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祝傳鵬 賀志泉)隨著鄭州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和4號線一期工程通車時間的臨近,工程沿線的地鐵施工區域也正在逐步拆除圍擋,逐步恢復道路原貌中。12月3日,大河網記者在地鐵4號線商鼎路站、3號線鳳臺路站等項目周邊走訪,了解拆除圍擋後的道路通行變化和環境提升進展。
地鐵圍擋施工路面正在逐步恢復中
大河網記者在鳳臺路站施工現場看到,鄭汴路北側的圍擋已經拆除大半,南側鳳凰城前仍有少量圍擋,人行道和機動車道之間的路面正在恢復平整。
地鐵3號出口地面恢復工程一名施工人員告訴記者,地鐵建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對路面甚至路基有損傷,現在拆圍的同時也要恢復之前地下的煤氣、電力管道,在此基礎上鋪設新路基。此次拆圍施工依然延續「溼法作業」,儘可能減少揚塵,儘可能避免夜間施工,減少對周邊居民的影響。
鄭州地鐵3號線和4號線交會於鄭汴路與中州大道交叉口,地鐵施工期間,這裡常常出現交通擁堵。大河網記者在現場看到,地鐵4號線的東十里舖站F口施工已接近尾聲。
現場施工人員表示,他們將重新攤鋪路面,提升路面通行能力和質量等級,同時圍繞站前小廣場採用高標準石材,年底前完工沒問題。
地鐵3號線將有效緩解隴海快速路、京沙快速路交通擁堵
鄭州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北起於惠濟區的省體育中心,南止於經濟開發區的營崗站,總裡程25.488公裡,設車站21座,是鄭州中心城區一條由西北至東南的軌道交通骨幹線路。
3號線車站未來將換乘多線:省體育中心站(換乘地鐵4號線)、王砦站、興隆鋪站、同樂站(換乘地鐵8號線)、南陽新村站、海灘寺站(換乘地鐵5號線)、大石橋站(換乘地鐵7號線)、人民公園站、二七廣場站(換乘地鐵1號線)、西大街站、東大街站(換乘地鐵2號線)、鄭州文廟站、博覽中心站(換乘地鐵6號線)、鳳凰臺站、東十里舖站(換乘地鐵4號線)、通泰路站、西周站(換乘地鐵12號線)、東周站、省骨科醫院站(換乘地鐵5號線)、圃田西站(換乘地鐵8號線)、營崗站。
預計建成通車後,乘客搭乘地鐵3號線全程只需48分鐘,將有效緩解隴海快速路、京沙快速路交通擁堵,對完善鄭州市軌道交通網絡、加快鄭州城市綜合交通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鄭州地鐵4號線連接鄭州南北向骨幹線路
鄭州地鐵4號線起於惠濟區老鴉陳止於管城區河西路站,是連接北部片區、鄭東新區和南部片區的南北向骨幹線路,線路沿三全路、國基路、龍湖中環路、如意東路、中州大道、騰飛路、金岱路走行,線路全長29.217km,設站27座,其中換乘站10座,採用B型車6輛編組,主變電站與1、2號線共用(國基主變電站、通泰主變電站),控制中心設在鄭東控制中心。
此外,鄭州地鐵4號線全線通過色彩、構成、藝術點綴等多種設計表達形式,打造以「科技藍」為特色的線路。車廂外觀以藍色為主色調,車外色帶設計融入了青銅鼎紋樣元素,呼應商都歷史文化。
據介紹,結合車站特徵,4號線將不同文化融入站廳和文化牆設計。比如,省體育中心站突出「活力鄭州」,融入太極文化元素,打造全民運動的空間氛圍;金融島北站將飛鳥造型以光影效果的形式抽象表達「匯聚」思想,突出「經濟鄭州」;會展中心站充分融入漢字文化,詞彙組合匯聚形成黃河形狀,重點突出「人文鄭州」。
鄭州地鐵將正式邁入網絡化運營時代
2019年,隨著地鐵5號線的通車,鄭州地鐵由線成網。今年年底,即將初期運營的3號線一期、4號線,將與已運營的1號線、2號線、5號線共同支撐起鄭州中心城區線網,鄭州地鐵骨架形成,有效實現了東西南北的跨越聯動,形成連接北部生態宜居區、金融商務中心區、科技產業園區等城市發展格局。
鄭州地鐵集團方面表示,這標誌著鄭州地鐵正式邁入網絡化運營時代。對於3號線、4號線的建設運營,有鄭州交通規劃人士表示,鄭州地鐵建設目前處於加快推進階段,這兩條線路開通後將進一步提升鄭州地鐵覆蓋功能,提升基於環線實現網絡化的銜接換乘能力。接下來,鄭州地鐵可能會進入一個漫長的加密、增程的階段。