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字,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福建泉州三大冷門景點,第二個叫金魚巷,名稱卻和古代官員有關
提起福建旅遊,很多遊客想到的第一座城市是廈門,其實泉州的歷史更悠久,人文底蘊更深厚。
泉州是聯合國唯一承認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早在宋代就繁極一時,歷史上綜合實力曾經和廣州不相上下。
福建泉州三大冷門景點,第二個叫金魚巷,名稱卻和古代官員有關
悠久的人文歷史給泉州留下眾多景點,光是市區的景點就值得花三天時間遊覽,除了西街、開元寺等熱門景點,泉州還有一些相對冷門的旅遊勝地,比如府文廟、金魚巷和中山路,這些景點都是免費開放的。
福建泉州三大冷門景點,第二個叫金魚巷,名稱卻和古代官員有關
府文廟位於泉州百源川池畔,是我國東南地區最大的文廟建築群,為傳統文廟格局加閩南風格,這在國內文廟建築中較為罕見,其中殿宇的飛簷翹角較為特別。
福建泉州三大冷門景點,第二個叫金魚巷,名稱卻和古代官員有關
潮州府文廟始建於唐朝開元末年,追溯起來已有一千多年,是我國南方較早的文廟建築群,由於年代久遠,歷代皆有維護或增建。這片紅牆綠瓦的宏偉建築群留下宋、元、明、清等朝代的藝術印記。
福建泉州三大冷門景點,第二個叫金魚巷,名稱卻和古代官員有關
泉州府文廟既是紀念儒家先師孔子的地方,又是古代府學場所,現在也是一座免費的博物館,裡面有文物陳列館、歷代名人紀念館等。
福建泉州三大冷門景點,第二個叫金魚巷,名稱卻和古代官員有關
泉州金魚巷毗鄰府文廟廣場,和中山路相交,除了居住在附近的本地人偶爾經過,平時鮮有遊客來探訪,一天大多數時間顯得冷冷清清。
剛聽到金魚巷三個字的時候,以為這條巷應該集中了很多售賣金魚的小攤販或商店,實際上金魚巷的「金魚」並不是指鮮活的金魚。
福建泉州三大冷門景點,第二個叫金魚巷,名稱卻和古代官員有關
這條如今看起來沒什麼人氣的巷子在宋代叫謝衙,因為福建轉運使謝仲規曾把大宅建在這裡,他的後人又增建了祠堂並上書「金魚世第」。
福建泉州三大冷門景點,第二個叫金魚巷,名稱卻和古代官員有關
「金魚」指的是官員佩戴的魚袋,這種傳統始於唐朝,宋代發揚光大。當年謝仲規和後代都是高官,世代佩戴金魚袋,這是他們家敢上書「金魚世第」的原因,由此可見金魚巷在歷史上的地位曾經是很崇高的。
福建泉州三大冷門景點,第二個叫金魚巷,名稱卻和古代官員有關
泉州中山路毗鄰府文廟,和著名的西街相交,不遠處就是開元寺。這條馬路遍布騎樓,中間還有一座教堂。
福建泉州三大冷門景點,第二個叫金魚巷,名稱卻和古代官員有關
二十世紀20年代初,因為發展的需要,全國興起拆城闢路的風潮,中山路就是在這個時候發展起來的。
福建泉州三大冷門景點,第二個叫金魚巷,名稱卻和古代官員有關
騎樓本是東南亞地區的特色建築,泉州對外貿易頻繁,華僑眾多,碰巧這種建築非常適合當地的氣候,很快便建成規模,如今新建的商業區,已經很少再採用同類風格的建築了。
福建泉州三大冷門景點,第二個叫金魚巷,名稱卻和古代官員有關
騎樓建築最大的特點是前面建有連廊,可以遮陽、擋風、擋雨,天氣不好也不會影響逛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