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宋·陸遊《示兒》
《三國演義》中曾有一句話,叫做
「身在曹營心在漢」。
講的是關羽和劉備走散後,被曹操留在自己的地盤,為了讓關羽能夠為自己效力,曹操對其封侯賜爵,賞銀無數,恩禮相待。然而關羽並不心動,在得知劉備的動向後,馬上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回到劉備身邊。
在如今,也有一個海島國迫切回歸中國的懷抱,它就是琉球群島。
琉球群島上的琉球國曾經是中國的藩屬國,中國明朝時期曾封其統治者為琉球王。這種關係大約維持了500年左右。可惜的是,後來該國被日本所佔領。二戰後,部分地區行政權又由美軍接管,
1972年,美軍非法將琉球群島移交給日本託管。
就在前幾年,央視一檔欄目曾報導稱,琉球民眾大多是中國人的後代,雖然現在被日本管理,但更希望能夠回歸中國。
因為
琉球人的後代有不少是福建地區的移民,所以風俗習慣與日本有很大不同
。琉球群島到底在哪裡?為何現在會變成日本管理?它在美軍佔領下民眾的生活如何?
琉球的歷史由來
琉球群島距離中國東海外圍約700多公裡,南北長約1000多公裡,包含60多個有名字的島嶼,還有數百個無名小島,在中國80年代時有140多萬人口,是一個獨立於海上的王國。
琉球群島的漁業發達,盛產甘蔗和菠蘿,也是一個旅遊勝地
。其中
兩個最大的島嶼是衝繩島和奄美大島。
琉球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東北亞和東南亞的中轉站,所以貿易十分發達。
琉球群島曾由琉球國統治,該國從明朝初期就自願成為藩屬國,朱元璋「更賜閩人三十六姓」入琉,向其傳授中國先進的生產技術,所以琉球民眾對中國文化有著很深的認同感。
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地民眾互相走動、遷徙,讓琉球繼承了許多漢族文明。
因為琉球群島地理位置特殊,所以一直被日本所覬覦。甲午戰爭後,
琉球與澎湖列島被日本佔領。
琉球國曾拼死反抗,還派了使者向李鴻章求助。然而當時清朝政府也是內憂外患,終究未能派兵援助。
二戰後日本投降,本應歸還所有非法侵佔的領土,其中就有琉球群島。然而因為歷史的原因,聯合國名義上是將琉球還給了中國,但卻讓美國管轄,因為駐日美軍基地大部分在琉球群島。1972年,美國又將一部分行使權非法移交給了日本。
1950年代的琉球
琉球雖然被異國統治了100多年,
但其與中國淵源頗深,不管是武術、音樂,還是風俗習慣,都與中國類似
。
比如古琉球官方語言為漢語,最廣為人知的武術名叫唐手拳,他們也會在大門口放置石敢當,甚至連樂器也有的採用了中國的原型。
我們從1950年代琉球的老照片就能看出當地民眾是如何人心向漢的
,儘管當時還是由美軍管轄。最明顯的證據就是在琉球大街上,不管是商店招牌、市場標識,還是汽車的廣告,都是用中文書寫,說明當地民眾還是習慣使用漢語交流
。
還有服飾方面,當地不少女子喜歡穿美麗的漢服,而漢服店在當地生意特別好,這也體現了民眾對中國文化的認可。
當時,美軍70%的日本軍事基地都建在琉球群島上,目的是為了能夠控制住琉球,這也是美國幹涉日本主權的一大象徵,是時代的一種縮影。
美軍為了顯示自己與當地民眾相處融洽,還特意讓一個美國小女孩和日本小男孩拍了一張合照,然而適得其反,琉球民眾並不買帳。畢竟日本和美國都是侵略者,不論怎麼美化,依然改變不了他們佔領琉球的事實。
琉球盼望回歸中國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逐漸提高,在國際上的話語權也越來越大,對於琉球的問題也開始重視起來。前幾年,央視《環球連線》做了一期關於琉球群島的報導,公開討論琉球的回歸問題。
據電視畫面顯示,在琉球群島組織的一場獨立運動集會上,央視記者對現場進行了報導。其傳達的主要觀點有三個:一是琉球人對日本的感情疏遠,對中國更為親近,美國擅自轉讓琉球的管轄與行政權是不合法的。
二是說明琉球和中國多年的宗屬國關係,現在的琉球人很多都是中國移民的後代,情感上更希望能夠回歸;三是指出60%的琉球人不想琉球獨立,暗示最好的辦法就是琉球回歸中國。
結語
琉球民眾儘管在日美兩國的統治下近百年,但大部分人依然認為自己是炎黃子孫,他們不斷組織各種活動,就是為了謀求自身獨立做主的權利或者重歸中國。
琉球的文化來自中國,他們身上大多都流淌著炎黃子孫的血。在面對命運的不公時,炎黃子孫的精神一直激勵著他們前行,因為他們知道琉球群島並不屬於日本或者美國。
不過公允的講,琉球群島歸屬權的問題歸根到底還是大國之間的博弈,各國都要考慮如何讓本國發展的更好。俗話說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所以一時的得失並不是最終結果。只要我們堅決支持琉球人民謀求獨立自主,擺脫日本的統治,未來琉球一定會得到一個最好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