有賣快餐,賣水果之類的,相信這和很多大型的工廠,周圍的環境應該都差不多,這裡最熱鬧的就是上下班的時候。
包子攤販
這一家是專業賣包子的,小夫妻還帶著孩子,騎著一輛三輪電動車,就擺在工廠對面的路口,他的包子看起來還是挺大一個的,但是我覺得賣包子,應該是屬於早餐類的。
而我現在來的時間段是中午時間,所以我看到他這個攤位旁邊,都沒有什麼人來買,也許他的生意應該是,在早餐的時候是最好的。
他們在這裡賣包子,而且還是兩個人在一起,這種投資是不是有點大,不知道回報高不高,粗略估算月收入10000左右。
簡單粗暴的快餐
這邊有一家也是騎著一個電動三輪車,他是提前將所有的小菜都已經炒好了,員工下班就直接過來打菜,然後再配上飯就可以吃了。
這種賣法就和外面的快餐店是一種模式,只是他是用電動三輪車拉過來而已,像這種應該比快餐店要便宜一點,畢竟你現在的競爭力都是很強的,看這裡生意還是挺好的,有這麼多人都在圍在攤位前排隊購買,粗略估算月收入17000左右。
炒米粉店
這家店鋪是賣雲吞、湯粉、炒米粉、炒河粉、豬腳飯、燒鴨飯,看著最有回憶的就是炒米粉,相信只要是來過廣東打工的朋友,對炒米粉應該是情有獨鍾。
曾經幾年前的年代,有很多人都說,談一個女朋友,只需一碗炒米粉就能搞定,也許你可能不會相信,但是在當年的時代,就有這種事情普遍發生。
但是這種方法要是用在2020年,我覺得成功率幾乎為0,如果你曾經有著同樣的經歷,歡迎來評論區分享一下,你的光輝歲月,粗略估算月收入26000左右。
快餐店
這家店鋪就是我們熟悉的快餐店,這也是將所有的菜提前炒好,然後放在盤子裡面,供這些員工來挑選,價錢的高低是由你挑選的菜品來決定的。
有些可能兩葷一素只需要8塊錢,像這種價格的快餐還是挺划算的,畢竟以現在的物價,用8塊錢能吃到兩葷一素,還算是比較合理的了,粗略估算月收入43000起步。
工廠與攤販工資對比
在這裡我轉了一大圈,發現了一個同樣的問題,基本上每一家買快餐店的地方,都是排著隊去打菜,可以想像3萬多人的工廠,他們一天要賺多少錢?
像這家工廠普通的員工,一個月工資也就是5500左右,如果加班少可能只有4500,而這些在外面賣快餐的攤販。
他們的收入我粗略算了一下,月收入平均在2萬起步9萬封頂,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猜測而已,但是我相信差距並不大。
做生意和進工廠打工真難選
看著每一家快餐店的生意都這麼好,覺得我在工廠裡上班,每天算上加班一天基本上要工作12個小時,而我的收入就是在5500左右,不管我怎麼想,始終覺得在外面做生意,肯定是比在工廠裡打工要強很多。
曾經一個同事,他也是在在外面做快餐生意,僅僅用了一年時間,他不僅買了一輛10來萬的SUV車,自己在村裡面還建了1棟30多萬的小洋房。
我一直在懷疑做快餐店,真的有那麼賺錢嗎?當我們真正去問他們,到底一個月能賺多少錢的時候,往往都會得到一個相同的回覆。
哪裡能賺到什麼錢,還不如打工強,看我們每個月這麼累,有時候一個月下來還會虧本。
我心裡在想,如果是真的在虧本,你為什麼還一直在這裡做下去?難道是想繼續虧下去,等到湊一個整數才準備收手嗎?
有沒有在外面做快餐行業的朋友,歡迎來評論區,分享你的月收入到底有多少?
如果大家喜歡,記得關注後,在評論區留言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