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才子佳人總是文人筆下偏愛的素材,中國文學史上有「梁山伯與祝英臺」,外國文學史上有「羅密歐與朱麗葉」,這些故事既悽美又感人,總讓人神傷。在古詩詞中也從來不乏那些動人的愛情故事,就像陸遊後半生都在追憶髮妻唐婉,唐代著名女詩人魚玄機也留下很多寫給李億的詩詞。這些詩句背後都蘊藏著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
而在詩詞史上,以「情」見長的詩詞大家,筆者比較喜歡的還是「慧極易傷,情深不壽」的納蘭性德,他家世顯赫,但是卻仕途不順,一往深情,但平生摯愛的兩個女子都離他遠去,可謂愁苦不已。筆者本期要介紹的這首詞作正是來自納蘭性德,當秋夜、秋風、秋月遇上了相思,納蘭性德寫下了這首詞,語短情長。雖用語樸素卻讓人痛徹心扉,將失去摯愛的痛苦刻畫得入木三分!下面就來和筆者一起走進這首詞作。
《菩薩蠻》-(清-納蘭性德)
晶簾一片傷心白,雲鬟香霧成遙隔。無語問添衣,桐陰月已西。
西風鳴絡緯,不許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淚欲流。
這首詞的白話譯文如下:清白的月光映照水晶簾幕上,令人愁緒紛飛,你我之間相隔遙遠,觸不到你的秀髮,也聞不見你身上的幽香。想提醒加件衣服都已然做不到,月兒西掛在梢頭,將梧桐的樹蔭拉得很長。在西風蕭瑟中蟋蟀在悲鳴,吵得憂愁的人難以入眠。秋天還是和去年一樣,但是為何在我看來,卻想要流淚呢?
這首詞是納蘭性德在妻子盧氏去世3個月左右所作。上闋開篇就奠定了全文悲傷的基調,「晶簾一片傷心白,雲鬟香霧成遙隔」這句是化用杜甫《月夜》中的「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在這裡被納蘭性德用來形容自己的亡妻,月輝孤冷悽清,而所念之人已是生死相隔,這樣的場景想想就讓人心中悲傷。「無語問添衣,桐陰月已西」這兩句有兩層含義,其一是自從妻子走後都沒有人來關心自己添衣,由此表達出妻子生前對他的關懷備至;其二納蘭性德想要疼惜補償妻子都沒有機會了,想提醒她添衣都沒辦法做到,這本是世間極簡事,卻道出了納蘭性德對於亡妻的極深情,令人讀之悵惘。
下闋「西風鳴絡緯,不許愁人睡」看似是蟋蟀的悲鳴讓此人難以成眠,但實際上卻是詞人的難以成眠才讓蟋蟀的悲鳴那麼清晰,心中的相思愁苦再加上耳邊蟋蟀的悲鳴,已然將詩人的深情和愁思渲染到了極致。最後一句,「只是」「如何」給人一種世事無常之感,由此也可以看出納蘭性德至今對於盧氏的去世還難以相信,太過突然,前一年兩人還在花前月下,一年過去便是生死兩茫茫,怎麼不叫人心碎?「欲」表達出一種將出未出、將流不能流的狀態,將詞人哀傷至極卻難以落淚的情狀刻畫的十分傳神。
其實細細想來納蘭性德對於盧氏的感情,比起初戀謝娘多了一份愧疚。因為他始終對謝娘念念不忘,或許在生活中對盧氏忽略頗多,直到盧氏去世或許他才明白珍惜眼前人的道理,但是斯人已矣,令人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