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徵服與侵略對於世界各國來說都是家常便飯,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也正是憑藉這兩點擴張領土,增強的實力。在徵服和侵略中,弱勢民族和地區總會被強大的民族和地區吞併吸收,最後逐漸融合成統一的民族。不過受限於各種現實原因,民族融合也會出現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國家民族融合都不夠徹底,所以出現了一些鬧獨立的現象,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
比較典型的比如緬甸的果敢、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英國的蘇格蘭,除了這些國家外,其實我國的鄰居日本也存在民族融合不徹底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琉球地區。琉球位於日本南部,距離其本土九州島距離大約1100公裡,共包括460多個島嶼,總面積大約4600平方公裡,截止1985年,大約有140多萬人口。琉球群島在明、清時期曾是我國屬國,但是1872年開始,日本便強行控制琉球,一直持續到二戰結束。
二戰結束後美國控制琉球,並於1970年將琉球群島的施政權轉移到日本手中,日本從1972年開始恢復了對琉球的行政管理權,但是大多數琉球本地人和我國、俄羅斯等國均不認同琉球是日本領土這一觀點。從日本管轄琉球到現在已經過去了150多年,琉球人一直在尋求獨立。已經過去了這麼久,為何日本始終無法徹底同化琉球呢?其實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1點:積怨頗深。歷史上琉球曾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但是日本從17世紀開始就覬覦此地豐富的資源和便利的交通條件,經常出兵攻打琉球,強制管轄琉球後還大肆殺害按當地居民,迫害琉球王室,因此琉球人對日本一直積怨頗深,從民族層面就排斥日本統治。日本人在琉球的所作所為琉球人一直沒有忘記,因此無法對日本產生歸屬感,自然想獨立。
第2點:日本對琉球採取差別對待。雖然日本一直採取各種措施同化琉球,但是在面對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依然不能公平對待琉球人和日本本土。美軍控制日本後要在日本建立軍事基地,絕大多數被日本安置在琉球群島,對琉球當地的安全造成了很大困擾,二戰期間,日本也在琉球大量徵兵,將琉球人當作戰場上的先鋒。而且一直沒有對琉球進行大規模的經濟開發,琉球也是現在日本發展最差的地區之一。不能提供好的生活環境,琉球人也難以對日本產生好感。
第3點:琉球文化底蘊深厚。琉球最開始形成國家時受到明朝的影響極深,琉球曾經也是使用漢字和漢語的東亞國家之一。而文化是植根於一個民族最根本的要點,想要改變一個民族的文化,需要世代更迭和長期的影響。日本本土距離琉球較遠,琉球的中華文化底蘊又很深厚,所以日本短時間內根本不能對琉球的文化根基造成衝擊,這也是150多年依然不能同化琉球的最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