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陀金洋花園14幢一單元的「幸福之梯」,為何遲遲難開工?
一說起加裝電梯之事,她唉聲嘆氣連連搖頭,「明明是件好事,做起來怎麼就這麼難!」今年69歲的苗繼英住在14幢一單元6樓。「年紀大了,腿腳不靈光,只要一出門,一上一下要爬188格臺階,就像萬裡長徵一樣難。」 她坦言,自己曾經好幾次想換房,但畢竟換房不是件容易事,就盼著早日能裝上電梯。其實,有加裝電梯願望的,不止苗繼英一家。
-
小區電梯壞倆月 媒體介入後開發商承諾儘快維修
居民劉女士患病長期臥床,以前家人經常用輪椅推著她出外曬太陽,現在電梯壞了,她想去醫院看病都成難事。不止一例 多部電梯頻發事故 「我原本認為電梯幾天就能修好,那樣就可以回自己家居住了。」70多歲的劉大娘告訴記者,電梯停運後,她被孝順的女兒接過去住,但畢竟不比在自己家中自在。令她鬱悶的是,一晃過去了2個月,電梯還是無法正常運行,她有家難回。
-
2020年,那些六七十歲的老人還有必要出去打工嗎?
在當今的社會,人們的壽命越來越高,活的時間是越來越久,人們的退休年齡也是越來越大,而在農村中,六七十歲的農民還有必要出去打工嗎?有人看法不一。有人覺得有必要出去打工,六七十歲還是一個可以在外工作的年齡,自己出門在外打工,既能不拖累家裡的子女年輕人,還能自己掙錢養活自己,還有可能幫襯一下子女。
-
農村六、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怎麼養老?
農村六、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怎麼養老?農村60、70歲以上的老人養老問題,是當前熱門話題,也是人們最為關心的問題,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時代的到來,這個問題尤其被社會各界重視和關注。農村有子女的殘疾老人,在60年內失去勞動能力,享受國家殘疾人經貼,享受農村低保,歲滿60歲以上的還要享受普遍農村老人的社會養老保障。這一老人群體的養老待遇比農村五保老人養老水平偏上。這體現了社會制度的無比的優熱性。第三,農村有女無兒的老人居家養老問題。
-
高層電梯壞了1個月,宿遷這個小區業主上下樓全靠爬
住在高層住宅,最怕遇到的就是電梯壞了。最近,宿遷經開區開源金桂花園小區的業主們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9層單元樓僅有的一部電梯壞了一個多月,遲遲沒有修好,這可苦了樓棟的居民們。記者來到業主反映的開源金桂花園小區5A棟3單元,看到電梯的屏幕一直顯示「-1、P、PA」等字母,屏幕的右下角顯示「 檢修」字樣。記者也嘗試按下電梯,發現一點反應也沒有。家住六樓的吳大媽,已經60多歲了,因為每天都要送4歲的孫子去上學,一天幾趟樓上樓下地爬,可把她累壞了。
-
老小區怎麼加裝電梯:按回家要爬的臺階數攤費用
81歲石奶奶住在7樓 要爬106級臺階 其中兩幢樓有個共同點:底層都不是住人的 12月16日,家住杭州青年路社區的81歲石奶奶打進快報熱線說,她住在7樓,因為樓梯爬不動,已經好幾天沒下樓了。 「可能是費用原因吧,6樓一位老人家就不同意了,他覺得自己身體還行,不用電梯,加上3號樓1樓還有違章建築,導致電梯安裝空間不夠,現在還處在上門徵詢環節。」 上海另一個成功安裝電梯的小區也是底樓沒有住戶 老小區加裝電梯,徵求意見時,最容易反對的就是一二樓。
-
十五大街小區通力牌電梯從13樓急墜3樓(圖)
鬧懸的電梯 對於小區高層住宅,電梯無疑是樓內居民生活出行的重要工具,但市北區標山路上的十五大街小區內卻有一個單元的電梯頻繁出現問題,甚至有次從13樓直接跌到3樓的情況,其他小故障也是層出不窮,每到上下班高峰期都會壞上幾次。電梯成這樣,物業還不修?
-
招商海月花園一單元起火 父子倆遇難 疑因充電寶引起
招商海月花園一單元起火,父子倆遇難火災疑因充電寶引起,具體情況仍在調查昨天清晨7點多,南山區工業七路招商海月花園三期5棟22樓B單元家中發生火災,一家四口受困。大火致父子兩人死亡,火災起因仍在調查之中。
-
深圳一樓房13樓掉下砧板砸死路人 住戶被批捕
中新網廣州8月29日電 (索有為 陳雲飛 陳楚濤)一住在13樓的住戶為貪圖方便常年將木質砧板放置於窗臺晾曬但未固定,不料砧板從窗罩的縫隙中間滾落,砸到經過的路人,導致路人死亡。現年49歲的男子周某剛,系深圳市龍華新區民治街道一樓房13樓住戶,為貪圖方便周某剛常年將木質砧板放置於窗臺晾曬但未固定,致他人於危險而不顧。2014年8月16日19時,周某剛再次將圓形的木質砧板洗乾淨,豎立放在窗臺上的塑料板上風晾。19時30分許,砧板從窗罩的縫隙中間滾落,砸到經過的路人楊某,經120現場搶救無效死亡。
-
武清區高村鎮牛鎮社區老人家食堂正式開張
如今,武清區高村鎮牛鎮社區的老人就有了這樣的幸福──「社區老人家食堂」正式開張啦!「給咱老人辦食堂,每天新鮮飯菜香,餐餐吃得『精打光』,真箇不錯咧!」71歲的王寶玲奶奶是這裡的「充值」會員,自打老人家食堂成立以來,她跟老伴兒每餐都會準時來「打卡」。「便宜又豐富,工作人員還特照顧我們,真是太幸福了!」
-
六、七十歲的老人,每天適合走多少步?這個範圍內最好,學習一下
六、七十歲的老人,每天適合走多少步?這個範圍內最好,學習一下每個人的身體體質有差異,特別是一些六、七十歲的老年人,身體已經慢慢進去老年,激素也在慢慢減少分泌,身體的一些器官發生退化,這樣對我們正常的走路會存在影響,還有可能會出現關節疼痛的問題。
-
老人家中突現2米長大蛇 祖孫倆嚇得不敢回家(圖)
當下飼養寵物越來越「熱」,養貓、養狗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不少市民也開始養起了蜥蜴、蜘蛛、蟒蛇等個性寵物。一名約60歲的老人帶著一名5歲的男童,慌忙跑向消防員。原來,這名老人在家中帶孫子玩耍時,發現了一條大蛇,趕緊帶著孫子出門。由於害怕不敢回家,只好在小區門前等待救援。來到老人家後,消防員發現一條黑黃相間雲狀斑紋,約2米長,小臂粗細的大蟒蛇盤踞在五樓的空調外機上。
-
石景山永樂西區35號樓燃氣爆燃 三個好鄰居踹門救出母子倆
原標題:三個好鄰居踹門救出母子倆 記者在現場看到,事故現場一單元受損最為嚴重,一至六層的玻璃全碎了。一二層的防盜窗飛出來,砸在樓外停放的車輛上。甚至一層與二層之間的樓板都被炸穿了,二層住戶臥室內的家具全部掉落到一層。 還有的居民稱,爆燃時有火球衝出。巨大的衝擊力將30米外對面樓房一層住戶家的玻璃也全部震碎。
-
住戶們急了
電梯,是高層住宅的「標配」,也是住戶們上下樓的必備工具,一旦電梯「掉鏈子」,那滋味別提多難受。蘇州工業園區湖左岸小區的蘇女士,眼下就飽受著沒有電梯之苦。前天上午,記者在湖左岸小區看到,蘇女士家所在的單元樓內只有一部電梯,電梯口由護欄圍著,唯一的電梯不能用,單元樓內的住戶上下樓只能從樓梯步行。「我家在10層,家裡有兩個老人和兩個孩子,電梯一直沒修好,他們也只能爬樓梯,真的吃不消。
-
70多歲的補鞋匠擔心「我走了,附近的居民鞋子壞了咋辦?」
對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人來說,那些行業與他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比如補鞋、對釘盆釘碗、搶刀磨剪、補鍋、釘掌、彈棉花,又比如皮匠、染匠、麻繩匠、油漆匠和代寫書信等。對於80後來說,一些行業則是他們童年的記憶和成長的見證,比如捏人、吹糖人、爆米花等……如今,這些承載了歷史印記的東西漸行漸遠,正在無奈地退出歷史舞臺,難覓蹤跡,令人惋惜。
-
石景山永樂西小區煤氣爆燃 住戶期望徹查管道
周邊樓住戶也未能倖免,多家住戶家中受損。爆燃導致一樓住戶及二樓兩位老人受傷,目前三人皆無生命危險。據了解,此次事故是由於101住戶家中煤氣管道洩漏造成,具體情況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現場:全樓漆黑 單元門門框坍塌 晚上7時許,北京晨報記者趕到事發現場,發生爆燃的35號樓已經被層層圍住,消防員在現場緊急搜救,警戒線周圍站著多名附近居民。
-
六七十歲的老農民,要求增加養老金,合理嗎?你們怎麼看
六七十歲的老農民基本都是當時為了國家出過力的,那時條件艱苦,農耕全靠人力,播種、收割都是累死人的活,可為了響應國家號召,他們用辛勤的雙手圓滿完成國家交給的任務——交公糧,這也是農民質樸、善良、憨厚的時代特徵,當時的苦只有那個年代的人才能感悟,現在的年輕人是不會理解的,也不可能做到的。
-
低層高層住戶意見不一 小區「擾民樹」修剪難在哪兒
E區22棟1單元1樓的劉先生告訴記者,自家房屋南北兩側樟樹樹冠既高又密,冬天一到下午3時左右,家中就會「暗無天日」,多次反映無果。今年5月23日,他見南側樟樹下無停車,遂借梯鋸下一根茶杯粗的樹枝。不料,五樓業主強烈反對並撥打市長熱線,武昌區城管委綜合執法大隊直屬九中隊執法人員趕至現場。該中隊伍隊長告訴記者,劉先生修剪樹枝的直徑超過5釐米,已責令其寫了兩次書面認識。
-
人生七十古來稀,活到70多歲算不算長壽?堅持十步走,有助於長壽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長壽是件比較難的事情,能夠長壽的人是比較少的。越缺什麼,人們就越想擁有什麼,為了追求長壽,很多人會通過吃保健品等各種方式來延長壽命。人人都希望長壽,但活到多少歲算長壽?古人說「人生七十古來稀」,七十已經是古稀之年,活到70多歲,算不算長壽?人活到多少歲算長壽?
-
爬樓難 老樓加個電梯更難
今年本市將在城六區選取老舊小區的100個單元樓門試點,相關工作的財政資金已撥付到各區,力爭年底完工。據統計,目前本市在無電梯老樓中3層至6層居住的老年人至少有100萬戶,他們中許多人因上下樓不便而長期困守家中。截至目前,加裝電梯在推行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新興的簡易電梯又能否經得住推敲?近日,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發現出資難、共識難,成為擋在小區電梯改造前的攔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