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華山,許多朋友應該都會想到華山論劍與華山派。
華山論劍發生於公元1200年,當時《九陰真經》禍亂江湖,全真教主王重陽邀請四位高手比武論劍,鬥了七日七夜,分出勝負,江湖禍亂因此平息,武林多出五位絕頂高手——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至於華山派,據考證,該門派創始人乃是全真王重陽的徒弟——郝大通,歷史記載,郝大通後來曾在華山開宗立派,又因嶽不群使用紫霞神功時,臉現姿色,這個細節也曾在郝大通身上表現過,因此許多網友往往喜歡將華山派創始人歸為郝大通,筆者也比較認可這一個觀點,也許正因如此,金老先生後來在塑造華山派門人的時候,往往都將其歸類為"虛偽狡詐"之人(畢竟金老先生不太喜歡全真教弟子,可參考趙志敬、尹志平等人)。
古往今來,華山派最卑鄙陰險的一個小人是嶽不群,嶽不群這個名字初一看似乎代表"卓爾不群"之意,但讀過《論語》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這樣一句話:君子群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群。明明白白,這嶽不群其實就是一個小人。
可惜華山派數百年的基業也毀在了他手裡,當嶽不群接任掌門之時,武林格局有了新變化,黑木崖魔教崛起,同中原正派分庭抗禮,正派當中除華山派外,又有嵩山、泰山、恆山、衡山四大劍派並立,五大劍派因此達成協議,成立五嶽劍派,二十多年後,嵩山掌門左冷禪狼子野心,企圖吞併五嶽劍派,嶽不群的本性開始顯露,最終因一人之過,華山派被滅門,自武林除名。
從小說時間線推斷,這段情節大概發生於明朝中期,眾所周知,《碧血劍》這部作品發生明末清初之時,此時華山派再次在武林中亮相,且華山派不再是過去的小門小派,它一躍成為武林一流門派,門中高手如雲,袁承志、歸辛樹都是武林第一流高手,為何華山派滅門之後又能再次崛起呢?這位承上啟下的高人究竟是誰?
這個人大家都認識,根據《笑傲江湖》內容記載來看,嶽不群死後,正是這個人接管了華山派,重新將華山派引向正道,此人就是封不平,原因有三點,且看筆者一一為大家分析。
一、華山滅門
嶽不群門下弟子比較出眾的有令狐衝、林平之以及勞德諾,但三人中,令狐衝被逐出門牆,林平之被關在西湖梅莊水牢,勞德諾則與猿猴捆綁在一起,其他的梁發、陸大有、嶽靈珊、寧中則都已入土為安,華山氣宗一脈再無傑出人才能夠重振華山派,唯一能夠重振華山派的只有當時的劍宗高手——封不平!
二、《碧血劍》中華山派的武功與劍宗武功很相似
"混元掌":華山派掌法,乃是自外而內修煉混元功之用的掌式,藉由練掌修習內勁,待混元功大成,兩相配合威力更增。
"混元功":華山派內功的最高心法,自來各家各派修煉內功,都講究呼吸吐納,打坐練氣,華山派的內功卻別具蹊徑,自外而內,於掌法中修習內勁。
大家都知道,劍宗以劍術為主,但不是他們不練內功,這一點從封不平與令狐衝比劍的表現即可看出,此人內功修為不弱,劍宗著重外功,那麼以外功磨練內功,便可以理解了。
三、風祖師爺
在《碧血劍》中,穆人清與袁承志說過這樣一句話:
那老人取出一幅畫,畫上繪的是一個中年書生,神態飄逸。那老人點了香燭,對著畫像恭恭敬敬地磕了頭,對袁承志道:「這是咱們華山派的開山祖師風祖師爺,你過來磕頭。」
《笑傲》中,任我行曾說過"華山派姓風的武功都不會差。"此外從"風清揚"這三個字中,咱們不難看出,這裡所提到的"風祖師爺"與《笑傲江湖》中華山派的祖師爺應該是同一個人!
由此便可以肯定,這位自嶽不群死後接管華山派的高手與嶽不群應該同出一個派系,不然何必祭拜風祖師爺?
《笑傲江湖》中出現四位劍宗高手,首先風清揚排除在外,年紀太老且無心過問武林事務;其次成不憂被桃谷六仙分屍,劍宗高手只剩叢不棄與封不平,兩人中又以封不平為長為強,所以接管華山派之人極有可能便是此人。
此外讀過《笑傲江湖》的朋友都知道,封不平這個人並不算反派,他只是為了奪回華山掌門之位才與左冷禪聯手,當他劍術敗給令狐衝以後便選擇歸隱江湖,這樣的人不能算壞人,與嶽不群相比,比嶽不群好多了,這樣一來便可以解釋為何到了《碧血劍》中,華山派成了武林正派!
封不平最高成就應該是重振華山派並使得華山派出現了一個武功蓋世的傳人,這個人就是穆人清,據小說記載,穆人清武功極高,縱橫江湖二十年未曾一敗:
神劍仙猿穆人清武功之高,當世實已可算得第一人,在江湖上 行俠仗義,近二十年來從未遇過對手,只因所作所為大半在暗中行事,不留姓名,別人往往 不知是受了他的好處,是以名氣卻不甚響亮。
不得不說,曾經被鮮于通、嶽不群搞得烏煙瘴氣的華山派,自封不平接管後,終於一片清明,這份功勞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