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混戰市場擴容洗牌悄至 部分品牌面臨負增長

2020-12-16 湖南在線

記者走訪市場發現,乳酸菌品牌琳琅滿目,但不少產品銷量不盡如人意。

華聲在線訊 從小個子的養樂多獨攬大局到現如今多個乳業品牌巨頭入局,乳酸菌市場在近兩年熱鬧了不少。市場井噴之後,行業洗牌也悄無聲息地到來。

3月21日,記者走訪市場發現,乳酸菌品牌琳琅滿目,但出現了上櫃產品並不新鮮等情況,多位促銷員均表示產品銷量不盡如人意。剛剛過去的2016年,如味全等「局內人」也表示公司乳酸菌市場面臨負增長。

曾經的「爆款」,接下來的市場應該如何走?

乳酸菌市場擴容後遇瓶頸

「過去經常碰到超市全場折扣促銷,養樂多櫃前都是擺著『不參與活動』提示的,高冷得很。」說起乳酸菌,低溫乳製品愛好者曹小姐回憶,前些年乳酸菌選擇並不太多,這幾年豐富多了,除養樂多外,還有味全、伊利、蒙牛等其他品牌可以選擇。

3月21日,記者在對長沙市場走訪後發現,養樂多、伊利每益添、蒙牛優益C三種產品佔據著市場的半壁江山。此外,還有光明、味全、美樂多等品牌分食市場。

在沃爾瑪長沙黃興南路店、華潤萬家V+城市生活超市內,多款低溫乳酸菌飲品正在進行促銷活動。其中,華潤萬家V+單價為6.9元的蒙牛優益C正推出臨期產品與新日期產品捆綁的「買一送一」促銷。

不過,一些品牌的走貨速度也並不盡如人意。3月21日,在沃爾瑪黃興南路店內,記者看到由廣州珠江美樂多飲品(香港)有限公司生產的美樂多活乳酸菌乳飲品生產日期為2017年2月26日,距離產品過期僅有5天時間;而V+超市內在售的小巨星乳酸菌飲料生產日期為2月28日,到期日期為3月23日。

大超市之外,小商超、便利店走貨也不盡如人意。在竹山園附近的千惠、蔚然錦和、彩金食品店、零食合作舍等店內,產品的適宜食用期限也只剩3天。

「氣溫太低會影響銷量,最近購買乳酸菌的顧客不多。」福元西路上英祥春天附近富亞超市營業員如是說。而平和堂五一店超市導購也表示,冬季一次性大量購買的現象也減了不少。

多品牌入局,市場不斷擴容

AC尼爾森零售監測數據顯示,2013年開始,乳酸菌的市場增長便呈現出井噴的狀態,近年增長率一度達50%。2014年,乳酸菌市場規模達到95.83億元,2015年則一舉突破百億大關,達到了109.81億元,其中低溫乳酸菌市場規模約為78.46億元。

除低溫乳酸菌外,還有不少常溫乳酸菌產品加入混戰,部分長沙超市也開始銷售進口常溫乳酸菌飲料,如三得利等品牌。尼爾森數據顯示,2016年前,通過商超渠道售賣且年銷售額上規模的常溫乳酸菌飲料品牌已達79個,品牌數量相比八年前增長3.9倍。

伊利相關負責人對三湘都市報記者表示,旗下乳酸菌品牌每益添經過多年培養,目前已處於活乳品牌第一梯隊,位居第四,而養樂多則以專業形象引領整個品類市場發展,仍是未來整體乳酸菌品類的行業標杆。

家樂福湖南江西區相關負責人李豔告訴記者,目前,養樂多銷量佔據5成左右, 伊利與蒙牛兩大品牌約佔2成,而其他品牌佔比3成左右,「按照目前的上升趨勢,以後市場應該會越來越好。」

■記者 朱蓉 實習生 黃亞蘋

觀察

消費者認知仍是挑戰

2016年可以算得上乳酸菌市場面臨挑戰的一年,關於養樂多產品含糖量較高等信息誘發了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危機。同時,關於乳酸菌飲料這一品類的認知也同樣面臨挑戰。

伊利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雖然常溫類乳酸菌飲料近年快速發展,但活性乳酸菌飲料目前還是佔據一二線城市主要市場份額,由於全球健康功能飲料趨勢的推動,有助腸胃健康消化的活性乳酸菌飲料仍然擁有穩定的受眾市場,「截至目前,活乳在去年增勢不佳的情況下已經逆勢回暖。」他透露,進入2017年,該品類產品已恢復正增長,這是品類發展的利好趨勢。

不過,他也表示,目前常溫乳酸菌飲料跟低溫乳酸菌飲料的渠道有一定差異,常溫產品在三四線城市市場發展更快,這也是不同產品的渠道側重決定的,但歸根結底乳酸菌大品類能快速發展,還是基於有助身體健康的根本利益點。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消費者對常溫乳酸菌和低溫乳酸菌飲品的相關認知仍需要更多的普及和推廣,在消費者健康觀念愈來愈強的大背景下,低溫乳酸菌飲料面臨最大的挑戰將是健康功能的更好發揮以及食品安全的保障。

相關焦點

  • 觀察|羊奶粉市場擴容……
    在消費總量有限的奶粉市場,如何利用細分品類在市場上脫穎而出,是每個乳企都要面對的事情。羊奶粉市場不斷擴容,增長連年提升,成為乳企不斷努力的方向。乳企如何藉助羊奶粉的東風,需要思考。而發展迅速、頗受市場歡迎的羊奶粉細分品類也在不斷擴大。經過配方註冊制的洗禮,不足百億的羊奶粉市場,品牌數從20-30個短期內迅速增長到目前的近百個,原有市場格局被打破。值得一提的是,羊奶粉市場是增量與存量市場共存,意味著羊奶粉的市場不斷擴容。
  • 常溫乳酸菌飲料還有機會嗎?
    乳酸菌飲料熱度不減,近些年來市場規模在不斷擴大。相比之下,常溫乳酸菌飲料打破了冷鏈限制,能夠輻射更多人群,也更具市場優勢。然而,常溫乳酸菌飲料市場也面臨很多問題,比如活菌數量、含糖量等。由於進入門檻較低,市場上出現了很多品牌,大大小小的品牌之間競爭也十分激烈。
  • 多次推新品但無疾而終:太子奶王者淪落,乳酸菌市場群雄逐鹿
    回望乳酸菌飲品市場,用小身板獨攬大局的養樂多、從糖果行業轉型的馬大姐及先後入局的伊利、蒙牛、味全等乳企巨頭,乳酸菌市場的邊界究竟在哪?洲宏酒業批發部店主就坦言,高橋主要供應便利店、夫妻店等小店,而太子奶的主要銷售渠道為大型超市及電商,核心市場從湖南轉移至河北一帶,「兩三年前我們就沒進太子奶了,根本銷不動。僅臨近春節時,有銷售人員前往超市鋪貨,但銷量跟前幾年沒法比。」 「太子奶算得上最早一批入市的乳酸菌飲品,也是小時候早餐、休閒必備飲品。」
  • 冷飲市場不斷擴容 新品牌更愛「玩」
    原標題:今年3月冷飲企業新註冊量環比激增650%冷飲市場不斷擴容 新品牌更愛「玩」□ 本報實習記者 暴夢川近日,企查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冷飲企業新註冊量達4800企業註冊量增長的背後是新生代消費者的不斷增加,冷飲行業市場不斷擴容,各種網紅冷飲產品不斷出現。記者通過走訪市場發現,美味可口的雪糕冰激凌、冰鎮的汽水飲料、鮮榨果汁等夏日消暑產品,隨著氣溫的日漸升高進入了銷售旺季,一些網紅冷飲、聯名冰激凌更是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線上線下銷售火熱。
  • 均瑤健康董事長王均豪:深耕乳酸菌飲品細分市場
    1998年底的時候,均瑤牛奶在溫州有60%的市場份額,2000年的時候已經衝進了全國前五名。」王均豪說。然而,2004年均瑤乳業砍掉了「保鮮純牛奶」業務,背後體現出的是一家志在做「百年老店」決心。「當時面臨牛奶比水賣的都便宜的行業困境,部分乳企開始摻假,為了做良心企業,不坑害消費者,我們實行了『斷臂工程』。」
  • 導航地圖市場面臨洗牌 軟體整合成趨勢
    未來幾年內,導航地圖行業將面臨洗牌,屆時將只剩下兩三家企業;同時,地圖和導航軟體的整合也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  在全球經濟震蕩之下,2008年中國汽車市場增速明顯放緩,這導致汽車電子市場也增長乏力,不過以導航為代表的信息娛樂應用仍然持續快速增長。
  • 「網際網路咖啡」攪局 千億市場洗牌在即
    而加拿大、日本等「國民咖啡」紛紛搶灘中國,在激烈的競爭中,國內咖啡行業原有的市場格局被悄然打破,一些企業受到衝擊、不斷收縮,甚至面臨破產,行業洗牌在即。  目前,星巴克是國內門店數量第一的連鎖咖啡品牌,該品牌1999年進入中國,用了20年時間目前建立了超過3600家門店,幾乎壟斷了國內連鎖咖啡市場。雖然利用補貼搶佔市場遭質疑,但是通過網際網路打法,從零到成為行業第二,瑞幸咖啡只花了一年時間。這也讓資本和國際咖啡巨頭開始重視中國市場。
  • 味全將擴充銷售區域預計乳酸菌飲料兩位數增長
    9月27日,記者從冷藏乳製品及飲料生產企業味全集團了解到,味全集團籤約藝人王一博成為味全乳酸菌品牌代言人,持續發力年輕化。味全品牌總監池祥蓁向新京報記者獨家表示,今年味全乳酸菌飲料的目標是達到兩位數增長。
  • 暢銷85年的養樂多,賣起了「乳酸菌」化妝品?
    雖然,養樂多低溫乳酸菌飲料實現了中國益生菌飲料市場超六成份額,但隨著伊利、蒙牛、君樂寶等大型乳企入局,養樂多的市場份額面臨被瓜分的風險。在此背景下,養樂多另闢蹊徑引入化妝品,但其化妝品品牌認知度較低,養樂多想借化妝品擴張在華版圖難度較大。乳酸菌飲料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行業賽跑式競爭的邏輯是打敗一個對手會有一個新的對手出現。
  • 2020年中國常溫乳酸菌飲品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預測(圖)
    據中國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常溫乳酸菌飲品在二線以上城市市場份額為15%,而在三線城市以下市場份額為85%。目前,從消費趨勢看,常溫乳酸菌飲品已進入發展的黃金時期,近年維持較高的增長態勢,是乳品企業搶奪市場的關鍵。
  • 成都每天超過10個航班飛泰國 市場面臨洗牌
    不過,在方便快捷的背後,競爭白熱化和「白菜價」滿天飛或將讓航空公司和旅行社面臨著一次大洗牌。每天超過10個航班成都飛泰國新航線開通以後,成都與泰國之間已經搭建起一條四通八達的「空中橋梁」,真正形成了「說走就走」。成都與泰國之間究竟有幾條「空中橋梁」?記者今日簡單梳理了一下。
  • 攜程發力線下布局 傳統旅行社面臨行業洗牌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流量紅利的消失和在線旅遊市場增長放緩,OTA需要去線上線下融合尋找市場空間,而攜程的大舉發力,將帶來OTA之間新一輪的競爭,線下旅行社也將面臨行業洗牌。  OTA再戰線下門店  OTA們並不是第一次布局線下門店。但這一次的捲土重來,看上去來勢洶洶。
  • 日銷4000萬瓶,養樂多帶著乳酸菌個護品牌來中國市場了
    實際上,在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之前,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養樂多也賣化妝品。據了解,日本國株式會社Yakult集團創業於1935年,養樂多創始人代田稔在鑽研乳酸菌時,發現有益身體的乳酸菌對肌膚也大有裨益,於是1961年,養樂多在日本關東開始製造化妝品,1971年產品正式開售。
  • 成本上漲嘉頓提價約10% 中小企業面臨洗牌
    不過在這股漲價潮後,記者了解到,行業洗牌的趨勢已很明顯,近年來眾多中小型餅乾廠均陷入「難以為繼」的困局。  頻密的提價  嘉頓並非是今年餅乾行業漲價的首個餅乾品牌。卡夫和康師傅在今年年初已經完成提價的動作。記者了解到,今年3月下旬,國產餅乾陣營最大的品牌嘉士利同樣低調提價5%.而在過去兩年,餅乾行業同樣是漲聲不斷。
  • 白酒萬億市場春秋混戰 新零售趁勢突圍
    啤酒:行業規模負增長,產品難以提價啤酒2009-2010年營收進入短期調整,2011年為復甦高點,其後進入低增長或負增長,2017-2018年營收總量再度下滑,規模以上同比增長,中小啤酒企業同樣面臨產能出清,整體復甦程度不如白酒。
  • 「乳酸菌飲品第一股」均瑤大健康本周上會 「味動力」品牌馳名中國
    深耕乳製品及含乳飲料市場二十餘載據招股書顯示,均瑤大健康原控股股東均瑤集團有限公司自90年代中期即進入乳製品及含乳飲料市場,並逐漸成為這一行業中知名品牌,目前已深耕行業二十餘載2014年之前,常溫乳酸菌飲品市場主要由三四線品牌構成,而均瑤大健康屬於一線品牌中較早進入常溫乳酸菌市場的企業之一。
  • 奶粉行業洗牌加劇:羊奶粉上位高端 進口品牌迎風口
    另外,在羊乳清粉價格從萬元/噸上漲到12萬元/噸的大背景下,部分乳企決定退出羊奶粉競爭圈,而那些擁有上遊山羊養殖的的乳企則抓住歷史機遇,迎來高速發展期。  奶粉行業洗牌加劇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奶粉企業旗下擁有多個品牌多個配方,添加某個成分乳就有新的故事給消費者講,緊隨其後的則是高價格帶給企業豐厚的利潤。但是,隨著跨境購的崛起,同品質的洋奶粉價格開始變的透明。
  • 2019年中國乳酸菌飲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銷售渠道加速...
    乳酸菌飲料市場規模正在逐步擴大據了解,乳酸菌飲料市場包括三大品類:酸性乳飲料、常溫乳酸菌飲料和低溫乳酸菌飲料。而近年來,常溫乳酸菌飲料在我國發展迅速。目前,從消費趨勢看,常溫乳酸菌飲品進入發展的黃金時期,近年維持較高的增長態勢,是乳品企業搶奪市場的關鍵。
  • 殼牌統一合資 中國潤滑油市場面臨洗牌
    殼牌中國集團通過併購實力不菲的民營企業統一石化而一舉躋身國內潤滑油品牌三甲之列,此次交易幫助殼牌在中國潤滑油市場的份額躍居第三,將殼牌全球潤滑油產量提高8%並使殼牌潤滑油產品在全球市場佔到16%的份額。同時,該交易也使殼牌登上在華潤滑油市場排名第一的位置,成為中國潤滑油市場排名第一的國際能源公司。這次巧妙併購將使中國潤滑油市場再度面臨洗牌。
  • 首現負增長 《上半年在線旅遊市場數據報告》發布
    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了《2020年(上)中國在線旅遊市場數據報告》(報告下載:http://www.100ec.cn/zt/2020szxlybg/),通過交易數據、「死亡」數據、財報數據、融資數據、投訴數據等來揭示2020上半年在線旅遊行業的發展。《報告》預計,2020年在線旅遊市場規模將首現負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