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瓦製造槍,誰製造了白沙瓦

2021-03-02 遠方的碼頭

  (一)

    這是一條寂寂無名的小巷。

    至今我也說不出這條小巷的名字,它在巴基斯坦白沙瓦市,具體位於白沙瓦市東南西北什麼位置實在無法提供。

      這是我一生中從來沒有經歷的旅遊情景,也是強烈挑戰心理負荷的一次遭遇。

      在我的這篇文字裡,你可以了解這個世界你可能永遠不知道的另一面。

      如果說歲月靜好,在地球上田園牧歌的空間縫隙裡,有一個從來就不平靜的地方叫白沙瓦,它幾乎每天都用砰砰的真槍實彈讓平靜的國際舞臺顯得極為不平靜。

(上圖為我們在白沙瓦遊覽時專門跟隨為我們保衛的軍警)

      作為旅遊觀光,我們只是過客。我們無意去觸碰世界最敏感的一條神經——恐怖活動!假如事先知道白沙瓦是一個和全世界叫塔利班的恐怖組織聯繫在一起,大概真的沒有膽量光臨這座城市。

      無知者無畏!

    

(二)

     白沙瓦是世界著名的恐怖之都,知道白沙瓦的無不談之色變,驚恐膽寒。,因恐怖襲擊頻發,被當地人稱為「恐怖襲擊的天堂」。走在白沙瓦街頭,處處警衛森嚴,荷槍實彈的安保人員隨處可見。街頭的人們行色匆匆,不願在人群聚集處做長時間停留,以防襲擊。街頭一處和平鴿的雕像,或許能反映出當地人對於安寧生活的迫切嚮往。

(上圖是白沙瓦街頭巡邏的軍警)

    白沙瓦屬於巴基斯坦,位於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接壤的兩國邊境。由於地處中亞多條貿易要道,多個世紀以來一直是南亞次大陸與中亞之間的貿易重鎮。崇尚佛教的貴霜帝國伽膩色伽王曾在此建都,為佛教文化的中心之一。4至6世紀,中國晉朝高僧法顯、北魏使者宋雲和唐朝高僧玄奘曾先後到此,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稱這裡是「花果繁茂」的天府之國。

(上圖是白沙瓦古城,隨著大航海時代的開啟,今天的白沙瓦已經和現代社會拉開了巨大的距離)

     2009年巴基斯坦政府加大力度打擊恐怖主義,與巴基斯坦塔利班組織發生嚴重衝突,塔利班政權多次對巴基斯坦發動恐怖襲擊,而白沙瓦成為了受害最嚴重的城市之一。其中,2009年10月28日,白沙瓦的一個市場發生汽車炸彈爆炸襲擊事件,造成至少80人死亡,200多人受傷。

     無論是在貴霜帝國時期或者亞歷山大統治時期,歷史上的白沙瓦歷經多次戰火,在刀光劍影裡傷痕累累。給這座古老的城市增添了滄桑斑駁的痕跡。也有可能因為頻繁的戰事,讓白沙瓦形成了槍械泛濫的習俗。

(上圖,每一間稍微高級一點的酒店都配備有荷槍實彈的保衛)

   

(三)

      萬萬沒想到我們會去參觀一間私人槍械作坊。在我們的旅遊行程裡,並沒有在白沙瓦參觀私人槍械作坊的內容。其實,假如導遊不介紹,我們都不知道這座城市竟然有上百家槍枝作坊,而且還集中在一條不大的街巷裡。畢竟,這樣的場景離我們太遙遠太陌生。在中國,如果有人說帶我們去參觀槍械工廠不是痴人說夢也是神經錯亂。

(上圖,就是這位白沙瓦當地導遊帶我們去看私人槍械作坊)

     可是,當地導遊竟然開恩,說給我們增加一個旅遊節目,帶我們去他朋友的工廠參觀製造槍枝。後來才知道,他格外帶我們參觀槍械製造作坊,是為了接下來帶我們去他老城開的珠寶店幫襯他,此與本文主題無關也就忽略了。

     新鮮,興奮,而且還覺得有點恐懼和一絲說不出的悲壯感覺。中國是一個禁槍的國家,不要說私人製造槍枝,就算購買槍枝即便是購買仿真假槍也是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為。2014年7月,剛滿18歲的青年劉大蔚通過網際網路向臺灣賣家購買24支槍形物被石獅海關緝私分局查獲。案後,經福建泉州中院、福建高院一、二審,劉大蔚被以走私武器罪判處無期徒刑。此案曝光後引起廣泛關注,也引發關於仿真槍法律鑑定標準的討論。

      由於生活的國度不同,同一行為在不同的國度卻有不同的結果。

      眼前,只要廠家同意,我們就可以堂而皇之地進入槍械作坊。還完全可以順便購買幾支槍械,只是我們絕無此類需要也沒有這樣的膽量而已。

      汽車停在一座外表看似非常普通的大門,鐵門開處有人熱情把我們迎接進去。

      院子不大,縱深寬窄也就百來平米,就在進門的左側有一個地庫,地庫下就是製造各類槍枝的作坊。

(上圖,從這裡走下地下室的槍枝作坊)

      最前面的一道工序,一位瘦高的男子左手用鐵夾夾住手槍的毛坯,右手用噴槍把毛坯燒紅,然後「舉」一聲把毛坯伸進旁邊的水桶裡。無論我曾經在農村看過鄉民們打鐵,或者四十年前我在工廠當工人,都知道這道工序叫淬火以增加金屬的硬度。

(上圖,在給槍坯淬火的工匠)

      低頭向另一側望去,排列著三四臺金屬加工的工具機,估計就是車銑刨磨之類。走下臺階,幾個工匠各自忙著自己的活路,從他們身邊的零件看大多數是手槍。

(上四圖是機械加工部分的工具機,感謝瓦瓦拍攝的圖片)

(上圖,絕對真傢伙)

      一個包裹頭巾留著長長鬍鬚的師傅在用銼刀專注地打磨槍坯的毛刺,他身邊有一排銀亮的槍坯,我小心拿起一支比劃,他看我一眼,從身後拿出一把打磨好的遞給我。(見下圖)

      我正在用槍坯瞄準比劃,有人在身後拍了一下我的肩膀,示意我隨他進去旁邊一個小房間,原來,小房間的桌子上擺放著六支已經製作好的手槍和十來支白色槍坯。我禁不住又拿起兩支槍抬起手擺拍了一張照片,當然不是那威武的雙槍老太婆,充其量只是一個外強中乾的雙槍老太爺而已。想想自己文不能安邦,武不能附眾,也就只能如此自我調侃一下。

(上圖為小房間裡的桌子上擺放著製造好的槍枝)

(上圖,雙槍!看看我這個造型如何,其實一點不專業)

     在這裡,製造一支精美的手槍用兩天時間,視手槍的質量或者仿製的牌子,價格從人民幣600元至1000元不等。只要需要,每人都可以大大方方地討價還價,像購買一把蔬菜般買到一把手槍。

(上二圖,正在專注用手工加工槍械的工匠,他們製造手槍猶如製造玩具)

(四)

      特殊的社會現象有著特殊的歷史原因。

       180多年前,英國殖民者出於與沙俄爭奪對中亞石油資源控制權的戰略需要,企圖將阿富汗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而於1839年—1919年間,對阿富汗進行的侵略戰爭。最終以阿富汗勝利而告終。在英國潰敗期間,一位英國軍械士兵逃亡到白沙瓦非常邊遠的一座村莊,他得到了當地純樸熱情的普什圖族人歡迎和保護。

     這座村莊就叫達拉。是今天巴基斯坦白沙瓦蜚聲世界的製造槍枝的「聖地」,它位於白沙瓦以南40公裡的巴基斯坦與阿富汗接壤地帶。達拉村雖是個在地圖上都找不到的地方,但是不論什麼類型的槍,村裡的工匠幾乎都能仿造。包括美國的M16、德國的G3、比利時的FAL……但最負盛名的仿造槍還要算AK47自動步槍,其仿製工藝之精良幾乎與真品無二。

(以上三圖來自網絡,是達拉村槍枝商店和進入達拉村的道路,在這裡買槍枝比買白菜還要方便)

     達拉村的槍店裡的各種AK步槍。蘇制AK47自動步槍的仿造始於1979年蘇軍入侵阿富汗戰爭。當時的蘇軍均以AK47自動步槍武裝,達拉村的工匠在開始幾場戰鬥中繳獲到AK47自動步槍後,就將其全部拆散,並完全按照零件仿製後組裝。

     據悉,達拉村的槍械以純手工製作為主,有的經過一些簡單的加工,但村民能夠製造出各種槍枝,而且月產槍械數千支,一年制槍的數量在5萬支左右,不過這些槍枝基本都是仿製的。最有名的仿製槍是AK系列槍枝,尤其是AK47自動步槍。有人稱,這裡一支AK47隻賣300美元,有些店家為了搶生意還壓低價格,並贈送子彈300發。

     我們參觀的地方在白沙瓦市內而不是達拉村。並不是每個人都以去達拉村的,據說那裡自成體系,他們有著自己獨立的管理組織,就連巴基斯坦政府進去也要經過當地組織批准。

     如果說達拉村有600多個軍火製造作坊,我們參觀的這條小街就有100多間。這個數字足以讓一般人觸目驚心,目瞪口呆!

(五)

     看完地下室的作坊走上院子,這當口突然靠牆邊想起砰砰砰的槍聲,那聲音震徹雲霄,讓人心驚肉跳。原來,每一支槍製作完畢後都要由員工試槍,只有試射擊過的槍才能出售。我們目瞪口呆,看著牆腳被跳彈激起的灰塵半天都還沒回過神來。

     主人(大概就是老闆)卻笑了笑,他叫上一位手持AK-47自動步槍的員工和我們拍照留影。AK-47自動步槍是由蘇聯槍械設計師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設計的自動突擊步槍,是世界上所有軍事愛好者無人不知的一款槍械。

(上圖,手持一把AK47與員工合影)

(上圖,團友瓦瓦可能當過兵,他的姿勢很有範)

    團友們又高度興奮起來,不僅和這位員工合影照相,還紛紛自己端起步槍做著各種姿勢造型,儼然是一夥散兵遊勇組成的遊擊隊員。

(上圖為老闆辦公室門口的招牌)

     端起AK自動步槍拍照完畢,老闆領我們走上一個平臺,一側就是他的辦公室,也就是他平時洽談槍枝買賣的地方。牆壁上掛著各式各樣的手槍,有黑色的,有銀色的還有金色的,有純色的也有裝飾著花紋的。賣槍猶如賣商品,老闆知道有各種愛好者。

(上圖為老闆辦公室牆壁上掛著展示的各種槍枝)

(上圖為團友瓦瓦與槍枝作坊老闆合影留念)

    當冷兵器退出了世界戰爭的歷史舞臺,刀光劍影就只是停留在紙張裡的形容詞。攻城掠地的冷兵器就讓位於火藥助推子彈的熱兵器了。

    其實,古代也有熱兵器,又名火器,古時也稱神機。與冷兵器相對,指一種利用推進燃料快速燃燒後產生的高壓氣體推進發射物的射擊武器。傳統的推進燃料為黑火藥或無煙炸藥。

   文章結束時穿插一個真實故事。

    中國的清朝是一個閉關自守又盲目自大的朝代,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1860年8月,8000多名英法聯軍攻佔天津,並且率領部隊逼近北京城,在八裡橋附近,晚清著名將領曾格林沁統帥3萬騎兵和英法聯軍對戰,其中主要的兵力就是韃靼騎兵,蒙古騎兵,以及滿清精銳的騎兵,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可是英法聯軍士兵使用的是現代的火炮和槍枝,雙方之間的武器裝備根本不能同日而語,一個是在冷兵器時代最強悍的騎兵,一個是長槍大炮的現代化軍隊,雙方激戰整整一天,英法聯軍只損失了5個人,其中英國死了兩個人,法國死了三個人,但清朝的3萬騎兵全軍覆沒。這場戰爭過於恥辱,就連史書也鮮有記載。

    和西方世界隔著巨大發展距離的清朝還以為,靠成吉思汗似的鐵蹄和大刀彎弓,仍然可以拒敵於千裡之外,甚至還可以完成橫掃歐亞的霸業。

    ……

    試槍的聲音還在作坊的院子一角砰砰作響,白沙瓦這個城市詮釋了什麼叫混亂,什麼叫恐怖,雖然這座城市給了世界增加了一點特殊的元素,但是,我相信熱愛和平的每一個人都不喜歡這種地方,絕不希望有製造槍械包括各種武器的工廠存在。當然,也包括絕不希望小到一粒子彈,大到一粒核彈的存在。

    可是,在人類貪婪的狼性和對資源佔有的欲望驅使下,無論國有或者私營的軍火製造廠有可能消失嗎!

    白沙瓦是一座槍枝泛濫的城市。白沙瓦造槍,又是誰造就了白沙瓦?

(上圖為作坊院子裡的工人)

(上圖,對著鏡頭,這位工人舉起手槍)

相關焦點

  • 百年造槍歷史的白沙瓦,你沒有見過的腦洞設計,栓動版AK47
    《百年造槍歷史的白沙瓦,有你沒有見過的腦洞設計,栓動AK47》 早期的輕武器都是採用手工的方式來製造的,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始,輕武器在製造方式上也發生了劇變,傳統的手工製造被機械所替代,在當下通過工業方式所製造輕武器成為了主流,但是手工製作輕武器並沒有消失,在某些地區還是主流的製造方式,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就是一個以手工製造輕武器所聞名全球的地區
  • 【旅行日誌】白沙瓦之夜
    >2011年7月29日,我到達了巴基斯坦西北邊境省首府白沙瓦。白沙瓦,在梵語中意為百花之城,漢朝時西域貴霜帝國的都城。唐朝的玄奘在其《大唐西域記》也將其描述為極度發達和富饒的經濟重鎮,曾經在中亞和南亞地區有著強大的影響力。燦爛的盛世時期早已過去了,現在白沙瓦的安全局勢持續惡化,可謂滿目瘡痍。在出發之前,來自巴基斯坦的同學Kalid先生就告誡我,儘量別去白沙瓦和西北部部落區,那裡連政府軍都不敢貿然進入。
  • 世界十大戰亂城市白沙瓦旅行記錄,它曾經是絲綢之路上的明珠
    基斯坦總理穆罕默德·納瓦茲·謝裡夫強烈譴責這起襲擊事件,並緊急趕往白沙瓦。他說,這是「野蠻人製造的國家悲劇」,「他們是我的孩子。這是我的損失。這是國家的損失」。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杜幼康說,巴塔利班出手狠毒, 一報復二威懾。巴塔利班也欲以驚人的血案形成對巴政府和民眾的「威懾」。
  • 環球網記者進入白沙瓦 當地氣氛平靜
    《環球時報》、環球網赴巴基斯坦戰地記者邱永崢、郝洲 當地時間11月21日下午1點30分(北京時間下午4點30)分,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從斯瓦特谷地抵達巴基斯坦西北邊境省首府白沙瓦。在梵語中,「白沙瓦」意為「花城」,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稱這裡是「花果繁茂」的天府之國。但如今這裡已經沒有了鮮花,看上去較為破舊,而且汙染很嚴重。
  • 白沙瓦街頭隨處可見持槍客,巴鐵比印度更加博人眼球
    抵達巴基斯坦後,我問過數名當地人....白沙瓦危險不 ? 他們搖頭都說不危險。既然本地人如是說,那麼我還等待什麼呢?在我進入巴基斯坦的第三天便迫不及待地趕赴[白沙瓦]一探真相。包了車, 司機本人也是位在巴基斯坦討生活的阿富汗人, 另外還僱了21歲的在地人 '阿桑' 做隨行跟班,有了這兩人的加持,我的膽量憑空又增長了數倍.
  • 深入恐怖之城白沙瓦
    一切聽起來似乎都非常美好,但是這是千年之前的白沙瓦。2018年7月10日晚,巴基斯坦人民民族黨在西北部開伯爾-普什圖省首府白沙瓦舉行的政治集會上發生自殺式爆炸襲擊。該襲擊事件造成包括該黨領導人哈龍·比洛爾在內的13人死亡,另有47人受傷.2019年4月12日,巴基斯坦白沙瓦南部奎達地區發生爆炸 至少16人死亡,就在去白沙瓦的路上朋友又給我發了個國外媒體的報導信息,
  • 佔領白沙瓦,是杜蘭尼王朝鞏固的第一步
    打通從坎大哈到白沙瓦的廣大地區,是他揮師東進的首要目標。因為阿富汗東部地區還處於伊朗駐軍和莫臥兒王朝的統治之下。為了爭取廣大普什圖人的支持,阿赫馬德沙在軍事行動之前,就把建國的消息向各地的阿富汗部落廣為傳播,使他們為此而受到歡欣鼓舞。因此,在阿赫馬德沙軍隊所到之處,受到各地同集的支持和幫助。對於異族統治者,阿赫馬德沙採取爭取方式,以便減少傷亡。這種策略,取得很大成功。
  • 領略巴基斯坦歷史文化古城白沙瓦的獨特魅力
    領略巴基斯坦歷史文化古城白沙瓦的獨特魅力。白沙瓦為巴基斯坦西北邊境省省會,是巴基斯坦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城市,在公元58年被貴霜王朝犍陀羅的迦膩色伽王一世定為首都。由於地處中亞多條貿易要道上,多個世紀以來都一直是南亞次大陸與中亞之間的貿易重鎮。
  • 巴基斯坦西北邊境省首府白沙瓦發生系列爆炸
    巴基斯坦西北邊境省首府白沙瓦發生系列爆炸 來源:新華網 2010年04月05日17:14   新華網伊斯蘭瑪巴德4月5日電(記者晏忠華)巴基斯坦警方5日說,巴西北邊境省首府白沙瓦當天發生
  • 常受戰亂困擾 但依舊是令人神往的白沙瓦
    舉報 白沙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 犍陀羅藝術的殿堂:巴基斯坦白沙瓦博物館的浮光掠影
    白沙瓦(Peshawar)是巴基斯坦邊境的一座古城,距離阿富汗僅40千米,距離中國400多千米。自古以來它便是商貿和文化重鎮,連接著南亞和中亞之間的貿易往來。古梵語中,白沙瓦的意思為「百花之城」,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記述了在公元6世紀,西行至犍陀羅國的所見所聞,稱這裡「谷稼殷盛花果繁茂」,但同時「僧伽藍千餘所,摧殘荒廢蕪漫蕭條。
  • 最大的佛陀本生故事石雕在巴基斯坦白沙瓦博物館展出
    佛教在線海外訊 近日,巴基斯坦白沙瓦博物館舉辦了最大的佛陀本生故事石雕展,這些石雕講述了佛陀從誕生到涅磐的完整生平事跡。佛陀一生中最重要的四個事件:藍毗尼聖園降生、菩提伽耶成道,鹿野苑初轉法輪和拘屍那迦入涅槃,分別通過蓮花、菩提、法輪、鹿和佛塔等來表現。此次展覽的石雕都是運用犍陀羅藝術手法雕刻的佛教藝術品,極為珍貴。
  • 巴基斯坦白沙瓦,曾被唐僧稱為「天府之國」
    白沙瓦(Peshawar),是巴基斯坦開伯爾普赫圖赫瓦省省會和最大城市,是巴基斯坦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城市,在公元58年被貴霜王朝犍陀羅的迦膩色伽王一世定為首都。「白沙瓦」古梵語意為「百花之城」。自古以來,該地是一個大的商隊集散地。
  • 巴基斯坦政府斥資打造美食一條街 塔利班曾經肆虐的白沙瓦正重新...
    美食街上賣當地美食的店鋪 劉暢攝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劉暢):十一期間,記者走訪了巴基斯坦開普省首府白沙瓦的遺產與美食一條街。經過修繕之後,這條集中了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建築的老街正在重新煥發活力。
  • 白沙瓦之戰:突厥加茲尼帝國的北印度史詩大捷
    發生在1001年的白沙瓦之戰,就是他們撬開北印度整體防線的關鍵性事件。他們輕易通過無人看守的開博爾山口,直撲位於興都庫什山以南的交通重鎮白沙瓦。隊伍裡的絕對核心,是蘇丹本人親自指揮的古拉姆近衛軍騎兵。由於默罕默德大力推行波斯式的帝國行省制度,所以有充足財力來供養這些人馬具裝的突厥軍事奴隸。但邊境上的眾多草場,也為帝國提供了許多保持遊牧作風的部落武士。這讓此次遠徵的騎馬部隊,達到了非常可觀的15000人規模。
  • 巴基斯坦白沙瓦遭恐怖分子襲擊(圖)
    12月1日,在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名警察護送遇襲培訓學校的工作人員撤離。據巴基斯坦媒體1日報導,位於該國西北部城市白沙瓦的一所培訓學校當天遭恐怖分子襲擊,目前已導致至少9人死亡、35人受傷。
  • 古印度史:1674年7月,奧朗則布親自到白沙瓦附近的哈桑阿卜達勒
    1674年7月初,奧朗則布親自到白沙瓦附近的哈桑·阿卜達勒,巧妙地把外交和武力結合起來,因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許多阿富汗部落被他用禮物、補助金、札吉達爾和官職收買了,而那些更為倔強的部族則被他用武力徵服了。
  • 中國警用雷射槍可使人「瞬間碳化」,外媒為何製造恐慌?
    香港《南華早報》當地時間7月2日報導,中國武裝警察部隊的反恐小隊將配備一種新型雷射槍。這款由成都恆安警用裝備製造公司生產的ZKZM-500型雷射步槍,發射的雷射可以穿透窗戶,讓敵人的皮膚「碳化」,如果被攻擊對象身著易燃布料,整個人可能都會被點燃。
  • 揭秘中國三大"黑槍"製造基地:農民靠造槍脫貧
    在中國這個嚴格控槍的國家,卻在同一城市連續發生了兩起槍案,這讓人有點匪夷所思。根據公開報導,肅寧槍擊案嫌犯劉雙瑞使用的是一把雙管獵槍,一名犧牲民警身中60餘顆彈丸,可見這槍威力不小。這支槍從何而來,答案尚待官方調查,不過說起民間「黑槍」,難免讓人想到「化隆造」這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