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降溫在路上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請注意

2020-12-17 瀟湘晨報

前幾日,我市氣溫小幅下降,67歲的吳先生在晨練時突發腦卒中,幸虧救治及時才挽回了生命。醫生提醒,我市即將迎來大幅降溫天氣,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注意氣溫驟降給身體帶來的影響,避免疾病復發。

一個多星期前,在公園晨練的吳先生突然感到嚴重的頭痛,緊接著就是噁心、嘔吐,直到失去意識,路人趕緊撥打120,將吳先生送到了鞍鋼總院急診科。急診常規血壓測量後發現,吳先生的血壓竟高達240/110mmHg,再做頭顱檢查發現有大面積的腦出血,醫生立即為其進行急診手術。目前,吳先生已脫離危險,正在康復中。

鞍鋼總院急診科醫生表示,頭痛、噁心、嘔吐都是腦卒中的常見症狀,秋冬季節交替時,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受凍受涼,一旦出現類似症狀要及時就醫。此外,急診科醫生提醒,近期,我市將出現大幅降溫天氣,根據以往經驗,每次大幅降溫,醫院就會出現心腦血管疾病、呼吸道感染患者就診的高峰。因此,這個時期市民一定要做好預防,有高血壓、糖尿病、慢阻肺等慢性病的患者一定要按時服藥,患者家屬也應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全媒體記者 於金來

【來源:千山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心腦血管患者有備才會「無患」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呂二函 通訊員 陳晨)寒潮來襲,抵抗力較弱的老年人要注意了!昨日,記者從羅湖人民醫院了解到,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近期有明顯增多的趨勢。醫生提醒,中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皮膚瘙癢症等病症最易在冷空氣環境下復發,寒潮襲深這幾天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準備,同時儘量避免過多的戶外活動。
  • 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如何科學飲茶?
    那麼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如何飲茶?喝茶是一種科學生活方式,對心臟和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研究顯示,茶葉對控制高血壓患者,維持血壓穩定,預防併發症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茶葉中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包括氟化物、鎂離子、鋅離子等,然而表現的健康效應主要還是和三種生物活性物質有關,包括茶多酚、咖啡因和茶氨酸。一、茶多酚—護心小能手。
  • 新谷納豆激酶在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中應用的典型案例
    在高血壓、腦梗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篩查和調理方面有獨到的方法和經驗,特別是在應用納豆激酶調理心腦血管疾病中取得明顯成效和許多成功的案例,得到廣大患者的一致認可和好評。69歲的董思明老師就是他眾多新谷納豆激酶在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應用案例中的一個非常典型的案例。董老師來自天水市秦州區,是一名退休美術老師。
  • 天氣轉冷 心腦血管患者要學會自我防護
    那麼對於心腦血管疾病,應該如何防護呢?瀋陽市衛生健康服務中心社教科醫師張書婉進行了解讀。  天氣原因  寒冷天氣  促使心腦血管疾病高發  張書婉表示,冬季氣溫變化大,寒冷的天氣會使人的血管發生收縮,當人體末梢血管收縮時,血液循環的阻力增加,且易造成交感神經興奮,導致血壓升高,使原來硬化的小動脈血管因承受不了強大的內壓而破裂,導致腦出血的發生。
  • 健康get√丨冬季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我們需要如何做?
    研究顯示,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天氣寒冷時,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血流緩慢,血液黏度增高,進而心、腦負荷加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易於破裂,冠狀動脈易痙攣,從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心梗、腦梗的預警信號
  • 立冬過後這5類人,6個信號,要警惕心腦血管疾病加重
    我國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每年都在不斷的增多,並且更多的年輕人也悄然加入了這個疾病的隊伍中,每年因為心腦血管疾病導致殘疾或猝死的人將近1000萬人之多。由此可見心腦血管疾病給人們帶來的危害是很大的,因此對於心腦血管患者來說堅持治療,在秋冬季積極的預防感冒也是預防加重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辦法。
  • 服用七十味珍珠丸可以遠離心腦血管疾病嗎?還適用於哪些疾病?
    這種藥物是由70味中藥材所組成的中成製藥,可用於中風、高血壓以及腦震蕩等疾病症狀的治療。 而心腦血管疾病是近些年來造成人類致殘或是死亡的重大因素,需要積極對待。為了幫助大家正確對待心腦血管疾病,做到合理用藥治療。小康將根據相關資料在文中為大家進行一番介紹和說明,下面就跟小康一起看下去吧。
  • 海慈名中醫在線「排雷」 警惕這些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誤區
    青島新聞網1月7日訊(記者 李麗濤)心腦血管疾病會遺傳?「安宮牛黃」是中風神藥?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不能吃肉?這些關於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誤區,海慈名中醫在線闢謠啦!這些因素要重視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患上心腦血管疾病,很多網友好奇這些病症是否會遺傳,吉中強給出的回答是否定的:心腦血管疾病不會遺傳。雖然不是遺傳性疾病,但在導致這些疾病的危險因素中依然會與家庭有關。一個家族中的家庭成員勢必會有相似的性格、飲食習慣、生活方式,而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 被心腦血管疾病盯上的年輕人,切莫錯過早期康復時機
    被心腦血管疾病盯上的年輕人,切莫錯過早期康復時機  心腦血管疾病在很多人印象裡是老年病,但實際上,任何年齡段的人都有可能患此病。近年來,我國心腦血管疾病年輕化趨勢明顯,2019年,由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心腦血管病聯盟牽頭髮布的《中國中青年心腦血管健康白皮書》顯示,20歲-29歲患病/高風險人群佔比已經達到15.3%,且患病/高風險的中青年人治療狀況並不理想,64.4%的人未接受過醫學治療。  預防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要科學鍛鍊、規律生活、戒菸,情緒不要過於激動,定期到醫院檢查,做好預防。
  •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需做好這4點
    研究顯示,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 02 注意身體活動的時間和地點 天氣寒冷時,建議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不要晨練,因為清晨氣溫比較低。如想外出活動,最好選擇上午10時以後至下午3點以前的時間段,溫度相對升高時再外出。
  • 秋吃海參,減少心腦血管疾病!
    心腦血管疾病是當今世界上威脅全球人類健康與生命的頭號殺手,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已超過腫瘤性疾病而躍居世界第一。科學研究表明,海參中的多種營養成分對預防和調節心腦血管疾病有非常積極的作用。今天就帶大家具體了解海參有哪些好處。
  • 「急凍式降溫」,這些病注意預防;上海今年的入冬日可能是...
    寒冬「魔鬼季節」,關注身體信號,謹防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在一年中最冷的日子裡,人體的防禦功能瀕臨最低點,心腦血管疾病、骨關節病、呼吸系統疾病等常常不請自來。專家提醒,冬天是心腦血管的「魔鬼季節」,尤其是有基礎疾病的中老年人,更要注意防寒保暖,控制血壓,及時關注身體發出的信號。
  • 面臨著斷崖式的降溫,這本《禦寒寶典》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面臨著斷崖式的降溫,本《禦寒寶典》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在寒冷天氣或溫度驟降的時候,哪些人更需要特別的照顧?老人、產婦、嬰幼兒和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腦卒中、冠心病等)、呼吸系統疾病等慢病患者,以及長期在戶外工作或活動的人,都易受寒冷天氣的影響,需要特別注意。
  • 暖冬科普 | 降溫啦!這些知識你必備→
    (1)心腦血管疾病:低溫刺激會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血液黏稠度增高促使血栓形成,因此環境溫度的驟變會加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導致高血壓患者血壓急劇上升而發生腦卒中;也可誘發冠狀動脈痙攣而導致心肌梗死。(2)呼吸系統疾病:冷空氣可使鼻咽部的局部黏膜變得乾燥,以致發生細小破裂,病毒、細菌容易乘虛而入,造成呼吸道疾病高發。
  • 「俯衝式」降溫!中雪!大雪直撲安徽!這次大降溫對疫情意味著...
    劇烈降溫!!! 最低-6℃-6℃-6℃ 大範圍雨雪!!! 寒潮將於15日抵達合肥 「俯衝式」降溫!
  • 核桃花生等堅果油大不能常吃?闢謠:適量堅果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五一前,有很多患者出院,出院的73床患者家屬問:醫生,我放了支架,是不是以後就不能吃核桃花生等等這些油大的堅果了? 我說:當然可以吃!但不宜過量,長期適量的堅果,不但不會有壞處,對預防心血管疾病還有好處!
  • 高科技產品生態負離子生成機,讓心腦血管病患者擺脫藥物治療之痛
    心腦血管疾病是全球第一大死亡原因,2008年在全球範圍內共有1700多萬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其中730萬死於冠心病,620萬死於中風。估計到2030年,全球因為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數將達到2330萬…… 心腦血管疾病是如何引起的?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罹患甚至死於心腦血管疾病?
  • 高溫天氣下如何做好防暑降溫? 三類人群需注意
    中新社發 熊然 攝今天入伏,一年中氣溫最高且潮溼、悶熱的日子來臨,請市民做好防暑降溫措施。到底有多熱?我們已熬過14個高溫日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昨天發布,今年以來,北京城區高溫日數已達14天,比常年年高溫日數偏多69%。國家氣候中心專家稱,氣溫偏高是今年以來我國氣候的明顯特徵,冬天不冷,春天熱得早,夏天熱得狠。
  • 真菌界的:「四大神菌」「專治」心腦血管疾病
    菌菇類食品熱量低,不僅是植物蛋白質的來源,還富含多種營養素,老人適量吃菌菇類,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大有好處……1、香菇香菇多糖可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還可促進T淋巴細胞的產生,並提高T淋巴細胞的殺傷活性。
  • 每2個糖友中就有 1個死於心腦血管疾病!內分泌醫生給出3點建議!
    每2個糖友,就有1個死於心腦血管疾病我國是糖尿病大國,成人糖尿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11月26日,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發布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指出,據最新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標準),我國的糖尿病患病率已高達11.2%,意味著患者已超過1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