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做事為什麼這麼拼?看香港演員拍戲就知道原因了!

2020-12-15 騰訊網

  說起

  周潤發,我們能想到很多標籤。

  慈善家、影帝、好丈夫……

  而最令人稱讚的是,發哥對於電影的執著和敬業。

  最近,曝出發哥在拍戲過程中,遭遇意外,頭部受傷,卻依然堅持拍戲,影帝的敬業精神讓人佩服。

  圖片來源:香港01

  頭部受傷卻依然堅持拍戲

  周潤發的新電影在緊鑼密鼓的拍攝當中,但是近日有港媒報導,周潤發在拍攝電影過程中遭遇意外,傷到頭部。

  據悉,當時結束一場動作戲的拍攝之後,周潤發自行步出場景外,眾人才發現他的頭部竟然血流不止。但身經百戰、拍攝過無數打戲的發哥則叫大家冷靜不用擔心,並找人拿清水衝洗傷口。

  原來,拍攝過程中,周潤發早已經頭部受傷,卻堅持把整場戲拍完。

  眾人檢查過傷口之後,發現傷勢不輕。在妻子和片場眾人的幾番勸說之下,周潤發才同意去醫院做處理。

  微博截圖

  在醫院檢查過之後,醫生告知傷口較長,加上片場受細菌感染機率極高,所以必須縫針。一聽見要縫針,周潤發認真道:「我還要回現場繼續拍攝,不要剃頭髮可以嗎?」

  一番堅持之下,醫生只剪了傷口附近最少範圍的頭髮,縫了五針。之後,周潤發便一刻也不休息,馬不停蹄地趕回片場繼續拍攝。

  銀河君也不得不感嘆,周潤發的影帝真的不是別人吹出來或者捧出來的,而是自己用精湛的演技和敬業的精神換回來的。

  賺錢是規矩,動力在演戲

  去年9月,周潤發在接受內地媒體採訪時,被問到,「賺錢和獲獎哪個更重要,對於一定會獲獎的作品會不會零片酬出演」。對此,周潤發的回答是,不會。

  周潤發坦言:我依然有賺錢的動力,賺錢是規矩,動力在演戲。也因為享受演戲,所以不會可以去計較獎項的得失。

  喜歡看香港電影的人都不會錯過周潤發的每一部電影——《賭神》《英雄本色》《澳門風雲》《臥虎藏龍》《喋血雙雄》……周潤發成功塑造了無數的人物角色。在這些電影之中,周潤發都是全身心投入,對自己的工作始終保持熱愛和敬業之心。

  《賭神》劇照。來源:網絡

  周潤發也曾坦言,拍戲就是他的工作,他靠此吃飯和養家。但是,2017年時,他也曾公開宣布捐出56億身家做慈善。

  也許沒有人能真正明白這位影帝做事背後的真正想法,但他敬業、坦誠的人品早已是有口皆碑。

  希望影視行業可以多一些像發哥這樣的演員……

相關焦點

  • 香港演員談北上拍戲感受:內地被叫老師,香港拍戲沒吃飯卻無人問
    2019年,對於香港影視圈來說,可以說是一個行業不景氣的年份,由於影視市場太過蕭條,不少綠葉藝人和工作人員,紛紛開始搞副業或者是轉行,資深演員樓南光就是眾多轉行人員之一,他現在已經開始做起了紅酒生意。但是他覺得,對自己來說卻是一種好事:我都這把年紀了,只想安心的賺錢,不想再去從事影視圈辛苦的工作,雖然他仍然熱愛著電影拍攝,但是因為年紀的原因,不想再加班加點拍攝。
  • 香港演員談北上拍戲感受:在內地被叫老師,香港拍戲沒吃飯無人知
    如今的香港影視圈已經大不如從前了,顯得非常蕭條冷瑟,不僅一些配角龍套們開始做起了兼職,就連一些資深演員們都開始搞起了副業,比如說,我們都熟知的「殭屍專業戶」樓南光先生就自己開了一個公司,開始賣起了紅酒。其實,與其他同行的演員相比,樓南光目前的處境還是很好的,畢竟能開得起公司,足以見得他的資金雄厚。
  • 香港演員:我在內地拍戲他們叫我老師,在香港拍戲沒吃飯無人知
    當今香港影視圈,許多人不滿足只專注於影視行業,會拿出一部分存款去投資,自己做老闆,不得不說這種選擇是明智的,只有這樣錢才能生出錢來,給自己多留一條生財之路。香港演員樓南光便是其中一位,他在1985年出演的《殭屍先生》提名了金像獎,小有成就後他也有了一點積蓄,於是投資了紅酒生意。
  • 從錢雁秋手撕曹榮說起,你根本不知道當年香港演員在內地多牛逼
    他們之所以開撕,就是圍繞《西遊記後傳》為什麼有這麼多鬼畜重複動作。事情的起源,是這部鬼畜神劇在B站很受歡迎,網友呼籲重剪(就是把那些亂七八糟重複鏡頭去掉),於是B站就聯繫曹榮導演重剪髮布。此情此景,又讓很多人回憶起了那個年代香港演員來內地拍戲如何被優待,甚至於「作威作福」的種種事跡。
  • 香港演員談北上「拍戲體驗」:在內地被稱老師,在香港吃飯都不管
    曾經的香港娛樂圈發展的很好,那時候香港娛樂圈也是人才輩出,不少優秀的藝人都在這個圈子裡得到了好的發展,但是同樣也有很多優秀的人才被埋沒,畢竟優秀的人實在太多了,想要在眾多優秀的人中脫穎而出也是很不容易的。
  • 為什麼香港茶餐廳的服務態度這麼差,看完才知道原因
    為什麼香港茶餐廳的服務態度這麼差,看完才知道原因 >   隨著現在社會的經濟發展不斷,人們現在的生活追求越來越高了,外出旅遊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已經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了,很多的人都已經在挑選景點了,而不是挑選價格了,從裡可以看出來中國整體經濟的明顯上升,而很多的內地遊客對於香港,澳門,臺灣這些曾經被佔領後來回歸祖國的城市很是好奇,在這種有條件的情況下,很多的遊客都紛紛前往,想要體會一番香港的風土人情
  • 為了拍戲也太拼了
    網友:為了拍戲也太拼了!很多人都以為拍戲是非常簡單的工作,其實小編以前也是這麼認為的。後來才知道,演員這個職業,真的是流血又流汗的。當然前提是專業又敬業的影視演員,不包括弱不禁風的。大部分演員都是非常敬業的,就連被很多人誤會的鹿晗,拍打戲也是非常拼的,受傷也是真的會經歷。更不要說一些經常拍打戲的演員了!
  • 為什麼內地人普遍喜歡香港演員,而對臺灣演員不冷不熱呢
    為什麼內地人普遍喜歡香港演員,而對臺灣演員不冷不熱呢?一,演員的性格和存在方式不一樣;香港演員一般都是星探發現的,換句話就是說他們是具備當演員的基本特徵,而不是說靠攀關係進去的,這就避免一些明明不適合當演員卻佔用資源的現象;還有一點是香港演員因為是被星探發現的,所以他們大多數都是家境一般的人,這樣他們就沒有任性的條件,更不敢任性,這就造就了他們溫順的一面,給人的感覺就是沒有架子接地氣,剛好我們內地明星和臺灣演員就反其道而行,也是這種強烈的反差襯託出了香港演員的好脾氣
  • 香港演員張耀揚的別樣人生
    能夠定型一個演員的不是投資方、亦不是導演,而是市場。觀眾就是市場,觀眾喜歡看他的反派,他就只適合演反派。所以從來沒有什麼天生如此,歸根到底是市場經濟。這就是作為演員的被動,這就是獻身藝術的悲哀。即便如此,張耀揚還是說:當所有人都喜歡看我做反派,我就做給你們看,看到你們開心和enjoy,我也開心。
  • 香港演員更加優秀?內地的演員數量更多,優秀的人也會更多
    近年來香港演員在內地活動比較頻繁,特別是電影方面,幾乎每隔幾部作品就有香港演員的參演。說到香港的演員,其中張家輝、劉德華等人,他們出演的作品也有不錯的票房。在網上就有不少人說,香港地區的演員比內地演員的質量要好一些,從電影作品中就能看得出來。
  • 圖片故事:影視業凜冬下,香港演員橫店拍戲日薪1千元!
    然而,為了節省經費,原本二十多天的戲,劇組準備10天拍完,每天拍戲到凌晨。圖為莊宏宇片場補妝。雖然戲份不多,但候場時間非常長,累的時候只能在場邊的休息室裡眯一會兒。圖為莊宏宇在片場,候場的時候會接到很多旅遊訂單,他需要將這些訂單安排給同事處理。殘破的睡眠和劇組的盒飯,這幾乎就是莊宏宇在橫店的全部生活。圖為莊宏宇在候場中看其他角色的表演。
  • 演員拍戲多敬業?周潤發跳糞坑,黃渤吃生魚,看到吳謹言:真演員
    現在很多小夥伴不喜歡看影視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現在的演員,拍戲沒有以前敬業,明明是自己的工作,但是往往拍了一個鏡頭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了,仿佛拯救了世界一般,他們可能都已經忘了特技動作、背臺詞都是演員的基本功,所以現在的演員這跟以前的演員相比,簡直就是天差地別,今天我們就來盤點幾位實力派演員有多敬業
  • 談現時香港電影與演員現狀,對張艾嘉的觀點,你怎麼看?
    而近年來加入內地的香港演員就更多了,包括知名演員、配角甚至跑龍套的都有,如陳偉霆、佘詩曼、陳浩民、劉愷威、林峰、高鈞賢等等。談到在內地拍戲與香港差距時,香港演員往往是一臉自豪和滿意。比如香港TVB著名演員佘詩曼感受是,香港電視劇大多數是在影棚裡完成,而內地基本上都是實景且拍攝條件更好,演戲比較容易投入氛圍更好;在香港拍戲一直都追求高產,演員必須沒日沒夜的拍戲,非常辛苦,而在內地拍戲沒有那麼高的強度。她透露在香港拍戲時能睡眠很少,最高紀錄是三天三夜不眠不休地拍戲。
  • 為什麼香港四大天王之後,娛樂圈再也沒有「三棲巨星」?
    那麼為什麼當年三棲明星會這麼流行,為什麼後來又逐漸被人淡忘呢?很大程度上,這其實主要就是香港TVB造星體系的崩潰。1、還是從香港「四大天王」說起,當年香港TVB都是如何造星?劉德華就不用說了,他是香港電影金像獎歷史上拿到影帝次數最多的演員之一,分別在2000年,2004年和2012年3次拿到金像獎影帝,時間跨度長達12年。此外劉德華還有2次金馬獎影帝。畢竟拍戲是劉德華的本行嘛。
  • 香港人的格局
    金鐘換乘去旺角,車廂裡站臺上都是人,但是直到最後一個乘客踏出車廂,站臺上的人才進去,出了車廂我有點懵圈了,因為找了半天都找不到換乘口,後來看一堆人蜂擁到站臺另一側,才知道換乘口就在10米開外。後來反思了下,我們落湯雞一樣進餐館本來就很不禮貌了,然後還佔了人家一整張桌子,香港餐廳都很小,一般都要拼桌,還在那喝了十分鐘的水,出來一點歉意都沒有。可能在內地我們這麼做還算正常,但是在香港人看來這算是越過了他們的底線。這些年,接連傳出各種內地遊客和香港人的衝突,究其根源,大多數還是兩種文化的衝突。
  • 為什麼很多香港演員,顏值、演技都在線!卻在內地紅不了?
    為什麼很多香港演員在內地紅不了?顏值演技都在線,就是紅不了!對於80後90後來說,香港電影和演員陪伴著我們長大,伴隨了我們整個童年。提起香港老一輩演員,我們總會想起曾經歡樂的童年,每當手裡拿著功夫片、鬼片和槍戰片等碟片,放入VCD影碟後,內心充滿了開心和期待。可是新一代的香港演員,好像大家也沒記住幾個,原因到底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一是近年來香港電影的整體沒落。
  • 香港演員姜濤赴臺灣拍戲,隔離14天期滿後不去片場,卻第一時間跑...
    然而常常在觀眾視線中活躍的,相比整個娛樂圈的人只是九牛一毛。一個藝人想要大火,專業水平素養是最基本的條件,只有作品才能讓你掌握話語權。然而想要長久地火下去,則需要藝人本身有藝德,給大眾樹立積極向上的榜樣,帶來充滿正能量的正面影響。而有些藝人不僅不紅,還各種迷惑操作挑戰大眾忍耐度,真是讓人搞不懂。21歲香港演員姜濤就是如此,把撩妹看的比拍戲還要重要,怎麼能大紅起來?
  • 在香港和內地拍戲有啥不一樣?徐克這樣說
    ————————————————————————————1.俠客島:當初為什麼選擇做電影?徐克:我原先是一個很喜歡看電影的人。有一次朋友說,你這麼喜歡看電影,為什麼不想著去做電影?當時我還不知道做電影該怎麼做,是去做演員?導演?
  • 為什麼我們一直懷念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
    喜歡電影,尤其是喜歡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我不是專業的影評人,不要誤會,連業餘的也不是。僅僅是一個喜歡看電影的吃瓜觀眾,所以只能說出自己心裡的真實感受。對於現在的影視劇,值得看的很少,大部分都讓人嘔吐。
  • 他是出色的演員,也是語言表演大師,大膽曝光80年代香港電影問題
    相信不少網友都知道香港娛樂圈有黃子華這麼一個人,令他出名的原因不是他演技有多好,也不是他唱歌有多厲害,而是他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從1990年開始,黃子華的棟篤笑初次與大家見面,直到如今已然收穫了大量忠實的粉絲,這個陪伴我們多年的表演節目,讓大家不僅能開懷大笑,也能讓許多人去反思一些當前的問題。黃子華的棟篤笑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了,他在臺上的時候十分的大膽討論各種問題,完全沒有避諱,竭盡全力的表達出自己的各種看法,其中也包括了他身處的香港娛樂圈歷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