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娃哈哈、 好彩頭等食品企業的密集加入,常溫乳酸菌產品正在成為市場熱銷飲品品類,但為了延長保質期而經過高溫殺菌,同時並不具備接菌種工藝的常溫乳酸菌飲品真的與低溫乳酸菌產品具有同樣效果的促消化功能嗎?這種產品又是否適於兒童食用?
北京商報聯合北京兩家權威檢測機構選取市面上鋪貨率較高的常溫乳酸菌產品與暢銷低溫乳酸菌產品進行對比發現,常溫乳酸菌產品中並不含菌群。另有專家介紹,常溫乳酸菌飲料不僅不涉及接菌種的工藝,還為了延長保質期殺掉了菌種,雖然該類產品在生產中因採用發酵技術而產生了活性成分,但是其所宣稱的「助消化、潤腸道」功能已大打折扣。專家提醒,功能不及低溫乳酸菌產品卻價格相等,常溫乳酸菌產品的謊言還需消費者知情並理性購買此類產品。
養樂多
常溫產品均無菌可言
目前在北京大型超市能夠買到的常溫乳酸菌產品為娃哈哈乳酸菌飲品、喜樂常溫乳酸菌飲料、洽洽新動力乳酸菌以及黑牛旗下仔仔乳酸菌飲品。在採購娃哈哈、喜樂等樣品後,北京商報記者又購買了養樂多以及味全兩款常見的低溫乳酸菌飲品送往專業微生物實驗室對上述產品的菌群數量進行了檢測對比。
商報檢測
白色物體為乳酸菌菌落,低溫產品經實驗培養出菌群,
而常溫產品則無任何變化,表明無活菌成分。
常溫產品檢測無活菌
北京商報記者選取的常溫乳酸菌產品分別為廣州喜樂食品企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喜樂小龍人添加葡萄糖酸鋅乳酸菌飲品,生產日期為2014年11月15日。另一款產品同樣為喜樂的益生元乳酸菌飲品,生產日期為2015年1月2日。此外還有杭州娃哈哈飲料有限公司生產的娃哈哈乳酸菌飲品,生產日期為2014年11月13日。
除了上述三款常溫產品外,北京商報記者也選取了由天津養樂多乳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養樂多活菌型乳酸菌飲品以及由杭州味全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味全活性乳酸菌飲品等兩款低溫乳酸菌飲品送往檢測機構對其乳酸菌活菌數量進行對比檢測,二者的生產日期分別是2015年2月24日和2015年2月26日。
檢測機構人士介紹,從上述產品的包裝上可以看到,常溫的三款產品已經標註「非活菌型」和「殺菌型」,而養樂多和味全的包裝上對其活菌數量作出了標註,由此可以初步判斷常溫乳酸菌產品中並不含有活性乳酸菌群,但是產品也未標註哪些成分可以促進產品可以實現「常喝常舒暢」的功能。
另一專業細菌實驗室工作人員介紹,檢測產品中是否含有活菌,要對產品進行菌群的培養,如果產品在特定的實驗條件和時間下,生長出了菌落就表明其中所含的物質是活性菌群,如果不含有活菌,耗費多長時間樣品也不會有任何變化。
3月2日,北京商報記者將上述採購的樣本送往北京某家權威檢測機構進行檢測,3月9日測試報告出爐,結果為喜樂兩款產品以及娃哈哈產品的乳酸菌數量為<1CFU/ml,養樂多中的乳酸菌數量為6.8×108CFU/ml,味全的乳酸菌數量為1.6×109CFU/ml。檢測機構人士介紹,小於1就意味著無活菌數量。
北京商報在3月3日將同樣的樣品送往另一家專業實驗室進行檢測對比。實驗室人員分別從5個樣品中提取了一定的乳酸菌液體,按照實驗要求進行了稀釋,並放入專業的培養設備。3月9日將樣品從培養設備中取出時,有兩款產品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白色物體,而三款產品則毫無變化。「白色物體就是乳酸菌菌落群,生成白色物體的產品分別是味全和養樂多,其餘三款常溫乳酸菌產品中沒能培養出乳酸菌群,這也表明常溫乳酸菌產品中沒有活菌。」實驗室工作人員總結稱。
專家解讀
常溫產品潤腸作用打折扣
中國農業大學一位不具名食品科學專業學者介紹,目前我國所執行的輕功行業標準QB1554-1992《乳酸菌飲料》中定義,乳酸菌飲料按照殺菌和不殺菌分為活性乳酸菌飲料和非活性乳酸菌飲料,因此即便不含有活菌,按照國家標準非活性乳酸菌飲料也可以被稱之為乳酸菌飲料。
此外,常溫乳酸菌飲料雖然與低溫乳酸菌飲料一樣打著「有助消化、促進吸收」的廣告,但是其作用主體卻大有區別:低溫乳酸菌飲料通過活菌在人體內迅速繁殖,同時產酸而起到有效抑制腐敗菌和致病菌的防治和成活、保護腸胃的作用;而常溫乳酸菌飲料對於腸道的作用並非來自活菌,而是在乳酸菌發酵過程中消耗掉了乳糖並產生了一些代謝產物,如維生素類和酶類等,這些代謝產物對人體也是有益的,而這些物質的潤腸作用到底有多大還不得而知。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其作用要遠遠低於活性菌群。
乳業專家王丁棉稱,儘管很多產品都標註為乳酸菌飲料,但保質期在30天且要求儲存在低溫環境下的屬於活性乳酸菌飲品,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低溫乳酸菌飲料,這樣的產品在製作過程中涉及複雜的接菌種工藝,不僅成本高,且一般要求每毫升活性乳中活性乳酸菌的數量不應少於100萬個。而常溫乳酸菌飲品在乳酸菌發酵後經加熱殺菌不再含有活菌,不僅工藝簡單,更可延長保質期。工藝以及保質時間的不同也暗射二者的功能並非相等。
「乳酸菌飲品本身蛋白質等營養價值就很低,兜售的不過是『保健腸胃』的概念,如果沒有活菌,說得直白點就是酸酸甜甜的糖水。」王丁棉直言。
商報調查
超高利潤驅使企業扎堆
「過去每年年前,做活動的都是一些大品牌的高端常溫奶,今年有點不一樣,常溫乳酸菌產品活動力度很大,能補充蛋白質還能減肥,挺划算的。」在北京北三環國展某大型超市的常溫乳品區,一位導購賣力地推銷所屬品牌的乳酸菌飲品。
北京商報記者看到,與過去大部分常溫奶製品區被不同口味和配方牛奶佔據不同,今年的這一區域除了有娃哈哈推出的乳酸菌飲品以外,還有很多並不是很知名的產品,包括味動力、小樣、津威等十餘個品牌。相隔不遠是超市的奶製品冷藏櫃,已經布局中國多年的外資品牌養樂多、味全和近兩三年才啟動乳酸菌產品研發的蒙牛等均有產品在此銷售。
這些常溫乳酸菌飲品的規格以及外包裝與在冷藏區的養樂多十分相似。對比發現,在常溫區的產品保質期顯示的是6個月,冷藏櫃中的乳酸菌產品多半是30天,且要求處於2-10℃。
根據AC尼爾森零售監測發現,過去八年,乳酸菌飲料複合增長率高達37.1%,較2006年增長了9倍,相比之下,常溫液態奶的增速不僅放緩,且平均毛利率僅為2%-5%左右,而乳酸菌飲料的平均毛利率在30%左右。增長迅猛、毛利率高也是企業紛紛涉足該領域的重要原因。
北京商報記者在上述超市內看到,儘管工藝不同,低溫和常溫乳酸菌產品在定價上卻大致相當,以活性乳酸菌飲料蒙牛優益C為例,規格在340克/瓶的產品售價6.5元,而125克×5包裝的娃哈哈旗下常溫乳酸菌飲品的售價為11.5元,小樣牌乳酸菌100克×4包裝的售價為7元,換算後整個品類的均價大致在每100克1.7-2元。
「別看售價都一樣,但常溫乳酸菌飲料的成本比低溫的低多了。」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直言,受製作工藝、運輸條件等因素影響,常溫乳酸菌飲品的成本要比低溫乳酸菌飲品低25%左右,換言之,常溫乳酸菌飲品的利潤還要更高,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扎堆做常溫乳酸菌飲品的原因。
「在產品定價上,由於乳酸菌飲料行業沒有特定標準,除了成本、營銷等費用,企業之間的定價更多的是在互相參考,常溫乳酸菌飲料成本不及低溫,定價卻又相當,這也是越來越多的大品牌明知道常溫乳酸菌營養價值不高還要做的原因。」營銷專家李志起坦言。
李志起也表示,常溫乳酸菌飲品對溫度要求不如活性乳酸菌飲品高,保質期還長,在低溫乳酸菌產品之前的推廣鋪墊後,市場已經有了「乳酸菌有益於健康」的概念。加上常溫乳酸菌飲料在外包裝與低溫乳酸菌飲品相似,通常情況下,消費者難以準確判斷常溫與低溫乳酸菌到底有什麼區別,特別是一些偏遠地區的老人和兒童,而這些恰恰是常溫乳酸菌飲品的目標消費群。
企業回應
低溫和常溫沒有太大區別
常溫乳酸菌產品是否與低溫乳酸菌一樣擁有同樣效果的促消化功能呢?這個問題不僅在困擾消費者,連生產企業的工作人員自身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針對上述問題,北京商報記者首先致電喜樂公司的服務熱線,該熱線工作人員回應:「常溫乳酸菌與低溫乳酸菌其實也沒有太大區別,關於常溫乳酸菌產品的所有相關資料基本也都可以在網上查閱到,我們和網上說的也是大同小異。通常而言,只要是乳酸菌類型產品,都會有菌種,低溫和常溫只是工藝的不一樣。實際上,我們也說不太清楚具體的專業知識,目前對於消費者關於這些問題的諮詢也沒有正式回應,建議可以去問問其他做常溫乳酸菌飲料的同行或者相關專家。」
此外,北京商報記者也分别致電娃哈哈、好彩頭、洽洽以及黑牛等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尋求問題的答案。不過,截至記者發稿上述企業均未做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