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比薩斜塔和比薩大教堂 環球之旅(29)

2020-10-19 野山的呼喚

圖1、比薩塔因是斜塔而聞名於世

世界各地的有名建築不是因為獨特設計以及美麗壯觀而出名,就是因為年代久遠而令人讚嘆。比薩塔卻因塔斜而聞名於世。比薩斜塔位於比薩市的奇蹟廣場,1987年12月,該廣場及所包括的四棟建築(大教堂、洗禮堂、比薩斜塔和墓園)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11次會議評為世界遺產,收入遺產名錄,編號第395號。

圖2、比薩市

比薩(Pisa)是一個美麗的小城市,阿諾河從城中穿過,人口10餘萬,面積190平方公裡,是興建於公元前1世紀的古城。原為厄特路麗亞人的重要城市,公元前2世紀被羅馬人佔領,得到大規模的開拓。中世紀時,比薩成為義大利中部重要的海上共和國。在義大利的各城市中最早獨立成城邦國家。後來,比薩在與佛羅倫斯的對抗中不斷削弱,1406年被佛羅倫斯擊敗後併入該城邦。1806年成為義大利王國比薩省的省會,也是著名的文教中心,有1813年由拿破崙創建的大學。公元1564年2月,天文學家、數學家、科學家伽利略出生於此。

圖3、古城牆

比薩火車站到比薩斜塔約有2公裡(半小時)路程,穿過埃瑪努埃萊廣場,順著街道一直向北走,過了阿諾河後看到古城牆,然後向左拐,就看到高大的比薩塔了。比薩塔所在的奇蹟廣場大門外,是一字排開的紀念品市場,聰明的商人抓住商機,在這裡建了一個完全傾斜的世界,五顏六色的紀念品都中了"斜"。由大理石、石膏、陶瓷和玻璃等不同材質製作的斜塔,都是以比薩斜塔為原型仿造的。杯子、花瓶等等,也都是斜的,比薩人以"斜"為美。有意思!

圖4、力挽狂瀾

該塔由著名建築師那諾·皮薩諾主持修建。原設計為8層,高56米。但由於設計者忽略了地質情況,地基下沉,導致1178年鐘樓興建到第4層時,發現鐘樓已經傾斜偏向東南方,工程因此暫停。1231年,工程繼續,第一次有記載鐘樓使用了大理石。建造者採取各種措施修正傾斜,刻意將鐘樓上層搭建成反方向的傾斜,以便補償已經發生的重心偏離。1278年進展到第7層的時候,塔身不再呈直線,而是為凹形。工程再次暫停。

圖5、背靠斜塔

1360年,在停滯了差不多一個世紀後鐘樓向完工開始最後一個衝刺,並作了最後一次重要的修正。1372年擺放鐘的頂層完工。鐘樓共有7口鐘,但是由於鐘樓時刻都有倒塌的危險而沒有撞響過。這時塔頂已與地面垂線偏離2.1米,並帶著殘疾的身軀經歷了六百多年依然未倒。從此,比薩斜塔聞名全球,被稱為世界七大奇觀之一,是比薩城的象徵,也是比薩人的驕傲與光榮。

像這種因設計、施工問題導致傾斜而出名的,唯有比薩斜塔。真是歪打正著。一般來講,鐘樓都是教堂的附屬品,人們主要是看教堂。在這裡,恰恰相反,人們都是衝著比薩斜塔來的,鐘樓即斜塔是反配角為主角,教堂反而成了配角。鐘樓功高蓋主啊!

圖6、攀登斜塔

斜塔用大理石建造,圓形建築,直徑16米,重1.42萬噸。全塔為八層,從底層到頂層分布數量不同的圓柱,並有213個拱門位於塔的各處。二層到7層有外拱廊,塔頂為鍾亭。要想真正體驗斜塔的"斜"味,一定要爭取登塔。登塔參觀有嚴格限制,每批40人,不許帶包,參觀時間30分鐘。如果不預約,很難買到票。女兒提前15天就在網上登記預約。票價15歐元,再加2元的預定費。

因為人在塔頂上感覺到明顯傾斜,因此,在售票處明確標明:患有恐高症者慎重選擇。我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看到許多人因為沒有訂到票的懊喪表情,我怎能放棄這難得的機會。





圖7、扶正?

在直徑16米的塔體內,有294級的螺旋上升臺階直達八層。在塔內攀登,並不會感覺到塔體的傾斜,但有標誌牌提醒你偏斜的角度。到了第七層與第八層,外廊開放,可以到外廊觀賞比薩城的全景。遙望比薩城,一片鮮紅的瓦頂,在純淨的藍天之下,明麗壯觀。廣場上的遊人如螞蟻般大小。

塔體自北向南傾斜5.5度,與底層相比,已經傾斜出去五米,雖有護欄鐵網保護,總覺得自己的身體也是斜的,有搖搖欲墜之感。加上我有恐高症,腿發軟,心發顫,眼睛根本不敢往下看,感覺下面就是萬丈深淵。

圖8、欲與天公試比高

母女倆卻相反,毫無搖搖欲墜的感覺,在露臺上跳上跳下。特別是女兒,在護欄邊上擺出各種pose,讓我給她照相。看到她往後仰、頭伸到欄杆外的姿勢,我心驚肉跳,照相時手都發抖。

上中學學物理時就知道,1590年,偉大的物理學家伽俐略在比薩斜塔上做了著名的自由落體實驗,將兩個重量不同的球體從相同的高度同時扔下,結果兩個鉛球幾乎同時落地,由此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推翻了希臘學者亞里斯多德的不同重量的物體,落地的速度也是不同的定律。從此,比薩斜塔更是名揚四海。

圖9、塔頂上的鐘亭

上世紀,塔身傾斜加重,偏離垂線5.2米,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從事觀測該塔的專家蓋裡教授根據比薩斜塔近幾年來傾斜的速度推測出,斜塔將於250年後因塔身的重心超出塔基外緣而傾倒。但是公共事務部比薩斜塔服務局的有關人員對蓋裡教授的看法提出了反駁,認為只按數學方式推算是不可靠的,比薩斜塔是"一個由多種事實交織成的綜合性問題",250年後倒與不倒不能局限於簡單的假設和預測。

圖10、噴泉

義大利政府於1972年向世界各國建築學家徵求保護方案,收集到900多個方案,據說中國的專家也提出了方案。1978年成立了搶救比薩斜塔委員會,1990年,義大利政府將其關閉,開始進行整修。經過12年的修繕,耗資約2500萬美元,斜塔被扶正44釐米,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效果。2001年12月15日起再次向遊人開放。

廣場轉角有座噴泉,三個小天使舉著比薩的市徽。

圖11、比薩墓園

比薩墓園在大教堂旁邊,長方形建築,外牆是白色的大理石牆面,中間為是美麗的庭院。是比薩城重要人物的陵園,始建於 1277年,陸續用了兩百多年才建成。園內有600多雕有浮雕的墓碑和石棺,迴廊中裝飾有精美壁畫。二戰中墓園被炮火擊中,遭到嚴重破壞。損毀最嚴重的是那些壁畫,後來經過精心的修復成如今的樣子。這些壁畫中最著名的,是在北側房間內的《死的勝利》、《最後的審判》和《地獄》三幅壁畫。

圖12、聖諾望洗禮堂

聖若望洗禮堂(義大利語:Battistero di San Giovanni)是義大利比薩的一座用大理石砌築的宗教建築,為從羅曼式建築到哥德式建築風格的過渡的例子,下層使用羅曼式的圓形拱門,而上層採用哥德式風格的尖拱。建於1152年,1363年完成。該建築高54.86米,周長107.24米,是義大利最大的洗禮堂。室內裝飾簡潔樸素。中心為八角形洗禮盆。講道臺為尼古拉·皮薩諾在1255年至1260年的作品。該堂有內外兩層屋頂,內層為金字塔形屋頂,外層為圓頂,兩層之間形成共鳴腔。這樣的設計使之內部聽覺效果完美。

圖13、比薩大教堂

比薩大教堂是歐洲羅馬式教堂的代表。羅馬建築的特徵主要是:1.利用巴西利卡的長方形平面,並將祭壇前的平面向兩側擴展,形成中心軸線長於兩側的拉丁十字的平面;2.內部用圓柱形成柱廊;3.門窗均用拉得很長的圓拱形;4.整體建築具有敦實感,牆面大於門窗面積,建築形象強調垂直線,有向上的感覺。

圖14、大教堂正面

大教堂始建1063年,該教堂由16世紀著名工匠詹博洛尼亞(Giambologna)設計建造。平面呈長方的拉丁十字形,長95米,十字交叉點上是一高聳的巨大圓頂,四周皆用開間結構和半原形拱門。最具特色的是大教堂正立面(西門面),高約32米,底層入口處有三扇大銅門,上有聖母和耶穌生平事跡的各種雕像。大門上方是幾層連列券柱廊,以帶細長圓柱的精美拱圈為標準,逐層堆疊為長方形、梯形和三角形,布滿整個大門正面。教堂內外牆面皆是用紅白相間的大理石砌成,配以彩色鑲嵌畫。n

圖15、教堂大廳

大教堂門票2歐元,教堂內有縱向四排68根科林斯式圓柱。縱深的中堂與寬闊的耳堂相交處為一橢圓形拱頂所覆蓋,中堂用輕巧的列柱支撐著木架結構的屋頂,天花板上面布滿了金色的花瓣。原藻井毀於1595大火, 新建的藻井加上麥廸次的家徽,據說當初砸了重本,動用黃金有24公斤。內部有一座大理石布道臺,是尼科拉皮薩諾設計的。

圖16、祭壇

後殿祭壇上半圓形屋頂上是契馬布耶(Cimabue) 1302 年的作品《福音書作者聖約翰》,這是他唯一有可靠的記錄的作品。聖約翰的臉部表情細膩,羅馬風格衣服的色彩團塊與褶紋極富立體感,手和腳拜佔庭式手法。 

契馬布耶(12401302)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初期畫家,生於佛羅倫斯,卒於比薩。原名本奇維耶尼·迪佩波,契馬布耶是其綽號。他是13世紀後半期首先進行風格革新的畫家,並且是喬託的老師。因而被奉為標誌文藝復興藝術開始從中世紀舊藝術轉化的先鋒。

圖17、聖母加冕禮雕塑

大教堂的拱頂下垂著一盞青銅古燈,那是有名的"伽俐略吊燈"。相傳,著名的物理學家伽俐略做禮拜時,觀察到該吊燈的來回擺動有周期性,後來提出了物體擺動原理。今天,我們使用的鐘表就是根據這一原理製造的。

圖18、漢白玉布道壇

教堂裡最為珍貴的是一棟12世紀的漢白玉布道壇。在義大利中世紀藝術家中最早表現出對古典藝術的興趣的是尼古拉皮薩諾(約12201284)。他是活動在比薩的著名雕塑家,主要成就反映在為比薩大教堂設計的漢白玉布道壇的雕刻上。4.61米高的精心雕刻的布道壇,是在1595火災中倖存下來,1926年重新架設。

圖19、中央基座柱為四個女像,代表神學四德

布道講壇的支柱有兩個是立在兩個獅子雕塑上,)其他支柱為女像柱和裸體大力士支柱。中央基座柱為四個女像,代表神學四德,基督教傳統神學認為所有的倫理道德可以歸納為四種基本道德,即智德(明智)、義德(正義)、勇德(勇敢)和節德(節制)。

圖20、大力士支柱代表聖米迦勒

大力士支柱代表聖米迦勒(Michael,也有譯為聖麥可)。上帝身邊的首席戰士、天使軍最高統帥。《聖經》對他的描述與歌頌非常多,他有著凡人所沒有的勇氣與無可比擬的威力,他性情勇猛果敢,雖然好戰,但是充滿慈悲心,對於罪惡的事抱持著絕對的否定與無情的殲滅,是"絕對正義"的化身,毫無參雜一絲黑暗。

圖21、漢白玉浮雕《基督降生》

皮薩諾在布道壇的浮雕上表現上《基督降生》、《博士來拜》、和《基督受難》等聖經故事,人物造型都顯得莊重典雅,衣紋處理厚重而有質感,層次變化豐富,明顯帶有希臘羅馬古典藝術的痕跡。

圖22、漢白玉浮雕《基督受難》

就內容而言,這件作品並沒有原則上的進步,然而皮薩諾卻採用了一種現實主義的一目了然的藝術語言,使宗教的抽象概念成為物質的具體形象,這樣的形象意味著對現實主義的直接感受和高度的造型表現力。正是在這一點上皮薩諾割斷了和中世紀傳統藝術的內在聯繫。

圖23、聖拉涅利墓(Tomb of St. Ranieri)

教堂裡有比薩的守護神聖拉涅利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七世的陵墓。聖拉涅利的墓原本在後殿後面的主祭壇,因政治原因多次被拆卸和改變位置。1688年,在比薩大公科西莫三世的指示下,裝放斯卡切利家族聖拉涅利遺體的古棺被換新。現在我們通過透明的棺材能看到神聖的遺骨。每年6月16號的比薩城都會點燃聖拉涅利的燭火,這是場盛大的節日,十萬支燭火將阿諾河上古城的夜晚渲染的徹亮美麗。

圖24、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七世墓

亨利七世Heinrich VII (約1275年1313年8月24日)盧森堡王朝的第一位德意志國王(1308年1313年在位)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312年加冕)。亨利七世於1310年進入義大利。亨利七世決定周旋於皇帝黨和教皇黨之間,而包括但丁在內的許多義大利志士都希望亨利七世能領導四分五裂的義大利實現統一。但遭到那不勒斯國王羅貝託和教皇克萊孟五世當然的反對。他隨即進攻佛羅倫斯,沒能取得任何重要戰果。他在準備發動新一輪徵服時,突然在錫耶納去世。亨利七世墓建於1315年,不久即因政治原因被拆毀。1985年將原組件恢復於右側耳堂。

圖25、教堂溼壁畫

教堂裡有許多美麗的壁畫,全是聖經裡的故事,作者我無從考證。但就是這些壁畫,使我們沉醉在教堂裡,久久不願離去。因時間關係,洗禮堂、墓園都沒進去。

圖26、教堂溼壁畫

相關焦點

  • 比薩斜塔,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令人充滿嚮往
    五漁村位於義大利利古裡亞大區(Liguria)拉斯佩齊亞省海沿岸地區,是蒙特羅索(MonterossoalMare)、韋爾納扎(Vernazza)、科爾尼利亞(Corniglia)、馬納羅拉(Manarola)及裡奧馬焦雷(Riomaggiore)這五個懸崖邊上的村鎮的統稱。
  • 義大利:比薩斜塔和聖母百花大教堂
    曾有專家建議扶正斜塔,但 比薩 本地人對這種想法深惡痛絕,他們堅信 比薩 塔永遠不會倒下。當前斜塔允許旅遊者進入參觀,但每天有人數限制,並需要提前預約。遊客也可以在 塔下 拍攝各種推動塔身的有趣照片。一路從酒店過來路上有好多這種雕像,數這兩個最特別。
  • 義大利 · 比薩 親眼見證比薩斜塔的傳奇
    比薩斜塔,世界著名建築奇觀,義大利的標誌之一,它和相鄰的大教堂、洗禮堂、墓園均對11世紀至14世紀義大利建築藝術有巨大影響
  • 《跑跑卡丁車》手遊新賽道義大利比薩斜塔怎麼樣 義大利比薩斜塔介紹
    導 讀 跑跑卡丁車手遊將在近期為玩家們帶來幾張全新的賽道地圖,其中就包括了義大利比薩斜塔,那麼下面就一起來看下跑跑卡丁車手遊新賽道義大利比薩斜塔介紹吧
  • 義大利比薩斜塔還是這樣斜
    在2個小時的車程中,在歐洲從事導遊工作近十年,來自北京的導遊紀大姐先是給我們做了專業性的講解,她首先給我們解答:比薩斜塔為什麼一直是義大利文化與形象的象徵?原因如下:比薩斜塔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位於義大利託斯卡納省比薩城背面的奇蹟廣場上,修建於1173年,由著名建築師那諾•皮薩諾主持修建。
  • 義大利比薩斜塔,世界最傾斜的塔
    位於奇蹟廣場(Piazza de Miracoli)東側的比薩斜塔已成為義大利旅遊的象徵,再加上羅馬鬥獸場(Colosseum)的宏偉壯觀,兩者都被國際公認為中世紀七大奇蹟的一部分,並且在1987年12月被錄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
  • 義大利:比薩斜塔
    比薩斜塔位於義大利中部比薩古城內的教堂廣場上,是一組古羅馬建築群中的鐘樓。這座造型古樸而又秀巧的鐘塔,是羅馬式建築的範本,然而它使人們驚嘆詫異的地方還遠不止這些。每年80萬遊客來到塔下,無不對它那「斜而不倒」的塔身表示憂慮和焦急,同時為自己能親眼目睹這一由缺陷造成的奇蹟而慶幸萬分。     建塔之初,塔體還是筆直向上的。但興建至第三層時,發現塔體開始傾斜,工程被迫停工。塔體出現傾斜的主要原因是土層強度差,塔基的基礎深度不夠(只有3米深),再加上用大理石砌築的塔身非常重,因而造成塔身不均衡下沉所致。
  • 義大利見聞錄-4 比薩斜塔
           比薩斜塔是一座位於義大利託斯卡納大區比薩省比薩市城區北面國家建築群的高塔,與它相鄰的大教堂、洗禮堂、墓園均對11世紀至14世紀義大利建築藝術有巨大影響,故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評選為世界遺產
  • 比薩斜塔
    白色卡紙、牛皮色卡紙、勾線筆、水彩筆、剪刀、膠棒;比薩斜塔建造於1173年8月,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位於義大利託斯卡納省比薩城北面的奇蹟廣場上。奇蹟廣場的大片草坪上散布著一組宗教建築,它們是大教堂、洗禮堂、鐘樓(即比薩斜塔)和墓園,它們的外牆面均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對獨立但又形成統一羅馬式建築風格。比薩斜塔位於比薩大教堂的後面。比薩斜塔從地基到塔頂高58.36米,從地面到塔頂高55米,鐘樓牆體在地面上的寬度是4.09米,在塔頂寬2.48米,總重約14453噸,重心在地基上方22.6米處。
  • 《義大利遊記》比薩斜塔
    上世紀末,都說比薩斜塔堪憂。人類貪婪對地球的索取,導致比薩城地下水被過度開採;加上比薩斜塔年代的久遠,這座聞名世界的斜塔面臨倒塌的危險。義大利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關鍵是修復者經過嚴謹的推算和演繹,成功運算了比薩斜塔坍塌的時間。然後模擬修復的可能,終於找到一種可行的途徑,完成對比薩斜塔的修復。
  • 再不去義大利,比薩斜塔要變「比薩直塔」了!
    世界這麼大,我想帶你去看看說到義大利想到什麼?是古羅馬鬥獸場、威尼斯水城、米蘭時裝周還是義大利披薩、義大利麵、義大利火腿等等除此以外相信所有人都會提到一個世界著名的建築那就是比薩斜塔。比薩斜塔幾乎撐起了義大利旅遊業的半邊天。
  • 《義大利比薩斜塔》沒面目-協助拍攝
    比薩斜塔(義大利語:Torre pendente di Pisa或Torre di Pisa,英語:Leaning Tower of Pisa)建造於1173年8月,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位於義大利託斯卡納省比薩城北面的奇蹟廣場上。
  • 比薩大教堂:義大利中世紀建築傑作,聞名世界的斜塔只是它的鐘樓
    比薩大教堂全部建築群完成耗時288年,是義大利中世紀最重要的建築群之一,也是比薩城的標誌性建築。大教堂始建於1063年,由雕塑家布斯凱託皮薩謹主持設計。教堂平面呈長方的拉丁十字形,長95米,縱向四排68根科林斯式圓柱。
  • 斜塔小鎮——比薩PISA
    比薩(Pisa),是義大利中部古城,是託斯卡納大區的第二大城市。歷史上是個海濱城市,曾是地中海強大的航海國家,曾擁有可與熱那亞和威尼斯相匹敵的海上力量。而如今,比薩的名氣很大程度上是受惠於比薩斜塔,比薩斜塔和羅馬鬥獸場是義大利的兩張鐵名片。
  • 比薩斜塔是比薩文明的代表作,成為了比薩城的靈魂
    比薩斜塔位於義大利託斯卡納省比薩城的奇蹟廣場上,是比薩文明的代表作。奇蹟廣場被圍牆圍起,廣場上有大片的草坪和四座羅馬式風格建築,分別為洗禮堂,大教堂,鐘樓(比薩斜塔)和墓園。1987年四月入選世界遺產!在比薩人看來,他們不願斜塔直立,就像不忍看到它倒下一樣。
  • 旅遊:比薩大教堂是義大利羅馬式教堂建築的典型代表!
    比薩大教堂是義大利羅馬式教堂建築的典型代表,位於義大利託斯卡納省比薩城市北面奇蹟廣場建築群,這是世界著名建築。它是中世紀建築藝術的傑作,為義大利最重要的建築之一,對11-14世紀的義大利建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比薩大教堂是羅馬風建築。
  • 比薩斜塔:自由落體實驗地,比薩城乃至義大利的標誌性建築!
    比薩斜塔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世界著名的景觀,也是義大利標誌之一。位於比薩大教堂的後面,是奇蹟廣場的三大建築之一。 鐘樓始建於1173年,設計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開始後不久便由於地基不均勻和土層鬆軟而傾斜,1372年完工,塔身傾斜向東南。
  • 義大利、希臘之旅(十)比薩
    Pisa,比薩,比薩城。    雖然中國翻譯差不多,這是二碼事,披薩讀起來重音在「披」,比薩重音在「薩」,披薩餅和比薩城沒關係,但這二者和義大利關係明顯,現代披薩餅起源於義大利的那不勒斯(Napoli),咱們在那不勒斯的時候後面再稍微說一下。
  • 比薩斜塔,世界著名建築奇觀,義大利的標誌之一
    比薩斜塔,世界著名建築奇觀,義大利的標誌之一,位於義大利比薩市北面奇蹟廣場建築群,對11世紀至14世紀義大利建築藝術產生了巨大影響,被選為世界文化遺產。比薩斜塔,世界著名建築奇觀,義大利的標誌之一,位於義大利託斯卡納省比薩城市北面奇蹟廣場建築群,而且它和相鄰的大教堂、洗禮堂、墓園均對11世紀至14世紀義大利建築藝術有巨大影響,故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評選為世界遺產。比薩斜塔是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位於比薩大教堂的後面,是奇蹟廣場三大建築之一。比薩教堂建築分為主教堂、洗禮堂與鐘樓三大部份。
  • 威斯敏斯特教堂要成下一個比薩斜塔?
    義大利的比薩斜塔舉世聞名,但對於英國民眾而言,也許過不上多久他們就不用再羨慕義大利人了,因為英國本土的著名建築威斯敏斯特教堂即將有望成為下一個比薩斜塔。據市政工程人員介紹,目前,教堂頂部的大本鐘已經偏離垂直中心1.5英尺(約合46釐米)之多,人們站在教堂前的大街上就已經可以明顯看出大本鐘的歪斜。但同時,專家們也表示,截至目前為止,教堂的傾斜還處於可控範圍之內,人們完全不必感到恐慌。據悉,相比比薩斜塔4度的傾斜,威斯敏斯特教堂到現在也不過傾斜了0.26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